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2016-02-19 11:49:15黄洁
乡村科技 2016年21期
关键词:流通农户农产品

黄洁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分析

黄洁

(浙江经贸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0018)

农产品的流通状况,不但会影响农户的根本利益与城镇居民的生产质量,也与许多相关从业工作者的根本利益直接相关。当前我国有诸多农户在直接参与农业生产和流通,因此从农户视角探究农产品流通模式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基于此,从农户视角探究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含义、类型、特征等。

农户视角;农产品;流通模式

在农村经济的发展过程中,不能缺少农产品流通这一环节。农产品流通直接对农村投入与农业产出造成一定的影响。在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最为主要的问题是大市场与小农户存在的矛盾。大多数专业人士是站在市场的角度研究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但缺少对农民利益的重视。分散农户不能保护自身利益,不能与买方展开谈判等工作,且不具备完善销售系统,流通方法不能与时代发展相吻合,生产步骤较为繁琐,产销信息不符合标准等,对农户的经济利益造成了一定的损害。因此,需要站在农户的角度,对农产品流通模式展开深入探究。

1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概述

1.1 模式和流通模式

模式指的是,和手相关联的定型化操作方法,起初是对实际操作程序的经验性总结;之后是指,与事物运动发展中相关联的具备特征的定型化的运动方法与发展路径[1]。也有部分专业人士认为,模式代表着物体间隐藏的规律关联,解决一种问题的方法论。在不断出现相同的事物后,会出现特定的模式,所以模式具备稳定性的特征。

流通模式是指,在一定的社会状况下,商品流通中经济成分的构建方式与调整商品流通运行体制的相对稳固的样式[2]。就商品流通的经济成分而言,将流通模式划分成私有制流通模式、单一所有制流通模式、公有制流通模式等;就调整商品流通运行机制方向而言,将流通模式分成自由市场分权流通方式、高度计划集权型流通模式等[3]。经济成分的创建形式所区分的流通模式较为抽象,不可以具体地刻画出流通的具体状况,且具备一定的政治元素。

1.2 基于农户视角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具体含义

目前,农户与市场对接路线,在很长的一段时间段内具备稳定性。虽然这些流通渠道会互相融合,但在短时间内不会消除。所以,需要在农产品流通的主层——农户,与流通运行的方向上,将农户进入市场的渠道,定位成农产品流通方式。农户在进入市场之后形式多样的渠道,不但代表农户和市场主体的交易,也代表着受到市场交易主体存在显著区别导致交易双方的交易联系及交易合同存在差异性,这也正是能够当成区分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参考凭证[4]。

1.3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含义的合理价值

目前,我国进行农业生产与流通的具体单位是能力较弱的农户,调整农产品流通主体、生产的弱势化状况,具体是完成农产品流通过程中最为显著的大市场与小农户的对接状况,小农经济、分散经营,应用与当前社会发展不相符的技能与农用工具,利润非常低,是当前农业发展的首要阻碍力量。通常“小农户”凭借哪一种市场交易方式融入至农产品的市场当中,是学术领域最为关心的问题,家庭分散经营、农户组织化程度不足,农户和市场主体组织化存在一定矛盾等问题,导致农户在实施农产品交易的过程中有一定的弊端。“小农户”在农产品市场当中存在一定劣势,不但限制农产品流通方式的优化,也会对完成中国农业现代化生产造成一定的影响。因此需要提升农户组织化,将“大生产”取代“小生产”,这样有助于调整农户和其他市场主体间存在的不对称状态;同时,这也是政府相关单位及大多数农业工作者的主要研究目标[5]。农户凭借形式多样的市场交易模式,融入到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其不但会在不同程度上影响农民的收益,也会牵涉农产品流通现代化的实现。随着相关法律的颁布,政府逐渐重视把农民专业合作单位当成代表的合作经济组织,尤其是解决“大市场”和“小农户”中肩负的重担;同时,相关学术领域也加大了对农民合作单位等经济组织的研究。由此可见,不管是政府方面或者学术层面,都会针对具备合作化色彩的组织进行探究。

