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动互联与传播创新
——2016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综述

2016-02-19 14:59丁方舟
现代传播-中国传媒大学学报 2016年7期
关键词:媒介

■ 丁方舟 韦 路



移动互联与传播创新
——2016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综述

■ 丁方舟 韦 路

中国新媒体传播研究领域的年度盛会——2016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于5月13日至15日在浙江大学举行。会议由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主办,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承办。年会以“移动互联与传播创新”为主题。

1.移动互联与传播理论创新

新媒体传播研究不仅致力于探讨传播技术、传播实践与传播关系的变迁,更重要的在于揭示新媒体传播对于社会结构与社会关系的形塑作用。布法罗纽约州立大学传播学系教授、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研究院洪俊浩以正在进行中的美国大选为例,说明新媒体的两极化删选使得公众难以看到中立的内容和观点。因而,需要重新检测和定位主流媒体对社会政治和运作模式的议程设置作用。宾夕法尼亚州立大学传播系副教授、国际中华传播学会主席钟布指出,算法正在代替新闻媒体过滤信息,令人担忧的是算法会否取代人类做价值判断。因此,针对当前流行的算法决定论,他认为有必要从算法审计、算法素养、算法伦理等方面展开研究。博林格立州立大学媒体与传播学院教授、《新闻与大众传播季刊》(Journalism & Mass Communication Quarterly)主编哈筱盈对广告泛滥这一概念进行了操作化定义,提出其可用于测量的三个面向:数量、干扰性与竞争力,对未来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来自俄亥俄大学视觉传播系的系主任Tim Goheen与John Grimwade教授指出,数据可视化不仅是文字与图片的简单相加,数据新闻应当将直观无法得到的信息以简洁全面的方式呈现出来,而这其中的关键除了擅用工具以外,更重要的仍然在于把握新闻内容。重庆大学新闻学院院长、中国新闻史学会网络传播史研究委员会会长董天策指出,社会化媒体是开展网络动员进而形成线上与线下行为互动的重要手段,但网络公共事件在推动社会变革的同时也容易成为滋生民粹主义情绪的土壤。华中科技大学新闻学院副院长、中国公共关系学会会长陈先红将大数据与扎根理论分析相结合,提出了一个大数据公关实践权变模型。其中,“去公关化”意味着更多的战术化转型与技术化应用,“公关化”意味着更多的战略化转型和研究性应用。汕头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院长、国际互联网研究院院长方兴东认为,网络空间是美国霸权优势最强的部分,但也是目前丧失优势最快的部分。在中美关系中,中方需要警惕的是泛安全化与安全大跃进思想,而美国最大的危险是滥用优势的进攻型战略。云南大学新闻学院教授孙信茹对云南少数民族村寨生活中微信使用的研究成果表明,微信既是全球化和同质化的媒介传播手段,同时又搭建了一个新的沟通与认同平台,将人们维系在“同一个地方、同一种过去感知上的意识、象征和庆典”。除了上述学者,来自业界的网易传媒副总编辑章丰也分享了网易由OGC、PGC与UGC组成的资讯客户端直播体系。直播既满足了人们靠近新闻现场的需求,又使得人们的表演欲望得到了空前释放,因此可以预见,我们终将生活在布满摄像头的生活中。

2.移动互联与传媒转型

与会学者以海内外多家媒介机构的转型经验为例,展现了传媒业在移动互联时代的变迁图景。来自俄亥俄大学的Terry Eiler教授介绍了美国《国家地理》杂志运用新媒体平台讲故事的创新尝试;西安外国语大学张建中从《华盛顿邮报》的新闻游戏实践着手,分析了该报如何将复杂信息通过互动游戏呈现出来,以此提升读者对新闻事件的理解;浙江传媒学院王喆以中国大陆、香港和台湾三地80个新闻客户端为研究对象,发现使用者与内容的互动是三地新闻客户端共有的基本互动,但使用者与媒介机构的互动仍然较少;暨南大学邱慧敏认为,在移动互联时代,不同媒体间的场景融合过程里发生了空间转向。从空间形态上看,新的场景呈现由重大空间到碎片空间、由静态空间到流动空间、由从可视空间到黑暗空间的空间形态变化。

3.移动互联与社会治理

与会学者围绕政务信息传播、互联网治理、网络舆情引导、数字环境下的隐私保护等问题展开讨论。重庆大学曾润喜、魏冯通过对254名公务员的问卷调查,发现公务员对新媒体的信任程度除了受到年龄、性别、行政级别、网龄等因素影响外,新媒体使用亦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其媒体社会资本也可能改变新媒体倾向对新媒体信任的影响方向。四川大学张放发现,标题党和活泼的表达风格相搭配,非标题党和严肃的表达风格相搭配能够明显提升形象鲜明度;活泼的表达风格和非标题党对形象好感度有明显的提升作用。厦门大学曾秀芹等使用扎根理论分析法,探讨了在地理位置上处于两地分隔状态下的成人初显期子女及其父母之间利用数字媒介进行的沟通过程。研究表明,亲子双方围绕彼此的隐私边界进行互动、协商和调整,由此推进家庭民主化进程。浙江大学凌岚的实证研究表明,个人信息曝露越多,越会采取隐私保护行为。

