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学生的真问题讲开去——《品质》一文中不可忽略的人、物、情

2016-02-17 01:37周海林
中学语文 2016年12期
关键词:靴子格斯品质

周海林



从学生的真问题讲开去——《品质》一文中不可忽略的人、物、情

周海林

笔者在教学《品质》时,依据以学定教、以问促思、以思导学的原则,被班上学生提出的问题吸引,在课堂教学时,顺着问题引导学生进一步细读文本,认真思考,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研讨,一样顺利完成了预期学习目标。

一、不可忽视的“人”——格斯拉的哥哥

在教学这篇小说时,经过细读品味,就可以注意到哥哥这个人物,看似着墨不多,而实际上却是作者的巧妙安排,在某种程度上代表着“品质”的内涵和悲剧意义。

在文中的第5小节第一次提到格斯拉哥哥。这一段叙写是在三、四小节叙述了格斯拉对自己制鞋手艺的高超和品质的自信之后,是在描述了格斯拉的外貌之后。三、四小节的这些描写,作者充分将人物形象和职业精神融为一体,突出了格斯拉对自己手艺的自信,对自身职业的认真和自尊。“皮革制成的人”充分说明他们的固执和坚持。“迷恋着理想”更充分说明了他们对理想的追寻和对品质的坚守。

文本中第二次出现哥哥的字样是在第10小节。这一段叙写仍然是将他们兄弟二人“合二为一”来写的,只是再次强调兄弟二人的区分办法。

文本第三次写到格斯拉哥哥是在34到41小节。这一段话一是从“我”的角度写出了哥哥的老实本分,突出他的性格和善,更请特别注意一下“我”对见到他哥哥的期盼;二是从格斯拉弟弟的角度写出他与哥哥相依为命、共度艰难的深厚情感;三是通过格斯拉弟弟的嘴,说出哥哥会做顶好的靴子,因为失去了一间店铺,而心里老想不开,表现了其哥哥对小店及制鞋工作的情感的执着和痴怨。

综上所述,我认为哥哥这个人物不仅仅是为了衬托格斯拉弟弟,更是作者刻意塑造的一个比“格斯拉”更“格斯拉”的人物,他抢先离世,不仅仅因为他的年老体弱禁不住挨饿,而是因为他对于制鞋投入了更深的情感,生意惨淡对他造成了更大的打击,所谓”情深不寿”是也。

二、不可忽略的“物”——橱窗中的靴子

关于这一重要的物,学生一般都能够看到文本中的描写和预示人物命运的转变,但对于作者如何通过这个“物”来集中表现小说主题中的“品质”,却往往言之甚少。

对橱窗中的靴子集中叙写是在课文的第二小节。作者经过一番铺垫之后,才具体描述那几双靴子的“外貌”,但还是“大音希声、大美无言”,无法正面描写,只能侧面启发你去想象它的美。一个是“细长到非言语所能形容”的轻跳舞靴;一个是“叫人看了舍不得离开”的漆皮靴;只有最后那双褐色长筒马靴,作者说“闪着怪异的黑而亮的光辉”,但“虽然是簇新的,看来好像已经穿过一百年了”,可见作者“做新如旧”的高超技艺,最后作者用“只有亲眼看过靴子灵魂的人才能做出那样的靴子——这些靴子体现了各种靴子的本质,确实是模范品。”来表达内心的极度赞美。小说开始这一段的叙写正为“品质”这个主题做了很好的蓄势和铺垫。

而随着格斯拉兄弟坚守职业道德和产品质量的惨淡经营,第28小节中“他的店铺外边的两个橱窗中的一个漆上了另外一个人的名字——也是个靴匠的名字”暗示了他生意的惨淡,更形象逼真地说明了格斯拉兄弟发展空间的狭窄。

小说最后写格斯拉彻底经营失败了,一个年轻人成为店面的主人。但我认为作者想说明,不管时代如何发展,人们对于美的事物和品质的追求应该是永恒的,只是我们很多时候在不经意中失去了它,所以,这个不可忽视的“物”也是小说题旨所在,是作者的“物化理想”,也是格斯拉兄弟品质的“物化存在”。

三、不可忽略的“情”——“我”的情感

从结构角度看,“我”作为小说的线索人物,是格斯拉兄弟经营失败的见证者,也是小说的叙述者。无论是旁观者还是亲为者,他对格斯拉兄弟的情感,从一开始的好奇羞涩,到赞美惊叹,再到同情怜悯,以及最后的无限感慨,都说明了我的情感变化,也说明了“我”作为一个普通顾客人性的闪光。

小说通过“我”与格斯拉的具体交往,塑造了诚实、守信、敬业,拥有高超制靴工艺的老手艺人形象。从情感角度看,“我”对格斯拉的情感又是复杂的。一方面,“我”对格斯拉的高超手艺和敬业精神无比敬佩,以至“我”走进他的店铺就像走进教堂那样,心灵会得到某种程度的净化,所以“我”总是不自觉地接近格斯拉;另一方面,“我”对格斯拉兄弟又有一种潜意识里的畏惧,“我”在潜意识里总是在逃避着格斯拉。文章中有这么一个情节:“虽然我只需要两双,我却向他定做了三双;我很快就离开了那里。我有一种难以描述的感觉,以为他的心里把我看成对他存坏意的一分子;也许不一定跟他本人作对,而是跟他的靴子理想作对”。现实生活中我们会发现,有信仰、有追求的人总在不知不觉中影响着周围的人,有时会“裹挟”着我们的意志。如第10小节文中的“我”正象征着那些徘徊在理想与现实之间的人们。“我”敬重像格斯拉那样有着高尚品质,勇于追求理想的人,但潜意识中,“我”又在逃避着这种人。因为格斯拉身上有一股无形的力量威压着“我”。虽然“我”并没有见到过这种无形力量的威力,但“我”可以感受到那深藏其中的巨大能量。或许正是这一股奇异的力量促使“我”产生了既想接近,又不愿接近的矛盾心理。这种矛盾的心理其实也是理想与现实这对矛盾投射在“我——高尔斯华绥”身上的具体表现,高尔斯华绥在当时条件下,也无法给“格斯拉兄弟们”指明一个好出路,只能是无限的同情和不尽的感慨而已。

课堂教学的新常态提倡“学在问中,以问导学”,把“真正的学生问题”作为课堂教学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时,我们的课堂显得比任何时候都更活泼生动,也更多思考的碰撞和智慧的生成,这种基于真问题的课堂教学才是立足学情的“引领和建构”,才是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语文能力的教学方式。

★作者单位:江苏口岸中学。

猜你喜欢
靴子格斯品质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易格斯(上海)拖链系统有限公司
小斑马买靴子
氯化钙处理对鲜切萝卜生理与品质的影响
“鄞红”、“巨峰”、“红富士”葡萄及其杂交后代品质分析
浅谈民生新闻栏目特色的挖掘
工商联副主席潘刚:让中国企业成为“品质”代名词
圣诞老人靴子
福格斯公园逃生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