卢毅,杨寒,李昱良
高校研究生助管与兼职辅导员工作发展与实践
卢毅1,杨寒2,李昱良1
(1.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陕西西安,710071;2.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陕西西安,710071)
研究生担任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对研究生能力培养和提高研究生综合素质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等部分陕西高校为调研对象,对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的实施情况加以分析,发现制约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发展的诸多因素,从思想认识、资金支持、培训体系、制度保障等方面提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
高校;研究生;助管;兼职辅导员
2014年12月5日,教育部为贯彻落实三部委《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教研〔2013〕1号)、《关于完善研究生投入机制的意见》(财教〔2013〕19号)文件精神,特下发文件《关于做好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工作的意见》(教研〔2014〕6号),对研究生担任助研、助教、助管和学生辅导员(以下简称“三助一辅”)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高校重视发挥“三助一辅”对研究生能力培养的重要作用,提高研究生参与科研、参与社会实践的积极性,避免实际工作中的“三助一辅”仅在高校科研、教学管理中充当支撑或补充部分,也不可仅仅把其视为助学助困的渠道。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积极落实并完善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体系,先后建立助研、助管和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工作制度,服务于育人大局,在研究生培养模式和培养机制改革方面不断完善,致力于研究生综合素质的提升,收到了良好的实践效果。
“三助一辅”岗位设置既能从一定程度上缓解贫困研究生因全面收取学费制度无法继续学业的问题,也在研究生与管理人员、辅导员、导师之间搭建了良好沟通交流的桥梁,同时为研究生提供了提升综合素质的平台,体现高校“育人为本,德育为先,能力为重,全面发展”的教育理念。助研工作是提升研究生科研水平、培养创新精神的重要途径;助教工作可以增强研究生对相关知识体系的掌握和理解;助管工作可以锻炼研究生管理协调、沟通交流的能力,更培养了研究生的责任意识,为今后步入社会走向工作岗位积攒经验;同时,我校还考虑到在读研究生与本科生年龄相仿,有着相似的学习生活环境和更多的共同语言,从而设立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岗位,兼职辅导员更容易准确掌握本科生的思想状态,以自身为榜样起到示范作用,更好的将思想教育工作深入到学生群体中,做到“言传身教”[1]。相比助研和助教,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在促进高校整体工作和提升研究生综合素质方面,同样发挥着重要作用。
首先,研究生作为高校的优质人力资源,应当充分发挥其人力资源价值,利于高校内部资源整合。高校的行政管理工作随着高校规模的不断扩大而日益繁重,研究生参加助管工作一方面锻炼了研究生的综合协调能力,另一方面减轻了在职教职工的工作压力,提升其工作效率,从而实现了高校溢余人力资源的整合利用。同时,助管亲身参与高校管理、服务等工作,了解高校发展方向、运行机制与工作重心,亲身体会高校领导和员工的实际工作状况,从而增强研究生的主人翁意识,进而可以尝试从学生角度出发去和学校相应的部门沟通协调,这不仅使研究生可以为高校的建设管理方面出谋划策,还增强了高校的师生凝聚力。客观上,活跃在校园工作岗位上的众多助管们对高校各项工作起到及时监督作用,对高校工作完善起到推动作用,从而可以提高管理效率。
其次,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可侧重发挥研究生朋辈教育作用。刚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本科生,往往是从“校园”到“校园”,长期的象牙塔生活无法带给他们解决矛盾和协调沟通的经验,分析处理问题往往心有余而力不足,面对初入大学的诸多问题手足无措。而此时的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已经储备了一定的专业知识技能,自我管理能力较强,且积累了应对突发事件的经验,可将自身的成长经历与推进工作相结合,在班级管理、党团组织、社团活动中发挥领头人作用,对大学生给予指导。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应充分发挥自己的专业背景相近以及学生身份优势,帮助本科生培养分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本科生日常接触最多的就是辅导员老师,研究生兼职辅导员此刻所带给本科生的帮助不仅仅局限于学业指导方面,更对其思想观念、治学态度、人格品行产生潜移默化的非强制性影响[2],帮助本科生形成严谨认真的优良学风和实事求是的处事态度,切实承担起本科生思想政治教育第一责任人的重任。
