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物”,即“宇宙间的一切事物”;“有灵”,指“皆有灵魂与精神,并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当我们把目光伸向宇宙时,会发现:触目所及是一片无尽的荒凉;而当我们回首地球时,则会发现:一片生机盎然。对于生活在陆地上的人类来讲,我们的周围是一片绿色的世界,而构成这绿色世界的,便是生生不息的亿万种生灵——植物、动物、微生物,它们犹如一张美丽的网,装点着那荒凉的宇宙。1914年,苏格兰生物学家汤普逊率先提出“生命之网”的概念。在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人和动物植物一样,都是从属于大地和自然的;人不是自然和大地的主宰,而是它们的维护者,人应当学会诗意地栖居在大地上。我们强烈呼吁人类爱惜自然,而做到这一点,首先要从珍爱与敬畏生灵做起。
一
天塘山的咒语
文/徐均生
在我们老家有一座山,叫做天塘山。山上树木葱郁,云雾弥漫。飞禽走兽,遍及山岭。在天塘山下有一块石碑。石碑上雕刻着一句咒语——上山挖塘者断子绝孙!
这条咒语何时雕刻,谁也说不清。
小时候上山砍柴,我曾经看到过这条咒语,当时没有什么特别的想法。
也就是我小的时候,有人上山挖塘,其实是去掏宝。相传天塘山上有七个塘,据说是身高三丈三尺的仙人留下的足印。如果哪个人挖到了这七个塘,那么,他会在最后一个塘里得到一副金锣金锤,就会有享不尽的荣华富贵。然而,那些上山挖塘的人,果真得病死了,果真断子绝孙了。有人不信这个邪,又上山去挖塘,结果,还是死于非命;或其子女也在一次车祸中丧命。这样,村里的人就相信了,除了上山采茶挖笋什么的,谁也不敢想挖塘的事了。
前些年,从山外来了一位有钱的老板,听了这个传说后,非常好奇,决定找人偷偷去挖塘。结果,老板被山上滚下来的大石头压死了。老板没有儿子,只有一个女儿,按理说这也算是断子绝孙!
这样一来,村民更害怕了,远远地避开天塘山,就是上山采茶挖笋也不敢了。
天塘山的塘成了村民的一个痛。
天塘山的咒语成了一个谜。
多年以后,我读博士研究生,为完成博士论文,突然想到了天塘山的咒语。如果把它揭示出来,那我的论文肯定会引起轰动的。于是,我对导师说了想法。导师非常感兴趣,决定亲自带我去考察。
就这样,导师和我来到天塘山考察,特别是对那石碑上的咒语,走访了所有八十岁以上的老人,查阅了所有相关资料,还拜访了有关医学专家、心理学专家、社会学专家、民俗专家、生物学家,就在要结束考察的最后一天,导师和我登上了天塘山绝顶。
天塘山果然是山势巍峨,绵延数十里,奇峰巨壑,伟丽壮观!
导师在山顶只说了一句话:“我倒情愿相信有这条咒语啊!”
我却是感慨万端地说:“可考察结果却不是这样的啊!”
回校不久,博士论文《揭开天塘山咒语之谜》写成了,交给导师后,导师很多天也没有答复。这让我非常奇怪,实在等不住了,就去问导师。导师的桌上放着我的论文,封面已经很陈旧,显然导师翻看过好多遍了。
导师问我一个问题:“你喜欢你的家乡吗?”
我非常肯定地回答:“当然喜欢!”
导师严肃地要求我:“这论文通过答辩后,别拿去发表。”
这让我非常意外:“这,怎么可能呢?”博士论文如果发表出来,对我而言,意味着能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还能在学术上打下很好的基石。
表面上答应了导师的要求,等论文答辩通过后,我悄悄地投稿给一份地理杂志,论文很快发表出来了。导师看到后非常恼火,他拍着桌子训斥我:“你,你,这个不守信用的家伙……你,你这辈子也别想采摘到科学的桂冠!”
