薛建新
(吉林省军区农副业基地,吉林 吉林 130021)
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
薛建新
(吉林省军区农副业基地,吉林 吉林 130021)
玉米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同时也是许多行业的重要原料。而玉米种子发芽率对玉米产量具有直接影响。基于此,探讨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以期为相关工作者提供借鉴。
玉米;种子;发芽率
1.1 品种
不同的玉米品种,对发芽率具有重要影响,即使是在条件相同的条件下,不同的玉米品种的萌发能力和抗低温能力也存在一定的差异。一般可以将玉米品种分为早熟硬粒型和晚熟马牙型,若在萌发期间遇到0℃低温,持续时间为1 d,那么前者的发芽率会降低5.0%,后者则降低16.7%。另外,在早春同期播种过程中,早中和晚熟杂交种的萌发能力也不相同,通常相比中熟或者晚熟,早熟发育能力较早,一般早2~3 d。
1.2 温度
一般25~35℃是比较适合玉米种子发芽的温度,其最低温度为7~8℃,最高温度为40℃,应避免超过这个范围,否则会对玉米种子的发芽率产生不利影响。同时在完成播种后,遇到低温天气且持续一段时间,将导致种子发芽缓慢,进而造成烂种的现象发生。另外,在春播玉米过程中,若遇到雨且温度在10~15℃,就极易造成吸胀冷害,使得玉米种子不能发芽。
1.3 水分
种子发芽需要一定的水分,一般需要土壤持水量维持在60%~80%,这样会促使玉米种子迅速发芽。对于淋溶黑土,其土层一般在0~30 cm,若想要得到良好的发芽率,应使土壤的水分保持在16%~18%,若土壤水分达不到13%~15%,就会出现严重的缺苗现象。另外,播种时土壤水分不能过多,否则会影响种子的发芽率。
2.1 合理选择品种
选择玉米品种时,应充分考虑生育期,避免生育期较长,因为生育期较长的玉米品种受降水影响较大,会降低玉米种子的发芽率。因此,应保证有效积温为2 850℃,以便玉米品种能够正常成熟。同时,还应选择玉米轴细、脱水快和灌浆时间短的玉米品种[1]。
2.2 加强田间管理
为了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还应加强田间管理。注重田间水分管理,满足玉米种子发芽对水分的需求,同时还应防止土壤水分过多,保证田间玉米种子生长一致,促进其快速生长。另外,还应采取科学施肥等措施,防止病虫害的发生,促进玉米种子的快速成熟。
2.3 科学制种
①开花期调控。开花期应做好摸苞去雄工作,以此促进种子早熟和提高制种质量。②割除父本。完成授粉后,应进行割除父本工作,这样能够实现母本发芽率的提高,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③站秆扒皮。站秆扒皮能够降低玉米种子含水量,提高种子色泽。④及时收获。玉米成熟后,应及时进行收获,避免受到冻害等影响,造成玉米质量下降。
2.4 做好病虫害防治
对于病虫害的防治,通常采用药剂处理的方式。一般对于地下害虫较重的地区,可以采用药剂进行防治,如多克福种衣剂、立克秀等。对于玉米丝黑穗病较轻的地区,应采用35%多克福种衣剂,按照一定的比例对种子进行包衣;反之,应用2%立克秀按照一定比例进行拌种[2]。
2.5 收获后的有效管理
收获后的管理工作主要是晾晒工作,晾晒的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①高茬晾晒,是一种较为常用的晾晒方法,是将已经捆好的果穗挂在玉米茬上,并注意果穗的数量,不能太多;②网袋晾晒,是将果穗放在网袋中进行晾晒,晾晒过程中应将其放在通风良好的地方;③烘棒降水,可以通过烘干技术进行烘棒降水;④脱落晾晒,这种方法比较适合含水量在17%以下的果穗,晾晒过程中应注意厚度,并且应经常翻动。
想要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就应采取合理的种植策略,该文主要探讨了影响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措施,并提出了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措施,希望能够提高玉米种植的生产效益,促进玉米种植业的持续发展。
[1]潘淑霞.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技术措施探讨[J].现代农业科技,2011(2):104,108.
[2]翟春华.提高玉米种子发芽率的措施[J].现代农业,2012(12):52.
S513
B
1674-7909(2016)14-9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