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瑜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研究
张瑜
(黑龙江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黑龙江 佳木斯 154007)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作为促进农业创新成果转化的重要载体,是科技兴农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目前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的现状进行分析,探寻其在现代农业发展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进而提出创新性的对策,为建立高效的、多元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体系提供一条有效的途径。
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创新
当前,国家非常重视农业、农村、农民的发展,2004—2016年连续13 a中央一号文件都聚焦“三农”问题。特别是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更是把“三农”作为所有工作的重中之重。习近平总书记在2016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上也强调,要始终重视“三农”工作,持续强化重农强农信号,要准确把握新形势下“三农”工作方向,深入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我国农业已经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阶段。实践证明,农业科技推广是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动力,是解决“三农”问题,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有效途径,对推动现代农业经济快速发展,促进促进农村社会进步、农民安居乐业,以及农村生态环境建设和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起着重要的作用。
目前,国家科技研发的投入力度逐年增加,《公报》数据显示,我国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科技经费投入大国。但是,我国现有的研发成果转化率却非常低,仅为10%,远远低于国外农业科技的转化率。为什么这种高投入换不来等同的回报,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1.1 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单一
由于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制的特殊性,基本采用的都是行政化推广手段,也就是以政府为主,其他科研单位、农业高校为辅的科技推广体系,相对单一,运行机制缺乏灵活性,难以满足现代农业对科技推广多样化的要求。
1.2 科技成果供给和农民需求脱节
一方面,农业科研单位、农业院校、各级政府农业推广中心作为农业科技推广供给的3个重要支柱,一直以来都是自成系统,相对独立,缺乏统一管理和相互协调,优势不能发挥,难以获得高效益。农业科研单位和农业院校只注重科技创新研究,对农业科技推广关注较少,大量科研成果都被束之高阁,创新的成果转化率低,推广困难,造成研究成果极大的浪费;政府农业科技推广人员虽然推广能力强,却缺乏农业创新知识和技术的武装,导致推广内容同样满足不了农民和企业的需求。另一方面,农民和企业对农业科技创新极度渴望,具有强烈的需求,但苦于如何获取有价值的农业信息。这种成果供应和农民企业需求的严重脱节,使现有的农业科技推广名存实亡,收效甚微,限制了农业科技推广发展的动力和潜力,同时也严重影响了农业科研人员和农民、企业对科技创新的积极性。
1.3 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匮乏
推广人才的质量是推广工作能否顺利进行的重要保障。当前,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人员数量极为匮乏,梯队结构也很不合理。许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站的人员都是20世纪90年代分配的大中专生,人员老龄化严重,而且又由于工作环境及待遇较差的原因,很难吸引到年轻、有活力的农业高新技术人才,导致农业推广技术人员衔接不上,严重影响了现代农业技术推广的质量。另外,农业推广人员知识老化也比较严重,缺乏后续教育和培训,知识更新不及时,也难以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新要求。
1.4 农业科技推广经费不足
目前,国家虽然在农业科研创新研究的投入上逐年增加,但是多数情况下都是专款专用,而用于后续科研推广的经费少之又少,导致缺乏必要的农业科技推广活动经费与设备支持。因此,有针对性地搞一些试验示范推广工作比较困难。
2.1 创新多元化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
为适应市场经济和现代农业发展要求,强化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体系,建立以政府推广体系为主导,以科研单位、农业院校、龙头企业和民间机构为补充的多元化推广体系。积极探索“科研单位+示范园+企业”“农业高校+实训基地+企业”“科研单位+农业高校+龙头企业”“政府+科研单位+农业高校+龙头企业”等现代农业技术协同创新推广模式,充分发挥科研单位、农业高校农科教、产学研结合的社会职能[1]。
2.2 健全现代农业科技服务保障机制
2.2.1 增加现代农业科技推广资金投入。农业科技推广经费投入是保障农业技术推广体系持续发展的基本前提。农业科技推广的社会公益性决定了政府公共财政始终是农业科技投入的主渠道。因此,首先要加大政府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包括技术推广经费、项目费以及农业技术推广人员的工资福利等。此外,还可以建立新型的农业科技推广项目资助制度和多种优惠政策,鼓励和支持农业企业、个人、中间机构等社会力量参与农业科技推广投资,从根本上改变农业科技投入严重不足的状况,使农业科技推广投入机制向多元化发展[2]。
2.2.2 完善现代农业科技推广法律法规。我国颁布和修订的涉及农业科技推广的法律主要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技术推广法》《农业法》《关于稳定基层农业技术推广体系的意见》等。这些法律法规为农业科技推广提供了一定的法律保障,促进了我国现代农业快速、有序的发展[3]。但在实际的推广应用中,有些条款操作性并不是很强,尤其缺乏一些有效的法律激励政策,难以适应当今农业科技推广工作,有必要进行修改完善,以保障农业科技推广事业的健康发展。
2.3 加强现代农业科技推广人才队伍建设
加强我国农业科技服务人才队伍建设,首先要充分发挥农业院校的教育职能,要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培养业务精、素质高、能力强的复合型的农业技术推广人才。其次,要严格农业科技推广人员上岗条件,严把农业科技推广人才入口关;提高基层农业科技推广人员的待遇,并对从事农业推广工作的高学历人才进行奖励;依托农业科研机构、农业院校、政府培训机构和社会培训机构,运用现代培训手段,采取多种创新培训形式,加强对农业推广人员进行继续教育培训,让他们的技术、知识得到及时更新,适应现代农业发展的需求[4]。
2.4 加强“互联网+”农业科技推广信息化平台建设
随着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的发展,农业科技创新环境与推广方式发生了巨大变化,农业技术人员的信息需求呈现数字化、网络化、协同化、专业化和共享化等新的趋势。因此,政府应加快信息基础工程建设,实施网络进村入户,充分发挥互联网优势,整合政府、大学、企业和社会各方的科技成果推广资源,打造集技术培训、咨询、交流、农业专业技术知识在线查询等功能为一体的农业专家在线平台,为农民和农业专家提供视频交流、双向互动、零距离接触的渠道,打破时间和空间上的限制,利用专家远程诊断系统为更多的农户和专业合作社提供技术服务,实现专家技术服务综合化和高效化。
[1]张朝华.广东农业科技推广投入问题、原因与政策建议[J].科技管理研究,2010(12):37-41.
[2]郑洁.论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与机制创新[J].河北农业大学学报(农林教育版),2011(6):243-248
[3]王力坚.我国农业科技推广体系的现状与发展对策[J].安徽农业科学,2013(13):5998-6000.
[4]汪黑铁.新形势下农业科技推广体系面临的挑战与对策[J].畜牧与饲料科学,2011(2):54-56.
F323.3
A
1674-7909(2016)29-55-2
佳木斯市2016年度重点科研课题《加强现代农业服务体系和科技推广体系研究》(160170)。
张瑜(1981-),女,硕士,副教授,研究方向:生物技术研究与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