我低着头什么话都没有说。我知道这个时候说什么都没有用。
过了没几天,报纸电视都来采访了,天塘山咒语之谜,就这样真正地向公众揭开了——那些因上山挖塘而死去的人,完全是意外,跟所谓的天塘山咒语无关!有关断子绝孙的说法,根本没有科学依据,完全是迷信!
然而,老家的兄弟来电话说:“什么迷信不迷信的,我们就是相信!”
我苦口婆心地说了老半天,兄弟不但不信,反而骂我是傻子!
回家过年的途中,我和老婆却被老家的兄弟们远远地堵在了山外,他们不让我们进山。父亲还带给我一张纸条,上面只有一句话——我没有你这个儿子,你永远也别回来!
我非常纳闷:“这到底是为什么啊?”
我很委屈,只好带着老婆回她父母亲家过年。年过得很没意思。年后回学校,看到一条让我非常震惊的消息:
天塘山的咒语失灵了!
天塘山毁了!
那些挖宝的人,把天塘山上的树木全给砍光了……
[品鉴]
这篇小说名曰“天塘山的咒语”,以此为题,使结构安排精巧有序:全文取“咒语”为线索,按照“交代咒语——应验咒语——考证咒语——揭秘咒语——咒语失灵”的情节,聚拢各类人物,揭示人物之间的矛盾,使情节缜密自然,前后照应,可谓平中见奇。作品以“天塘山的咒语”为题,又使主题思想更为鲜明、深刻。“咒语”虽是迷信,但它实际上起到了保护天塘山的作用;“咒语”一旦失灵,天塘山则被毁坏。其实,这“咒语”就是对人们的自私、无知和贪婪的诅咒,由此表现了作者对于人与自然关系的理性审视。
二
稻子
文/张佐香
刘熙《释名》:“田就是填的意思,五谷填满其中。”故乡的田里填满了稻子。布谷催播,劳燕护耕,黄阡紫陌之上,农人把古老的土地犁开一条条垅沟,整理成平整如方砖的秧圃,撒下稻谷的种子。春雨陆陆续续来过几次之后,秧圃上可以见到苗儿破土而出。
季节一抬脚迈进初夏的门槛,田埂上站满了插秧的人们,男女老少绾起裤腿捋起衣袖。天空跌进了水田里,打湿了几朵淘气的白云。父亲挑着码得像宝塔似的秧把走到田边,弓腰放下扁担,用衣袖抹了抹额上的汗滴,提起秧把在空中划出一道优美的弧线,秧把们“啪啪”地站到水田里。母亲顺手抓起秧把,把腰上的稻草扎儿拆开,一分为二,左手握住半把秧苗,然后用拇指、食指、中指敏捷地撵动,秧苗儿就一株株地分开,右手快速地夹住,再往水田里插去。母亲的左右手配合得极为默契,她插秧时手指撩起的水花从不间断。在母亲移动过的水田里,嫩绿的秧苗一行行竖了起来,整齐匀称,像一块绿色的地毯。母亲是一位高明的织工,织着绿锦。母亲用她的血汗染绿白晃晃的水田。
村庄不动水稻在动,生动的水稻用叶片、用色彩托起了家园。站在村头河堤上极目远眺,满天的绿像一场大火在田园里燃烧。故乡秧苗的绿是一种燃烧的色彩。诚然,除了绿之外还有红、黄、绿、白,或其他颜色,就像世事一般混乱繁杂,没有章法。但对于一场自天而降的燃烧的绿色,其他颜色都可以忽略。它们漫天遍野孕穗、灌浆、成熟,每一个步骤都轰轰烈烈。风一阵接一阵来,像一些清清凉凉的水从水稻的心上润过去,润过去……水稻把想说的话语轻轻地藏在心底,水稻把梦中的细节静静地藏在胸中。风吹翻了水稻的结构,吹动了水稻的情节。我一路踏着水稻的青春,在水稻的目光里缓缓行走。
有了稻田,秋天才摇摆出各种姿态。稻子一天天走向成熟,空气里弥散着稻香。风拂动着农事,弯镰银光闪闪,割稻的人们身躯起伏着。父亲弯腰探身,先用有力的手臂把一铺稻子揽在怀里,再把脸伸进稻棵中深吸一口气,然后把镰刀插进了稻丛中。“唰唰唰”的镰刀声擦过我的耳际,父亲一路势如破竹。灿白的阳光从父亲的肩头滑过去,在刀刃上毕毕剥剥地碰撞出透明的火花。稻谷上洒满了阳光的碎片。
