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文博
谈到担担面,大多数人会想起素有“天府之国”美称的四川,担担面是四川民间极为普遍且颇具特殊风味的一种著名小吃,因常由小贩挑担叫卖而得名。此面色泽红亮,冬菜、麻酱浓香,麻辣酸味突出,鲜而不腻,辣而不燥,堪称川味面食中的佼佼者。担担面最初是1841年自贡市一位名叫陈包包的小贩始创的,为贩夫走卒日常生活不可或缺之面食。现在重庆、成都、自贡等地的担担面,多数已改为店铺经营,但依旧保持原有特色,尤以成都的担担面特色最浓。殊不知,在有着“美食天堂”之称的香港,有一家已创立半个多世纪以担担面为主的美食店——“詠藜园”,不仅给人们带来了风味独特的担担面和其他美食,更传递着海峡两岸浓浓的同胞情、兄弟情。而它的主人王小玲女士更是用一生的时间书写了一段商业传奇,展现了一位巾帼英雄的独特风采。
历史悠久,问鼎世界高峰
在香港百花争鸣的饮食业,詠藜园的菜式获各界赞扬,其中国宾菜更被誉为巧夺天工之佳肴,当中菜式精致、工序繁复。王小玲坦言,幸得多位国家名厨助阵,致使詠藜园的面、刀、工达至世界级水平。初临詠藜园,定会见到店门口如长龙般的队伍,场面火爆,这时候就会有人告诉你,如果到香港不去尝尝詠藜园的担担面,实属一件憾事。
然而,很多人都很难理解一家小小的担担面店,是如何在美食云集的香港屹立不倒呢?原来,创立于1947年的詠藜园是香港地地道道的老字号,其创办人杨殿湖的先祖为清朝御厨,他有多款菜式属御膳及家传秘方,其手制担担面面条入口软滑爽口,香味浓郁,非一般手工拉面可相比。此外,秘制砂锅云吞鸡、招财宝鸭、Q版松鼠鱼、云白肉、白玉葡萄等菜色不单风靡香港,在外国亦广受华侨传颂,每年都有大批游客慕名而来。
多年来,“詠藜园”已经成为香港饮食文化中的一个金字招牌。上世纪90年代,时任四川省副省长的萧央来港时造访詠藜园,品尝之后惊叹说:“这里的担担面好吃,要来这里学习。”来自担担面的发源地副省长的这一高度评价,让王小玲激动不已。同时,“詠藜园”的声誉还扬名海外,上世纪80年代,有日本人想把“詠藜园”的担担面搬到日本,于是出重金想买担担面配方,但“詠藜园”却是千金不易,因而日本的担担面目前也只能做得形似而神不似。2007年《朝日新闻》报道:“担担面以香港詠藜园为世界标准。”此外,外国总统、诸国领事、明星豪客都曾对“詠藜园”这一碗神奇的担担面,赞不绝口。
如今,已经有100多家国内外媒体采访报道过詠藜园和它传奇当家人王小玲的故事。2011年,王小玲到北京人民大会堂领取了“品牌中国金谱奖”,并在万里长城居庸关的功德榜上刻上了“詠藜园”碑刻,她还特意要求刻上了“詠藜园与香港市民心系祖国,情系香港,面向世界”等字,以表达港人感恩祖国支持的心,共在长城流芳百世,并助祖国繁荣昌盛。
与“面”结缘,不负重托振家业
今天“詠藜园”的辉煌离不开当家人王小玲的远见卓识,谈到王女士与“面”结缘的故事,可以说是精彩美妙。据说,在念高中三年级时,她在“詠藜园”偶遇了心仪的女明星之后,和同学约定每周六都到“詠藜园”吃担担面。可是有次同学爽约了,她只好自己吃完了面,在付账的时候才发现自己的钱包留在图书馆了,面对要吃“霸王餐”的窘境,满脸通红的她向杨老先生说明了自己没钱付账的原因。谁知杨老先生不仅没生气,反而很大度地说“下次来,再一起算吧!”。但这却让自尊心极强的她整整半年都不敢踏进“詠藜园”。时隔半年,她和父母出席宴会竟然再遇杨老,杨老对她上次的事情只字不提,反而请客邀她去吃面。到了周六,王小玲再次来到“詠藜园”,没有遇见杨老,却遇上了杨老儿子杨天宝,这一面却擦出了爱情的火花,并让她最终嫁入杨家,也与担担面结下不解之缘。
十七岁嫁入杨家的王小玲,得到了婆婆的百般疼爱,还将祖传三十多款御膳菜式倾囊相授。在其临终时更把詠藜园及照顾家人的重责托付予她,从此便改变了王小玲及詠藜园的命运。2000年,“詠藜园”经历了一场变故。当时,政府发展钻石山,并全面收地清拆,詠藜园也被要求面临结业,杨家上下对经营意见各异,但王小玲坚持对婆婆的承诺,决心守护祖业。同时,在一些老顾客听说“詠藜园”要结业后,都表示不能接受,因为他们很多人一家三代都是“詠藜园”的常客。而在国际上此事也引起了不小的震动,因为早在1995年“詠藜园”就被日本旅游杂志评选为“香港担担面大王”,“詠藜园”面临结业,日本《读卖新闻》、NHK(东京电视)首先作了报导。作为连锁反应,香港多家电视台、电台、报纸高度关注此事。经过多方市场调查,王小玲发现“詠藜园”的味道已经在很多顾客心里根深蒂固,甚至成为他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在进行市场问卷调查中,百分之百的顾客都选择了“一定再光临”。于是,在顾客的鼎力支持下,詠藜园顺利迁往黄埔美食坊,成功延续了詠藜园的基业。
