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建华
抬“总爷”是一种民间表演艺术,据从事民间艺术表演的李华忠、张国兴介绍:抬“总爷”,又称抬“官人”,俗称坐“独龙杠”,故事起源于清末,清朝政府腐败无能,对外屈于强权,对内肆意压榨,广大劳动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出于对统治阶级的义愤,群众创造出以“官人”要坐正官位,不然会滚下来的娱乐方式来嘲讽贪官污吏,后逐渐形成别具一格的汉民族民间民俗文化表演艺术,并一代又一代地传承下来。
表演时,由装扮成“差人”的演员举着写有“回避”“肃静”的牌子在前面,由两名“差人”抬着铜锣,鸣锣开路,“脚夫”抬着裹了彩条布的竹杠(竹杠长一丈六尺八寸),竹杠上坐着演员,这位演员称作“总爷”,也就是该民俗艺术表演的主角,“女仆”左手提“夜壶”(一种盛尿的陶器),右手端着土碗,在“夜壶”的端口用绸布蒙着,贴着“酒”字,“夜壶”是用来装尿的,而此处用来装酒,寓意深远。两名脚夫抬着“总爷”,伴着川剧锣鼓点子前行。
随行“女仆”倒“老酒”与“总爷”喝,“总爷”在竹杠上端坐自然,或打伞或摆伞或握别的东西,花样多,特诙谐。在竹杠上表演时或站或坐或睡或爬,表现出多种姿势,幽默感十足,让观者捧腹大笑。表演用的道具随剧情需要而变换,仅此一竹杠,却能应付自如,表现出娴熟的技艺,其表演内容取材于某一个戏剧故事情节(片断),如:《徐九经升官记》、《济公过桥》、《翁媳嬉戏》等,令人看得神乎其神,惊讶万分。
抬时用齐步,有时用四方步,上坡,下坡,平路,跨沟,过桥的步伐迥然各异。行进中,采用川剧锣鼓配唢呐伴奏(运用川剧锣鼓套打中的《收江南》、《将军令》、《闹山洪》、《落地金钱》等曲牌),场面热闹,乡土气息深厚。
抬“总爷”以他独特的搞笑方式取悦观众,融戏剧、杂技、舞蹈、打击乐等于一体,有较强的综合艺术特点,每年的三月十八亭子会,九九重阳节为传统表演时间,其他节日庆典期间,也有人出资用这种形式助兴,增加节日气氛。
抬“总爷”表演已经传承上百年,独具地方特色,深受观众欢迎。孕育了这种独特艺术的土地——三汇镇,位于四川省渠县三汇镇地处四川盆地东部,大巴山南部,华蓥山北麓,上连千里之巴山,下接万里之长江。三汇镇始建于北宋仁宗景佑年间(1034-1038),由于地理特殊(巴河、州河、渠江三江汇合),三汇曾成为历史上川东北最重要的水上交通枢纽,千百年来,三汇人民创造了底蕴丰厚的乡土文化,2008年国家文化部授予渠县三汇镇为国家级“民间文化艺术之乡”,除了抬“总爷”之外,还以三汇彩亭会,拉旱船等民间艺术享誉国内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