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李向林(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土壤与施肥岗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南方地区高效草地农业系统―云南省种羊繁育中心调研
文│李向林(国家牧草产业技术体系土壤与施肥岗位、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
自2014年起,国家在南方10省实施“现代草地畜牧业推进行动”项目,这对于逐步改善南方草地畜牧业基础设施和科技支撑条件,提高草地资源利用率和农村劳动生产率,推动南方现代草地畜牧业发展及促进农民增收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结合目前承担的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建设项目中“岗位-实验站”的对接要求及中国工程院咨询项目报告中案例分析部分内容的撰写需要,中国农业科学院北京畜牧兽医研究所草地生态研究室研究员李向林一行于2014年11月16~22日先后赴云南、贵州和四川三省四地完成了考察调研,实地走访了云南省种羊繁育中心、贵州省晴隆县草地畜牧中心、兴仁放马坪种羊场和四川洪雅牧草种植-循环经济基地,并与当地生产技术人员和管理骨干进行座谈交流,对南方典型地区不同气候资源环境条件下草地畜牧业经营管理与发展模式等有了较为深入的了解,此为系列报告之一――云南省种羊繁育中心调研。
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以下简称“中心”)及其周边草地草山属低纬度云贵高原季风气候,海拔2850米,四季温差小,干湿季节分明,夏秋降水多而冬春干旱少雨。光照充足,雨热同季,无霜期长,雨量年内分配不均往往造成春旱,当地种植的牧草品种主要是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和鸭茅等。
通过调研发现,该中心过去几年内种植人工草地,在正常水热条件下年干物质产量为7500千克/公顷,且其生长量主要集中于夏秋季节,而冬春季生长量极少。中心2014年的测定结果得出,如果改种一年生短期饲料作物如青贮玉米与小黑麦进行轮作的话,夏茬青贮玉米干物质产量为17895千克/公顷,冬茬小黑麦干物质产量为7560千克/公顷,年产量可达25455千克/公顷,合计为人工草地干物质产量的3.39倍,且全株青贮玉米和小黑麦青干草在营养价值和适口性上都优于人工草地。因此,扩大一年生短期饲料作物的种植面积可大大提高草地的载畜量。
以该中心山羊队为例,在总草地面积不变的情况下,1994年以前,仅供500只能繁母羊(绵羊)全年放牧;2000年开始大面积种植短期饲料作物并制作青贮,草地载畜量逐步上升;到2013年,种植短期饲料作物30公顷,饲养能繁母羊1100只,调出青贮饲料700吨;2014年种植饲料作物66.7公顷,饲养能繁母羊1200只,调出青贮饲料3400吨(表1)。
表1 种植饲料作物后的能繁母羊数量与青贮饲料产出
经过与中心技术人员的实地座谈发现,该中心在生产过程中十分注重总结和归纳草地生产管理经验及其关键技术措施,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中长期人工放牧草地管理的六项核心技术:
1.“建”。根据当地物候及地理条件,因地制宜改良天然草地,建植以多年生黑麦草、鸭茅、白三叶为主的优良人工草地。
2.“围”。划分放牧小区,进行划区轮牧,依据牧草生长、家畜对饲草的需求状况,定期逐区循序轮回放牧,减少牧草浪费并有效改善牧草再生。
3.“用”。牧草生长旺季,除放牧利用外,对剩余牧草及时收储并制作青贮或晒制青干草,充分提高草场利用效率。
4.“除”。对羊群放牧利用后的草地杂草进行机械割除或牛群随后放牧以清理杂草,提高牧草质量和草地生产力。
5.“补”。经放牧或刈割后的草地,根据土壤肥力状况可适时补施肥料,同时对豆-禾混播比例失调或密度较低的草地酌情进行补播。
6.“封”。对刈割或施肥补播后的草地进行封育以减少放牧干扰,促进牧草恢复再生并提高草地质量。
中心还探索以“人工草地套种苕子”提高青干草产量和品质。中心区域内的退化草地于每年8月中下旬施用农家肥,同期以每公顷30千克的标准撒播苕子,其后进行封育禁牧直至11月中旬完成收获并晒制青干草,该举措最初的试验测定分析表明,收获后再封育,草地的产量和质量均有大幅提高,利用苕子再生性和当地气温条件,还可生长小茬饲草供家畜利用,这一方法经大面积试验已初步取得成功,并将在以后的草地生产管理中进一步推广应用。
中心通过充分利用中长期人工放牧草地,提高了草地载畜量,且在实施过程中大量采用机械化操作,极大降低了劳动力使用和生产成本,生产效率大幅提高,中心800公顷左右的放牧草地除了承载5100只羊和330头肉牛放牧采食之外,还可收储裹包青贮草1720捆,青干草10051捆,折合牧草干物质472.2吨,除冬春季节补饲利用之外,还可作为商品饲草出售以进一步增加草地生产效益。
此外,在畜群数量不变的情况下,中心扩大一年生饲料作物种植面积,增加饲草收储量和草产品销售数量,进行长短结合,使草产品成为与种畜销售并重的两大经济收入来源。2014年剩余饲草按计划全部出售即可带来100多万元的销售收入。截至2014年11月底,该中心共繁育种羊3091只,种牛124头,推广销售种畜2546头(只),签订种羊销售合同1000只,实现年销售收入700.8万元,对西南地区牛羊良种化建设起到了重要的促进作用。
经过多年的不断摸索和反复实践,位于寻甸的云南省种羊繁育推广中心在草地畜牧业生产过程中总结并制定出了一套成熟完整的经营发展模式,并已在生产实践中得以大范围推广应用。该中心立足云贵高原气候与区位特点,紧紧围绕提高草地生产力与土地利用效率及增加优良畜种数量的发展目标,根据当地全年干湿分明的水热分布特点,在不同类型气候、土壤与地形要素的草场,因地制宜地实行草地科学建植与生产,发展以机械化、良种化、集约化的技术密集型为特征的草地畜牧业,建立具有我国南方典型地域特色的高效草地农业系统,以牧场分类管理经营理念率先形成南方新型畜牧业发展的模式范式,全面提高了畜牧业综合效益和劳动生产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