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端制造装备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2016-02-17 00:31赵则祥赵惠英于贺春张国庆王文博
中原工学院学报 2016年5期
关键词:机械类高端装备

赵则祥, 赵惠英, 于贺春, 张国庆, 李 彬, 王文博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高端制造装备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思考

赵则祥, 赵惠英, 于贺春, 张国庆, 李 彬, 王文博

(中原工学院, 郑州 450007)

介绍了中原工学院与北京微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联合开展高端制造装备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实践模式,并探讨了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实践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为进一步提高高层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水平,满足高端制造装备等领域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需要建立高水平的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国家有关部门在高层次人才培养方面应给予经费和政策支持,形成各关键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梯队型高层次人才团队培养模式,为高端制造装备的快速创新发展提供人才队伍保障。

高端制造装备;精密超精密;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国家高技术的发展和创新战略的推进,对高校机械类专业学生的工程和创新能力的培养要求越来越高,许多学者对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改革进行了探索。何亚银等从基本理念、师资队伍、实践教学体系等方面出发,探讨了机械专业创新型人才的培养问题[1];贺利乐等在分析机械类本科人才培养背景的基础上,提出了“一优两突出三注重”的人才培养模式[2];唐峰等提出了以产学研为平台、理论课程体系为构架的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3];杨恩霞等从课程设置、教学方式以及考核方式3个方面分析了国外几所大学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对我国高校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提出了一些建议[4];刘英等将质量功能配置(QFD)原理运用于高等院校机械类高素质应用创新人才培养过程,构建了人才培养质量屋,规划了专业培养方案[5];刘永平等以机械类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的科技创新训练基地为平台,构建了适于机械类学生科技创新能力的培养模式和组织管理模式[6]。各高校开展的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有力地推进了我国机械类专业学生工程和创新型能力的提升。但总体上讲,上述人才培养模式尚不能满足社会经济发展对机械类专业人才质量的要求,还需要进一步拓展视野,开展更深层次的关键领域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

在国家“863”“973”、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支撑计划、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重大国际合作以及各种引智项目的支持下,我国的科技实力得到了迅速提升,满足了一系列国家重大需求,各领域涌现出了多个创新团队和领军人才。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等项目中特别设置了人才与团队培养要求,其目的就是在一些关键领域形成真正有实力且可持续发展的创新型研发团队,培育一批关键领域的拔尖和领军人才。但在项目的团队与人才培养方面,存在团队建设有形无实,单位属性明显,没有形成真正有实力的、可持续发展的紧密型创新团队等问题。项目结束后,如果没有持续的合作项目,团队也就随之解散;再有新的合作项目,再组建新的研发团队,没有达到项目设置团队建设要求的初衷,关键领域的创新团队始终在低水平徘徊。自2009年启动“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国家科技重大专项(04专项)以来,我国开展了一系列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的研发工作,解决了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中对高档数控机床的需求问题,为我国培养出了一批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功能部件设计、制造、检测、实验等方面的创新团队与领军人才。但同样也存在上述团队建设中的问题。在国家“863”项目和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的持续支持下,一批国家急需的精密超精密制造机床被研制出来,也进行了高端制造装备创新团队建设和人才培养工作。北京微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与中原工学院建立了长期的合作关系,以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和国家级“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为载体,开展了“高端制造装备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可为其他领域建设高水平创新型团队和人才培养提供借鉴。

