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学习在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2016-02-17 01:37沈国英
中学语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成语语文文化

沈国英



成语学习在校本课程教学中的实践

沈国英

当代语言学家许嘉璐说:“成语,在其短短的四个字中常常浓缩着一段史实或传说、神话、典故,传神而引人联想,同时还含蓄地表达着人们褒贬的感情。”成语不仅是语言文化的精华,而且是语言文化的“活化石”和“全息元”,还是一种巨大的可以开发利用的语言文化资源。

成语教学是语文教学中一个稳定而且能牵一发动全身的支点。学习成语抓住几个切入口:文言字词、典故内涵、人文感情的等,依次充分展现成语校本课程的多元教学功效。下面谈谈本人的教学实践。

《厉兵秣马》教学设计

一、背景介绍

学生预先上网了解崤之战的内容。

结合PPT投影的地图,清晰、准确介绍一下“崤之战”的经过。

二、汉字探源

(一)校本教材《成语文选》课文重要字词梳理

1.左右免胄而下,超乘者三百乘。

2.及·滑,郑商人弦高将市于周,遇之,以乘韦先牛十二犒师

3.不腆敝邑,为从者之淹,居则具一日之积,行则备一夕之卫。”且使遽告于郑。

4.孟明曰:“郑有备矣,不可冀也。攻之不克,围之不继,吾其还也。

(二)说文解字

1.引语:汉字除了具有表音功能外,还具有表意功能,在理解的基础上进行识记,理解了字词的起源,不仅记得准,记得牢,还能记得有趣呢。下面我们就从梳理的字词中请几组同学为大家演示如何识记汉字。

很少交流。早期还曾互相探索新奇话题,结婚生子后,日常生活很快被工作、孩子、琐碎家庭事务代替。她是沉默寡言的女子,性格也不活泼,但他知道她心意细密,绝非面目沉闷,只是无从获得通道进入她的内心。她即使生下两个孩子,个性依旧如大海深沉难测。

2.选派各小组的代表上讲台“说文解字”,要求:

(1)从字形的角度,明确所使用的造字法,并分析它的本义。

(2)在本义的基础上,通过清晰的逻辑推理,引申出2—3个常用义,并写出实例(尽量用学过的课内古文或成语做例子)。

3.教师示范

《说文解字》:“械也。从廾持斤,并力之貌。”

会意字,本义“兵器”(厉兵秣马)

三、文化解读

(一)开篇语:语文这门学科从表及里,包括“形、韵、神”三个层次。形,就是语言文字的规范使用;韵,就是文学化的表达与接受;神,就是透过语言文字探索广博浩瀚的历史文化。因此,学习语文不单纯要掌握知识和技能,更要从书籍中汲取文化,让文化逐渐沉淀为我们的人格。任何一篇文章之所以能够被历史选择,历经岁月淘洗而保留下来,就在于它们承载着某种文化的价值。何为文化?我想,文化最核心的特征便是,它是一个民族大多数人普遍接受并奉行的道德准则、生活智慧,情感态度等。

(二)小组交流从文本中提炼出来的文化,要求:

1.用一个成语概括你从文本中所提炼出的文化。

2.选择一个角度切入,先分析文本,然后合情合理地引出文化。

3.围绕你所提炼出的文化,写一段200字左右的议论,谈一谈你对它的看法,可以肯定,也可以辩证地批判。

4.小组成员写完后相互交流,推荐一篇最出彩的文字。

预设

天下兴亡,匹夫有责(弦高)

面对秦国偷袭自己国家的突发情况,弦高没有选择溜之大吉,明哲保身,而是用疑兵之计拖住秦军,火速派人回国报信。疾风知劲草,板荡识诚臣,一个人在危机时刻的选择,最能体现一个人的风骨。弦高,一个普普通通的商人,用他的行动,生动诠释了中国民族传统文化中的最强音——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主义精神。从岳母刺字,到文天祥的舍生取义,在狼烟四起、风雨如晦的危难时刻,总有那么一批仁人志士,舍生忘死,挺身而出,为祖国抵挡疾风骤雨似的箭矢、刀剑、子弹。中华民族绵延千年而文脉不断,文明不熄,正在于我们的骨血里永驻着爱国主义的民族之魂。

◆韬光养晦(郑穆公)

明知客馆中的秦军士兵是秦国偷袭郑国的内应,郑穆公却表现出异乎寻常的礼貌:以粮食供给短缺为由,委婉含蓄地劝说他们主动撤离,令敌人全身而退。郑穆公深知,郑与秦实力悬殊,逞一时之快而怒斩秦兵,将堵死与秦讲和修睦之门。郑穆公深谙“韬光养晦”的生存策略。当自己处于劣势时,掩藏智慧和锋芒,以期打消强大对手对自己的猜忌,先保全自己,然后在卑微者的位置上,默默无声地一点一滴地积累实力,当积蓄足够的力量后,再去和强者叫板,改写自己的弱者地位。韬光养晦策略,在汉武帝大战匈奴、刘备种田中曾得到生动的应用。一分本钱就做一分本钱的生意,有一份实力就说一份实力的话。谁说中国人只会诗情画意、琴棋书画,在应对犬牙交错局势的斗争哲学上,中国人同样出类拔萃。

四、成语应用

聚焦“厉兵秣马”,辨析四个句子中“厉兵秣马”用得是否恰当?说说理由。

五、课堂总结

著名特级教师黄厚江老师提出,语文课就是“以语言为核心,以语文学习活动为主要形式,以提高学生的语言素养为根本目的”这种“本色语文”的理念在校本课程的学习中更能以多种学习方式明确地体现。在高中阶段建设基于语言文字开掘文化意义的新领域,拓展高中语文教学新的视角,构建高中语文教学新的有效途径,可以引导学生在感悟、自省、内化中,成为人文底蕴深厚、可持续发展能力强的新青年。

★作者单位:江苏奔牛高级中学。

猜你喜欢
成语语文文化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年味里的“虎文化”
《快乐语文》2022年全新改版!
谁远谁近?
拼成语
猜成语
语文知识连连看
语文妙脆角
语文知识连连看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