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敏
(通榆县瞻榆镇农业机械推广中心站,吉林 通榆 137200)
铧式犁犁体结构及性能分析
谢敏
(通榆县瞻榆镇农业机械推广中心站,吉林 通榆 137200)
中国传统铧式犁由古代木制耕地工具耒耜演变而来。铧式犁是一种耕地的农具,为全悬挂式铧式犁,由在一根横梁端部的厚重的刃构成,通常系在一组牵引他的牲畜或机动车上,也有用人力来驱动的,用来破碎土块并耕出槽沟,从而为播种做好准备。犁体是铧式犁的主要工作部件。犁体的工作性能和动力消耗情况与其结构型式、曲面类型和技术状态有很大的关系。本文详细介绍铧式犁犁体的结构和性能。
铧式犁;结构;性能
铧式犁犁体由犁铧、犁壁、犁侧板和犁柱组成一个整体,通过犁柱安装在犁架上。其作用是插入土壤(入土),垂直和水平地切出士垡(切土),并对其进行破碎和翻转(碎土和翻土)。犁铧铧尖起入土作用,铧刃起水平切土作用,胫刃起垂直切土作用。犁壁胸部主要起碎土作用,翼部主要起翻土作用。犁侧板主要起平衡侧压力的作用。犁体入土后,由铧尖、铧翼尾部和侧板末端三点支持,以保持工作稳定。
犁铧的形式有梯形、凿形和三角形[1]。梯形犁铧外廓呈梯形,铧刃为直线,结构简单,制造容易,但入土能力较差,适用于熟地及轻型土壤,背面有加厚部分,以供磨损后锻伸修复。凿形犁铧铧刃为一曲线,具有外伸的凿形铧尖,铧尖插入沟底以下约10 mm,伸进沟壁约5 mm,因而有较强的入土能力。其背面也有加厚部分,作为锻伸的贮备。三角形犁铧呈三角形,多用在畜力犁、水田犁、垄作犁和双向犁上。其有2个对称的刃口,入土性能好,侧压力小,但耕后沟底不平。根据试验,犁铧部分的牵引阻力约占总阻力的50%左右,因此要求铧刃保持锋利。新铧刃口厚度为0.5~1.0 mm,新的凿形犁铧,铧刃靠在平板上有大于3 mm的铧刃间隙。犁铧磨损后,刃口变厚,出现背棱,刃长和铧宽变小,铧尖磨圆,铧刃间隙消失,甚至出现负值,因而入土能力减弱,耕深减小,阻力增加,应及时磨刀和换修,一般铧刃厚度达2 mm就应磨锐。
犁壁的结构形式有整体式、组合式和栅条式[2]。整体式犁壁制成一体,结构简单,安装方便,但局部磨损后要整体更换,不够经济。组合式犁壁由前犁壁(胸部)和后犁壁(翼部)组成。犁壁工作中胫刃和胸部磨损较快。组合式犁壁可单独更换前犁壁,因而节约了金属材料。栅条式犁壁制成漏空的栅条,以减少犁壁与土壤的接触面,在黏重潮湿的土壤中工作时,利于脱土和降低阻力,但制造工艺比较复杂。犁壁要求韧性好,不易变形,表面耐磨。
犁侧板应有一定的高度和长度,以承受犁体工作中的侧压力,并应有一定的厚度以支承犁体。多铧犁上一般最后一铧的犁侧板较长,并装有犁后踵。犁侧板的断面形状有矩形、倒T形和L形3种。后两种支承面积较大,用于潮湿土壤和水稻田,可减少下陷。
犁柱的结构形式有弯犁柱和直犁柱2种,其中以直犁柱应用较广。弯犁柱多用于悬挂犁上,是由型钢锻制成钩形,有的和犁梁制成一体。弯犁柱下部通过犁托以固定犁体其他零件。直犁柱用于具有平面犁架的犁上,多用铸钢或球墨铸铁制成。为了减轻质量而又不影响强度,一般采用椭圆形或三角形的空心结构。其下部铸成和犁体曲面相适应的承托面或通过犁托来固定犁壁、犁铧和犁侧板。
为减小工作阻力,保证工作质量,犁铧和犁壁的接缝应严密平滑,缝隙不应超过1 mm。安装时,决不允许犁壁高出犁铧,不得已时,犁铧可高出犁壁但不应超过2 mm。犁铧和犁壁左缘构成的犁胫线应在同一平面内,如有偏差,只允许犁铧凸出犁壁,但应小于5 mm。犁铧和犁柱(或犁托)间的局部缝隙,中部小于3 mm,上部小于8 mm。所有埋头螺钉应与犁体工作面平齐,不得凸出。如有下凹,应小于1 mm,否则会黏土,增加阻力。铧尖与犁侧板末(犁踵)之间,同沟底平面构成垂直间隙,同沟壁构成水平间隙。垂直间隙的作用是保证犁体入土容易,梯形铧应为10~12 mm,凿形铧为16~19 mm,水平间隙的作用是使耕深稳定,在一般土壤条件下梯形铧的水平间隙为5~10 mm,槽形铧为8~15 mm。沙性土壤间隙偏小,黏重土壤应偏大。铧尖和犁侧板磨损后,间隙相应减小,当垂直间隙小于3 mm,水平间隙小于1.5 mm时,应根据情况换修犁铧或犁侧板。
犁体的工作表面(包括犁铧和犁壁)是一个复杂的曲面,称为犁体曲面。目前生产中使用的犁体曲面种类很多,不同类型的犁体曲面具有不同的工作性能。根据不同的工作条件和农业技术要求,应选用不同类型的犁体曲面。按其工作过程的特点,大体上可分为窜垡型和滚翻型两大类。
窜垡型犁曲面是我国传统犁上普遍采用的型式,窜垡型犁曲面是利用窜垡原理工作的,其工作过程可分为切垡、升垡、窜翻3个阶段[3]。这种犁曲面适合水田“架空”“晒垡”的要求,但碎土和覆盖较差。滚翻型犁曲面工作时,土垡基本不离开地面,仅作侧向滚翻,其工作过程可分为切出土垡、抬起和倾转土垡、推倒土垡3个阶段。
犁体曲面包括宽深比和角度参数。宽深比的大小对翻垡质量有一定的影响。耕地时若土垡翻转后,成为临界状态,其重心在土垡支持点的正上方,此时土垡处于不稳定状态。若重心位于支持点的左方,则产生回垡。只有当土垡翻转后才处于稳定翻转状态。已翻土堆的边线与水平线之间的夹角称为土垡的翻转角,土垡的翻转角愈小,翻后的土垡愈稳定。因此。宽深比值的大小可决定土垡的翻转程度。犁体曲面的主要角度参数有碎土角、翻土角和推土角等。其变化规律对犁曲面的形状及工作性能有很大的影响。
[1]张宁.关于犁耕阻力研究之浅析[J].粮油加工与食品机械,1989(5):15-17.
[2]曾德超,赵作善.犁体曲面设计的数学解析法[J].农业机械学报,1979(1):5-26.
[3]钱简可.犁体曲面作用的分析[J].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学报,1981(2):12-14,33.
S222
A
1674-7909(2016)35-62-2
谢敏(1977-),女,专科,助理工程师,研究方向:基层农机技术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