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松
(唐山市丰南区小集镇人民政府,河北 唐山 063300)
水稻病虫害减量控害防治技术
田松
(唐山市丰南区小集镇人民政府,河北 唐山 063300)
探讨水稻在减少用药的情况下,利用虫害监测预防、农业防治、物理灯控防治、利用天敌、选用高效低毒农药和利用昆虫信息素等技术措施,达到有效防治病虫害的目的,为有效防治水稻病虫害提供一定的借鉴。
水稻;病虫害;减量控害;防治技术
水稻是河北省唐山市丰南区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病虫害发生频次、防治面积、用药量一般年份远高于其他粮食作物。尤其是近年病虫害发生逐年加重,防控工作压力较大,为搞好水稻害虫防治工作,促进综合防治技术水平的提高,减少防治用药次数和使用量,持续、安全、有效地控制水稻病虫害,使稻谷达到无公害农产品质量标准,带动无公害稻米生产基地的建设。在目前水稻病虫害防治还不能完全摆脱农药的前提下,提出以下减量控害技术措施。
以虫害监测预防为切入点,贯彻“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植保方针,优化农业生态环境,在病虫害发生初期即采取措施除治,同时加强公共用地的病虫源治理,减少病虫基数。
选用抗病虫害的优良品种(盐丰47系列),推广适时播种技术,春季铲埂泡田灭卵防治稻蝗。结合增施磷、钾肥,控制氮肥,节水控灌栽培,即插秧后10 d内保大水护秧,以保返青分蘖。分蘖期到拔节初期以浅水灌溉为主,生育中后期以间歇灌溉为主,收获前15 d视长势情况采取停水等农业措施,提高水稻抗病虫害能力,减轻病虫为害,减少农药使用量。
应用“佳多牌”频振式杀虫灯,诱杀以二化螟、稻飞虱、稻纵卷叶螟为主的水稻害虫,降低田间虫量,减轻为害,降低用药次数和防治成本,每盏灯的控制面积可达2.67~3.33 hm2。杀虫灯对害虫有很好的诱杀效果,可减少害虫防治用药次数。
推广使用对自然天敌杀伤力小的生物农药或化学农药,如阿维菌素、氯氟氰菊酯、苦参碱、灭瘟灵等。同时,设法避开自然天敌对农药的敏感时期,创造适宜自然天敌繁殖的环境等,保护天敌,充分利用天敌对有害生物的持续控制作用。
5.1 防治二化螟药剂筛选试验
主要测试5%氯虫本甲酰胺水悬浮剂、20%阿维·唑磷乳油、20%三唑磷乳油、18%杀虫双水剂和92%杀虫单可溶性粉剂对水稻二化螟的防治效果。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于一代二化螟卵孵盛期(7月2日)施药。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5种药剂,以锐劲特20 mL/hm2防治水稻二化螟的效果最好,并具药效期长、保苗效果好的特点。
5.2 防治稻纵卷叶螟药剂筛选试验
主要测试48%毒死蜱乳油、5%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55%特杀螟可湿性粉剂(杀虫单+B.t.)对稻纵卷叶螟的防治效果。小区面积30 m2,随机区组排列,3次重复,于分蘖盛期(6月30日)施药。试验结果表明,供试的3种药剂,以48%毒死蜱乳油50 mL药效最佳,药后3 d防效达到100%,药后10 d防效仍能维持在85.29%,校正防效为86.11%。
通过药剂试验,筛选出一批高效、低毒、低残留农药品种。采取分片集中施药,抓好防治用药关健时期,采取统一农药品种,统一配制药液,统一施药时间和用药量,集中连片施药,提高防效,降低防治成本,减少农产品中的残留和环境污染。二化螟、稻纵卷叶螟掌握在卵孵高峰期,选用锐劲特等药剂进行防治;稻飞虱掌握在虫口密度1 500头/百穴,选用吡虫啉等药剂进行防治。稻纹枯病发病初期在病丛率达15%时,选用井岗霉素、纹霉清等药剂进行防治。稻穗颈瘟病田率达5%要普治;叶瘟发病初期、水稻破口期、齐穗期选用灭瘟灵、三环唑等药剂进行防治。
由于二化螟在丰南区属常规性害虫常年发生,害虫越冬虫源基数大、存活率高,防治上过多依赖化学药剂,对食品安全和生态安全造成了一定影响。为此,2015年首次引进二化螟性诱剂进行示范,为大面积推广应用提供依据。
性诱剂防治二化螟的试验示范表明,性诱剂防治水稻二化螟成虫是一项较好的生物防治措施。具体表现在:①由于大量捕捉了二化螟雄成虫,大大降低了虫卵的孵化率,田间有虫量明显降低;②防治成本低于化学防治成本;③性诱剂对非靶标生物绝对安全,可以有效地保护天敌;④安装简单,操作方便;⑤可减少农药使用量,对环境安全;⑥在稻蟹混养区由于严禁使用农药,有较好的使用价值。
S435.11
B
1674-7909(2016)17-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