狗皮帽子乌拉鞋
文/田园
昔日的老北方,冬季气温零下四十多度,冰雪虽然给人们的衣食住行带来了不少方便,但在物质匮乏的年代,人们只能在穿上想招。便穿上大棉袄和二棉裤,打起了绑腿。所谓大棉袄,是一种只有在冬天才穿的大襟棉袄。这种棉袄的扣子不在人的胸前,而是在衣服的左面,从左边的领口开始通过左胳肢窝直达下摆,排满了用蒜米疙瘩做成的布扣子。穿这种衣服只能用一只手解系,穿、脱衣服虽然十分困难,却可以牢牢地把棉大襟固定在胸前,免得肚皮尤其是肚脐眼部位受风着凉肚子痛。所谓二棉裤其实就是一种免口棉裤,裤腰又肥又长,长的都到了后背,裤裆又肥又大,这样不但不透风,还可以方便走路。后来,这身冬装成了典型的东北移民服装,载入到了民俗文化史册。
狗皮帽子乌拉鞋:所谓狗皮帽子其实就是狗皮做的。过去的老北方人们也戴其他动物皮帽子,但由于戴狗皮帽子的人居多。那时的庄户人家几乎家家都养狗,行围打猎,看家护院都行。狗养得多,所得狗皮就多。除用狗皮做帽子外,也有用狗皮做褥子和套袖等,长毛的狗尾巴有的还被庄户人家插进木棍用来做毛掸子。
除了长耳皮帽子外,昔日的老北方还有一种帽子叫“四块瓦”,帽子是用毡子做面,呈圆形,前后左右都垂下一块像瓦片似的皮毛,因此叫四块瓦。平时在家,四块瓦放不下,这时的帽子就成了人们俗称的“毡帽头”。一旦出门赶上冷天,就把四块瓦放下,起到护脸和遮耳的效果,让人感到浑身都暖和。这种帽子多为四十岁以上的中老年人所戴。
旧时,北方人都喜欢穿乌拉鞋,它的主要特点是保暖、轻便。这一习俗来源于满族。特别是那些赶着大铁车拉脚的车老板子和掌包的,在数九寒天整日坐在大车上,如不穿乌拉鞋,脚会冻得如同猫咬,那时出车拉脚的都要穿上大棉袄、厚棉裤,裤脚上还要扎上腿带子,外穿上大皮袄,脚蹬乌拉鞋才可以平安出车。即便是坐一天车,腿脚也不会感觉太冷。
老北方的乌拉是各地皮匠用牛皮加工制成的一种冬季御寒鞋,用一张独板牛皮缝制的,里面充塞乌拉草。鞋前部微翘而尖,为了收口,在鞋的前脸缝起一溜褶子,鞋口有六个耳子,用于穿带子扎缚在人的小腿上,这带子也是用牛皮制作的,非常结实耐用。为延长其使用寿命,乌拉的鞋跟部大都钉两枚大铁钉做跟掌。穿鞋前,要先扎紧裤脚,穿上厚厚的布袜子,再把柔软的乌拉草絮进鞋中,然后,绑紧鞋带,最后打上绑腿。到了晚上将踩了一天的乌拉草从鞋中掏出,放在炕席下边炕上一宿,再絮进去,既热乎,也软乎。老北方穿乌拉也很有讲究,速度也较慢,一般穿一次乌拉都需要近半个小时。需先将乌拉草絮在乌拉四围,再放入毡袜(大多数都不用毡袜),乌拉草被踩实后遂成鞋状,取放十分方便。据说清太祖努尔哈赤就穿过此鞋。《满文老档》也称此鞋为乌拉。
乌拉草是一种水草,在生长于草原湿地边缘,常与芦苇、蒲棒为伍。乌拉草较之其它御寒物品价廉保暖,在一个相当长的时间内,乌拉草曾帮助东三省的广大贫苦人民度过了无数个漫长而严寒的冬季,日久天长,乌拉草便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宝。所以民间有“关东三宗宝,人参貂皮乌拉草”之俗语。
茅窝:草鞋也保暖
文/刘 干
