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司研究者的学术自觉:加强“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

2016-02-18 23:14李良品
关键词:学科建设

李良品

(长江师范学院 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重庆 涪陵 408100)



土司研究者的学术自觉:加强“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

李良品

(长江师范学院 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重庆 涪陵 408100)

[摘要]“中国土司学”作为一门专学,必须在凝炼学科方向、打造学科特色、建设学科队伍、加强科学研究、搭建科研平台等方面着力。只有土司研究学界的专家学者加强“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并使之成为一种学术自觉,才能快速建立起“中国土司学”,并使之健康发展,茁壮成长,立于我国学科之林。

[关键词]土司研究;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

所谓学科,或指一定科学领域,或指一门科学的分支,或指高校教学与科研等的功能单位。学科不仅是高等学校的基本要素,而且也是高校履行培养人才、科学研究、社会服务和文化传承创新等职能的重要载体。“中国土司学”作为一个相对独立的知识体系,必须建立健全、逐渐系统并趋于完善,而其落脚点在于加强“中国土司学”的学科建设。“中国土司学”的学科建设与一般学科建设既有相同之处,也有相异之处。从理论上讲,“中国土司学”的学科建设应该成立完善的领导机构,创建科学的学科建设规划,明确不同阶段的发展目标和任务,制定符合实际的实施举措。具体而言,其重点在于加强学科方向、学科特色、学科队伍、科学研究、科研平台、人才培养等建设。但事实上,“土司学”这一概念的提出仅五年之久,就像一个初生婴儿,仍需要无数土司研究者的细心呵护。因此,笔者呼吁土司研究学界的专家学者,加强“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并使之成为一种学术自觉。

一、凝炼学科方向

任何一个学科(包括专学)的学科方向建设都是学科建设的基础。学科方向建设是学科体系结构的几大基本要素之一。学科体系结构一般由学科门类、一级学科、二级学科和学科方向共同组成[1]。“中国土司学”应属于历史学下面比较特殊的二级学科,其方向的凝炼十分重要。

学科方向又有研究方向或学术研究方向之称,它是在学科基本确立之后,依据本学科的学术前沿、发展动态、国民经济或区域经济发展需要、自身条件等而确立的既稳定又发展,既差异又联系的若干个研究方向的组合。任何一门学科,其学科建设的核心就是学科方向的建设。一般来讲,申报省市级或国家级重点学科,在研究方向方面,其要求相对明确。如申报重庆市的重点学科,就必须要有4-6个稳定的研究方向,各研究方向均有5年以上的长期积累,有相关项目和成果作良好支撑,且研究方向居国内先进水平。根据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的需要以及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的实际,笔者认为“中国土司学”的学科方向应包括如下四个。

(一)“中国土司学”的理论建构和方法研究

土司制度研究是一切土司问题研究以及“中国土司学”理论构建的基础,没有土司制度深层次的研究,其他方面的研究往往难以深入。要对土司制度进行深层次研究就必须对包括土司职衔与品级制度、承袭制度、征调制度、朝贡制度、赋税制度、司法制度、奖惩制度、文教制度、改土归流政策以及革除土司的安插制度等进行深入研究,从而达到丰富“中国土司学”的理论构建和多学科方法研究的目标。同样,对“中国土司学”进行理论构建和多学科方法研究,不仅能加深和提高对土司制度、土司文化、土司现象等方面的认识和理解,使土司问题的相关研究走向深入和系统,使学科领域理论化和研究方法多样化,而且通过元明清时期土司制度的深入研究以及国家治理规律的探寻,为推进国家治理的现代化及今天的民族区域自治提供历史借鉴。因此,加强“中国土司学”的学科理论构建与方法研究,不仅十分必要,而且势在必行。

(二)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编纂整理与土司制度研究

中国土司制度的史料十分丰富,主要包括明清及民国时期的档案、实录、政书、奏议、文集、笔记、地方志及其他地方史书、碑刻、家谱、契约文书、考古材料、地方文献等,对这些史料予以编纂整理,是一项十分急切且浩大的工程。同时,中国土司制度的内涵十分丰富,其具体的子制度包括诸如职衔制度、承袭制度、朝贡制度、征调制度等众多方面。然而,迄今为止除笔者出版的《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一书对征调制度进行深入研究外,其余子制度基本上无人问津。事实上,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编纂整理与土司制度研究是“中国土司学”最基础、最主要的研究方向,迫切需要从西南地区、中南地区和西北地区土司制度相关资料的收集整理、系统研究出发,分析和诠释土司制度的地域性、时代性、民族性等特征。