1 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的探索与实践

北京微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是一家研发、生产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和精密气(液)静压主轴、转台、导轨以及人造花岗岩床身等功能部件的小型高科技企业,产品有高精度大口径非球面铣磨机、大口径平面抛光机系列、超精密铣床、小型精密车床、高精度立式活塞车床、多焦点眼镜镜片车床和抛光机、特殊晶体切割机系列(金刚石带锯切割机、往复式金刚石线切割机、金刚石环线切割机)、蓝宝石长晶炉系列、蓝宝石晶体金刚石线开方机、精密形状测量机、高精度大口径轮廓测量仪、一维测量平台、大口径四维调整工作台等精密超精密制造装备与测量仪器。在研发这些加工设备与测量仪器的过程中,公司始终将高端制造装备的人才培养作为其研发工作的重要一环来抓,一些重要工作在有经验的专家指导下,放手让年青人做。自2007年公司成立之日起,公司就清醒地认识到,高端制造装备人才在世界范围内都属于紧缺人才,高端制造技术与制造装备西方发达国家对我国实行禁运,靠引进的路子行不通。另外,国内一些长期从事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研发的单位、老专家在陆续退出,研发工作重点也在逐渐改变。公司发展的根本出路在于培养一批适合公司发展的高端制造技术与装备领军人才和技术骨干。因此,公司制定了与中原工学院开展技术研发和开展“高端制造装备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的发展战略,力争经过若干年的合作与探索,培养一个真正有实力、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高端制造装备创新团队,推动一批青年技术人员成为该团队的领军和骨干人才。

公司与中原工学院在人才培养方面实行三方面合作战略:一是培养教师工程能力。中原工学院选派青年优秀教师和新进博士到公司进行工程能力培养,合作申报和承担国家重大科技专项项目、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以及功能部件研发,取得了较好的效果,既弥补了中原工学院教师在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方面知识的不足,提高了工程能力,又为公司项目承担和装备研发提供了人力和技术支持。二是研究生培养,根据公司需要,选派研究生到公司进行“1+1+1”模式工程能力培养。所谓“1+1+1”模式就是研究生第一年到公司进行工程能力培养,第二年回校修理论课(根据工程实际,有目的选择专业课),第三年根据公司需要回公司或留校从事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也可以采用第一年在校修理论课,第二年到公司进行工程能力培养,第三年继续留公司或回校从事研究并完成学位论文。根据研究生的能力,公司将安排相应的工作。有些学生在公司工程能力培养期间,在有经验技术专家的指导下,承担并完成了重大项目的研发任务。三是培养机械类专业本科生的工程能力。起始阶段是选派少数学生到公司开展毕业设计工作,以公司的实际需要为毕业设计课题开展设计,达到工程能力培养的目的。本科毕业生根据公司和自身意愿,可留公司工作。这种合作培养模式公司和学校都感觉时间还比较短,需要将培养期延长至一年。结合中原工学院和公司合作承担的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国家级“专业综合试点”项目,确定在公司开设“高端制造装备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班”,进行人才培养模式探索[7]。在中原工学院教务处的支持下,根据公司的实际,对参加探索班的该专业大四第一学期课程进行整合,开设了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精密机床设计、精密测量技术等与高端制造装备紧密相关的课程。2013年开设了第一期,有15名学生参加,其中2名学生留公司工作;2014年开设了第二期,有10名学生参加,其中7名学生留公司工作。根据企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将持续开设这类性质的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班。参加探索班的学生在大四第一学期须完成两方面任务:一方面,完成公司的工作任务,进行加工、装配、检测、设计等全方位的工程能力培养,对于特别突出的学生,安排其到设计部门,参与实际项目设计;另一方面,学校派教师到公司进行课程讲授(利用晚上和周末)以及指导其他实践环节,一些课程由公司导师和学校教师共同讲授。大四第二学期,结合公司工作任务开展毕业设计工作。在公司进行工程能力培养的学校教师担任探索班的班主任,公司也派一名员工负责探索班本科生、研究生和教师的生活。公司为探索班学生、研究生和教师提供免费食宿和工作学习条件(办公座椅和电脑),并给予一定生活补助。公司与中原工学院合作开设的“高端制造装备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班”实现了“三赢”。一是公司要赢。学生在工程能力培养期间,在有经验技术人员的指导下,完成公司的实际工作;更重要的是,通过工程能力的培养,为公司培养了一批重要技术骨干,留在公司工作的学生已经适应公司的文化,至少比新进学生早进入工作状态半年以上。二是学生要赢。人才培养的主体是学生,通过一学年的工程能力培养,学生工程与创新能力得到明显提升,并对公司的发展有信心,对我国高端制造装备产业发展有信心,愿意留在公司发展。三是学校要赢。通过这种合作,逐渐形成一套校企合作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受企业欢迎的人才,促进学校的教学改革,提升人才培养质量。通过对前两期合作进行总结,第三期将更加规范,公司将邀请国内著名学者给探索班学生和研究生作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和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相关领域的学术报告,不断扩展学生的视野。

