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程杰(安徽省阜阳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规模养殖场疫病控制技术
文|程杰(安徽省阜阳市动物疫病预防与控制中心)
近年来,养殖规模化呈现上升趋势,牛、猪、羊、禽、特种养殖全面发展,而影响发展的关键因素之一是疫病控制水平。当前,养殖业疫病复杂,困扰着许多规模养殖场,某些场因控制措施不科学而发生疫病传播,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因此,做好养殖场生物安全管理、控制疫病流行,是规模养殖场的重要课题。现就相关技术问题作简要介绍。
规模养殖场投资规模大、使用时间长,在建场时要科学选址。对土质、水质、地势高低要充分考虑,远离生活区及交通干线,对场区周围合理绿化,种植防护林,选择建造一个“风水宝地”对养殖场的长期健康发展是十分有利的。生活区、办公区、生产区要有严格的隔离措施。
1.重视外来访客。外来访客是重要的外来传染源,需要进行严格控制。人员进入生产区前要严格消毒,尽量让来访人员远离生产区,或者设立专门的接待地点,并对不明来访者进行严密监视,注意其有关活动。
2.培养良好习惯。本场的生产管理人员要进行科学教育,形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进入饲料仓库和生产区之前,要用紫外线灯、消毒池进行消毒和清洗衣服、鞋子,以阻断外部的病原微生物进入生产区危害牲畜。要根据不同病原科学选择消毒药物,并注意消毒药的有效期和科学保管,避免暴晒或火烤等。不能在食槽或饲料上走动,不能随地大小便,以免形成人类对牲畜的污染。对饲养人员要定期进行技术规程培训,养成善于观察牲畜的习惯,从采食量、精神状态、营养等方面及早发现牲畜是否患病。如发现患病牲畜,应及早与健康牲畜隔离,直至完成诊断并进行合理治疗。
1.新引进畜种的管理。新引进的种畜与本场原有的牲畜至少要隔离4周,隔离期间要密切观察新进种畜的健康状况。加工饲料、清理粪便以及饲养工具等要专物专用,防止交叉污染,以阻断病原微生物的传播。
2.避免出现应激。对牲畜所处的环境、饲料组成尽量保持相对稳定,突然更换饲养人员、嘈杂的环境都不利于动物生长,更换饲料要有过渡期,以减少牲畜的应激反应。过高或过低的环境温度,对动物生长都十分不利,应采取合理的降温或保暖措施。要注意各种应激因素的不利影响,必要时可适当补充维生素C。
3.病死畜的处理。如出现死因不明的牲畜,应进行表征观察,必要时进行实验室剖检,尽快查明死因,并进行合理预防;对剖检现场进行科学清理,严格消毒,防止病原微生物传播。
1.防止鼠、鸟危害。因养殖场内有大量的饲料,易吸引鸟类、鼠类等动物。应形成定时、定量的饲喂习惯,防止饲料残存,喂食期间饲养员尽量不远离栏舍,以防鸟类、鼠类等吃食;饲料仓库地面要硬化,保持整洁,防止鼠类的侵害,从而阻断外界病原微生物的侵入。
2.保证清洁饮水及干净饮食。清洁的饮水、干净的饲料是健康养殖的基础。饲养场内的水槽、食槽要定期清理,尤其是炎热的夏季,以防止饮水、饲料的变质,造成牲畜胃肠道疾病。饲料贮藏区要有完整的独立体系,不能与饲养区的排水系统及粪堆相毗邻,确保饲料、饮水的卫生安全。
3.做好外来物管理。装运牲畜的卡车,特别是在此之前装运过其他牲畜的卡车,在装载牲畜前应先进行彻底的清洗消毒,因这是一项经常性、基础性工作,需制定严格有效的疫病防控措施。购进的牲畜饲料、保健药物,要注意其新鲜度或保质期,要制定切实可行的控制措施,做好质量管理,把不合格产品拒之门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