(三)中国土司文化与土司文学研究

土司文化有着非常丰富、深广的内涵,既包括物质形态的土司文化、制度形态的土司文化、民俗形态的土司文化等,又包括文化精神形态的土司文化。特别是随着湖南永顺老司城、湖北咸丰唐崖土司城、贵州遵义海龙囤等三处土司遗址成功入选世界文化遗产之后,土司遗址文化越来越受到学界与各土司文物保护单位所在地政府的高度重视,他们企盼用文化学、经济学、旅游学的眼光来分析土司文化的保护传承、开发利用、产业结构以及区域经济发展,并在保护中开发,在开发中保护。土司文学也是亟待研究的一个学术热点,目前的研究者主要有胡绍华、彭福荣、蔡晓龄等,研究对象局限于容美田氏土司、石砫马氏土司、纳西族土司以及土家族土司等。其实,在明清时期,西南、中南和西北地区的诸多土司留下了内容丰富、形式多样的文学作品(如贵州水西土司安国亨的众多碑记与书信、广西忻城莫氏土司和重庆酉阳冉氏土司的诗文),遗憾的是,研究者对这些土司文学的研究却十分有限。

(四)改土归流与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研究

随着时代发展,土司制度本身的弊端与痼疾愈发显现,与明清中央王朝秉持传统的“天下观”和“一统观”之治国理念的矛盾与冲突愈加突出,故改土归流成为明清王朝顺应历史潮流而实施的重大举措,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作用。所谓改土归流,就是在少数民族地区废除世袭土司,改派有一定任期的流官,实行和汉族地区相同的管理制度(如设立府州县、编查户口、丈量土地、征收赋税等)。这是少数民族地区一次顺应历史潮流的重大政治体制改革和经济体制改革[2]。土司地区的改土归流是该地区土司制度的终结,改土归流的实施以及对民族地区的国家治理,不仅对保持国家领土主权的完整、推进中华民族的最终形成作出巨大贡献,而且在建设和完善国家制度与社会制度、加强国家治理、地方治理等方面取得重大成效。在我国全面推进国家治理的进程中,深入研究明清时期的改土归流,有效吸取明清中央王朝国家治理和地方治理的有益养分,对于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现代化大有裨益。

“中国土司学”与其他学科一样,学科方向的选择与确立也要遵循继承、发展、交叉三个原则。所谓“继承”,就是要尊重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在西部民族地区实施土司制度这一客观事实,肯定已有研究的优势,突出“中国土司学”理论构建、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的特色。所谓“发展”,就是要瞄准“中国土司学”的学科前沿,依据我国科技发展趋势、国民经济或地方社会经济发展需要,培育出与“中国土司学”密切相关的新兴学科。所谓“交叉”,就是要将应用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军事学、管理学、艺术学等学科知识和理论进行有机重组,使这些学科的理论与方法有机渗透,提升优势学科,创建交叉学科[3]。

二、打造学科特色

学科特色主要是指学科体系的特色、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特色。“中国土司学”作为一门专学,完全可以建设成为“人无我有”的特色学科。从现有的研究成果以及未来的发展趋势看,“中国土司学”应具备如下特色。

(一)地域性

元明推行土司制度的地区主要集中于云南、贵州、广西、四川、湖广(今湖北、湖南),至清代又新增了甘肃、青海、西康等地,总体上来看,土司制度实施过程中的地点、人物、事件等均严格限制在上述空间范围内,因此,研究者关注的就是这样一个地域。目前在土司研究方面的专家学者已获得的17项国家社科基金中,有王继光、蓝武、彭福荣、葛政委、瞿州莲、莫代山等13项冠有地域名称;在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涉及土司问题的10项课题中,有李良品、邹立波、田利军、齐德舜、王慧婷等9项同样以地域冠名。上述比例直观、深刻地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土司学科的地域性特色,而在已经出版的土司问题研究专著中以地域冠名的更是多如牛毛,如高士荣的《西北土司制度研究》、田玉隆等人的《贵州土司史》、杨士宏的《卓尼土司历史文化》、蓝武的《从设土到改流——元明时期广西土司制度研究》、彭福荣的《石砫土司文化研究》、李良品的《播州杨氏土司研究》、陈季君的《播州土司史》等。当然,在已经发表的有关土司问题研究的学术论文中冠以地名的,更是不胜枚举。但这还不够,我们还应该紧紧围绕元明清时期中央政府对土司地区“齐正修教”“因俗而治”做文章,在突出不同行省、不同地区、不同民族、不同时期、不同土司因时而治、因地而制的地域差异性中深入研究,深挖“中国土司学”的地域空间,打造“中国土司学”独一无二的地域特色。