另外,中原工学院在公司经过工程能力培养的4名研究生,毕业后考取了西安交通大学精密超精密制造技术与装备方向的博士研究生。目前,一名博士研究生已经毕业回中原工学院任教,与公司合作正在从事超精密铣床的开发与工程化等工作。

2 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中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为提高本科学生的工程能力,教育部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试点工作,省、校也相继启动了“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试点工作。“卓越工程师培养计划”的核心是本科学生至少有一年在企业进行工程能力培养,但实施效果不是很理想,其原因是企业领导对参与人才培养的重要性认识不足。因为国家也没有相应的激励政策,参与高校的人才培养需要人力、经费投入,人才培养只有长期坚持下去企业才能受益。而一些企业关注的是当前的生产和效益,解决的是企业用工紧缺问题。尽管也是一年,甚至更长,但其结果是学生不满意,这样的实习不能满足学生工程能力提高的迫切需求。学校也不满意,没有真正实现教学模式改革。中原工学院与北京微纳精密机械有限公司实施的“高端制造装备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班”只能解决高端制造装备领域技术骨干的部分需要。目前,受企业住宿、经费等的制约,还不能满足大批量学生参与探索班的需求,若要扩大培养规模,还需要投入大量的经费。“高端制造装备高级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班”主要是培养该领域的技术骨干,为培养该领域的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进行人才储备,使其通过参与企业的设计、制造、装配、测试、管理等工作,工程能力明显提升。要使高端制造装备领域技术快速提升,还应对该领域的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进行持续探索,如可以开展学士后、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博士后等不同层次的人才培养。高端制造装备领域高层次人才除了应具备非常强的工程能力外,还应具备该领域的理论知识和计算机仿真设计与虚拟制造能力,较强的创新能力,以及解决重大技术问题的能力。受国家一些规定的限制,如硕士研究生名额和在职工程硕士以及博士授予权的限制,像中原工学院这类高校只有全日制硕士点,而没有在职工程硕士授予权以及博士授予权,要与企业开展高层次领域人才合作培养会受到极大的限制。总之,要解决高端制造装备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改革所面临的问题,需要建立可持续发展的高水平工程与创新能力培养基地,以及大量的经费投入。

3 高层次人才培养模式提升水平的建议

为满足我国各领域高层次人才培养的需要,应在一些关键领域且发展潜力大的中小型高科技企业,建立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满足这些领域对高级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的旺盛需求。国家教育部、工信部、财政部、税务总局等部门应根据各关键领域的需要,给予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经费支持,给予建立高层次人才工程能力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的企业减税或免税,提高企业参与高层次人才培养的积极性。国家教育部在研究生招生计划及在职工程硕士授予权和博士授予权等方面应向与企业合作建设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且实施效果好的学校倾斜,使培养基地在高层次人才可持续培养方面发挥更大的效益。国家科技部、工信部在国家科技重大专项项目中,应单列高水平团队和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由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申请,招收学士后、硕士后、博士后等。对于高档数控机床与基础制造装备领域的高层次人才,要以项目为载体,对高档数控机床及其单元部件领域的设计、制造、装配、检测、数控所涉及的理论、仿真技术、工程实践等进行全方位培养。要邀请全国在该领域的知名专家讲课,培养周期2年,以分组的形式完成一个完整的项目方可考核合格。考核合格的人才可留在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所在公司工作,也可到其他公司工作,即培养的人才不归基地所有,目的是为该关键领域培养人才。对于合作建立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的企业和高校,要建立完善的管理和考核制度,教育部门要定期对基地实绩进行考核。对于业绩突出的基地,在经费上加大支持力度,在政策上给予更大倾斜;对于业绩较差的基地,提出警告并减少经费支持和政策倾斜,限期进行改进,对于改进效果明显的基地,继续予以支持,对于改进效果不明显的基地,取消该培养基地。相信我国各关键领域通过建立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并严格按上述模式进行高层次人才培养,将会为我国各关键领域培养一批受企业欢迎、能够解决关键技术问题、工程与创新能力强、理论扎实的技术骨干、技术带头人和领军人才。

