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解决数学问题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

2016-02-19 12:38赖朝军
读写算·教研版 2016年3期

赖朝军

摘 要:素质教育是重基础的教育,越是科技突飞猛进,瞬息万变,越是重视基础,而素质教育实施的主阵地、主渠道是课堂教学,要提高素质教育,必须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小学数学教学要为学生全面发展和终身发展奠定基础,就要为促进学生全面、持续、和谐的发展开辟广阔的素质教育道路。

关键词:分析推理能力;抽象概括能力;举一反三能力

中图分类号:G63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59-01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这是我国当前教育为了全面推进素质教育,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而进行基础教育改革提出的响亮口号。在解决数学问题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就是要教育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并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教师要充分挖掘解决实际问题的素质教育因素,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

小学生素质的提高不仅在于知识的积累,更重要的是学生在获取知识的同时能否形成端正的学习态度。如:独立思考克服困难的精神;仔细严密的分析推理能力;高度的抽象概括能力等等,下面我就小学数学课如何在解决问题教学中渗透素质教育谈一下自己浅显的看法。

一、抓关键词句,培养学生分析推理能力

解决问题是用词句来表达内容和数量关系的,叙述时常常要用到诸如“一共”“还剩”“比……多……”“占……的25﹪”等关键词句。这些词语有的直接反映数量关系;有的对解决问题的类型及解题方法起着制约和决定性作用。因此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把它们作为理解题意,寻找正确解题方法的线索,从而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如:

(1)池塘里原来有18只鸭子,又游来15只,现在一共有多少只鸭子?

(2)商店有56个篮球,卖出12个,还剩多少个?

以上都是低年级解决问题,其中带横线的字词为关键字词,第(1)题把“原来有,又游来,一共”联系起来考虑,就得出要求一共有多少只,就要把“原来的”与“又游来的”合起来。即:求“一共”是加法的显著标志,第(2)题可结合具体演示操作,让学生明确从商店的56个球中拿出“卖出的12个,就得到剩下的个数,那么求“剩下”的应用减法计算,这些关键词语的前后搭配有规律可循,不可随便乱用,如果条件是“有……卖出……”那么问题一定是“还剩下”;如果条件变成“有……又运来……”则问题就应该是“一共”或“现在有多少?”这样解题方法也随之改变了。这些关键词的掌握能提高分析推理和判断能力,加快解题速度。

二、化繁为简,“变” 解决问题为文字题,培养学生抽象概括能力

解决问题的正确解答是通过算式(即式题)来完成的。而文字题恰是介于解决问题与式题之间的“桥梁”。在纵观解决问题的基础上,把题里的数据有条理的加以整理,略去与解题无关的文字,可使解决问题“变”成纯数学关系的文字题,从而沟通解决问题、文字题与式题三者的关系,以达到正确解题之目的。如:

(1)同学们植树,每人植8棵,25人能植多少棵?

变文字题:25个8是 ?

列算式:8×25=200(棵)

(2)我们学校三年级有3个班,每班50人;四年级有2个班,每班58人。三四年级共有多少人?

变文字题:3个50加上2个58,和是多少?

列算式:50×3+58×2

数学的抽象概括能力是学习数学所必需的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要意识地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引导学生进行数学知识、技能的归纳、总结,利用化归思想将问题由“生”变“熟”,通过提高学生的抽象概括水平,引导学生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思维逻辑发展,具备抓住问题本质,掌握解决问题规律的能力。

抽象概括是思维的基础,学生学习和研究数学,能否获得正确的抽象结论,完全取决于抽象概括的过程和抽象概括的水平。数学的抽象概括是一个从具体到抽象、初级向高级发展过程,抽象概括是有层次的,逐步深入的。随着抽象概括水平的提高,学生思维水平从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发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应该注意思维发展阶段性,认识这点非常重要的,在小学数学教学中,要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与教学内容的要求,要特别注重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三、一题多变,有利于培养学生举一反三的能力

由于解决问题条件或问题的变换,会引起数量关系的变化,解题思路和方法也必然发生相应的变化。在教学中我们应尽量多地让学生接触这些变化的类型。通过添加条件、改变条件、补充问题、改变问题等多种形式,拓宽思路,养成对具体问题做具体分析的习惯,培养学生的应变能力。

一题多变包括一题多问,一题多解,补充问题,变换条件等多种情况,下面我就略举一例:

如:清平小学四一班有男生28人, ,女生有多少人?

补充条件:

(1)男生比女生多18人;

(2)女生比男生多13人;

(3)女生人数是男生的6/7;

(4)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6/7;

(5)男生比女生多1/6;

(6)女生比男生少1/7;

(7)相当于全班人数的3/5等等例略。

数字具有严谨性,对错分明,来不得半点马虎。解决实际问题时要教育学生认真审题,准确计算并养成自觉检验的习惯,教师要充分挖掘解决问题的素质教育因素,常抓不懈,持之以恒,就一定能达到预期目的。

总之,解决实际问题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学生理解知识、巩固知识、应用知识的基本途径;是形成技能、发展智力、培养能力的重要手段。教学实践证明,形式单一的数学实际问题往往使学生陷入思维狭隘,不利于学生发散思维、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培养,也不利于学生举一反三、融会贯通。教学中我们通常以现有的习题加强题改训练,通过一题多变等方式,精心设计多样化的习题,充分发挥习题对学生学习的不同功能,培养学生多角度思维、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