2 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具体类型和特征

2.1 “农场+市场”农户横向一体化的流通模式

在小农户借助的“横向一体化”渠道而构建的具备一定范围的农场,融入市场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叫做“农场+市场”的流通模式[6]。此模式当中,农场具备谈判水平,所以和市场交易对象的契约关联是不正式的契约约束。依靠要素契约而构建的农场,一般具备较强的经济基础与市场眼光,不但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小农户直接和市场交易出现的不足,也会帮助农户自身不再依靠经济人的指挥,以此具备个性化的优点。但受到我国特殊国情的限制,具备一定规模的农户若想成长为与美国相似的超级农场,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在日后的发展过程中,这样的模式必定会受到制约。就具备集体行动特征的村组农户集合体而言,组织较为散漫,不能对内层的工作人员形成约束力。根据相关测试可以得知,单一凭借小农户本身的力量很难完成农业和农产品流通,但我国农业的主要特征便是小农经济。所以,借助小农户间的联合,将小农户当中的小生产转变成大生产,便可以完成农业和农产品流通。美国农业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完成是大范围农产的主要特点。小生产借助横向一体化变成农场的渠道,具体是依照契约要素等,主要的特征是规模化合作及经营。在短时间内,由于土地流转等措施的限制和维持农村安全等政治限制,若想使我国小生产与美国大农场的生产范围相同,存在一定的难度系数。但就长时间的发展状况而言,随着我国城镇化进度的不断加快,农村居民红利的逐渐消失,农田劳作者逐渐呈现出老龄化趋势,在未来的发展过程中,我国的农村农业工作者会出现大幅减少的状况,以此为农村土地范围兼顾而完成农业大生产与流通提供了一定的基础。所以,小生产变成严格掌控范围的大农户。

2.2 “农业劳动者+合作经济组织+市场”

农户借助形式多样的合作经济组织融入到市场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叫做“农业劳动者+合作经济组织+市场”[7],此种模式的主要特征是农户自觉构建的合作经济组织,当成融合农户与市场的桥梁,这样的流通模式在确保农户经济利益层面具备一定的积极意义。在这样的流通模式当中,合作经济组织限制农业工作者的具体依照是凝聚力,农业工作者和合作经济组织不存在正式的契约限制,大多数是半紧半松的管理。通常合作经济组织包括农村专业技术协会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农村专业技术协会具体包含此种类型的组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根本上,农户凭借自身意愿选择是否加入,管理方式较为民主,具体是对特定产品实施全面的管理,会符合农业工作者的技术要求为根本的技能,与此同时,也会伴随组织的不断发展,促使其职能能够提升,这样做的主要目的是,提高生产经营水平,增加农户的经济利益。农民专业合作社具体是指,在家庭承包经营的根本上,相同类型的产品生产经营管理人员或者相同种类的农业生产经营服务的应用人员和提供人员,参照自身的意愿,实施民主管理的互助形式的经济组织。就性质而言,后者属于互助性质的经济组织,具备盈利性质,与此同时,组织构造较为密切;后者隶属于非营利性质的社团组织,组织方式较为散漫。就组织性能而言,这两种形式的合作经济组织都肩负着农产品流通的能力。就目前我国农产品流通发展状况而言,这两种合作经济组织,在农产品的流通过程中起到重要作用,并且是我国农户组织化的具体方式。就国际农业和农产品流通发展的历史而言,农户间的相互合作是主要特点的合作经济组织,能够促使农产品流通与当前的时代发展相吻合。在发达国家与区域的农业现代化进程中,曾经对是否存在小农户有一定的疑问,但是荷兰和我国台湾都是以小农经济为主要特征的。农业现代化不是以消除小生产与小农户为根本,但是片面地依照小农户自身的力量不能承担农业现代化的任务。所以,小农户的合作,被称为迎合现代化市场的“自救”方式。就实际状况而言,不管是把农业化大生产当成主要特点的美国农业,还是把小农业当成明显特征的日本农业和农产品流通现代化方式,包含把农业特点相融合的法德农业,其完成农业现代化的途径,都是借助推行农民合作组织,与此同时,创建完善的农业社会化服务系统,完成农业产业化,以此实现小农业和现代化大市场的融合,也完成农业现代化所带来的任务。