俗话说:凉从脚上来。旧时皖东北家乡人过冬,注重脚上包装,少不了选择一种特殊的取暖草鞋“茅窝”。
茅窝,又名茅蓊,是家乡人就地取材、巧妙制作的一种草鞋,御寒保暖,较为实用。所以老少皆宜,穷人穿得起,富人不嫌弃。
穿茅窝越冬的习惯很久远了。相传距今一千八百多年前的东汉末年,卖草鞋出身的刘备在徐州附近带兵讨贼,遇上滴水成冰的严冬,他把芦花编织棉草鞋的技艺传授给部下,使将士们免受脚被冻烂之苦,取得战争胜利。
制作茅窝是个纯手工活,既无图纸可循,也无样子可绘,全凭农人心灵手巧的编织。手艺好的人编茅窝是很考究的。首先是选材,要选用上好的芦花,新鲜的稻草,青绿的茅草,细韧的梭草,苘麻以及配用花布条、家禽羽毛。其次是制作,晒干稻草,经过拍、捶、搓、拧等工序,靠三齿耙加工成厚两厘米左右的鞋底,然后把茅草、芦花、羽毛等夹上稻草搓成的草绳编织成鞋。
有条件的人家,编织时加些花布条、染色的家禽羽毛,编出的茅窝鞋帮子柔韧有弹性,保暖,好看耐用,有卖点。
茅窝分木底和草底两种。用木板做鞋底的茅窝,可在雨雪泥泞的道路上行走,缺点是不防滑,容易滑倒;而稻草做底的茅窝,虽不防水,但防滑,轻便。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物质匮乏年代,衣不御寒,食不果腹。冬天能穿上一双布棉鞋是非常奢侈的事。寒风渐劲,茅窝就走进人们生活。好在那时家乡河湖纵横,河边上的芦苇、沟岸上的茅草处处可见。且农家谙熟茅窝手艺的人也多,编个茅窝,搞点副业,虽是资本主义的尾巴,但这也是法不责众的事情。所以街市上,总能看到三三两两推着自行车或挂在肩上卖茅窝的胆大农民。其实,当时一双茅窝也就卖三、五角钱而已,又能发多大财呢?
新茅窝鞋口毛糙,鞋底板结,穿前要在鞋口绗上一圈软软的布边,鞋底要垫上用破布和老棉花做的鞋垫,这既是保暖需要,同时也是为了穿茅窝跟脚。茅窝只有大、中、小三种,没有具体码号,穿起来很难合脚,不绗好鞋口、垫好鞋底,脚就会磨破流血,发炎成冻疮,得不偿失。
那时的冬天要比现在冷得多。为了保护脚,上学的孩子都穿着茅窝,踏着冰雪,虽地面冷滑,但穿茅窝却走得很稳健很踏实。当然也有烦恼的时候,比如太阳出来,冰雪融化,穿茅窝的孩子就遭罪了。放学的道路一片泥泞,无处下脚,一双好端端的茅窝裹上沉重泥浆,拖着脚艰难地回家,还免不了受家长的训斥。
八十年代初,县里麻纺厂生产了粗布,在制作服装时有废弃的边角料抛在墙角。有人发现是编茅窝的好材料,加上泡沫塑料鞋底的出现,茅窝的鞋帮、鞋底有了质的飞跃,编出的茅窝比纯草的既轻便暖和,又防水防滑。
但好景不长。不久,街市上一种新型的时尚的保暖鞋——雪地靴的问世,彻底改变了茅窝的命运,茅窝受到了冷落。尽管真正的保暖鞋不断升级换代,但仍能从变化的鞋中看到茅窝的身影。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编茅窝的人少了,买茅窝的人更少了。但在那生活艰难、贫困交加的年月,茅窝所给予的温暖,我会铭记于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