为了让顾客继续感受“詠藜园”对他们的感恩,王小玲自新店开业以来就继续本着“顾客为本,出品精良”的经营理念领导詠藜园。然而,新店初期新旧顾客闻风而至,由于员工应接不暇,加上新址设备与老店设备有别,厨师还没适应,影响了上菜的效率及食物质量,据说当时几乎每天都被顾客投诉食物和服务水平双双下降。面对顾客的批评,王小玲没有气馁,反而积极改善,加倍认真处理问题,投入大量资源设立“食品开发部”,经过多番努力后,食物的水平不但恢复原有的风味,更在业界勇获多项殊荣。
同时,不论对自己、员工还是餐厅出品,王小玲均严格要求,甚至曾因顾客一言远赴海外追寻名厨,只为求得其咕噜肉的巧制之法,时至今日,她仍秉持着这种坚毅不拔的性格,因为这种力求完善、不断创新的精神才是詠藜园对每一个旧故新知的回馈。
在管理公司方面,王小玲不仅有着独特的眼光,同时深谙以人为本的道理。她相信一个公司的发展单靠一个人的努力是不够的,员工、顾客的支持才是詠藜园昌盛的真正原因。因此在人才管理上,她一直奉行人人平等的理念,因为她相信每一个员工均是靠自己的劳动赚取薪酬,值得受到尊重,即使身为老板,如有犯错亦会以身作则主动道歉,并在员工遇上困难时出手相助,致使詠藜园上下无不众志成城,以店为家。
正是这种赏罚分明、互相尊重的氛围中,才成就了詠藜园的传奇。如今,詠藜园的员工年资大都超过十五年以上,年资最长服务43年。2015年王小玲还将以“詠藜园陈凤英慈善基金”开办社企“詠藜园千岁担担面”,并以相同薪酬、一半的工时,照顾多年来克己尽责的老员工,让他们担任顾问及培训新人的工作,薪火相传。同时亦让他们在较舒服的环境下有工作寄托,并每年送上2张东南亚机票或代付旅游团费,让老员工可在家人陪同下外出旅游。如离世时有需要,公司亦会协助其后事以报答员工大半生为公司付出的贡献,真正实现了终身制雇用,让所有的詠藜园员工都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此外她还将部分收益用于培育新知上,从而协助他们投身业界,贡献社会。
乐善好施,公益事业成为她人生第二事业
商场上叱诧风云的王小玲,却是一位礼佛之人,她一向很有人情味,懂得饮水思源,并带领詠藜园成为了一个热心公益慈善、传递人间大爱的典范。多年来,除了让残障老人在“詠藜园”免费吃面之外,王小玲还以婆婆的名义建立了救助残障老人的基金会——“詠藜园陈凤英慈善基金”。王小玲和婆婆的关系十分亲密,婆婆的去世一度让她伤心欲绝。她建立这个基金会也是除了纪念这份思念感情,同时一心向佛的她也希望这份爱传递给更多的老人,让更多的老人老有所养。王小玲相信“家有一老,如有一宝”,认为尊重老人,理解他们的人生,方能领悟他们的智慧。
在未来计划上,王小玲表示自己人生有很多事情及道路的选择都是身不由己,唯独慈善工作将是她余生志愿。多年来,除了帮助香港老人,她还一直以香港市民及詠藜园名义为佛门作善,并曾捐献百万修建杨州江都大悲寺,所作德福,不留其名,只求为佛门尽善,为港人积福。自2010年起,她每年以香港市民及詠藜园名义捐助奖学金予香港理工大学及城市大学,让学子们得以赴外受学,将来回馈社会。近年来,她开始在内地也积极做公益慈善活动,在内地捐建学校以及其他的无偿慈善捐献等。一碗面养活了“詠藜园”三代人,“詠藜园”代表的就是香港人拼博、奋斗的精神,它与香港同胞同呼吸,共命运,所以每次王小玲都是以香港“詠藜园”与香港同胞的名义共同捐献,充分展现了浓浓的爱国情。
颇具传奇色彩的是王小玲和“詠藜园”热心慈善的事还引起了联合国的注意。2013年王小玲随企业家拜访团北上交流,毫无心理准备下,获联合国华人友好协会颁发“友好使者”奖状,这让王小玲颇为吃惊。原来两年前联合国代表来港,在詠藜园看见店员热情招呼长者及残障人士享受面食,却不收分文,顿感疑惑。于是他按图索骥,得知王小玲过往多次以詠藜园及香港同胞名义默默行善,符合《联合国宪章》精神的贡献及影响力,故颁发奖状。王小玲常说:“自己力量微薄,感谢上天慈悲厚爱,员工关爱团结,市民喜爱支持,才成就出詠藜园。”未来她将继续发扬中国美食的使命,带领詠藜园面向世界,并将香港的情怀、慈善的心散播至每一个角落,大爱人间。
一碗担担面,浓浓爱国情
有着68年的饮食传奇历史的“詠藜园”承载了太多的故事,刻画了一段不朽的商业传奇。王小玲因为一份责任与感恩,将毕生贡献给了詠藜园;因为一份执着和坚韧,成就了心中那份浓浓的爱国情。如今的詠藜园已经享誉国内外,不仅成为国际知名品牌的米芝莲店,还被列入香港名牌、中国品牌及亚洲著名品牌等荣誉。
每一口面都充满着浓浓的香港情、爱国心,在荣誉面前,王小玲显得极为淡然,她知道这些荣誉是别人给的,而自己真正要做的却是带领詠藜园全体员工,继续耕耘在这一方土地。向更多的人传递心中的那一份爱,用一碗面将海峡两岸的同胞情紧紧相连,让我们共同的“中国梦”早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