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管理的评价

2016-02-16 07:30:47黄晓光
卫生软科学 2016年3期
关键词:卫生事业就业指导毕业生

陆 方,黄晓光,周 俊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对学校管理的评价

陆 方,黄晓光,周 俊

(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江苏 南京 210029)

[目的]了解卫生事业管理毕业生对学校管理的看法,为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的教育培养提供依据。[方法]对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2014届141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运用SPSS软件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目前从事工作情况、对学校教学管理、实习管理和就业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进行统计分析。[结果]39.1%的学生认为专业设置不够合理,反映教学中的问题主要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重复;28.9%的学生认为学校提供现有学习资源、辅导和支持服务不能满足;88.3%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对于学生就业有作用,实习管理中的问题主要是实习时间短、实习管理松散、没有在科室间轮转;求职过程的主要问题是缺乏社会关系,专业不对口或专业面太窄、信息严重不足。[结论]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专业及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内容、方法不能满足学生需求等问题。应把握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改革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环节;增加校内外交流,增强学生各种能力;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严格实习管理和考核;加强就业指导,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

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学校管理;评价

随着我国医疗卫生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医疗卫生机构管理岗位职业化和专业化的呼声越来越高涨,带来了对卫生事业管理人才需求的增长,但目前高校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人才培养与社会需求还存在一些不相适应的地方[1]。因此,如何适应社会需求,依据学生的特点,制定出适合卫生事业发展的卫生事业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对于高等医学院校而言无疑是一个紧迫而重要的课题[2]。

本课题从卫生事业管理专业的毕业生角度开展调查,了解毕业生的工作现状、对学校教学管理、实习管理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评价,分析学校管理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完善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议,为高等医学院校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理论依据和实践参考。

1 材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2015年3月利用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对南京医科大学医政学院2014届141名卫生事业管理专业毕业生进行调查,回收有效问卷128份,有效回收率为90.8%。

1.2 统计方法

运用SPSS软件,对毕业生的基本情况、目前从事工作情况、对学校教学管理、实习管理和就业指导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进行统计分析。

2 结果

2.1 毕业生基本情况

调查的毕业生从性别来看,男生47人(36.7%),女生81人(63.3%);从专业方向看,卫生事业管理方向学生70人(54.7%),医药贸易方向学生31人(24.2%),卫生法规方向学生27人(21.1%);从年龄来看,以23岁学生最多,104人(81.3%),其次是24岁学生24人(18.7%)。

2.2 就业情况

毕业生所在单位以市级最多,其次是县级;职称上,由于同学们刚走上工作岗位,以初级职称为主;超过半数的同学满意目前的工作,大部分同学在单位从事对口专业或基本对口专业的工作,见表1。

2.3 毕业生对教学的评价

2.3.1 毕业生对专业设置合理性的评价

认为专业设置较为合理的学生有78人(60.9%),认为较不合理的为50人,(39.1%);认为不尽合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和工作单位需求存在差距(34.4%)、专业划分过细,就业面窄(28.1%)、专业方向较少(17.2%)三个方面。

2.3.2 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评价

学生反映教学中主要问题排前三位的分别是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39.1%),教学方法、手段单一(27.3%),教学内容陈旧重复(21.9%)。

对于课程体系设置上,学生认为可以从增加实践课程(46.9%)、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39.8%)、不同课程之间的比重方面进行调整(23.4%)。在教学方法上,最受欢迎的教学方法分别是案例分析(44.5%)、实地考察(41.4%)、小组讨论(38.3%)。在教学内容上,学生认为应该理论与实践结合(78.9%)、减少课程间的重复内容(46.1%)、补充新的内容(33.6%)。对学校和学院提供学习资源、辅导和支持服务的评价上,认为学校提供学习资源满足需要的学生有10人(7.8%),认为基本满足的为81人(63.3%),认为不能满足的有37人(28.9%)。

表1 毕业生基本情况

2.4 毕业生对学校实习管理的评价

对于实习单位对学生就业的作用,41.4%的毕业生认为作用很大,46.9%的毕业生认为有点作用,还有11.7%的毕业生认为作用不大。他们认为实习管理中的主要问题依次为实习时间短(48.4%)、实习管理松散(35.2%)、没有在科室间轮转(28.9%)。

2.5 毕业生对就业的评价

2.5.1 求职最佳时间

在求职的时间上,28.1%的学生认为毕业前一年开始最好,56.3%的认为毕业前六个月开始最好,14.1%的认为毕业前两个月开始最好,还有1.6%的认为毕业后开始最好。

2.5.2 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

学生反映就业中遇到的主要问题依次是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26.6%)、毕业生的就业定位不合理,期望值过高,择业过于挑剔(17.2%)、就业市场不规范,“凭关系”、“走后门”等不公平竞争现象严重(9.4%)。

