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明华
摘 要:与其它学科相比,数学的抽象性和逻辑性非常强,这也就增加了数学教学的难度,也使得学生学习数学时易枯燥、疲惫。本文的写作,针对数学教学的这些基本特征,提出了新时期做好数学工作的几点看法。
关键词:数学;教学;工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7661(2016)03-104-01
力的培养就成了无根之木、无源之水。所以我们教师要像课例中那样,给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活动空间,让学生在这个空问中去发现、去探索、去创造。
一、创造学生创新意识的心理资源。
只有丰富学生的学识和经验,以各种学习机会来满足他们的求知欲,将教学练习结构加以发展滲透进事物的纵向发展、横向联系使孩子们知道不再单调而具有特别的丰富性。这样做目的在于运教育教学实践证明,任何知识均来源于生活,数学知识也不例外。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将人类认识知识的过程简约地展现在学生面前,让学生亲自感悟到数学知识的来龙去脉,是学生巩固掌握知识的前提条件。同时,学生在感悟数学知识的过程中,进行着积极的探索、思考,有助于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
笔者曾看到过某教师在教学教学的课堂实录,其中的一个教学环节感受颇深。教师在教学中抓住有利的机遇并向学生提出了问题,让全班同学共同分析形成数学问题的原因。于是同学们你一言,我一语,展开了积极的讨论,原来不能不能解决的问题迎刃而解。这样,学生在一 种轻松愉快的环境中,感悟了人类对数学知识的认识和过程,在玩中学到了许多数学知识。看了上述教学环节,笔者在思考一个问题,那就是小学数学到底要教给学生什么?仅是一些基础知识吗?当然基础知识是我们小数教育必须完成的任务。作为21 世纪的教育工作者,在需要这些知识的同时,更需要一种创新的精神和创新的能力。或许在我们的教育过程中不可能出现什么科学家,但是从小培养学生创新的意识这是我们可以做到的,也是新时代对小学教学提出的新要求。那么我们能为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做些什么呢?我粗浅的认为可以从以下几方面作一些尝试。
1、精心设计问题,给学生创新的机遇。
问题是思维的核心。只有提出了有一定深度的问题,才能引发学生的积极思维,才能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所以教师备课的重点就是设计好有效的问题,起到纲举目张的效果。把某些数学问题就问到了点子上,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观察、去思考、去解决问题,学生通过自主探索,很快就得出了问题的正确结论并不有所延伸。其实,小学数学中的许多知识只要我们教师去认真地分析教材,精心地设计问题,充分相信学生,让学生自己去探索,绝大部分知识都是可以通过学生自己的努力掌握的,教师没有必要通过传授的方法将这些知识教给学生。学生在积极探索的过程中不仅学到的基础知识得到了应用,解决问题的能力得到了培养,更主要的是打破了长期依靠教师传授的学习模式,自主学习,积极採究,不断创新的精神得到充分的培养,从而渐渐形成了创新的能力。
2、提供充分的时间,给学生以创新的机会
人类社会的创新发明,不是某一个科学家凭空想象得到的,而是要进行不断的实残。所以,给学生创新的时问是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关键。一节课四十分钟也好,四十五分钟也要,如果这些时问老师还是窃为己有,不能给学生自主学习的时问话,那学生的新能力的培养那只是一句空话。设想如果将课例中的教学环节,改成教师展示,学生都睁大眼睛看这洋填鸭式的教学模式。量然从表面上看“节约”了时间,但是长期用这样的教学方法教出来的学生,除了被动的接受,还能有些什么?更不要说创造能力的培养了。
3、给学生以空间,让学生自由地活动
创新需要时间,创新更需要空问。学生只有在活动的过程中才能感悟出数学的真谛,才能逐新养成创新的习惯,才能培养创新的意识和能力。离开了空间、离开了学生的活动,创新能用知识、重组知识的能力,为想象和创新做准备。我特别在练习教学中把对比的方法应用于数学创新教育中,引导幼儿把自己头脑中创造的图像表现出来,使幼儿的观察力、记忆力、想象力和创造力得到进一步地提高。
总之,数学教育研究的热点问题就是如何培养受教育者的数学创新能力。所谓数学创新能力就是其学习数学的发散性思维能力,它包括计算能力、逻辑能力、空问观念能力、创新能力等。实践证明,数学创新能力的培养,只能在数学活动中表现出来和发展起来。所以,学生数学能力的培养既是基石,又是保证。更重要的是,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是历史赋予我们这一代教育工作者的历史使命,为了我们的社会,为了我们孩子的未来,给学生一点创新的时空吧。只要我们从每一堂课、每一个练习设计、甚至每一个提问扎扎实实地做起,培养的学生创新能力就不只是一句口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