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手段研究

2016-02-17 11:04:04孙晓明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徐州221700
中国房地产业 2016年11期
关键词:钻头灌注桩钻孔

文/孙晓明 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徐州 221700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手段研究

文/孙晓明 江苏省丰县中等专业学校 江苏徐州 221700

随着现代房屋建筑、路桥等建设步伐的加快,对钻孔灌注桩施工也提出更高的要求。然而现行大多施工中钻孔灌注桩施工部分,仍有较多弊病存在,极大程度上影响整体施工质量,若未做好控制措施,极易导致施工项目投入使用后出现安全事故问题,要求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本文将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相关概述、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问题与处理以及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相关质量控制建议进行探析。。

桩基础;钻孔灌注桩;问题;处理

前言:

作为现行公路桥梁与部分建筑施工中的重要工序,钻孔灌注桩本身具有施工简便、成本较低以及适应性强等优势,应用极为广泛。但灌注桩施工中,其又体现出一定的隐蔽工程属性,存在很多影响施工质量的因素,如断桩、缩颈以及塌孔等问题都可能在这些因素下产生,不利于施工项目综合效益的实现。因此,本文对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相关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相关概述

关于灌注桩,其主要指在材料上以钢筋混凝土、混凝土为主,是一种就地灌注混凝土桩形式。从灌注桩类型看,其包括挤土灌注桩、非挤土灌注桩或部分挤土灌注桩等,本文所研究的钻孔灌注桩可被纳入非挤土灌注桩类型中。从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应用范围看,一般对于地基弱土层超出4米以上厚度情况,此时浅埋基础很难满足建筑物荷载要求,如变形控制或强度方面,此时若以人工地基为主,极易面临成本高、施工条件不足等问题,要求引入桩基础和施工,而钻孔灌注桩施工恰好可满足这一要求,如成本低、施工简便等。但由于施工开展中,多集中于水下部分,施工中的质量控制以及成桩后验收控制都很难实现,这便会滋生较多施工质量问题,要求施工中注意对这些问题采取相应的质量控制措施。在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质量提升的基础上,除提升建筑综合性能外,更能为参建单位带来可观的经济效益[1]。

二、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问题与处理

(一)钻孔中问题与处理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钻孔作为主要工序,其存在的问题也较为明显。首先从偏斜孔问题看,其产生的原因多集中于安装钻机过程中,因地质构造因素与支撑措施缺失,使钻孔中钻头或钻机容易出现偏斜问题。具体处理中需从这些问题产生的原因方面着手,如对于不均匀地质构造因素,处理时需对岩层走向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上相关回填材料引入其中,并保证以最终确定的高程为依据,完成回填过程。需注意的是该操作中应做好孔中心偏差分析,如20cm偏差以内的,可在回填1-2小时后进行钻孔,而对于20cm以上偏差问题,可在回填后适当延长静置时间,保证地层的沉积趋于稳定状态,这样才可继续施工。若施工中涉及到穿过倾斜岩层问题,需应用冲击钻或牙轮钻,并在钻孔时以慢速为主。而对于因支撑措施缺失而产生的钻机倾斜问题,处理中需将钻机从钻孔处移开,对钻孔壁情况进行分析,如果检查中发现钻孔壁可能存在坍塌危险,要求回填钻孔,保证地层处于稳定状态下进行钻孔。如果检查中发现钻孔壁稳定,应对钻机支撑面积增大且对地基加固,保证钻机安装合理的情况下开展施工[2]。

其次,卡钻问题的处理。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通常有卡钻问题的产生,其产生的原因多表现在钻头操作未以实际地质情况为依据进行调整,这样运行中一旦在岩层分界处有不同强度岩层存在时,便会卡钻。对此问题,处理中可具体细化为三种情况,包括:第一,若因岩层突变问题而使钻头卡钻,应以水下爆破为主,其对于整体岩层中问题处理效果较为明显,但若涉及砂土地层,需避免采用该方法,容易产生适得其反效果。第二,若卡钻问题因“探头石”产生,解决时需将钻头放下,在此基础上以较快的速度对其上提,这样在瞬间冲击作用下,“探头石”便会缩回。第三,若浓泥浆中钻头在机械故障下难以提升,或长时间滞留其中,需对泥浆进行置换,可将高压水引入其中,有利于处理效果的提升。

最后,护筒脱落与缩孔问题。以其中护筒脱落为例,一般在地面流水浸泡、回填质量差等因素影响下,都会导致护筒稳定性丧失,进而出现脱落问题。处理过程中应注意及时对钻孔停止,将其中存在的流水排除,并利用粘土填在地面处,可起到干燥地面、提升地面防渗漏等效果,完成该过程后进行护筒的安装,开展钻孔施工。再如缩孔问题,通常在流塑性土层中较为常见,钻头从该类土质经过后,会使钻孔壁趋于回缩状态,此时与桩直径相比,钻孔直径较小。处理中需采取回填措施,将卵、块石土作为材料,并在冲击钻利用下使钻孔孔壁被挤紧,或直接将合金叶片焊接于导正器处,可达到旋转清理目标[3]。

