田宏玉
摘 要:知识创新的基础是教育。教育要创新,就要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其着力点是学生创新思维的培养。在小学数学学习中,学生常常利用已有的知识去发现新问题,或对某个问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这是学生在学习过程中产生的“创新”火花,学生创新思维的激发和培养。因此教师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创设条件,使这些“火花”得以充分的展现,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
关键词:小学数学;创新思维;培养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86-01
小学教学是培养学生创新思维的源头,而课堂教学是主渠道,是发掘创新潜能、弘扬主体精神、促进个性和谐发展的有效途径。作为教学的主导者,教师要以学生的发展为根本,充分尊重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让学生获得和谐发展、全面发展、持续发展,充分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那么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怎样去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思维呢?笔者主要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激发学生产生创新思维的动机
动机是在目标或对象的引导下,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动机是一种内部心理过程,不能直接观察,但是可以通过任务选择、努力程度、活动的坚持性和言语表示等行为进行推断。动机必须有目标,目标引导个体行为的方向,并且提供原动力。动机要求活动,活动促使个体达到他们的目标。因此,激发学生创新思维的动机是培养其创新思维能力的关键因素。教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动机呢?这就要求教师必须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根据学生心理特点,教师有意识地挖掘教材中的知识因素,从学生自身的生活需要出发,使其明确知识的价值,从而产生创新思维的动机。学生的学习动机被激发起来了,自然会全身心地投入到后面的教学活动之中。可见,创设思维情境,激发学生的思维动机,是对其进行思维训练的重要环节。
二、创设课堂上的问题情境
在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如果只为讲而讲,学生容易乏味,激不起兴趣,在此情境下进行教学收不到好的效果,如果先给学生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进入情境之中,赋予生命力,使学生在情境激发的兴奋点上,寻求思路,大胆创新。创设问题情境就其内容形势来说,有故事法、生活事例法、实验操作法、联系旧知法、伴随解决实际问题法等;就其意图来说,有调动学习积极性引起兴趣的趣味性问题,有以回顾所学知识强化练习的类比性问题,有与实际相结合的应用性问题等。
1、精心设“疑”。“学起于思,思源于疑”,疑能使心理上感到困惑,产生认知冲突,进而拨动其思维之弦。如在教学“商不变性质”时,教师利用课题问学生想知道些什么,一石激浪,课堂上顿时活跃起来,学生各抒己见,有的说学了商不变性质有什么用,有的说什么是商不变的性质,学生的思维火花一下子被激活了起来。教师看准火候儿,及时导入新课,并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知识主动探究,大胆猜想并验证。这样通过“激疑”,打破了学生原有认知结构的平衡状态,使学生充满热情地投入思考,一下子把学生推到了主动探索的位置上。
2、善于巧“问”。一个恰当而耐人寻味的问题可激起学生思维的浪花。因此,教学中要结合教学内容精心设计问题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唤起求知兴趣。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教师提出如下问题:“同学们,你们知道自行车的车轮是什么样的?”学生回答:“是圆形的。”“如果是长方形或三角形行不行?”学生笑着连连摇头。教师又问:“如果车轮是椭圆形的呢?”(随手在黑板上画出椭圆形)。学生急着回答:“不行,没法骑。”教师紧接着追问:“为什么圆的就行呢?”学生一听,马上活跃起来,纷纷议论。这一系列的提问不仅使学生对所要解决的问题产生悬念,而且为随后的教学提供了必要的心理准备。学生“找结论”的思维之弦绷得很紧,而且这样找到的结论理解、记忆得也很深刻。
三、为学生搭建展示自我创新成果的平台
新一轮课程改革很重要的一个方面是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更重要的是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以及情感、态度、价值观、能力等方面的发展。作为教师没有对事业执着的爱,没有对学生真诚的情,就不会取得教学的成功。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学,必须创设民主、平等、友好、合作的师生关系和愉悦和谐的学习气氛。只有在这样的课堂中学生的心情才会放松。思维才能活跃,创新的精神才能得以展现。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只要教师积极探索,努力实现教学创新,为学生创设良好的教学情境,就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学生的质疑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创新素质的培养是素质教育的核心,也是小学数学教学的一项重要任务。让我们继续努力,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性思维能力,为提高学生的创新素质,为提高小学数学的教学实效而做出自己应有的贡献。
四、要采取小组合作强化创新思维
小组合作是当前小学数学教学中强化学生创新思维的重要方式,因为当一个学生有疑问时,可以引导其与小组中的同学商量。所以,在小组合作中,对座位的安排也是有要求的。具体来说,可以安排一个有号召力的、比较会安排策划的孩子,安排一个学习比较踏实的孩子,然后是一个比较活跃的孩子,最后是一个思维不活跃的孩子,这样四个孩子组成一个学习小组,能吸取别人的长处,并且起到互补的作用。
总之,教师要高度重视学生思维的培养,有目的、有计划地对学生实施思维训练,要立足于课堂,工夫要花在课内,使学生的智力和能力得到一定的培养与发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不仅要传授知识,让学生学习基本的概念、技能,更要注重使学生通过学习形成数学的思考方式、思维套路。为此,教师要不断探寻开展思维训练的方法与途径,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品质,使学生养成积极钻研的学习习惯,切实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和数学素质。
参考文献:
[1] 田宝安.小学数学教学中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三点结合[J].《吉林教育》.2005年第3期.
[2] 陈群英.小学数学教学与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J].《教育艺术》.2009年第7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