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洪燕(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局,山东 聊城 252000)
小麦不同生育期病虫发生危害及综合防治技术研究
徐洪燕
(聊城市东昌府区农业局,山东聊城252000)
[摘要]小麦病、虫、杂草的危害是直接影响小麦高产、稳产、优质和高效的主要因素。随着小麦栽培制度及其生产条件、气候条件的改变,小麦产量与品质的提高,小麦病、虫、杂草的发生与危害不断演替,如何持续地控制病、虫、草害的发生与危害,保护小麦持续增产、增收、增效,是一项极其重要的战略任务。
[关键词]小麦;病虫危害;综合防治技术
秋播秋苗期是小麦多种病虫草害的初发期,为第2年多种病虫草害发生提供病虫草源,其发生量与翌年发生程度密切相关,特别是黑穗病、纹枯病等根病及麦田杂草等。
秋苗期气温偏高时,地下害虫活动旺盛,危害加重,在土中危害播下的种子、植株的根和地下茎等。常造成缺苗断垄,严重时死苗率达48%以上。其发生特点是种类多,食物范围广,生活周期一般较长,春秋两季发生危害严重,隐蔽危害,防治较困难。发生危害较普遍的麦田地下害虫有华北大黑鳃金龟、暗黑鳃金龟、铜绿丽金龟、沟金针虫、细胸金针虫、东方蝼蛄及华北蝼蛄等,黄地老虎和小地老虎发生较轻,部分地区有麦根蝽和白眉野草螟。
麦田除草的主要技术要点一是选用安全对路除草剂品种,首先保证所除草的作物和后茬作物的安全。根据草种选择除草剂种类,双子叶杂草为主麦田,可选用75%苯磺隆干悬浮剂、20%氯氟吡氧乙酸乳油、5.48%百草敌乳油、5.40%快灭灵等。单子叶杂草为主麦田,可选用6.9%精恶唑禾草灵浓乳剂、3%世玛油悬浮剂等。二是把握好防治时机,麦田化学除草适期有播种后苗前土壤处理、秋苗期和春季返青期至拔节前3个时期。其中,秋苗期小麦3叶期或杂草2~4叶期,山东省一般在11月中旬—12月上旬,是麦田化学除草的最佳时期,这时麦田杂草大部分出土,草小抗药性差,防治效果好,一次施药基本控制全生育期杂草的危害,且因施药早,施药间隔期长,除草剂残留少,对后茬作物影响小,所以秋苗期是最佳的除草时期。但温度过低时(日平均气温低于5℃)不宜施药防治,否则防治效果差。三是严格用药剂量,以免产生药害。
返青抜节期是纹枯病、全蚀病、根腐病等根病和病毒病的侵染扩展高峰,也是麦蜘蛛、地下害虫和草害的危害盛期,是小麦综合防治关键环节之一。
重点防治小麦纹枯病为主的根病。小麦纹枯病是一种世界性病害。我国各主产麦区病害逐年加重,尤以黄淮冬麦区发病严重,已成为小麦高产、稳产的重要制约因素。一般使小麦减产10%~20%,发病早的减产20%~40%,严重地块甚至颗粒无收。在小麦的各生育期均可为害,造成烂芽、病苗死苗、花秆烂茎、倒伏及白穗等多种症状。病菌主要以菌核和病残体中的菌丝体在田间越夏越冬。小麦纹枯病田间发病有2个侵染发病高峰期,即秋苗期和返青抜节期。病菌菌丝生长温限5~30℃,最适温度为20~25℃,温度达30℃时生长明显受抑,32.5℃时生长停滞。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在土壤中或附着在病残体上越夏越冬,成为初侵染主要菌源。
此期是小麦最终形成产量的时期,又是麦蚜、一代粘虫、吸浆虫、白粉病、条锈病、叶锈病、叶枯病、赤霉菌和颖枯病多种病虫集中发生危害盛期,一旦病虫危害就可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因此,穗期是小麦病虫草害综合防治的最后一环,也是最关键的时期。穗期降雨多,友以花期赤霉病易于发生,引起小麦减产。
近10 a来,随着耕作栽培制度的改革,品种更换,抗锈矮秆良种的推广,复种指数、化肥氮素水平的提高,灌区水浇田面积扩大,尤其是地球变暖等异常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使赤霉病为害地区明显北扩,成为山东省小麦生产上的重大病害。
穗期要大力推广“一喷三防”技术,即防病、防虫、防干热风。杀虫剂与杀菌剂、叶面微肥混合喷雾。麦田面积大,小麦各生育期病虫发生时间比较集中,非常适宜开展大面积专业化统一防治。可以达到防治效率高,防治效果好,防治成本低,保护小麦安全生产的良好效果。小麦穗期"一喷三防"、麦田化学除草,更能充分显示专业化统防统治效率高、防效好、成本低的优势。小麦高产创建示范田和整建制创建县,要争取实现全程承包模式的统防统治全覆盖。逐步使山东省病虫防治机制由分散防治转为专业化统防统治,防治手段由人工防治转变为机械防治,防治用药由一家一户转变为专业化服务组织统购统配,切实提升山东省农业病虫害的防控能力和水平,保障山东省粮食生产高产稳产。
[中图分类号]S435.1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674-7909-(2016)03-8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