稻子以自己的倒下为人类的站立奠基。稻子骨肉分离,被分割成稻茬、稻草和稻谷。稻谷脱胎换骨变成一种称做米的物质,空气一般滋养着人类和人类源远流长的历史。一粒米置于手掌上,无论凸立于哪一条纹路,都可以温暖我的胃部。一粒米是稻子献给人类的庇荫;一粒米是一种温暖的光泽;一粒米营养着人类的肉身和灵魂。
大片大片的稻茬静静地躺在大地的河床上做梦。齐刷刷的稻梗直挺挺地站立,被秋天捧在手里,在村前村后向最远的地方延伸。稻子由光秃秃而绿油油而金灿灿,这是所有生命沿袭的轨迹,人类也不例外。稻子的使命并非在于其生长的过程中妆扮自然,而在于滋养生命的新生。这一种死亡与新生的转换,数千年来不可或缺。缘此,稻子才叫稻子,一叫千百年。
(选自《散文百家》)
[品鉴]
这篇散文开头引用刘熙《释名》中的话,引出写作对象;接着按时间顺序,从育秧、插秧,秧苗茁壮成长、成熟再至收割,依次写来,井然有序;最后赞美稻子无私的奉献精神和对人类的突出贡献,点明题旨,升华感情,全文首尾遥相呼应,结构严谨。文章语言表达富有诗意、委婉含蓄,运用了比喻、拟人、排比等多种修辞手法,字里行间洋溢着对稻子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三
葡萄月令
文/汪曾祺
一月,下大雪。
雪静静地下着。果园一片白。听不到一点声音。
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
二月里刮春风。
立春后,要刮四十八天“摆条风”。风摆动树的枝条,树醒了,忙忙地把汁液送到全身。树枝软了。树绿了。
雪化了,土地是黑的。
黑色的土地里,长出了茵陈蒿。碧绿。
葡萄出窖。
把葡萄窖一锹一锹挖开。挖下的土,堆在四面。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
把葡萄藤拉出来,放在松松的湿土上。
不大一会儿,小叶就变了颜色,叶边发红;——又不大一会儿,绿了。
三月,葡萄上架。
先得备料。把立柱、横梁、小棍,槐木的、柳木的、杨木的、桦木的,按照树棵大小,分别堆放在旁边。立柱有汤碗口粗的、饭碗口粗的、茶杯口粗的。一棵大葡萄得用八根、十根,乃至十二根立柱。中等的,六根、四根。
先刨坑,竖柱。然后搭横梁。用粗铁丝摽紧。然后搭小棍,用细铁丝缚住。
然后,请葡萄上架。把在土里趴了一冬的老藤扛起来,得费一点劲。大的,得四五个人一起来。“起!——起!”哎,它起来了,把它放在葡萄架上,把枝条向三面伸开,像五个指头一样地伸开,扇面似的伸开。然后,用麻筋在小棍上固定住。葡萄藤舒舒展展,凉凉快快地在上面待着。
上了架,就施肥。在葡萄根的后面,距主干一尺,挖一道半月形的沟,把大粪倒在里面。葡萄上大粪,不用稀释,就这样把原汁大粪倒下去。大棵的,得三四桶。小葡萄,一桶也就够了。
四月,浇水。
挖窖挖出的土,堆在四面,筑成垄,就成一个池子。池里放满了水。葡萄园里水气泱泱,沁人心肺。
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藤的组织跟别的果树不一样,它里面是一根一根细小的导管。这一点,中国的古人早就发现了。《图经》云:“根苗中空相通。圃人将货之,欲得厚利,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故俗呼其苗为木通。”“暮溉其根,而晨朝水浸子中矣”,是不对的,葡萄成熟了,就不能再浇水了。再浇,果粒就会涨破。“中空相通”却是很准确的。浇了水,不大一会儿,它就从根直吸到梢,简直是小孩嘬奶似的拼命往上嘬。浇过了水,你再回来看看吧:梢头切断过的破口,就嗒嗒地往下滴水了。
是一种什么力量使葡萄拼命地往上吸水呢?
