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小窗
一
国内的学校会举办各种评选活动,希望通过模范榜样的带头作用,督促其他学生积极上进。然而,德国学校在评选方面奉行:什么都不评!
儿子在德国小学度过了四年时光,类似三好学生、模范标兵等评比,不曾在他的学校生活中出现过。德国老师不向学生灌输“向某某人学习”的思想。
我还记得第一次参加儿子的家长会,班主任开场就强调每个孩子不但有各自的特点,还有自己的成长节奏,有的孩子先成熟,有的孩子晚成熟,在孩子之间进行比较对他们来说是不公平的,也毫无意义。德国学校不但拒绝在学生之间进行各种评选,甚至连学生成绩也纳入个人隐私。有一次我想问问儿子的成绩在班上处在怎样的水平,班主任微笑着回答我:“不需要知道其他孩子的成绩,只要关注自己的孩子就够了。”
德国学校组织各种活动,都是在自由轻松的氛围中进行,没有一定要“拼个好成绩”的紧张气氛。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活动,基本都是自愿原则,老师不会为了取得好成绩,而选拔有优势的学生参加。有一次,运动能力很一般的儿子被选中代表学校参加校际之间的运动大会,我对此表示很惊讶,儿子却无所谓地说谁愿意参加都可以,没人在意成绩怎么样。而邻居家的孩子数学天分超强,但是他对参加数学比赛没有兴趣,老师也不会要求他参加,反倒是班上一个数学成绩一般的孩子,经常乐滋滋地报名参加数学比赛。
儿子小学毕业的时候,学校组织了毕业演出,我发现节目主持人是儿子班上最调皮捣蛋的一个孩子,听说他的学习成绩并不优秀。我问儿子,老师为什么会选他当主持人?儿子的回答很简单,老师抽签决定的,抽到谁当谁就当。我说,我以为要各方面都不错的孩子才会被选拔当节目主持人。儿子非常不解,因为在他看来,不可能有人各方面都好。有的人数学好,有的人语言好,有的人画画好,有的人运动好,有的人动手能力强,但就是不可能有的人什么都好!他还举例说,班上有一个男孩,成绩很好,平时花很多时间学习,但是大家都觉得他没有时间享受生活中的其他乐趣,和他在一起很无聊。老师也劝他不要太在意成绩,多花些时间和同学们玩耍呢!总之,在儿子心里,不必和谁比,做好自己的事情就够了。
二
记得我小的时候,老师常常会给大家讲名人的事迹,并号召大家向他们学习。而儿子学校的墙上没有名人名言,也没有励志口号,装点校园墙壁的全部是孩子们的画作,所有的孩子都能在墙上找到自己的名字。对于名人,德国老师也是作为有血有肉的普通人对待,比如讲莫扎特,老师会介绍莫扎特的音乐作品以及特点,肯定他在音乐上的非凡造诣,但同时也会说说莫扎特调皮捣蛋、乱花钱等轶事,结合时代特点分析他的命运,尽可能让孩子多方面地了解莫扎特。
德国不提倡学生们把目光集中到某个学生身上,而是要向规章制度和法律看齐。所以德国学生遵守学校的各项规则是必须的,不必大肆表扬,也不会因此获得某些荣誉称号或特殊待遇;如若违反,便受到相应的惩罚,但是对事不对人,不会因为学生调皮捣蛋或成绩不好就给他贴上差生的标签。
在儿子的学校,学生帮助了别人,老师会表示感谢,但不会要求其他学生也向这位热心助人的同学学习。只要不违规违法,大家都可以按照自己的喜好生活。
图片由本文作者提供
编辑 朱璐 zhulu83@126.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