4 结 语

高层次人才是我国各关键领域创新发展的关键,高层次人才培养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高校和高科技企业紧密合作,积极探索培养模式,为我国高科技领域培养工程和创新能力强的高层次人才及团队。只有国家有关部门给予高层次人才工程和创新能力培养基地政策和经费支持,形成各关键领域高级应用型人才、创新型人才、技术带头人、领军人才梯队型高层次人才团队培养模式,才能为我国实施的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发展战略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1] 何亚银,彭玉海,魏伟锋,等. 机械类专业创新人才培养模式的研究与实践[J]. 装备制造技术,2009(3):191-192.

[2] 贺利乐,原思聪,张小龙. 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J]. 教育与现代化,2010(2):40-44.

[3] 唐峰,朱瑞林,蔡磊. 基于产学研平台培养机械类专业创新型人才的研究[J]. 中国电力教育,2012(4):12-13.

[4] 杨恩霞,孔凡凯,李立全. 现代教育技术下国外机械类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及启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 2012(23):38-40.

[5] 刘英,许延飞,黄冉. QFD在机械类高素质应用创新型人才培养中的应用[J].高等工程教育研究,2011(2):124-128.

[6] 刘永平,李涛, 吴爱梅, 等. 机械类专业学生科技创新能力培养方式探讨[J]. 实验室研究与探索,2011(5):86-87.

[7] 于贺春,张国庆,赵则祥,等.机械设计制造及其自动化专业卓越工程师企业实践方案研究[J].中原工学院学报,2015,26(2):104-107.

(责任编辑:陆俊杰)

Key words: high-grad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precision and ultra-precision; high level 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 exploration

Exploration and Thinking on High-level 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 of High-grad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ZHAO Ze-xiang, ZHAO Hui-ying, YU He-chun, ZHANG Guo-qing, LI Bin, WANG Wen-bo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Zhengzhou 450007, China)

In this paper, the high-level 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 of high-grad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under the cooperation of Zhongyu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 and Beijing Micro-Nano Precision Mechanical Co., Ltd is introduced, and some difficulties and problems in the practice of the high-level talents cultivation pattern is explored. For further promoting the quality and level of high-level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meeting the needs of high-level talents in the high-grad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field, it is needed that the high-level cultivation base of engineering and innovation capability for high-level talents. It is suggested that national departments concerned provide some financial and policy supports in the high-level talents cultivation and the cultivation pattern of the high-level talents echelon type team with high-grade application person, innovation talents, technical head person and leading talent for each key field be formed, which can provide a talent team guarantee for the fast innovation development of high-grade manufacturing equipment.

2016-07-18

教育部财政部第三批高等学校特色专业建设点项目(TS1Z176);教育部“专业综合改革试点”资助项目(ZG0342)

赵则祥(1958-),男,河南通许人,教授,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精密测量技术与仪器、标准化。

1671-6906(2016)05-0106-04

G640

A

10.3969/j.issn.1671-6906.2016.05.023

猜你喜欢
机械类高端装备
这些精锐与装备驰援泸定
高端油品怎么卖
港警新装备
Polk(普乐之声)推出高端Reserve系列音箱
防晒装备折起来
基于OBE理念的机械类专业实践教学改革
高端制造业向更高端突围
“澳”式无双开启高端定制游
机械类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报告定量分析计算若干问题探讨
机械类“先进制造技术”课程教学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