邹开碧(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402289)
糖尿病肾病的护理观察
邹开碧
(重庆市江津区第二人民医院,重庆402289)
【摘要】目的分析糖尿病肾病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接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护理组,即:基础护理(常规组)、综合护理(干预组),评定总体效果。结果干预组疾病缓解率为94.0%、护理满意率为98.0%,高于常规组,P<0.05,有区别。结论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疾病效果及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关键词】糖尿病肾病;护理措施;护理效果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糖尿病的多发性并发症,是危害糖尿病患者生命健康的危险性因素。近年来,随着糖尿病病发率的提高,糖尿病肾病呈现上涨趋势,危害患者生命[1]。故而,临床需加强健康教育力度,以预防、控制糖尿病肾病。下面,本文将我院接收者作为对象,旨在评定综合护理措施的临床价值:
1.1资料
调查对象从我院2012年3月-2015年5月接收糖尿病肾病患者中抽选,将100例分成不同护理组,干预组50例,男女性例数比26:24,年龄段30-80岁,平均(50.6±1.6)岁;疾病史1-10年,平均(5.2±0.2)年;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10例,高中20例,初中14例,小学6例;常规组50例,男女性例数比27:23,年龄段31-82岁,平均(50.7±1.7)岁;疾病史1-11年,平均(5.3±0.3)年;文化水平:大学及以上11例,高中20例,初中14例,小学5例。2组患者疾病史、男女例数比等资料无区别,可评定(P> 0.05)。
1.2方法
常规组患者实施基础护理,即:根据医嘱按时给药、为患者提供舒适的居住环境,为其制定针对性饮食方案等;干预组患者则实施综合护理措施,包括:1.2.1健康教育临床健康教育可从根本上预防疾病的病发,尤其是糖尿病肾病,这就需要护理人员于日常治疗中向患者讲解糖尿病肾病的病发原因、治疗方案、预防措施等相关内容,可借助个体教育、讲座等途径,亦可将相关知识装订成册发放到患者手中,便于患者随时阅读,以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
1.2.2心理护理由于患者不了解自身疾病,或担心长时间的临床治疗加大家庭经济负担等,致使其出现紧张、恐惧、悲观等心理,降低治疗依从性。针对此类现象,护理人员需和患者建立友好的护患关系,获得患者充分信任,从而引导其自主诉说内心想法,以制定个性化疏导方案,提高疾病治愈信心,促使患者调整最佳状态接受临床治疗[2]。
1.2.3饮食护理一般来说,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干预的最主要目的为控制血糖指标,改善机体代谢功能,故而,护理人员需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制定饮食方案,如:老年患者减少热量食物摄入总量,叮嘱其多吃新鲜蔬果;适当摄入足量碳水化合物,维持机体能量平衡;对于无法进食、食欲相对较差的患者来说,可通知医师调整胰岛素使用剂量,预防低血糖[3]。1.2.4皮肤护理皮肤组织含糖量多,为细菌繁殖提供可靠依据。因此,日常护理过程中护理人员需加强患者皮肤护理,即:确保病房环境干净、整洁,按时更换被褥,保证被褥无残渣、碎屑等,晚睡前叮嘱患者温水泡脚,禁止出现水温过热现象;穿戴宽松衣物、鞋袜,按时修剪脚趾甲,以免划伤皮肤,引发感染[4]。
1.2.5血糖监测按时监测患者血糖指标,并详细记录相关数据,一旦出现血糖过高、过低现象,需即刻通知医师,便于尽早调整治疗方案。同时,还可教会患者自我检测血糖指标的方案,根据其家庭情况选购合适血糖仪,以自我监测血糖指标,合理控制饮食[5]。
1.2.6运动指导根据患者病情变化、体质等制定合理化运动方案,从而控制体重,提高胰岛素敏感性,提高机体免疫力。此运动过程中需严格遵循ADA规定,每两天一次,以饭后1小时为宜。
1.3评定项目
1.3.1疾病效果标准:症状消退,血糖指标恢复正常表明疾病得以控制;症状减少,血糖指标逐渐恢复表明疾病得以缓解;症状、血糖指标仍处于治疗前状态表明治疗无效。
1.3.2临床指标包括:收缩压、舒张压、尿素氮、肌酐等。
1.3.3护理满意程度标准:将调查问卷发放到患者手中,结果分为满意、比较满意、不满意,即:满意表明总分在90分以上,比较满意表明总分在60分以上,不满意则表明总分在60分以下。
1.4统计学方法
本次研究数据采用SPSS18.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疾病效果、护理满意程度属于计数资料,对比分析采用卡方检验,以率(%)表示。临床指标属于计量资料用t检验,P<0.05,表明有统计学意义。
2.1临床效果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预后病症缓解率有区别:干预组大于常规组,即:干预组病症得以控制者32例,缓解者15例,无效者3例,缓解率为94.0%;常规组预后病症得以控制者22例,缓解者18例,无效者12例,缓解率为76.0%。
2.2临床指标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干预后舒张压、收缩压、尿素氮、肌酐等指标有区别:干预组少于常规组,即:干预组舒张压(67.50±5.31)mmHg,收缩压(124.30±6.32)mmHg,尿素氮(6.20±0.51)mmol/L,肌酐(70.41±15.30)mmol/L;常规组舒张压(79.69± 7.68)mmHg,收缩压(134.59±8.24)mmHg,尿素氮(9.59±0.89)mmol/L,肌酐(78.90±18.68)mmol/L。
2.3临床护理满意程度评定
调查结果显示,两组患者护理满意程度有区别:干预组大于常规组,即:干预组满意30例,比较满意19例,不满意1例,满意率为98.0%;常规组满意20例,比较满意20例,不满意10例,满意率为80.0%。
糖尿病肾病是临床常见的并发症,具有病程长、病死率高的特点。近年来,糖尿病肾病发生率呈现上涨趋势,并逐渐发展成临床危险疾病。故而,临床疾病治疗中还需加强护理干预,以提高生活质量,延长生存期限[6]。本次调查结果显示,通过给予干预组心理护理、健康教育、饮食指导、皮肤护理、血糖监测、运动指导等综合护理措施,疾病缓解率高达94.0%,护理满意率高达98.0%,和基础性护理常规组有区别,P<0.05。说明:心理护理干预可纾解患者不良心理,提高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可提高疾病知识了解度,预防临床并发症;皮肤护理、血糖监测、运动指导等措施,可增强患者体质,改善代谢功能,延长生存期限,符合研究报道。
综上,临床针对糖尿病肾病患者行综合性护理措施作用突出,可改善症状,提高疾病效果及护理质量,值得学习。
参考文献
[1]曾锐.护理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1,17(22):75-76.
[2]刘荣.老年糖尿病肾病的护理[J].护士进修杂志,2010,25(18): 1691-1693.
[3]郭茹.老年人糖尿病肾病低血糖的护理干预[J].中国基层医药, 2011,18(13):1857-1858.
[4]孟俊华,李榕彬,张晓静等.糖尿病肾病的护理新进展[J].军医进修学院学报,2010,31(8):831-833.
[5]邓淑玲,朱兰英.护理延伸服务对提高糖尿病肾病患者饮食依从性的影响[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1,08(12):55-57.
[6]刘玮.护理人文关怀在糖尿病肾病血液透析患者中的应用[J].医药前沿,2015,5(6):261-262.
作者简介:邹开碧,1963年生,女,主管护师,大专学历,主要从事内科护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