施了肥,浇了水,葡萄就使劲抽条、长叶子。真快!原来是几根枯藤,几天工夫,就变成青枝绿叶的一大片。
五月,浇水,喷药,打梢,掐须。
葡萄一年不知道要喝多少水,别的果树都不这样。别的果树都是刨一个“树碗”,往里浇几担水就得了,没有像它这样的:“漫灌”,整池子地喝。
喷波尔多液。从抽条长叶,一直到坐果成熟,不知道要喷多少次。喷了波尔多液,太阳一晒,葡萄叶子就都变成蓝的了。
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几天工夫,就抽出好长的一截的新条。这样长法还行呀,还结不结果呀?因此,过几天就得给它打一次条。葡萄打条,也用不着什么技巧,是个人就能干,拿起树剪,劈劈啪啪,把新抽出来的一截都给它铰了就得了。一铰,一地的长着新叶的条。
葡萄的卷须,在它还是野生的时候是有用的,好攀附在别的什么树木上。现在,已经有人给它好好地固定在架上了,就一点用也没有了。卷须这东西最耗养分,——凡是作物,都是优先把养分输送到顶端,因此,长出来就给它掐了,长出来就给它掐了。
葡萄的卷须有一点淡淡的甜味。这东西如果腌成咸菜,大概不难吃。
五月中下旬,果树开花了。果园,美极了。梨树开花了,苹果树开花了,葡萄也开花了。
都说梨花像雪,其实苹果花才像雪。雪是厚重的,不是透明的。梨花像什么呢?——梨花的瓣子是月亮做的。
有人说葡萄不开花,哪能呢,只是葡萄花很小,颜色淡黄微绿,不钻进葡萄架是看不出的,而且它开花期很短。很快,就结出了绿豆大的葡萄粒。
六月,浇水,喷药,打条,掐须。
葡萄粒长了一点了,一颗一颗,像绿玻璃料做的纽子。硬的。
葡萄不招虫。葡萄会生病,所以要经常喷波尔多液。但是它不像桃,桃有桃食心虫;梨,梨有梨食心虫。葡萄不用疏虫果。——果园每年疏虫果是要费很多工的。虫果没有用,黑黑的一个半干的球,可是它耗养分呀!所以,要把它“疏”掉。
七月,葡萄“膨大”了。
掐须,打条,喷药,大大地浇一次水。
追一次肥。追硫铵。在原来施粪肥的沟里撒上硫铵。然后,就把沟填平了,把硫铵封在里面。
汉朝是不会有追这次肥的,汉朝没有硫铵。
八月,葡萄“着色”。
别以为我这里是把画家的术语借用来了。不是的。这是果农的语言,他们就叫“着色”。
下过大雨,你来看看葡萄园吧,那叫好看!白的像白玛瑙,红的像红宝石,紫的像紫水晶,黑的像黑玉。一串一串,饱满、瓷棒、挺括,璀璨琳琅。你就把《说文解字》里的玉字偏旁的字都搬了来吧,那也不够用呀!