2.5.3 就业的影响因素

在就业的影响因素中,大致可分为个人因素(57.0%)、学校因素(24.2%)、家庭因素(12.5%)和其它因素(6.3%)。个人因素中,认为学习成绩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为80人(62.5%);认为实际能力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为102人(79.7%)。学校因素中,认为所学专业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为81人,占63.2%;认为学校的社会声誉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为100人,占78.2%。家庭因素中,认为家庭背景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为67人(52.3%);认为社会关系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为73人(57.0%)。其它因素(如运气和机会等)中,认为非常重要和比较重要的为82人(64.1%)。

3 讨论

3.1 学校教学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认为专业设置不尽合理的学生占39.1%,说明专业设置上还存在一些问题,不合理的原因主要集中在和工作单位需求存在差距、专业划分过细,就业面窄、专业方向较少三个方面,说明学校需要在专业设置上进行深入研究和改进。

学生反映教学中的问题主要表现为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重复,说明目前的教学内容和方法已不能满足学生的需求。

认为学校提供学习资源、辅导和支持服务不能满足的学生分别占28.9%、21.9%,提示学校应该改善辅导和支持服务,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条件。

3.2 学校实习管理存在的问题

88.3%的学生认为实习单位对于学生就业有作用,其中41.4%的毕业生认为作用很大,表明学校应该注重加强实习基地的建设和联系,将对促进学生顺利就业起到很好的作用。

目前在实习管理中,学生反映问题主要是实习时间短、实习管理松散、没有在科室间轮转,可以考虑调整实习时间和轮转科室,并严格管理实习生。

3.3 学校就业指导过程中的问题

98.4%的学生认为应该在毕业前开始求职,56.3%的认为毕业前6个月开始最好,说明同学们都在毕业前积极的找工作。但在就业过程中,学生反映遇到的主要问题是专业人才供大于求,社会上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说明经过多年的扩招,就业市场已经有饱和迹象。就就业的影响因素而言,认为学习成绩重要的学生占62.5%,认为所学专业重要的占63.4%,认为实际能力重要的占79.7%,认为学校的社会声誉重要的占78.2%,说明学习成绩是用人单位重视的因素,但不是唯一因素,用人单位非常重视求职者的能力,也很看重求职者来自的院校,希望其专业对口。认为家庭背景重要的占52.3%,认为社会关系非常重要的占57.0%,反映出学生就业中存在一些“凭关系”、“走后门”的现象。

4 建议

4.1 把握市场需求设置专业,改革卫生事业管理教学环节

针对学校在专业设置和工作单位需求不相符、划分过细,就业面窄、专业方向较少等问题,需要与用人单位进行密切的交流,切实把握用人单位和就业市场的需求动向,对于专业划分进行更为细致的调整,如可以总结近几年学生就业经验将医院经营管理专业并入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解决经营专业学生就业面窄,专业划分过细的问题。同时积极探讨增加新专业方向的可行性,在专业设置上进一步深入研究和改进。

针对学生反映教学中的问题,如课程体系设置不合理、教学方法、手段单一、教学内容陈旧重复、辅导和支持服务不够等,可以通过增加实践课程和加大专业课程中的实践课时比重来调整课程体系[3-4],通过各教研室的集体备课和交流来加强医学类、专业基础类、专业类不同课程之间的融会贯通;通过把握学生的心理,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和考核方法相结合,如案例分析、实地考察、小组讨论相结合[5-6],平时成绩考核、论文提交、闭卷考试相结合提高学生兴趣;通过注重理论知识的讲授与实践结合、精选教材和集体备课补充专业前沿和医疗改革热点内容来丰富教学手段、减少课程间的内容重复。

4.2 丰富学习资源,提供辅导和支持服务

针对学生反映学校提供的学习资源、辅导和支持服务不足的问题,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图书储量和搜索平台,建立网络教学平台[7]、慕课及数字图书馆[8],购买各种计算机辅助教学软件或CAI,建立网络多媒体教室[9],丰富校园网络信息,加强与其他院校交流,拓宽师生、生生、院校之间交流的渠道,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学习资源和辅助条件。

4.3 加强实习基地建设,严格实习管理和考核

针对学生反映实习单位对于学生就业作用较大,学校可以通过增加实习单位数量和种类,扩大实习点范围[10],保持与实习单位密切联系,不断加强实习基地建设等措施,促进学生顺利就业[11]。如学院在近几年内不断拓展省外实习基地,在北京、杭州等地相继建立和增加了实习单位,有效解决了因为毕业学生增加而带来的实习单位不足的问题。

对于实习管理中存在的实习时间短、实习管理松散、没有在科室间轮转等问题,学校可以通过适当延长实习时间、在多个行政科室间轮转、严格实习管理和考核等措施来解决[12]。

4.4 强化就业指导,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

针对求职和就业过程中学生反映的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总量减少;同学期望值较高;就业市场不规范,不公平竞争等问题,学校应该加强就业指导工作,及时公布各种招聘单位信息[13],积极向用人单位推荐学生[14],同时也要加强教学质量和技能培训质量,拓宽学生知识面,切实增强学生实际能力,积极展开正面宣传,转变学生就业观念,树立正确就业择业观,促进学生顺利就业[15]。

[1] 胡 月,顾家栋,钱东福,等.基于毕业生认识评价的某医科大学卫管专业课程改革分析[J].南京医科大学学报,2014,15(4):162-164.

