稳定生猪既要“保供给”也要“保环境”
近日,农业部部长韩长赋表示,当前,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重点要抓好调减玉米、稳定生猪、提升牛奶三个方面。这三方面都直接或间接与畜牧业相关。其中,“稳定生猪”因近期全国猪肉价格的大幅波动上行成为关注焦点。
农业部历来高度重视生猪产业发展,生产水平逐年提升。但目前仍有55%出栏肥猪由众多年出栏500头以下的小散户提供。这种小规模大群体的生产格局特别容易出现“一哄而起”“一哄而散”的情况,价格大涨大跌也主要由此产生。同时,从畜牧业发展环境来看,环保压力对规模养殖约束趋紧,突发食品安全事件和疫病对生产冲击,畜产品进口压力等也都是稳定生猪生产必须面对的问题。
对于大众关心的猪肉价格上涨问题,在4月7日农业部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农业部畜牧业司司长马有祥表示,近期生猪价格持续上涨主要缘于前三年价格长期低迷的反弹,具有恢复性和补偿性。尽管猪肉价格在高位运行,可能还要维持一段时间,但伴随着生猪出栏的逐步增加,猪肉价也将逐步企稳,暴涨的可能性不大。他还解释,这一轮猪周期受到禁养影响,加大了产能下调的深度。
当前,生猪养殖环保压力越来越大,规模化养殖废弃物处理规定越来越严。据了解,目前已有10个省份已经启动或正在启动生猪禁养区划定工作,禁养区内生猪规模场拆除搬迁影响了2000多万头的生猪出栏量,生猪调减量比较大。与此同时,生猪养殖“保供给”的任务并未缩减,猪肉是与人民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产品,养殖业对农民收入也有重要影响,我们面对的不是要不要养猪的问题,而是要养好猪的问题。
很多人认为养猪会造成严重的环境污染,但这种理解是片面的。生猪养殖废弃物的“排放量”不等于实际“污染量”,其中很多废弃物是可以通过种养结合等手段加以合理利用的。因此,对于生猪污染问题,既要下大决心解决,也不应脱离实情、过度渲染。要找到“保供给”和“保环境”的结合点和平衡点,坚持“合理利用”与“保护治理”并重,既让老百姓吃得起,又让养殖户有钱赚,同时保证环境不污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