可是你得快来!明天,对不起,你全看不到了。我们要喷波尔多液了。一喷波尔多液,它们的晶莹鲜艳全都没有了,它们蒙上一层蓝兮兮、白糊糊的东西,成了磨砂玻璃。我们不得不这样干。葡萄是吃的,不是看的。我们得保护它。
过不两天,就下葡萄了。
一串一串剪下来,把病果、瘪果去掉,妥妥地放在果筐里。果筐满了,盖上盖,要一个棒小伙子跳上去蹦两下用麻筋缝的筐盖。——新下的果子,不怕压,它很结实,压不坏。倒怕是装不紧,咣里咣当的。那,来回一晃悠,全得烂!
葡萄装上车,走了。
去吧,葡萄,让人们吃去吧!
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
我们还给葡萄喷一次波尔多液。哦,下了果子,就不管了?人,总不能这样无情无义吧。
十月,我们有别的农活。我们要去割稻子。葡萄,你愿意怎么长,就怎么长着吧。
十一月,葡萄下架。
把葡萄架拆下来。检查一下,还能再用的,搁在一边。糟朽了的,只好烧火。立柱、横梁、小棍,分别堆垛起来。
剪葡葡条。干脆得很,除了老条,一概剪光。葡萄又成了一个秃子。
剪下的葡萄条,挑有三个芽眼的,剪成二尺多长的一截,捆起来,放在屋里,准备明春插条。
其余的,连枝带叶,都用竹笤帚扫成一堆,装走了。
葡萄园光秃秃。
十一月下旬,十二月上旬,葡萄入窖。
这是个重活。把老本放倒,挖土把它埋起来。要埋得很厚实。外面要用铁锹拍平。这个活不能马虎。都要经过验收,才给记工。
葡萄窖,一个一个长方形的土墩墩。一行一行,整整齐齐地排列着。风一吹,土色发了白。
这真是一年的冬景了。热热闹闹的果园,现在什么颜色都没有了。眼界空阔,一览无余,只剩下发白的黄土。
下雪了。我们踏着碎玻璃碴似的雪,检查葡萄窖,扛着铁锹。
一到冬天,要检查几次。不是怕别的,怕老鼠打了洞。葡萄窖里很暖和,老鼠爱往这里面钻。它倒是暖和了,咱们的葡萄可就受了冷啦!
[品鉴]
从表面上看,这是一篇地地道道的说明文,介绍一年之中与葡萄的种植、培育、采摘、贮藏等有关的“知识”,从一月到十二月,像记流水账一般。其实,反复阅读就会发现,这是一篇相当别致的抒情文,其重心不在那些如同法则(“令”)的“知识”,而在渗透于字里行间的情趣与情调。
文章最大的特点就是:看似把葡萄看成人,实则又明明把它当植物在写;看似写成植物,却又明明是当一个孩子一样地侍养着,一会儿人一会儿果子的,让人不得不跟着爱起来,特别是那些写葡萄喝水、给葡萄剪叶剪须的文字,不是一个痴爱着自己孩子的人,怎能写得如此细致?本文的用语,特点也很鲜明。“葡萄睡在铺着白雪的窖里”“葡萄藤露出来了,乌黑的。有的梢头已经绽开了芽苞,吐出指甲大的苍白的小叶。它已经等不及了”“葡萄喝起水来是惊人的。它真是在喝哎”“葡萄抽条,丝毫不知节制,它简直是瞎长”“九月的果园像一个生过孩子的少妇,宁静、幸福,而慵懒”……读了这样的文字,怎不令人联想翩翩?干净、清新的语言,使人像尝了一颗水分饱满的葡萄一样,甘甜之味悠长不绝。
如果没有对农家、对葡萄真实的情感,如果不是对生活抱以恒久的热爱,是断难写出这样“别人眼里全有,别人笔下全无”的文章的。汪老用他的文字向我们证明,没有声嘶力竭的叫喊,没有对大人物大事件的反思,没有为文的刻意雕琢,一样可以带领读者走向广阔的社会人生。
(作者:林逾静,江苏省太仓高级中学)
中学课程辅导高考版·学生版2016年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