[2] 孙晓娟,赵红梅.公共事业管理专业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与实施[J].黑龙江高教研究,2007,26(5):161-163.

[3] 陈 菲.卫生事业管理专业“三阶”课程体系的构建[J].重庆医学,2009,39(14):1829-1831.

[4] 孙 荣,孟凡立,张 慰.论数字校园环境下高校教学资源的整合运行策略[J].现代教育技术,2012,13(5):46-51.

[5] 张 翔,夏 雪,张 亮.卫生事业管理专业学生视角下实践教学现状与意向分析[J].医学与社会,2010,24(12):521-523.

[6] 杨秀玉,黄景贵.新时期我国高校实践教学改革思考[J].中国教育技术装备,2015,29(10):15-17.

[7] 施建华,马浩统,江文杰,等.“理论-实践-创新”三位一体网络课程改革探索[J].高等教育研究学报,2015,38(4):84-88.

[8] 鹿秀英.高校移动数字图书馆建设探析[J].安徽科技学院学报,2015,32(3):112-115.

[9] 彭 飞,王 智.基于网络多媒体教室的微格教学系统构建[J].中国现代教育装备,2011,9(5):41-43.

[10] 李 铁.校企合作与专业实习基地建设的长效机制研究[J].理论月刊,2015,37(1):117-121.

[11] 齐春艳.加强校外实习基地建设对提高大学毕业生就业率的分析与研究——以内蒙古民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校外实习基地建设为例[J].民族高等教育研究,2014,2(5):80-83.

[12] 高 飞,张 挺.校外实习基地大学生管理新模式[J].经营与管理,2015,33(1):148-150.

[13] 黄春梅,高 静.做好大学生就业指导工作的思考[J].经济研究导刊,2015,11(4):171-172.

[14] 葛 焱.基于“三情”导向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的研究与实践[J].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旬刊,2015,31(5):23-24.

[15] 王晓峰.论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服务体系的构建[J].教书育人:高教论坛,2015,29(1):6-7.

(本文编辑:谢碧钰)

Analysis analysis on self-assessments of the graduates majoring in social medical and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LU Fang,HUANG Xiao-guang,ZHOU Jun

(MedicalAdministrationSchoolofNanjingMedicalUniversity,NanjingJiangsu211186,China)

Objective To understand assessments on grasping knowledge and ability structure of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graduates so as to provide theoretical basis their education and cultivation. Methods We investigated 141 2014th health service management graduates,and collected back 128 questionnaires. Using the software SPSS,we analyzed basic information,occupation situation,self mastery of professional knowledge,self-ability. Results 73.4% graduates worked in municipal and county level units,94.5% graduates thought the present job accord with his major87.5% graduates were satisfied with their job.23.4% graduates thought they could not master their professional knowledge,most of them thought they should master manifold knowledge,including secretarial course. Some of students thought they could not good a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Law,Medicine,English courses.2.5% graduates thought they should master manifold ability,some of students thought they could not good at professional knowledge on English language application ability,crisis management ability,innovative ability. Conclusions The university should intensify the teaching reform,optimize the curriculum structure,combination of theory and practice,improve the ability of students to use the knowledge,increase the opportunity for contact with society,training students adaptability.

public health of administration,graduates,knowledge,ability,assessments

2015-12-24

10.3969/j.issn.1003-2800.2016.03.012

南京医科大学“十二五”教育研究课题:卫生事业管理专业课程体系优化研究(NY222201309)

陆 方(1978-),女,安徽宿州人,硕士,讲师,主要从事社会医学与卫生事业管理方面的研究。

R192

A

1003-2800(2016)03-0168-04

•医学教育•

猜你喜欢
卫生事业就业指导毕业生
9岁的高中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意林(2020年15期)2020-08-28 11:10:24
略谈开展大学生就业指导的重要性
活力(2019年17期)2019-11-26 00:43:18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如何提升卫生事业单位档案管理水平
兰台内外(2017年6期)2017-05-30 06:46:45
大学生就业指导课教学模式的实践与探索
最“叛逆”的毕业生
创业家(2015年4期)2015-02-27 07:53:13
多部联合推动精神卫生事业发展
福利中国(2015年5期)2015-01-03 08:41:56
高校就业指导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以人为本,深化高职院校就业指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