(二)创新性

在“中国土司学”学科建构的创新性上,土司研究的专家学者们自觉将“国家治理”“国家认同”“民族和谐”等理论纳入其中。如方铁先生在《土司制度与元明清三朝治夷》中提出,元明清三朝重视土司制度,一方面缘于土司制度与南方类型蛮夷社会的内在机制暗合,进而形成元明清王朝治理夷狄,注重了解统治对象社会的结构与文化的传统;另一方面,在预期目标、治策设计与施行效果方面,元明清三朝治夷也存在个性化差异[4]。李世愉先生在《土司制度历史地位新论》中认为,土司制度在社会发展史上的地位与影响为人类文明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一个范本,具体表现在区域社会管理的新模式、文化包容和管控的新实践、女性社会地位的提高、土司治理地区生态环境的保护,这是土司制度对人类文明承续和发展的重要意义[5]。上述两文均是对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深入研究的杰作。彭福荣在《中国土司国家认同的逻辑起点与利益法则》中指出,历代土司认同元明清中央王朝的逻辑起点是王朝国家的存在。土司寻求与保有利益的工具性动机是历代土司认同王朝国家的根本原因,即经济利益是物质共赢,政治统治是权益交集,土兵武装是利益保障,文化变革是利益维系[6]。该文是对国家认同理论的有效运用。此外,还有不少专家学者从“民族和谐”理论高度来认识和探讨土司与中央政府、土司与行省督抚、土司与周边土司、土司与辖区民众的关系。如李良品的《论播州“末代土司”杨应龙时期的民族关系》、陆群的《土司政权与民族关系——基于桑植白族本主信仰的口述史分析》等论文。这不仅充分体现了土司研究的学术前沿,而且彰显了“中国土司学”的学术创新。此外,“地方治理”“文化多元”“和谐共生”“民族共荣”等理论观点的使用,也进一步创新了“中国土司学”的学科理论。在未来研究中,更应结合2014年召开的中央民族工作会议有关精神,将“中华民族大团结”“文化认同”“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等新观点融入土司问题研究之中。

(三)实用性

在“中国土司学”学科的实用性方面我们取得了如下成就。一是站在国家“大一统”的视角,把握中华民族“多元一体”的规律,以“治学致用”为出发点,研究土司制度与王朝治夷、改土归流与地方社会发展、土司文化遗产与民族文化保护等热点、难点及重大问题。二是自觉地将土司制度、土司史料整理、土司文化、土司遗址申遗等有机结合,逐渐形成“立足全国、走向世界”的研究视角及世界眼光,在学术研究与史料整理并重方面着力,并将土司研究置于历史学、民族学的学科本位下,与政治学、社会学、军事学、地理学、法学、经济学等多学科会通、交叉,建构多学科融通研究的范式。三是学术研究为土司遗址成功申报世界文化遗产提供了强有力的智力支撑。如中央民族大学苍铭教授针对土司遗产申报世界文化遗产需要提炼出“齐政修教、因俗而治”八字作为土司制度的内涵,为本次申遗奠定了理论基础。他认为,“齐政修教”突出的是中央政府的权威和儒家文化的教化,“因俗而治”突出的是各民族的文化特点,尊重民族文化多样性的选择[7]。四是加强土司遗产申遗地的研究。湖南永顺、湖北咸丰、贵州遵义三处申遗地除分别举办了大型的中国土司学术研讨会、出版了会议论文集之外,还为土司遗址的成功申遗作出了巨大贡献。当然,在未来的学科建设中,我们还应聚焦以下两个方面的研究:第一,加强基础理论研究,将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改土归流与地方治理、土司的国家认同与民族关系等作为研究重点,为加强中华民族大团结、促进民族地区的和谐发展以及推进民族地区国家治理现代化作贡献。第二,注重实际应用研究,将国家文物局公布的100多处国家级、省级、县区级土司文物保护单位作为研究重点,建构起“五位一体”(政府组织、企业行业、各类学校、专家学者、人民群众)紧密结合的保护、传承、开发系统。

