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小麦是我国主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因此,如何提高小麦种植的质量和产量,是农户考虑的重要问题。小麦种植受到病虫害、农民种植水平、自然条件等相关因素的影响,需要采取精耕细作的种植方法。本文主要针对小麦病虫害防治的误区进行分析和阐述,并且提出相关的防治技术对策,希望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关键词:小麦;防治病虫害;误区;综合防治技术;对策
中图分类号: S435 文献标识码: A DOI编号: 10.14025/j.cnki.jlny.2016.24.058
当前,粮食安全已经成为世界性的问题,小麦作为云南省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近些年无论是质量还是产量虽然获得显著提高。但是在具体生产中,对于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依然存在一定的误区,没有起到有效的防治作用,导致小麦容易遭受病虫害的侵袭,进而对小麦的质量和产量造成严重的影响。因此,想要进一步提高小麦的质量和产量,当地农业部门和农户一定要认真总结在防治小麦病虫害方面存在的误区,并且通过合理以及科学的方式进行处理,有效解决病虫害的相关问题。
1防治小麦病虫害的几点误区
1.1防治时间方面的误区
在开展防治工作中,一定要把握正确的防治时间,但是由于农户缺乏专业知识,没有充分认识到病虫害的危害,不能有效把握防治时间。例如在防治纹枯病,这种病害潜伏期时间较长,如果发现才进行防治就错过了最佳时间,在投入大量防治成本的同时,效果却并不明显。因此,农户一定要在立春时节就开始防治。
1.2选择药剂方面的误区
在小麦种植的各个时期中,病虫害种类会根据外界降水量、温度以及气候等因素而变化。在整个种植过程中,小麦易发病虫害种类繁多,例如纹枯病、枯萎病、白粉病、红蜘蛛、吸浆虫以及金针虫等。因此,用户一定要针对不同的病虫害合理选择针对性药剂,进而起到良好的防治效果。
1.3麦田灌水方面的误区
灌水量对防治小麦病虫害具有重要的影响,如果农户灌水过多,田地会出现大量积水,对小麦生长造成负面影响。如果灌水过少,对病虫害起不到良好的防治效果。因此,农户一定要根据小麦的具体情况开展浇灌。
2小麦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2.1播种前期的防治技术
首先,农户一定要在收获小麦后,开展灭茬工作,全面清除田地中自生的麦苗及杂草,消除田地中的各种病菌。其次,农户要对小麦种植田地开展实地考察与调研,并且分清土壤等级,针对土壤质量选用不同的小麦品种,进而促使播种更加适应田地。针对一些容易出现病虫害的土壤,农户要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能力的品种。最后,农户要科学的选择种植时间开展适量播种,针对频发纹枯病田地,要尽量延后种植时间,可以在一定程度降低发病概率。同时,农户要严格把控播种的数量,合理规划种植密度,创造科学预防虫害发生的生态种植环境。
2.2播种期的防治技术
在播种期间,小麦容易受到地下害虫的侵袭,例如金针虫以及纹枯病等。因此,在这个阶段,农户要采取合理的预防措施,在小麦种子中添加适量的化学药剂,进而避免在种子播种后,病虫害对小麦的破坏。农户一定要注意,在种子添加化学药剂的过程中,一定要综合考虑当地破坏力较大、并且发生次数较多的病虫害,做到用药具有针对性,农户还要合理掌握药剂的配备比例,进而促进种子健康生长。例如在防治纹枯病的过程中,农户要尽量选择三锉酮,并且采用500∶1的比例,而防止金针虫,农户要尽量选择甲基异卵磷乳油,并且根据田地实际情况科学配备比例。总而言之,播种时期是小麦种植的关键时期,处理种子一定要科学。
2.3返青拔节时期的防治技术
在这个时期,小麦容易感染的病虫害包括红蜘蛛、吸浆虫以及枯萎病等,其中吸浆虫的危害范围以及数量呈现逐年上升的趋势,吸浆虫的大范围生长,为小麦的生长和发育带来巨大的压力。因此,在这一时期,农户一定要做好相关的防治措施。针对小麦的具体生长情况,采用辛硫磷乳油或者甲基异流磷乳油进行防治,按照科学的比例配备药剂,均匀撒在田地中。并且对土地进行翻动处理,进而实现防治的目的。
2.4灌浆期的防治技术
灌浆期温度较低,是小麦生长的关键阶段,同时也是病虫害频发的主要时期。在灌浆期,主要出现的病虫害有白穗锈病以及白粉病。因此,农户一定要开展有针对性的防治,可以开展喷雾防治,但是一定要注意不能破坏利害比例,提高小麦自身的预防能力。农户要结合以往的种植经验,针对当地的种植环境和种植特点,在科学的时机开展灌浆工作。
2.5穗期的防治技术
在小麦穗期,农户一定要根据我国农药的使用条例,选择低毒害或者无毒害的农药。在具体防治工作中,农户要根据高效低毒原则,针对穗期容易出现的小麦赤霉病以及小麦蚜虫进行防治。在防治其他穗期病虫害的同时,农户也要严格遵循高效低毒的原则,在防治病虫害的同时保证小麦质量。
3结语
总之,小麦作为云南地区的关键粮食作物,对促进地区经济发展以及改善农业结构具有重要意义。防治小麦病虫害是需要耐心以及细致的重要工作,农户一定要准确把握防治病虫害的时机,为小麦的健康生长创设良好的环境,节约生产成本,不断积累种植经验,进而实现小麦高产和经济增收。
参考文献
[1] 李夕军,李瑜玲,宋晓,陈莉,李建芬,郭永召.冬小麦节水灌溉下的产量规律研究[J].安徽农业科学,2015,(32).
[2] 陈维华,李福军.2016年天长市小麦赤霉病不同抗耐性品种暨防治药剂筛选试验[J].现代农业科技,2016,(19).
作者简介:赵炳生,大专学历,兰坪县通甸镇农业综合服务中心,农艺师,研究方向:农业科技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