再者,当前社会对研究生的素质要求是全方面的,在合理安排学习与科研的情况下,参与高校教学和管理类工作,在提高研究生综合能力方面会产生积极的影响。高校推进“三助一辅”工作,为研究生在校内提供了实践机会,同时也为研究生毕业步入社会、胜任岗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自我角色转换是助管和研究生兼职辅导员首要具备素质,当近距离面对管理者、学生时,不仅要分析矛盾还要处理矛盾。综合能力和素质的提升将对研究生的未来产生积极而深远的影响。现实证明研究生必须不断从实践中学习,在实践中提高独立分析解决问题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组织协调能力、面对困难与挫折的抗压能力,在实践中培养合作交流的团队意识、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求真务实的进取精神,在实践中积累工作经验、方法以及技巧。
新时期研究生的资助职能正逐步由“三助一辅”工作承担,它对生活困难的研究生给予帮扶,成为缓解教育成本分担制度下研究生经济压力的有效手段。研究生都是成年人,且大多是直接从本科毕业直接进入硕士阶段,在校期间没有固定收入保障其生活,又不愿意在经济方面过多依赖父母,更谈不上留攒积蓄以承担高额的教育费用。面对较大的经济压力和精神压力,须妥善解决研究生的资助问题,以确保研究生在校安心科研学习。针对经济困难的研究生,我校设置了“奖(奖学金)、助(助学金)、贷(助学贷款)”一体的经济保障制度,以期缓解其在读期间的经济压力。笔者对陕西省“211”高校的调查统计显示,学习成绩优秀、科研成果丰富的研究生获得的奖助学金足以支付教育与生活费用,但是获得高额奖助学金的研究生占比较低,大多数难以支付教育费用和生活费用的贫困研究生主要依靠助学贷款,绝大部分的研究生通过校外兼职、家庭支持和助学金解决经济问题。所以,“三助一辅”应成为高校对研究生提供资助的重要的渠道。
(一)认识有待增强,作用发挥受限
相较于欧美国家,我国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起步较晚,工作理念和方式的制定相对滞后,高校对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的工作内涵认识不足,没有发挥其多元价值功能。部分高校仅把研究生助管视为管理干部的补充,研究生从事助管工作的过程中能力培养得不到重视,加上学校内研究生助管岗位偏少,类型单一,助管的主要工作是收发邮件、打印复印、整理文档等具体事务,缺少沟通协调等方面的锻炼。此外,高校在提升研究生培养质量与保障研究生生活水平之间仍存在失衡问题,高校更多的将注意力和精力花费在扩张研究生招生规模和提高学术科研能力方面,面对“以学生为本”的人文关怀理念贯彻不充分、不到位。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排头兵,但部分高校给予研究生兼职辅导员工作指导投入不足,造成兼职辅导员工作紧停留在“学生导员”层面,其政治素养、公文写作、危机处理等专业技能的提高并不显著。虽然高校鼓励研究生参与“三助一辅”工作,但如何充分发挥其能力培养作用,使其与研究生思维锻炼、能力培养有机结合,尚缺乏清晰的思路和具体对策。
(二)助研占据主导,削弱助管培养
“在报酬相同的情况下,你最愿意选择哪项工作?”,“三助一辅”工作的半壁江山被助研岗位占据。研究生普遍认为,助研是“三助一辅”管理中最能加强所学专业知识与实践相结合的岗位。由此可见,研究生更愿意跟随导师担任助研工作,对担任助管和兼职辅导员的兴趣相对冷淡。分析原因,我们可以发现:
第一,研究生科研能力应达到的水平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和《中华人民共和国学位条例暂行实施方法》中有明确规定,毕业后打算继续从事与自身专业相关工作的研究生会选择助研岗位,以达到缓解经济压力与提升科研能力的目的。较之于助管与兼职辅导员,助研能为研究生实现培养目标创造更好的学习环境,创造理论学习与科学实践相结合的机遇。
第二,学位论文是研究生培养计划中举足轻重的部分,近年来高校实行了一系列政策改革以期提高毕业生培养质量,研究生在学期间发表学术论文制度、研究生学位论文抽查制度和优秀论文评选制度尤为重要。优秀的论文离不开导师悉心指导,自入校以来大部分研究生长期在导师指导下为发表高水平的学术论文和写出高质量的学位论文做准备,故达成目标的重要渠道-“助研”被更多人青睐。
第三,高校推行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是从培养研究生综合能力、提升研究生专业素养和缓解研究生经济压力等方面综合考虑。参与“三助一辅”的各方从各自利益出发力求“双赢”结果:就导师看来,导师的科研项目有了研究生助研的帮助得以完成,获得科研成果的过程中研究生科研能力和水平得以提升;就研究生看来,从事助研工作,获取的报酬不但能保证基本生活,在这个过程中还加强了专业学习和实践能力,完成了就业前职业训练和职业意识培养。
(三)工作报酬太低,资助力度有限
高校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开展效果不佳的另一个原因是,如今物价水平不断的攀升,但高校对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的资助力度还未达到市场需求,研究生的申报积极性就会受到一定影响,缺乏吸引力就限制了能力培养作用的发挥。据了解,国内众多高校由行政费用负担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报酬,导师科研经费分担一部分助研费用。不论是二者中的哪一个,国家项目拨款都是其目前最大的来源。虽然国家制订了一系列的政策,每年从国家财政拨专款,力争对研究生生活给予最大关心与重视,以保证家庭困难研究生完成学业,然而有限的国家投入并未从根本解决贫困研究生生活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有时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一个月的补贴还比不上社会兼职一天的收入”[3],这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研究生对参加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缺乏热情,很多研究生宁愿到社会上做兼职,也不愿意在校内从事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
