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康市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研究

2016-02-17 01:21陈少谋刘绵刚张清杰陕西省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
中国畜牧业 2016年23期
关键词:安康市腊肉养猪

文|陈少谋 刘绵刚 张清杰(陕西省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

安康市现代生猪产业发展研究

文|陈少谋 刘绵刚 张清杰(陕西省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

中国是世界养猪第一大国,猪肉产量和消费量均占世界的50%以上,2014年,全国猪肉产量达到5671万吨,比上年增长3.2%,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为66.4%,全国猪肉消费量5717万吨。2015年6月16日,农业部发布了《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15——2024)》,未来10年全国猪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比重将从2014年的66.4%降至2024年的64.9%,年出栏500头以上规模户将成为生猪养殖的主导,到2024年其出栏比重将会达到60%以上。

一、生猪产业发展现状

1.生猪产业已成为安康市农村经济立市产业。陕西省畜牧业布局是“陕北羊,关中奶,陕南猪”,省委、省政府提出,到2020年陕南发展生态猪1000万头。2014年,全市生猪存栏数、出栏数分别达到238.65万头和320万头;生产猪肉23.11万吨,占全市肉类总产量的82.21%;实现畜牧业产值45.37亿元,其中养猪业占80%以上。

2.规模养猪从无到有,迅速发展壮大。2006年以前,全市均为农户散养猪,还没有规模养猪场,到2015年年底,全市已有千头猪场628个,万头猪场69个,其中采用现代养猪装备技术的猪场11个,有年出栏肥猪50头以上的农户1.65万户,全市养猪规模化率达到75%。

3.生猪产业体系基本成形。全市生猪产业种养加销产业体系基本形成,已有全国核心育种猪场1个,原种猪场1个,种公猪站6个,生猪人工授精站175个,输精点571个;全市有配合饲料生产企业2家,年生产能力60万吨;有肉类加工企业18家,年加工能力400万头;有机肥加工厂9个,年加工能力10万吨以上。

镇坪县美味佳公司生产的“乡肴”牌腊肉系列产品,镇坪县津元春食品有限公司生产的“化龙山”牌腊肉系列产品和石泉县鬼谷子食品厂生产的“鬼谷子”牌腊肉产品均已成为陕西省著名品牌,“乡肴”牌已是中国著名商标。全市发展“阳晨生猪产业联盟”加盟养猪企业109户,入盟猪场生产规模达到100万头以上,在安康、西安等地建设“康硒谷”牌富硒猪肉直销店18个。

4.养猪生产水平迅速提高。全市生猪出栏率、生猪成活率明显提高11.62%,料重比明显下降,由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完成的“安康市标准化规模养猪技术示范与推广”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2010年获省政府农业技术推广成果二等奖,同时获安康市政府科学技术一等奖。

5.自然生态条件适宜于发展生态富硒生猪产业。全市十县区国土总面积23391平方千米普遍含硒,属于全国最大的天然土壤富硒区。全市森林覆盖率在60%以上,有林业用地2878.7万亩,天然草资源1008.31万亩,其中可利用面积931.45万亩,有退耕地280万亩,耕地513万亩。每年生产玉米30万吨,麸皮3万吨,米糠2.2万吨,菜籽饼(粕)5.58万吨,芝麻饼(粕)0.66万吨,发展生态富硒养猪自然生态条件得天独厚。

目前,全市已有生态富硒示范猪场60余家,主要生产生态富硒土猪、土杂猪、杂交野猪、长大二元杂交猪、杜长大三元杂交猪,生态富硒土猪肉售价是普通猪肉的2倍以上,产品除在本市销售外,还销往西安、成都、重庆、十堰、北京、上海等国内大中城市,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6.研究制订了富硒猪肉生产陕西省地方标准。2012年,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研究制订了富硒牧草生产、富硒青贮饲料生产、富硒配合饲料生产、富硒腊肉生产、富硒配合饲料、富硒猪肉、富硒腊肉7项陕西省地方标准发布实施。

7.与中国农科院建立了广泛的联系。2013年,安康市政府与中国农科院签订了开发安康富硒资源合作协议书,并制定了发展规划,以中国农科院为技术依托联合成立了九个课题组。中国(安康)富硒产品研发中心在2015年底,被国家发改委批准为国家重点实验室。富硒猪肉(富硒饲料)课题组2015年生产富硒饲料2.66万吨,生产天然富硒肥猪7万余头,天然富硒冷鲜肉0.3万余吨,富硒腊肉480吨,富硒腊肉干810吨。

二、存在的问题

1.自然生态富硒资源未能充分利用。全市每年生产玉米30万吨,若50%用来生产天然富硒配合饲料,可生产生态富硒肉猪300万头,而2015年只生产了10万头。全市无公害生产整县环评的只有紫阳、白河、汉滨、汉阴四县区,2015年出栏无公害生猪165.68万头,仅占全市出栏生猪总数312.16万头的53.08%。绿色富硒、有机富硒猪肉产品认证在全市还是空白。