此外,钻孔中通常也有掉钻问题产生,也需采取相应的控制策略。如在钻孔壁稳定情况下,要求将打捞器引入,可在对孔中钻头位置判断的基础上进行打捞方案的制定。实际打捞中,尽可能在抓牢钻头后,使吊起过程一次性完成,防止钻头重新掉入孔中。同时,若因坍塌问题而导致钻头被埋设,处理时可考虑对泥浆浓度加深,利用旋转钻头使泥浆被搅动,以此达到钻孔壁稳定性加强的目标。完成该过程后将“气举法”引入,保证钻头处的淤泥与沉积土被处理,这样便可完成整个打捞工作[4]。

(二)水下混凝土灌注问题与处理

由于钻孔灌注桩施工中有水下作业部分,也容易带来较多问题,如埋管、塞球时卡管、灌注中卡管以及浮笼等,要求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以塞球时卡管问题为例,一般在塞球制作不合理或混凝土不合格情况下便有该问题出现,针对前一种原因,通常需对导管直径、塞球直径差异问题进行解决,可考虑对塞球利用钢筋捅落,或直接通过机械振动方式,使混凝土能够下落。对于混凝土不合格问题,处理中应注意做好混凝土坍落度控制,或对孔底采取空压机扰动措施,直至清孔结束后将混凝土重新灌入其中。再如灌注时的卡管问题,其多因机械故障问题,使导管中混凝土长时间滞留,甚至有初凝情况存在,这样便会导致卡管问题出现。处理中需及时对浇筑停止,将拔管拔出后,对混凝土利用吸泥机吸出,并在清孔后再次开展灌注过程。假若灌注的混凝土在厚度上过大,单纯通过清孔难以达到处理目标,此时需直接对导管进行更换,重新灌注混凝土。另外,对于浮笼问题,其在水下作业中出现的概率较低,通常下笼中因混凝土顶推力问题,容易使浮笼问题产生。处理时要求在混凝土灌入时,尽可能控制钢筋笼受混凝土的冲击影响,可在混凝土灌入到一定深度时,对导管进行提升,以此使钢筋笼埋深增加,避免钢筋笼上浮问题出现[5]。

三、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相关质量控制建议

在钻孔灌注桩施工中,若质量控制缺失,很容易使上部结构稳定性受到影响。因此,在质量控制中,应注意采取事前预防、事中控制以及事后检测等措施。其中在事前预防方面,主要需对相关施工图纸充分掌握,做好地质情况分析,针对可能出现的施工问题采取预防控制措施,或在具体施工前对人员进行技术交底,将施工问题出现的可能性控制到最低。而事中控制中,需结合实际问题采取处理措施,且注意管理人员应严格把好施工材料设备关,对施工人员适时提供指导,做到及时发现问题并及时处理。另外,事后检测主要集中在竣工验收阶段,可考虑将无破损检测方式引入其中,判断桩基础是否存在质量问题,尤其对于施工中出现问题的部分,应采取二次检测措施,这样才能使桩基础质量得到保障[6]。

结语:

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问题的有效处理是提升项目整体施工质量的关键所在。实际处理施工问题中,应正确认识钻孔灌注桩施工的基本内涵,立足于当前施工中可能出现的问题,包括钻孔中以及水下作业中的问题,采取相应的处理措施,并在施工开展中做好质量控制工作,以此达到成桩质量提高的目标。

[1]陈才军,阚道良.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J].建设科技,2011,(21):77.

[2]赵华芝,寇春兰.浅议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以及解决方法[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0,(05):261.

[3]马亚岑,户相洛.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的常见问题及处理方法[J].技术与市场,2010,(08):34-35.

[4]武斌.浅析长螺旋钻孔灌注桩施工要点及常见问题[J].经营管理者,2014,(10):305.

[5]王彦祯.送电线路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中常见问题及解决对策[J].科技传播,2014,(11):188+178.

[6]阮韬光.钻孔灌注桩基础施工常见问题及处理措施[J].山东工业技术,2013,(13):167.

猜你喜欢
钻头灌注桩钻孔
水中灌注桩施工工艺探讨
基于PLC控制的手柄座钻孔攻丝一体机的研发
一种灌注桩超灌混凝土提前处理工装的应用
长护筒旋挖灌注桩质量缺陷及防治措施
C型钻孔测斜的研究及应用
电子测试(2017年11期)2017-12-15 08:57:33
可切换式反循环潜孔锤钻头设计及优化
PDC钻头侧钻现场应用
钻头磨损后怎样更换
石油知识(2016年2期)2016-02-28 16:20:21
冲击钻孔桩松动爆破技术实践与应用
瓦斯探钻钻头的一种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