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振航
(广西龙胜县人民医院,广西 龙胜541799)
✿综述及其他✿
高血压性脑出血应用微创引流术治疗的研究进展
段振航
(广西龙胜县人民医院,广西龙胜541799)
当前临床医疗发展中,源于脑实质内血管的非创伤性自发出血中的高血压脑性出血(HICH),出血也可破入脑室或蛛网膜下腔,其具备了发病急、病情重以及病残率、死亡率高的特点[1-2],相关研究指出,其病残率方面占生存者的50%~85%,而其死亡率更是高达40%~50%[3],这与急性血肿的颅内占位及出血损害脑及血管有关,新时期的微创手术能及时清除脑内血肿,使得血肿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得到减少或解除,改善了局部血液循环,减轻了继发性脑水肿、脑缺氧,从而促使死亡率得到了降低,利于患者生存质量的提高[4],本文将对其治疗优点及进展进行综述。
微创引流术;高血压性脑出血;优点;预防
新时期,在高血压性脑出血疾病的治疗方面,微创引流术治疗疗效良好,相比于传统的开颅手术及内科保守治疗,其具备了以下的优势[5-6]:(1)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少,利于对高龄脑出血患者的救治;(2)可快速清除血肿,对于血肿对脑组织的损害可及时解除;(3)手术过程仅需局麻,对于麻醉的要求较低,无需输血,可以更少使用抗生素等药物;(4)对脑损伤轻微,利于神经功能恢复,且不易造成颅内感染;(5)对手术场所要求低,且无需特殊设备,适宜在基层医院开展;(6)手术时间短,操作简单,且手术费用低等,疗效更优。
2.1病例选择
当前临床治疗中,基于相关技术方面的不断完善,使得微创引流术有了更为广阔的应用,但其也并不是适合所有类型的高血压性脑出血。具体分析看来,微创引流术治疗出血量<60ml患者疗效较好,而对应的对出血量>60ml患者疗效则差,这也体现出了此治疗方式疗效与出血量的相关性,运用于出血量>80ml患者疗效很差,类似于保守治疗[7]。此外,此治疗方式的疗效与出血部位也有相关性,有研究得出[8],在治疗小脑及脑室出血患者方面,对于脑脊液的梗阻,此治疗方式能有效解除,相比于保守治疗,这一治疗方式的疗效更高,除此之外,其对于位于脑叶及外囊的表浅血肿治疗的效果也较好。术前意识状况越差的病人手术效果越差,此外,就微创引流手术的治疗效果而言,其也会受到患者年龄,身体状况的影响,所以在治疗方案的合理制定环节,需要结合患者的年龄。身体状况及出血部位、出血量等综合来进行[8]。
2.2手术时间选择
因为脑出血在出血0~3h后开始形成血肿,所以选择时机进行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极为重要,关乎患者的预后。脑水肿在出血后8h逐步加重,达到水肿高峰出现在第3天,基于存在破裂的血管闭合尚不牢固的原因,使得过迟清除血肿会出现血肿周围脑组织发生水肿和液化,反之,过早清除血肿则会出现再次血管破裂出血的现象,不利于患者神经功能恢复[9]。结合研究看来[10],出血后6~8h是较佳的手术时机,利于疗效的提高,此外,针对其中的急性迅速进展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手术时间选的越早越好,但同时需要注意到,就一些患者而言,基于其自身状况,过早手术容易导致术后再出血,不利于其安全治疗。综合看来,权衡血肿对脑组织的伤害及再出血的危险才是手术时间选择的重中之重,有研究认为,超早期(<6h)手术效果好,可以对血肿增大继发脑水肿的危险进行避免,也有研究指出,6~24h内手术术后再出血占17%,而对应的超早期手术术后再出血发生率占83%,24h后前手术者基本不会出现术后再出血现象,结合大部分研究得出,病发6~24h手术效果较为理想,疗效更高。
2.3穿刺方式选择
具体分析来看,单靶点和多靶点是微创术的2种穿刺方式,在手术类型的选择方面,需要结合患者的出血部位及出血形状等进行。针对椭圆形或类圆形脑内出血,在穿刺方面可选单针穿刺;破入硬膜下血肿根据血肿量,对其或选双针穿刺,或选单针穿刺;丘脑出血或基底节出血破入脑室者,在治疗环节,需做单侧脑室引流或加血肿穿刺;大量出血破入脑室可选择脑室引流+双针穿刺的形式等等[11]。
2.4常见并发症及预防
2.4.1颅内积气少量颅内积气可自行吸收,相反的情况下,当患者出现大量颅内积气时,势必会出现烦躁、呕吐及头痛等症状,针对此,可借助调节体位,从而让对应的穿刺点成为最高点,并在此基础上排出气体。预防措施方面[12-14],(1)首次穿刺抽吸控制在总血肿量的2/3以内,此外,需注意控制引流速度;(2)术前认真检查各个部件,正确安装相关设备,使得穿刺引流系统的密闭性得到保障;(3)最大化减少对穿刺通路周围颅骨的磨损,有效强化对应穿刺通路的密闭性;(4)为防止引流管意外脱落等情况的出现,加强术后护理极其重要。
2.4.2术后再出血此并发症为此类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与多种因素有关,除患者个体差异外,与其手术时间选择也有关,定位不准、血压波动过大等是导致其的主要原因,在预防方面[15],(1)术前精确定位,对穿刺针位于血肿边缘的情况进行有效避免;(2)合理选取手术时间,患者生命体征相对稳定的,手术可选在发病6h进行;(3)控制诱发血压波动导致再出血的因素;(4)密切监视引流量与引流液性状、色泽等的变化,及时了解再出血症状;(5)术中控制抽吸速度与抽吸量等等。
