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哥
有些地方的水稻待收割(上)
□坤哥
坤哥走市场
静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飘着桂花香的晴天我们没有珍惜,到现在阴雨连绵才追悔莫及,那些年错过的大雨,这些天全都还给你,好想大声告诉你,明天、后天、大后天还有雨和雪……河南10月平均降雨量100-200毫米,常见同期的2倍左右;合肥10月降雨日数20天,为有气象记录以来最多的月份,出现历史最长秋季连阴雨;上海10月打破常年降水量极限,其中10月22日的66毫米降水量,为近100年来10月下旬单日雨量之最……南京的天气很给中国农资人面子,全国磷复肥会议那几天等到了晴天,而11月16日开始江苏全省进入连续10多天的阴雨模式,23日南京雪花那个飘啊一秒入冬,每天都是阴阴阴,充分影响我写稿之昂扬雅兴,还时不时撒点小雨飘荡雪花来助兴,在这萧瑟的秋风中,发霉成一颗特立独行的“香菇”(想哭),“蓝瘦”(难受)。说了这么多的雨啊雪啊,心塞心凉撒,瓜果蔬菜、经济作物等的影响暂且不表,10月、11月正是水稻收割季,老天爷你何必动不动就哭丧着个脸来相依相伴呢?
看看江苏这一轮“流星雨”来到之前,秋收秋种是个什么状况?先看两个地级市,苏州全市水稻收割69.7万亩,进度64%;小麦播种17.3万亩,进度18%;油菜栽种1.8万亩,进度27%,常年同期已结束。常州市下辖的金坛区10月底时适逢高温,造成田间水稻出现穗发芽,该区成熟度较好的镇糯19、南粳9108、软玉、南粳51等近7万亩普遍出现穗发芽,武运粳23号、武运粳30号近5万亩零星出现穗发芽。下辖的溧阳市也出现穗发芽,同样新添置了不少烘干设备。2015年秋收,常州市农村曾大面积出现黄粒米,今年夏收小麦大面积出现赤霉病,不少农户连续两季遭灾了。这一轮“流星雨”前,江苏省宣布全省水稻总面积3433万亩中已收获2580万亩,进度75%。预计小麦播种面积3262万亩,已播1997万亩,进度61%。预计油菜播种面积453万亩,已播栽349万亩,进度77%。官方统计的数据,且看且疑且信吧!
本期之所以写作《有些地方的水稻待收割》,是南京近郊几位种植大户朋友都来电相邀,他们无一例外地还记得并感谢那篇上了“今日X条”后褒贬不一、纷纷热议的《有些地方的小麦在哭泣》。电话里的邀请词大同小异:水稻成熟了,田间积水却太多了,水稻根系早衰了,有些稻田已经倒伏了,田里面烂得连收割机都动不了,一动就陷下去,假如风大的话倒伏水稻收割起来很困难,问题是倒伏时间长的话,水稻要发霉的呀!想起前几天南通市如皋友人的短信,农技人员对城南街道的一块水稻田进行了产量测定,经过丈量、去杂等程序,最终测定其亩产为570公斤,而在10月上旬的一次产量预测中,这里的亩产被预估为近700公斤。农技人员称,这与近期的连续阴雨有着密切关联。而南通市通州朋友发来的则是喜讯,石港的一个家庭农场,最高亩产达到了835公斤。这个家庭农场是通州市的高产创建示范田,后期强化了田间管理,水稻根强秆壮,有效降低了天气带来的影响。不过稍感欣慰的是:天气冷了,稻穗不发芽,反正我们阴雨天闲着打熊孩子没有多少事,不如你来这里看看市场,顺便喝点小酒,我问了一下六合区,亩产1200斤以上,大体收割进度30%;江宁区,亩产1400-1500斤,不少人家1600斤,大体收割进度1/3;溧水区、高淳区收割一半以上。从电话口气来听,没有小麦收割那季的忧心忡忡,唉声叹气,实话实说地疑问,“这会影响麦子种植的呀!”“那当然,小雪节气前麦子应该都播种完毕,后面就是烂根烂种了,还会出现烂苗”“那怎么不那么着急的呢?”“农民可以不种啊,只要闲1年,政府补贴230块钱1亩,可能比种麦子还划算啊!”我明白了,他们通俗易懂地讲出来的就是目前倡导的轮作休耕呗。
耕地轮作休耕的重大意义,我就不啰嗦了。农业部打算在东北冷凉区、北方农牧交错区轮作试点500万亩,每年每亩150元的标准安排补助金。在河北省星龙港地下水漏斗区试点休耕100万亩,每年每亩补助500元;在湖南省长株潭重金属污染区试点休耕10万亩,每年每亩补助1300元;在云南、贵州两季作物的西南石漠化区试点休耕4万亩,每年每亩补助1000元;在甘肃一季作物的西北生态严重退化地区试点休耕2万亩,每年每亩补助800元。《探索实行耕地轮作休耕制度试点方案》是经过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十四次会议审议通过的,国家也是花了大价钱的,一共拿出了14.36亿元来试点,其中轮作补助7.5亿元,休耕补助6.86亿元,这些钱分配到试点省里,因地制宜采取直接发放现金或折粮实物补助,落实到县乡,兑现到农户。
江苏的雨一直在下个不停,以至于不少江苏人开始怀疑人生,一出门就下雨,一出门就雨夹雪,难道连个天都不喜欢我江苏人?国家今年试点的500万亩轮作和116万亩休耕试点任务,江苏人一亩没有分得到,江苏决定自己拿出4941万元,以县级单位申报进行一定规模的连片试点示范,现在全部名花有主、钞票有土(壤)了。
传媒时评
□ 《中国农资》评论员 阴剑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