三、建设学科队伍

众所周知,学科队伍的建设是任何学科建设的核心。学科队伍水平的高低,直接关系到学科建设的成败。学科队伍建设的基本目标是努力建设一支结构合理、素质良好、富有活力、精干高效的研究队伍,不断促进学科建设向更高层次迈进[8]。目前“中国土司学”的学科队伍分散在全国的高校、科研院所和地方政府部门,虽然有一个会员近200人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但基本上处于散兵游勇、各自为战的局面。基于此,笔者建议,应在学科带头人的带领下快速造就若干高水平的学术带头人和一批学术骨干。

(一)学科带头人

学科带头人是某一学科领域的学术群体领头人,是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组织、实施和负责者,他不仅是业务上的先行者,而且是师德、工作作风等方面的表率[9]。“中国土司学”学科带头人在学科发展、梯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是起带头和核心作用的专家、学者。他在面对重大项目和社会影响较大的项目时,必须具有核心领导作用,具备很高的学术地位,在国内有较高知名度,在国际上有一定影响。基于此,笔者认为,“中国土司学”的学科带头人或学科负责人非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的李世愉先生莫属。他不仅学识渊博、为人谦和、协调力强、人脉丰厚,而且酷爱土司研究这项事业,尤其是他对土司研究做出了巨大贡献。一是出版专著《清代土司制度论考》,并在《北京大学学报》《民族研究》等刊物发表近20篇具有真知灼见的学术论文;二是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土司制度编纂整理与研究”,结项后将会出版近1 000万字的《中国土司制度史料集成》和《土司制度及其史料的研究》,这势必对土司研究学界产生深远而重大的影响;三是倡导成立了全国性的专门从事土司研究的学会——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以及形成届次的“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四是倡导编纂《中国土司大辞典》,出版《中国土司制度通史》和《中国土司地图集》,提出建立土司制度研究网站的建议。由此可见,李世愉老师是当之无愧的不二人选。

(二)学术带头人

所谓学术带头人,是对“中国土司学”的学科方向有较深入的研究,能够掌握“中国土司学”某个学科方向的发展动态,有坚实的理论基础、宽广的专业知识和丰富的实践经验;有高尚的品德修养、道德情操和为学科献身的精神,有很强的协调能力及社会活动能力;学术带头人能带领“中国土司学”的某个学科方向团队集体攻关[10]。在目前研究土司问题的专家学者中,方铁、邹建达、李良品、陈季君、成臻铭、彭福荣等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的轮值主席和秘书长均可担当此任。他们或学识渊博、研究能力强,或曾担任以及正在担任行政领导、基地主任,人脉资源丰厚、组织能力强。

(三)学术骨干

一个学科要拥有重大、重点项目,要发表高档次的论文,出版高质量的学术专著,光靠“中国土司学”学科负责人和学科带头人的努力是无法完成的,还需要有“中国土司学”团队中的学术骨干的支持和配合。“中国土司学”的学术骨干,是对“中国土司学”的学科方向有一定的研究,能够掌握“中国土司学”某个学科方向的发展动态,有一定的理论基础和较丰富的专业知识、较强的研究能力,还要有为“中国土司学”某个学科方向献身的精神并在“中国土司学”的发展方向、梯队建设、科学研究、人才培养中起带头作用的专家、学者。目前,诸如刘正寅、彭武麟、苍铭、李大龙、古永继、王明东、蓝武、李小文、黄家信、马国君、秦和平、姜先杰、曾超、贾霄锋、瞿州莲、罗维庆、田敏、武沐、张生寅、张科、温春来、彭陟炎等均属于“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的理事,实为“中国土司学”的中坚力量。而在研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的周凌玉、齐德舜、葛政委、李莹、莫代山、胡晨、田利军、邹立波、王慧婷、韦顺莉、王鹏、刘星等学者,也可成为重要的学术骨干。总之,“中国土司学”学科队伍中除了要确定李世愉老师为学科带头人之外,每个方向都要有l—2名在本学科方向上学术地位比较高的教授或研究员为学术带头人,每个方向还要有4—6名学术骨干,并配备职务、职称、学历、年龄等结构合理的若干名助手[11]。只有这样才能推动“中国土司学”走向健康发展、有序发展之路。

四、加强科学研究

科学研究是“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的重要载体和发展过程,也是“中国土司学”建设与发展的关键。“中国土司学”要在国内外学术界占有一席之地,必须加强土司问题研究。