2.肉类加工水平低。2015年,全市屠宰加工企业屠宰加工生猪25.54万头,仅占设备设计加工能力的6.39%,加工猪肉1.92万吨,占全年猪肉产量22.69万吨的8.46%,而且生产的都是普通产品,以白条肉为主,分割肉、腊肉、腊肉干等产品比例少,没有进行精深细加工和开展综合利用,产品附加值低,市场竞争力差,效益不高,绿色产品、有机产品还属空白。

3.生产经营组织比较松散。龙头企业没有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用共同体,产加销严重脱节。

4.全市生猪产业发展缺少畜牧兽医技术人员和企业管理人员。致使一些养殖企业生产水平不高,效益差。有的猪场母猪受胎率只有70%,仔猪成活率也只有70%,母猪年提供肥猪数只有13头。

5.企业融资比较困难。目前全市还没有一家企业上市融资,在生猪价格低迷时期,银行不提供贷款,资金链断裂,致使部分猪场倒闭。

三、发展目标

到2020年,全市实现年出栏生态富硒肉猪300万头,生态肉猪200万头,年屠宰加工350万头,肉制品转化率达到70%,生产猪肉37.5万吨,创建国内知名品牌2个。

四、建议措施

1.确立战略指导思想。坚持以安康市丰富独特的生态富硒资源为依托,以国内外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物质投入与科技进步为支撑,以质量效益为核心,区域布局,科技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产业化生产,采用“龙头企业+科技+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龙头企业与农户结成经济利益共同体,风险共担,利益均沾,逐步形成“种养加、产供销”一条龙的生产经营格局,实现数量经济向质量效益经济转型,变资源优势为经济优势,变资源经济为产品经济的目标。

2.坚持生态富硒立市战略。建议市政府在制定国民经济发展“十三五”规划时,能统筹谋划,发展生态农业,种养配套,农林牧有机结合,重点生产绿色富硒、有机富硒猪肉产品。种养加销各个环节统筹规划,把资源循环综合利用,不造成资源浪费和环节污染,各行各业有序和可持续发展,产生最大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3.坚持科教兴牧战略。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依靠科技创新,培育职业农民,大力推广先进的综合配套技术,集成各种科技,使全市的科技水平达到欧美发达国家的水平。

4.坚持名牌带动战略。安康市企业要走出去,首先要做好国内市场,做好质量与品牌,真正的国际化是品牌的国际化,而不是企业。各级政府应该对绿色富硒产品、有机富硒产品认证的企业,以及创建国家级、省级、市级著名品牌的企业进行重奖,实施名牌带动战略。全市重点培育“乡肴”“化龙山”“鬼谷子”“康硒谷”“祝尔康”等品牌,使之迅速成为国内知名品牌。

5.采用“公司+科技+专业合作社+基地+农户”的生产经营组织模式。以阳晨、民荣、福润、美味佳、津元春等企业为引领,以阳晨生猪产业联盟和养殖合作社组织为纽带,依托龙头企业和科技单位的科技、人才、信息、资金等优势,区域布局,科技化、标准化、规模化、集约化、信息化、产业化生产,实施订单生产,应对市场风险。

6.鼓励企业资产重组壮大实力,力促龙头企业上市融资。各级政府应竭力帮助种、养、加、销等环节的农业企业通过资产重组、相互参股、股份合作等形式结成利益共同体,达到国家级、省级重点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的规模和要求,享受优惠扶持政策。

7.对猪肉产品进行精细深加工。重点生产绿色富硒、有机富硒猪肉产品,满足大中城市对中高档产品的需求。同时进行综合加工利用,延长产业链,增加附加值,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8.建设生态富硒肉猪生产基地。根据市委、市政府要求,到2020年,汉滨、旬阳生猪饲养量分别达到200万头,汉阴、石泉、紫阳、平利、镇坪分别达到100万头,白河、岚皋分别达到40万头,宁陕达到20万头;建成生猪产业重点镇50个,重点村100个;每个县区打造2~4个生猪养殖10万头的“明星模式”专业村,全市建成30个以上;建成汉滨、旬阳、汉阴、石泉、紫阳、平利6个生猪繁育基地县,全市能繁母猪总量达到50万头;全市共生猪规模养殖企业达到200个,建成国家级生猪企业龙头企业2个,新创建省级生猪产业龙头企业20个,实现肉类总产量40万吨。

9.做好企业提质增效工作。安康市畜牧兽医中心组织全市畜牧兽医科技人员与养殖企业接对子,派驻科技人员入场户指导各养殖企业做好提质增效工作,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此项工作应长抓不懈,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

猜你喜欢
安康市腊肉养猪
闲话“腊肉”
唠叨
冬季养猪防病四注意
我想摘下天上的星星
营造“搬迁后的幸福感”——安康市推行“党建+3”后续扶持服务模式
养猪
养猪谨防六大误区
信阳腊肉,剪不断的乡愁与旧时光
吹了七天七夜的腊肉
陕西省安康市汉滨区江北小学活动掠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