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思颖 赵小菁 方苗利 马建军
摘要:医学院校的化学实验课程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人才奠定了重要基础。针对医学化学实验本身存在的特殊性和当前面临的诸多问题,通过创建新型A-B制实验教学模式、扩大实验室功能、建立信息库和开放实验室等手段,建立起一种高效能的化学实验室管理体系,创新实验室管理,提升实践教育水平。
关键词: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体系
中图分类号:G647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674-9324(2016)07-0229-02
实践教学是医学院校教学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校发展和提高的重要保障条件,对学生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的提高有着举足轻重和不可替代的作用[1]。实验室是实践教学、科学研究、社会技术服务的重要场所,是体现学校教学和科研水平、展示学校办学实力的重要标志。做好实验室的建设和管理工作,将直接影响学校的办学效益、科研水平和教学质量[2]。化学实验在医学院校是一门重要的基础课程,为学校培养高素质技能型医药类人才奠定了不容忽视的作用。基于医学的化学实验体系又常常有别于纯化工院校,有着自身的特殊性和局限性。如何在现有资源下,结合自身情况,管理好化学实验室已是一项重要的任务。
一、医学院校化学实验体系的特殊性
医学院校的化学课程是基础中的基础课,对学生所需掌握知识的要求相对较低,对实验室的投入也相对有限,化学教研室往往下属于某个系或部,不单独成系,任课教师和实验管理人员不足;化学实验室根据功能划分为独立的无机、有机、分析、物理化学实验室,实验室、仪器室数量少、规模小[3];化学课程面向专业广泛,服务学生众多,针对各个专业的特点,在教学大纲、教材选择、内容设置、时间开设上等每个专业又不尽相同[4]。化工院校的化学实验体系,开课学生多与实际投入少的反差,在一定程度上给医学院校的化学教育者带来了较大的挑战。
二、当前医学院校化学实践教育存在的问题
1.实验物资设备需求大。近几年,随着国家扩大高校招生规模,特别是采取小班化教学模式以后,对实验室面积、化学试剂、实验玻璃器皿、精密仪器设备等的需求量大大增加,严重增加了学校对实验室建设的资金投入和人员配备。
2.实验课程排布不合理。由于化学实验多、面向专业广、实验室功能单一等因素,往往导致某一学期实验课程排布特别紧密甚至安排不下,有时只能利用中午和晚上的时间进行正常的教学活动,而另一学期又相对空闲。这种课程进度极大降低了学生实验的积极性,增加了教师和管理者的工作量,在一定程度上也造成了浪费。
3.实验资源浪费颇多。化学实验室是巩固理论知识、培养学生动手能力的场所。化学要求每一个学生都有极强的动手能力,因此,化学实验课程的组别设置颇多,有的甚至为一人一组。同时,单次化学实验涉及的试剂种类又相对复杂,授课对象人数众多,特别是平行实验模式,致使每次实验结束后都将产生双倍的实验产物,剩余试剂和废液,这些资源大部分得不到有效利用,统一回收后又增加了学校对废液处置的资金投入,耗时耗力。此外,化学实验配备的众多精密仪器,在课程空闲时也往往处于闲置状态,得不到最大限度的利用[5]。
4.实验室信息管理落后。当前实验室信息管理普遍还处于落后的手工管理阶段,所有信息相对独立,处于封闭半封闭式管理状态,未能实现无纸化网络管理模式,这使得信息散乱,资源无法共享[6],实验室运行率低下,在一定程度上反而加重了实验室管理工作的难度,费时费力[7]。
三、高效能化学实验室管理体系的建立
面对医学院校化学实验体系拥有的特殊性和当前存在的诸多问题,必须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室管理手段,加快建立起一种针对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的特殊管理体系,有效促进实验开展效果,切实提高实践教育水平。
1.创建新型A-B制实验教学模式,节约实验资本。改变传统的化学实验平行化教学模式,将平行实验设置为A-B制实验。在同一性质课程里,预先分析整个学期所有老师开设的所有实验,结合专业、理论课程进度、实验内容等信息对平行开设的两个班级实行A-B制实验,即一班做A实验,同时二班开设B实验。每个实验根据实验内容只需配备一个班级相应的实验试剂、器材、仪器,在后续的实验循环过程中只要及时补充相应的试剂即可,如(图1)。实验结束以后,分类收集学生实验产物、废液和剩余试剂,结合后期教学实验和开放实验,在最短时间内将回收试剂发挥最大的实用性。
这项改革能充分调动使用已有的资源设备,极大限度地降低实验仪器、耗材的储备率以及使用过程中的废弃率,真真切切地降低学校对于教学实验的资金投入。
2.结合实情,适当扩大实验室综合功能,设置更为合理的实验课程。在有限的资源里,可以根据每个学校自身情况,通过分析、整合、添置适当简易设备扩大单一实验室一体化功能如图2,从而缓解实验课程排布紧密情况,促进实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进一步提高学生实验积极性和实验质量,降低实验管理难度。同时也为多方位的开放性实验提供了宽裕的空间,增加了应急能力。
3.创建化学实验室信息库,共享资源,促进管理。通过整理、编写、汇总实验室的所有信息,将其创建成一个完整的信息库,实现信息的大整合如图3。这将极大促进实验室管理工作的便捷性和有效性,也更有利于领导层面对于实验室管理工作的监管。最后将信息库添加于公用平台上,真正实现资源共享,起到节约资源,提高实验室运行效率,便于查询和扩大服务面的实效。
4.对内对外全面开放实验室,进一步提高学生动手能力和社会服务力。通过建立规章制度、公开开放信息、预约审批等办法,切实对内外开放化学实验室。对内可向学生开放课程内的化学实验,充分利用剩余试剂,增加学生巩固实验的机會,同时也可利用空余时间提供设计性开放实验机会,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此外通过资源共享,加强系部合作,高效利用实验设备,降低全校实验教学投入。对外可以加强校校合作、校企合作机制,提供社会服务,节约社会资本,提高学校创收。
四、结语
通过构建这样一种高效能的实验管理体系,大大节约了实验开设成本,提升实验室管理的效率和实验课程设置的合理性,有效实现实验资源效益的最优化,为实验室管理实现科学化、规范化、高效性提供了一种新的理念。
每一个学校的每一个课程都有一定的相似性也有一定的特殊性,绝不能简单地参照某一个管理标准“依葫芦画瓢”。一定要结合自身条件创造出有利于自身教育水平的管理方式,才能从根本上提高管理效率和管理质量,真正提升教学水平,为培养技能型人才提供有力保障。
参考文献:
[1]马建军.高职高专药学专业化学实验课程体系的构建和实施[J].教法研究,2013,(19):122-123.
[2]陈文超.高校实验室管理体制探析[J].教育教法探讨与实践,2015,3(148):223-224.
[3]蕾.基于资源共享的实验室管理体制改革与实践[J].实验技术与管理,2010,27(12)205-207.
[4]苗利.医学院校化学实验室管理探索与实践[J].教育教学论坛,2014,3(10):261-262.
[5]徐连霞,傅伟.高校实验室管理的研究与实现[J].科技广场,2015,(2):58-61.
[6]覃江凤,王黎芳.高职高专生物化学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研究与实践[J].浙江医学教育,2013,12(5):7-9.
[7]孟海涛.浅谈实验室管理和实验教学存在的问题及改进措施[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7,17(29):256-2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