(一)项目申报

从近十多年的科学研究来看,要想在一个学科有重大发展,首先要有国家级、省部级的重大、重点、规划项目的立项。通过立项,明确研究意义与目标、内容与观点、思路与方法、重点与难点以及创新之处,然后筹集资金,组织队伍,加强研究。土司问题和改土归流的研究,自1991年王继光先生主持“明清甘青土司研究”以来,计有17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包括李世愉老师主持的重大项目“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编纂整理与研究”(2012年)、龚荫先生主持的重点项目“基于宦谱家谱诰敕谕旨等的土司制度研究”(2012年),另有成臻铭的“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2010年)等一般规划项目7项,葛政委的“容美土司国家认同研究”(2013年)等青年项目4项,彭福荣的“乌江流域历代土司的国家认同研究”等西部项目4项。2010年李良品获得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土司时期乌江流域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以来,计有10项以“土司”或“改土归流”冠名。在这27项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中,有5人获得2项:龚荫先生获得国家社科基金重点和西部项目各1项,瞿州莲、齐德舜、田利军分别获得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项目各1项,李良品获得教育部规划项目2项。实践证明,只有通过项目的研究,才能出高质量和高水平的成果,才能获得高级别的奖项。如龚荫先生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土司制度史”的最终成果《中国土司制度史》(三卷本),于2015年获得了第七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三等奖;李良品的教育部项目“土司时期乌江流域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的最终成果《土司时期西南地区土兵制度与军事战争研究》,于2015年8月获国家民委社会科学研究成果民族问题研究著作类二等奖。在未来的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的储备方面,除了组团申报重大项目“中国土司制度通史”“中国土司大辞典”“中国土司印信图录”“中国土司地图集”等之外,还应该在土司制度、土司职衔制度、土司朝贡制度、土司司法制度、土司奖惩制度、土司升迁制度、土司安插制度、土司民族关系等方面加强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和教育部项目的申报,这些项目对构建中国土司学无疑能起到奠基作用。

(二)土司问题研究

科学研究是“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和发展的生命源泉和不懈动力。“中国土司学”研究团队成员不以地远而懈怠,不因力弱而自卑,始终围绕相关学科方向从事科学研究。笔者曾经做过不完全的统计,土司问题研究主要涉及土司制度、土司机构与职衔、改土归流、土司文化、土司公文、土司经济、土司关系、土司建筑、土司军事、土司政治、土司建置、土司教育、中国土司学等多个方面,并取得可喜成绩。在未来的研究中,除了继续深入研究上述内容外,还应在土司制度与国家治理、朝贡制度与国家认同、改土归流与地方治理、改土归流与民族地区发展、土司遗址保护与地方经济发展等方面下足功夫,使土司研究得到进一步的深入以及“中国土司学”理论体系得到充实与完善。当然,随着已获得而尚未结题的国家社科基金和教育部规划基金项目,如李世愉“中国土司制度史料编纂整理与研究”、龚荫“基于宦谱家谱诰敕谕旨等的土司制度研究”、成臻铭“明代土司政治文化研究”、彭福荣“乌江流域历代土司的国家认同研究”、葛政委“容美土司国家认同研究”等项目的深入研究,我们有理由相信,土司问题研究一定能取得更加丰硕的成果,“中国土司学”的学科理论一定会更加系统和更加完善。

五、搭建科研平台

科研平台是聚集和培育科研人才、组织科学研究、开展学术交流的重要基地。“中国土司学”科研平台的任务是以提高持续创新能力为目标,针对“中国土司学”学科发展和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以理论研究和应用研究为主开展创新性研究,为当前的国家治理、社会和谐、民族团结、各民族共同发展提供重要的智力支撑。“中国土司学”科研平台应该是相对独立的科研实体,是科学研究的组织机构,包含各级研究基地、学术刊物、学科网站、学术交流等。

(一)基地建设

研究基地建设是“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的标志性工程和龙头工程。其功能在于真正成立理论创新和知识创新中心、专门人才的吸纳和培养中心、决策咨询服务中心、信息资源与交流中心、科研体制改革的示范中心,以此推动土司研究的繁荣和发展。迄今为止,土司研究的基地有两个,一个是在广西忻城县建立的“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研究基地”,另一个是中国社会科学院历史研究所与遵义师范学院共建的“土司文化研究基地”。此外,还有长江师范学院的“西南地区土司文化研究中心”、吉首大学的“中国土司文化研究中心”等校级研究中心,这些研究基地的成立与建设,有利于整合优势资源、积聚优秀人才、壮大科研实力、提升研究水平、加强学科建设、凸显研究特色。