(四)制度尚待完善,管理尚欠规范
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是一项系统工作,两者有区别也有共同点,其工作程序和环节包括:报备计划、学生申请、岗前培训、单位聘用、工作安排、日常管理、监督考核等。这样的工作机制需要长期总结与探索来逐步完善,任何环节的不到位,工作效果和培养作用的发挥就会从根本上受到影响。高校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上岗前工作经验相对较少,选拔制度、考核制度和监管制度尚处于边实践边制定的过程中。该项工作由校研究生管理部门统筹组织和协调,但在具体管理与考评上,又分摊到不同部门和学院,这种多头管理、自成体系、标准不一、权责不清的模式使得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处于低效率状态,极不利于建立统一的管理和评估体制,表现出来的缺陷是岗位部分短缺部分冗余,在岗人员没有竞争上岗的压力,非统一的标准也产生“吃大锅饭”现象,影响高校人力资源的有效配置。因此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要进一步提高效率,优化质量,提升竞争力,走规范化和制度化道路。
(一)加大宣传力度,突出培养功能
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全面发展的当务之急是加强宣传,使得该项工作深入人心,取得广大师生的认可和支持。只有这样,教职工才会结合自身工作需求,主动丰富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的形式和内容,使教学、科研、管理、服务等工作提质增效;研究生才会认识到担任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对个人专业学习、综合素养和职业发展的重要作用,结合工作体会对助管和兼职辅导员推进中存在的不足提出建议。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的核心在于育人和培养,“培养功能为主,其他功能为辅”应是高校必须坚持的原则,高校应通过思想上的统一和意识上的凝聚,提高各方对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的重视程度,在原有基础上应继续加大培养力度,建立岗前、岗中、岗后的常态化培训机制;利用讲座、座谈、研讨会等多元化的形式,定期为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普及工作常识,讲述工作中的问题处理方法,为研究生快速进入工作角色做理论和实践双重储备;同时提高用人部门对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的信任度,鼓励并允许其从事一些实质性工作,建立容错机制,力争将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与研究生职业生涯规划和思政教育有机融合,真正实现“用人”与“育人”并举,为培养计划走上科学、规范、专业的轨道提供保障。
(二)发挥自身优势,提升综合素质
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的工作主体是在校研究生,相关部门应合理安排研究生工作岗位,摒弃过去“以岗位为主”的工作模式,逐步转换为“以人为主”的思维模式。为了设置符合现在研究生实际情况的岗位,不仅要考虑岗位数量,也要结合研究生的专业背景,做到“需求与专业相适度”最大化,以此使研究生工作的热情高涨,还能充分发挥其能力。对于刚刚结束本科阶段的研究生,他们对高校的管理比较理解,正因为这样,他们能更好的与师生进行沟通,开展各方面的工作。助管岗位可以设在本学院实验室、科研办公室,兼职辅导员也可独立完成心理辅导、就业服务等部分的工作,也有利于提升研究生的沟通能力和服务意识。研究生拥有创新能力强、思维活跃、易于接受新鲜事物等优势,这些优势使其在工作过程中不易受传统观念束缚,使用以新媒体为信息载体的方式开展工作可使工作效率得到极大提升。因此,根据研究生自身特点,合理安排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可使研究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锻炼。
(三)加大资金投入,提供全面保障
俗话说“巧妇难为无米之炊”,如果没有一定的经济保障,再好的政策、再正确的道路都是“竹篮打水一场空”,注定徒劳无功。资金是资助政策执行的灵魂和血脉,是整个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政策体系的基本要素,因此可以建立多元化的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经费筹措渠道,设立工作基金,由高校拨款、科研经费、行政经费和学费中提取一定比例构成。高校和院系应该鼓励导师为研究生提供实验室助管岗位,从导师科研经费中为研究生支出相应报酬,鼓励学院为研究生提供兼职辅导员岗位,并在高校资助的基础上增加学院资助,提高兼职辅导员待遇,充分调动其工作积极性;同时,借助社会力量,吸纳社会资金设立一些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基金。“三助一辅”政策体系在施行一段时间后,也将根据实施效果和过程反馈来不断完善,高校要建立相应的动态的经费增长机制,确保经费能随着学生规模的变化、物价的变动、人力资本的增长而有所改变,做到因时而动,因势而动,确保“三助一辅”工作不因经费问题而停止发展步伐。