随着微创神经外科技术和设备的发展,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病方面,微创引流术必将有更为广阔的应用前景,为了完善对其的发展和应用,手术治疗应当个体化,合理对手术适应症和时间窗进行确定,实现充分止血和对血肿的迅速清除,从而有效缓解局灶性和弥漫性颅内压力,真正意义上减轻或阻止继发性脑损害,促使意识恢复及神经功能的改善,仍需在促进血肿液化方面取得更大的突破,促进对微创引流术的更高效使用。
[1] 于兆昂,崔元孝,田敏,等.微创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研究进展[J].山东医药,2010,50(01):112-113.
[2] 梁晨,高社荣,梁晓安.CT引导下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 [J].中华脑血管病杂志:电子版,2012,05(6): 36-38.
[3] 黄前琼,黄春波,刘超群.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J].医学临床研究,2011,28(4):775-776.
[4] 林志忠.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临床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21(20):57-58.
[5] 张文龙.应用微创穿刺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65例[J].中国临床研究,2011,24(07):617-617.
[6] 徐东林.微创穿刺引流术在高血压脑出血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指南,2011,(26):235-236.
[7] 黄毅.微创钻颅穿刺引流术在治疗高血压脑出血中的临床应用[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1):1738-1739.
[8]Mendelow AD,Gregson BA.Femandes HM,et al.Early surgery versus initial conservative treatment in patients with spontaneius supratentorial intracerebml haematoman in the International Surgical Trial in Intracerebral Hacmorrnage(STICH):a randomised Trial[J].Lancet,2005,365 (9457):387-397.
[9] 韩晓猛.56例微创颅内血肿抽吸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疗效观察[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24):92-93.
[10] 周世军.微创穿刺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的临床研究[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3,(18):35-36.
[11] BajajGK,kleinberg L,Terezkis S.Current concepts and controversiesinthetreatmentofparenchymalbrain metastases:improvedoutcomeswithaggressivemanagement [J].Cancer Invest,2005,23(4):363~376.
[12] 刘瑞军,鲁文鹤.高血压脑出血微创引流术和传统开颅手术的治疗和体会[J].内蒙古医科大学学报,2014,(S1).
[13] 吴长武.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研究进展[J].中国民族民间医药,2013,22(08):44-45.
[14] 焦贵银,司海瑛,仲伟贤.微创引流术治疗高血压性小脑出血29例[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2,06(17):69-69.
[15] 郭太明,李溥,张海,等.高血压脑出血微创穿刺引流术后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现代预防医学,2011,38(14):2889-2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