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晓敏
(周口市川汇区农林局,河南 周口 466000)
周口市川汇区农村土地流转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胡晓敏
(周口市川汇区农林局,河南周口466000)
[摘要]结合河南省周口市川汇区农村土地流转情况,指出川汇区土地流转存在的问题,并分别针对问题提出相应的对策,旨在为川汇区农村土地流转工作的开展提供参考。
[关键词]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对策
近年来,我国新型工业化、城镇化得到快速推进,一些地区特别是欠发达地区农民进城务工的越来越多,农村劳动力结构近年来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担负农业生产的青壮年劳力纷纷入城,个别地区出现了农田闲置的现象,农业农村农民工作也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党的十八大及河南省委省政府的有关文件中多次提出,要始终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着力强化现代农业基础地位,深入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就目前的形势看,农村土地流转是解决“三农”问题的现实选择,是建设现代农业、建设新农村的基础工作,促进和规范农村土地流转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缩小城乡差距的重要手段。
周口市川汇区目前土地流转约0.08万hm2,占总耕地面积的15%。通过土地流转,促进了川汇区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促进农业集约化经营
引导农民将无力经营的土地出让流转,同步引进种养大户、农业龙头企业、专业合作社,实现土地资源合理配置。
1.2加快农业科技推广
流转大户通过引进先进农机、推广优良品种、采用先进技术,整合农业生产要素,解决了以家庭为单位的分散经营在销售、技术、信息和资金等方面的难题。
1.3促进培育新的经济主体
土地流转助推一大批新型农民以规模化经营参与市场竞争,目前全区已建立农民专业合作经济组织134家,辐射带动7 589户。
2.1受传统思想影响,承包土地流转存在困难
个别家庭和个人宁愿将土地荒废也不愿意将土地流转出去,或者是一些离不开乡土的成员,如老人、妇女、小孩,对土地进行粗放式经营。由于以上原因,当前农村出现了农业副业化、耕地非粮化、农民兼职化、劳动力老龄化、村庄空心化、收人多元化以及经营粗放化的现象,极大地影响了农业生产的优质高效,对建设现代农业也极为不利,所以土地流转的迫切性极强。
2.2土地流转机制不完善
一些乡办土地流转服务站建立仍不够规范,土地流转尚未建立一整套合理的机制,无论是流转方式、流转合同还是流转运作都存在着不规范现象,比如部分农户之间的土地流转,仅仅通过口头协商,而非签订书面合同;再如部分土地流转存在随意性、无序性和分散性问题,虽然签订了土地流转合同,但内容极其简单,对双方责权利及违约解决办法、土地上附属物归属及有关赔偿条款等没有确定的内容;有的合同未经土地管理部门审查备案,这样一来,流转双方如果出现纠纷则难以按照合同解决。
2.3规模流转难度大
面对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兴起,许多承租方要求土地集中连片,便于现代化耕作和农田水利建设,以获得规模经营的高效益,但不同农户利益要求很不一致,造成大规模土地成片流转困难重重。小地块的流转,小而分期,水、电、路建设滞后,难以连片种植和机械化耕作,不能实现旱涝保收。
针对这些矛盾和问题,必须在稳定土地承包权的基础上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使用权流转机制,促进土地使用权的依法流转。
3.1创新观念,提高土地流转积极性
土地管理、农业管理及乡村政府组织要在立足为民办实事办好事的基础上,加强土地流转政策法规的引导,将其列入重要的议事日程,结合实际,以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多渠道积极稳妥地开展土地流转工作。同时,把土地流转与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农村劳动力转移和现代农业建设有机结合起来,促进资源的合理配置,推动农业产业化发展。
3.2建立健全流转机制
3.2.1建立健全市场机制。成立各级土地流转管理服务中心,依托农经信息网建立土地流转信息库和流转信息平台,及时收集发布土地流转信息。成立区、乡(镇)两级流转纠纷仲裁委员会,积极妥善调处流转纠纷。建立农用土地评估机构,开展土地分等定级和价格评估工作,客观公正评估土地等级和市场价格,为流转双方的公平交易和政府加强土地管理提供科学依据。
3.2.2健全保障机制。建立农业风险保障机制,加强气象、畜禽疫病、作物病虫害、市场信息等自然和市场风险的预测预报;强化动植物检疫检测手段;加大对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加快土地平整和农业综合开发,改善水利、电力、道路等农业生产条件,为农业规模化经营创造条件。
3.2.3拓宽就业渠道。加快小城镇建设和农村城市化进程,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制度和劳动力市场,健全劳务协作机制和信息网络,引导农民在流转中实现劳务移民。
3.3加强培训
开展形式多样、内容活泼的土地流转营户培训,提高种植大户和专业合作社的科学种田科学管理水平;各级政府要加大投入,建议请农业科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进行现场答疑解难和技术指导;利用农村夜校、技术、职校等渠道,聘请农业专家,开展现场培训;以专业种植合作社为依托,组织当地农业科技专家牵头,承租土地的农民加入,以专家指导、农户交流的形式,提高农业科技技能;完善农业科技中介的科技培训功能,政府提供政策支持,加强监管,提高其培训农民科技素养的能力;结合“引进来”和“送出去”,开展国际国内农业技术的交流合作,不断提高培训水平等。总之,通过这些培训形式,提高土地承包经营户的经营管理能力、产品营销及科学决策水平,指导和鼓励承包户创建品牌,开展粮食产后加工、销售,延长产业链,拓展利润空间,使其农业生产专业化能力不断提高。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农村土地流转是建设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也是实现农村小康的必然选择。搞好了农村土地流转,农村将实现大发展,广大农民拥有了出彩的机会,美丽中国和幸福中国必将实现,圆“中国梦”将指日可待。
[中图分类号]F32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02-8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