2.3 “农户+经济人+市场”的农产品流通模式

所谓的农户+经纪人+市场模式,简化之意是零售商从农户中进购农产品的交易[8]。经纪人指的是零售商,在该模式中零售商是主要交易媒介,但农合和零售商的关系,相对随意。若在农户直接进行农作物流通,就会使交易市场具有局限性,但通过零售商进行商品流通,使商品市场扩大流通范围,于是零售商逐渐成为流通的核心。零售商与农户直接进行交易,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松散性的特征,使之流通市场规模扩大至偏远地区。但零售商对于自身利益较为看重,对市场发展形势具有一定的了解。

根据现阶段农产品发展情况看,受一些外部和内部原因影响,笔者认为:我国一些企业想要扩大流通范围,仍需较长时间,影响力较为受限,多数农户在某些因素下,会将农产品卖给零售商。另外,站在客观环境上看,零售商也是市场经济体制下主要的流通途径,并且这种模式在近期内是我国农产品流通的补充形式[9]。

3 结语

针对农户视角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展开具体全面的探究,由此可以得出,交易成本会对农业劳作者的农产品流通模式的选取造成一定的影响。与此同时,形式多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中的农户福利存在的明显区别,也会影响农产品的流通模式。因此,需要准许形式多样的农产品流通模式共同存在,才可以确保农户的经济利润,并且还需要改善农村合作社和农户之间存在的利益联系,这样才能够改善农产品的流通模式,促使在一定程度上维护农业劳动者的经济利益与生活质量。

[1]俞海宏.基于服务供应链契约协调机制的农村流通供应链运作优化研究[D].杭州:浙江大学,2011.

[2]刘兵.基于农户与消费者利益的农产品供应链整合研究[D].沈阳:沈阳农业大学,2013.

[3]涂传清.基于农户增收的生鲜农产品流通价值链分工与组织优化研究[D].广州:华南理工大学,2014.

[4]沈培玲.基于农户交易行为视角的影响农产品流通效率因素的实证研究[D].杭州:浙江工商大学,2012.

[5]乐永海.“小农户”与“大市场”对接机制研究[D].武汉:华中农业大学,2012.

[6]吴岳慧.低碳模式下基于农户视角的农产品价格利益冲突研究[D].武汉:中南民族大学,2012.

[7]张永强,单宇,高延雷,等.农产品流通组织模式演化下流通成本管控的路径选择——基于成本竞争视角[J].广东农业科学,2015(8):153-158.

[8]黄桂红,张丽亚.基于农户视角的生鲜农产品流通效率实证研究——以赣南脐橙为例[J].物流技术,2015(11):122-125.

[9]李宪松,王帅帅,王俊芹.基于农户视角的河北省苹果流通模式满意度评价[J].贵州农业科学,2013(8):220-223.

F323.7;F224

A

1674-7909(2016)21-80-3

黄洁(1980-),女,讲师,研究方向:物流管理。

猜你喜欢
流通农户农产品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今日农业(2022年16期)2022-11-09 23:18:44
农户存粮,不必大惊小怪
今日农业(2022年13期)2022-09-15 01:18:20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今日农业(2021年7期)2021-07-28 07:07:10
让更多小农户对接电商大市场
今日农业(2021年8期)2021-07-28 05:55:46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圣物的流通——蕃尼古道上的尼泊尔鎏金铜佛流通考察
粮食日 访农户
农户存粮调查
“流通空间”的中西方比较
农产品争奇斗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