(二)学术刊物

学术期刊作为重要的信息源,它与一般图书及其他文献相比较,具有出版周期短、传播信息快、情报量大、学科交叉、内容新颖、时效性强等特点。因而,在政治、经济、文化、教育、科研等各个领域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12]。要建立“中国土司学”,创办一份诸如《土司论坛》之类的刊物势在必行,其栏目可以设置“中国土司学理论与方法”“土司史研究”“土司制度研究”“土司文化研究”“土司个案研究”“学术信息”等。

(三)学科网站

为进一步扩大土司问题研究的社会影响、汇聚学术资源和展示中国土司研究成就,目前长江师范学院与中华炎黄文化研究会土司文化专业委员会共建的“中国土司网”已进入实际运行阶段。“中国土司网”开设了“即时新闻”“研究平台”“专家学者”“土司文化”“土司遗存”“田野考察”“研究资料”“成果速览”“学术交流”“研究项目”“研究论著”“理论构建”“下载专区”“土司制度数据库”“学术导航”等栏目,集中展现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的动态、专家学者、研究成果、土司文化遗存和研究资料等。但目前网站存在信息来源不丰富、点击率不高、关注度不够等问题,还需要更多专家、学者的关注以及共建单位加强建设。

(四)学术交流

这里的学术交流是指以学术研究、信息、学术思想为主要内容的活动。这种活动是“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土司问题研究专家、学者向同行展示研究成果,得到评论和承认的团体活动,是土司问题研究者学术生涯的一种生活方式。目前,“中国土司学”学科的学术交流平台主要有“中国土司网”、2015年开始的学术成果评奖以及每年一届的“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国际学术研讨会和《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年度发展报告》等。笔者认为,在湘鄂黔三地“土司遗址”获准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后申遗时代,无论是国家有关单位还是文化企业,在深入挖掘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精髓的同时,必须深入研究土司文化“走出去”战略,向世界传播中国土司文化。可以采用普及读物、动漫、影视作品等形式,以国际化的语言阐释中国土司文化,彰显中华民族文化特色,提升中国文化的国际竞争力。

此外,中国土司学学科建设还应该重视土司研究后备人才的培养,加强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资源数据库建设等。只有这样,才能建立“中国土司学”,并使之健康发展,茁壮成长,立于我国学科之林。

参考文献:

[1][3][8][10][11]梅友松.地方高校可持续发展机制研究[M].北京:中国文史出版社,2013.149,150,150-151,150,151.

[2][清]吴康零.四川通史·卷6[Z].成都:四川人民出版社,2010.

[4]方铁.土司制度与元明清三朝治夷[J].贵州民族研究,2014,(10).

[5]李世愉.土司制度历史地位新论[J].长江师范学院学报,2015,(3).

[6]彭福荣.中国土司国家认同的逻辑起点与利益法则[J].青海民族研究,2015,(2).

[7]苍铭.从申遗看土司制度研究存在的不足[A].湖北省文物局.唐崖中国土司学术研讨会论文集[C].北京:科学出版社,2014.

[9]宋秀红,罗明远.我校学科负责人的选拔、考核和管理刍议[J].重庆邮电学院学报,2002,(3).

[12]郭华.试论期刊的作用[J].江西图书馆学刊,2000,(1).

(责任编辑杨士宏责任校对张瑞珊)

Academic Self-consciousness of Researchers of Chieftains:Strengthening Discipline Construction of Chinese Chieftain Study

Li Liangpin

(Institute of Social,Economic and Cultural Studies of Wujiang Basin,Changjiang Normal College,Fuling,Chongqing,408100)

[Abstract]As a specialized discipline,study of Chieftains in China should condense discipline direction,form discipline characteristics,build discipline team,strengthen scientific research and set up academic platform,etc. Scholars in this very field should strengthen the academic construction of the study of chieftains in China and develop it into academic consciousness. By doing so,they can quickly establish the study of chieftain in China,help it develop healthily,grow sturdily and stand along with other academic fields in China.

[Key words]study of chieftains;the study of chieftains in China;discipline;construction

[中图分类号]K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5140(2016)02-0046-07

[作者简介]李良品(1957—),男,重庆石柱人,教授,乌江流域社会经济文化研究中心专职研究员,主要从事西南民族历史文化研究。

[基金项目]教育部社科基金规划项目“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研究”(项目编号:15YJA770009);重庆市社会科学规划项目“元明清时期土司承袭制度与国家治理研究”(项目编号:2015YBLS107);长江师范学院“中国土司制度与土司文化研究创新团队”建设计划资助项目(项目编号:2014XJTD04)

[收稿日期]2015-12-22

猜你喜欢
学科建设
学科新书架
【学科新书导览】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保障房建设更快了
“超学科”来啦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