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开磷(集团)有限公司赵宽宏
薄脆
□贵州开磷(集团)有限公司赵宽宏
从织金古迹财神庙出来不几步,就见有织金的朋友喊:“哦,薄脆!薄脆!”一听这名字,于是一群人就拥了上去,我跟在后面,从两个颈脖间得见了薄脆的“芳容”。
一架很小的推车,一笼红红的火苗,上坐一口黑得发亮的砂钵,右手在砂钵里点了少许油,左手把一砣油亮的糯米滋粑立即放入砂钵里,轻轻地揉了三两下,或者四五下就拿了起来,一层纸一样、纱一样的脆片就形成了。挑起脆片,揪一小砣糯米糍粑放在里面,洒一点黄豆面,再撒更少的一点酥麻和白糖,然后卷起来就递到食客的手上。
食客拿到手才咬一口就忍不住说:“嚯!脆,糯,香!”于是,旁边有人就咽一口涎水,张嘴说道:“我要一个!”跟着更多人喊着:“我要一个!”我也立即说道:“我也要一个!”
说来不要见笑,本来我是留了肚子的。根据安排,我们这一组的参观,有品尝马记发粑和谢家荞凉粉的内容,这些都是贵州织金这个古城的传统名小吃,据说它们都曾现身很多国家级媒体,逗引过无数食客的味蕾,我能不留够肚子?现在见到这薄脆,我也顾不得许多了,只好跟着喊:“我要一个。”
而摊主大概是这“盛况”见得多了,并不因为生意异常地好而喜于形色,只是机械而又熟练地将右手在砂钵里点少许的油,然后将左手那一砣油亮的糍粑放入砂钵里轻轻地揉几下,再然后揪一小砣滋粑放在薄脆里,撒一点黄豆面、酥麻和白糖,之后卷起来递给食客。通过交谈,我知道了要先将糯米浸泡淘净,上笼蒸熟后倒入石钵内锤打成糍粑,再来制作薄脆。我们好奇地问摊主:“你这一天,得卖多少?”摊主手中的动作一刻也不停地说,“不多,也就20斤糯米,卖完了就收摊。”我们又接着问:“那你一月收入不少吧?”摊主头也不抬地答道,“也不多,也就万把块吧。”有人见那砂钵黑得发亮,就问:“这钵,有年头了吧?”“那是!”摊主脸上这一下荡出了颇为自豪的表情,“30来年了,有人出价两千,我才不卖呢!”摊主告诉我们,织金砂锅,名满黔中,不过现在已是半机械化的制作了。而他这口有30多年锅龄的砂钵,是纯手工打造的,是传家宝,那是舍不得卖的。
终于把薄脆递到我的手上了,咬了一口,就跟着喊道:“嚯!脆、糯、香!”我问摊主,如此脆香而富有特色的美食,是否跟他的这口老砂钵有关。不想摊主诡秘地一笑,并不答我,一副天机不可泄露的样子。
在织金邂逅薄脆,无疑丰富了我的“食历”。
没有见过这样的薄脆:纱一样纸一样的薄;而脆,倒在其次,是相对的,但也相当地诱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