谌旭彬
学者张中行30年代在北大求学。据他回忆,当时风气,师长及校方很宽容来自学生的质疑和批评。张举了三个例子:
例一,公开质疑。“一次是青年教师俞平伯讲古诗,蔡邕所作《饮马长城窟行》,其中有‘枯桑知天风,海水知天寒两句。俞说:‘知就是不知。一个同学站起来说:‘俞先生,你这样讲有根据吗?俞说:‘古书这种反训不少。接着拿起粉笔,在黑板上写出六七种。提问的同学说:‘对。坐下。”
例二,公开批评。“这种站起来提问或反驳的举动,有时还会有不礼貌的。如有那么一次,是关于佛学某问题的讨论会,胡适发言比较长,正讲得津津有味的时候,一个姓韩的同学气冲冲地站起来说:‘胡先生,你不要讲了,你说的都是外行话。胡说:‘我这方面确是很不行。不过,叫我讲完可以吗?在场的人都说,当然要讲完。因为这是红楼的传统,坚持己见,也容许别人坚持己见。”
例三,师生因学术问题发生利害冲突,校方维护学生。“这种坚持己见的风气,有时也会引来小麻烦。据说是对于讲课中涉及的某学术问题,某教授和某同学意见相反,互不相让。这样延续到学期终了,不知教授是有意为难还是选取重点,考题就正好出了这一个。这位同学自然要言己之所信。教授阅卷,自然认为错误,于是评为不及格。照规定,补考分数要打九折,记入学分册,评六十七分,九折得六十分多一点,勉强及格。且说这次补考,也许为了表示决不让步吧,教授出题,仍是原样。那位同学也不让步,答卷也仍是原样。评分,写六十,打折扣,自然不及格。还要补考,仍旧是双方都不让步,评分又是六十。但这一次(校方)算了及格,(教授)问为什么,(校方)说是规定只说补考打九折,没有说再补考还要打九折,所以这次不打折扣。这位教授违背了红楼精神,于是以失败告终。”
(选自《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