(四)完善遴选制度,建立培训体系
工作主体的素质高低决定了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效果的好坏。高校应选拔专业能力强、工作积极且思想政治过硬的研究生,特别是在研究生兼职辅导员的选拔过程中,要坚持“整体布局,科学选拔”的原则,选择培养基本素质好、专业能力强的研究生作为辅导员以及高校行政干部的后备力量,通过“面试+考核”的甄选方式,努力做到“公平、公正、公开”,对应聘研究生进行多角度、多方位的综合考量。同时,建立起学校和院系二级培训体系,通过工作规范讲座、工作经验分享、资格认证培训等方式,全面提升研究生综合能力。研究生的综合能力是否得到提升是衡量“三助一辅”培养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的重要标准,而综合能力又可由工作过程和效果来体现,因此,完善的遴选考核制度与“三助一辅”培养功能是否得到充分发挥息息相关。
研究生助管和兼职辅导员是“三助一辅”工作和研究生奖助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参与助管和兼职辅导员工作是研究生积极参加实践、提升自我的重要途径。高校在推进“三助一辅”工作的过程中,应多反思、多回顾、多完善,使之高效运行,在新形势下更好的发挥育人功能,切实提升研究生的培养质量。
[1] 王叶星.对研究生担任高校兼职辅导员的思考[J].安徽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1(3):129-130.
[2] 李达丽.“三助”与研究生德育工作的创新[J].涪陵师范学院学报,2006(5):75-78.
[3] 裴劲松.李现曾.陈菲.研究生兼做“三助”工作的现状及其思考[J].云南教育,2002,20(6):64,66
[4] 蒋勇.“三助一辅”对地方高校研究生培养作用及对策[J].淮阴工学院学报,2015(8):76-79.
[5] 沈延兵.张杰.张宗海.曹伟.高校研究生“三助”工作走势与对策[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4(2):45-49.
[6] 王秀芝.基于SWOT分析的研究生担任兼职辅导员的问题研究[J].中国管理信息化,2015(1):233-235.
[7] 金健美.曹伟.沈延兵. 研究生三助工作的现状与展望[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06(9):40-43.
[8] 康小珊.宫照军.杨婷婷.论研究生“三助”工作的作用、问题和对策[J].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8):104-108
[9] 史少杰.周海涛.研究生“三助一辅”工作:问题及对策[J].国家行政学院学报,2016(3):20-25.
[10] 滕明珺.石西昌.研究生“三助”活动的实践与研究[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2012(9):31-35.
A research on the work of graduate students as assistant or part-time instructors-time instructors
LU YI1,YANG HAN2,LI YULIANG1
As assistant or part-time instructors in universities, graduate students can get their own abilities trained and overall qualities improved. This paper takes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in Shaanxi province such as Xidian University as the research objects. It analyses the work of graduate students as assistant or part-time instructors. It is found that many factors may restrict the practice. Practical solutions are presented in terms of ideological understanding, funding,training system,institutional guarantees, etc.
Universities; Graduate Students;Assistant Instructors;Part-time Instructors
G64
A
1008-472X(2016)05-0119-05
2016-04-16
中国学位与研究生教育学会研究课题(2015Y10)
卢毅(1981-),男,陕西西安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
杨寒(1981-),男,内蒙古赤峰人,西安电子科技大学教务处。
本文推荐专家:
陈永楠,长安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
史耀媛,西安电子科技大学研究生工作部,高级工程师,研究方向:高等教育研究与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