4.移动互联与政治传播

基于新媒体的政治传播实践正在重塑社会权力关系已经成为不争的事实,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揭示这一关系变化的程度及其中作用的机制。围绕这一话题,学者们的论争焦点包括网络公共事件的传播机制、政治传播中的社交媒体使用、网络抗争的动员机制等。

浙江理工大学廖为民发现,移动端用户更善于进行碎片化的信息分享与互动反馈,且具有更多样和多元化的发布渠道。浙江大学亓力借助第三级议程设置理论分析了屠呦呦诺奖事件。研究表明,中国大陆情境下的线上论坛与线下报纸在屠呦呦诺奖事件中建构起的网络议程间存在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因此第三级议程设置理论在中国情境下同样适用。上海大学吴小坤提出,群体结构和动力模型能够为网络抗争研究提供数据分析的基本维度,并为打通方法论层面上定性与定量的分野提供了更多可能。重庆大学吴明华在综合运用罗兰·巴特的文之悦、约翰·费斯克的快感理论、巴赫金的狂欢理论和福柯的权力学说基础上,分析了中国微博话语的网络微反抗和颠覆性快感。

5.移动互联与知识传播

正如每一次传播技术的重大变革都在引领传播研究的不断前行,移动互联时代的传播模式变迁也在持续催生知识生产的多种可能性。厦门大学张丹阳等的研究表明,显性知识能在任何媒介上广泛传播;可以被明言的默会知识能在社交网络上大量传播;无法被完全明言的默会知识只能通过修辞方法等传播。澳门大学马志浩发现,城市居民内部、农村居民内部、城乡之间均存在显著的饮食知识沟,互联网接触能够显著削减城市居民的饮食知识沟,但对农村居民的饮食知识沟并无显著影响。武汉大学王润结合2013年中国社会状况综合调查的数据和64名被访者的访谈资料,发现我国个体层面上的“数字鸿沟”问题依然突出,互联网接入的结构性规律背后体现出现实的复杂性。浙江大学陈梅婷利用2013年皮尤数据中心的全球态度调查数据,验证了对公众认知产生影响的既非信息接入,也非信息获取,而是信息生产。

6.移动互联与文化建构

移动传播进一步打破了时空界限,促使人类利用新的传播空间建构有关自身及其所在社会场景的意义,无论这种场景是线上的还是线下的。重庆大学杨喜喜等分析了“胜利日大阅兵”这一国家庆典。研究发现,电视媒介通过多现场直播凸显集体在场,在狂欢中构造媒介景观,符号以再现与强调的形式建构集体记忆,强化情感连带和民族主义,增进社会认同。上海对外经贸大学孟娇娇指出,在跨文化传播中,大众传媒、人际沟通、社交媒体是三个主要渠道,网民的身份认同常常体现出杂糅化的特征。浙江大学城市学院范红霞指出,社交媒体的崛起,人际传播的复兴,都是源于并最终着眼于社会关系的重建和再生产。

7.移动互联与传播伦理

伴随着移动互联时代信息传播技术、媒介形态与传播文化的革新,新闻伦理正在遭遇多重冲击。未来的新闻伦理将不再是一种行业性的准则,而是所有参与传播活动的个体需要遵守的传播伦理。那么,这一新语境下的传播伦理包括哪些意涵,又面临哪些挑战?

其中一个关键问题就是由“拷贝”之便利引发的低级文字错误。对此,上海大学张咏华教授呼吁,需要重温在大众传媒业发展过程中早已确立的尽力避免差错和对错误及时更正的要求,这体现的正是传媒业的专业精神和伦理准则。暨南大学邓之祺提出,移动互联网时代受众的媒介素养应当包括媒介基本操作能力、媒介安全管理能力、媒介信息消费能力、媒介信息解读能力、媒介资源管理能力、网络互动传播能力、网络社区协作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等10项。

概言之,本次年会体现了以下特点:在研究内容方面,年会主题演讲和分论坛讨论的话题多样性体现了学者从多元角度推动新媒体传播研究范式创新的努力,也说明移动传播正在深入人类生活的多个维度;在研究视角方面,大数据、传媒转型、政治传播等前沿热点得到了重点关注,知识传播与文化建构等微观变迁也开始成为聚焦点;在研究方法方面,大数据分析、社会网络分析、扎根理论分析等方法的比例得到提升,表明本学科的交叉特性正在得到深化;最重要的是,在理论关怀方面,与会学者多数都致力于推动传播关系与社会结构的公平发展,正是这一学术旨趣,而非新技术的发展,不断照亮着传播学研究的广阔未来。

(作者丁方舟系上海社会科学院新闻研究所助理研究员;韦路系浙江大学传媒与国际文化学院副院长、教授、博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张国涛】

猜你喜欢
媒介
抖音对戏曲艺术的再媒介化重塑
媒介演进中的戏曲形态衍生
媒介论争,孰是孰非
辨析与判断:跨媒介阅读的关键
高中语文跨媒介阅读内容的确定
书,最优雅的媒介
刘明嘉:以自我为媒介传递音乐
摄影做媒介引无数爱心扶贫手
欢迎订阅创新的媒介
媒介四元律(Four Laws of Medi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