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

2016-02-16 23:30王罕哲
知与行 2016年3期
关键词:马克思

王罕哲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哈尔滨 150080)



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

王罕哲

(黑龙江大学 哲学学院,哈尔滨 150080)

[摘要]实践概念是马克思实践哲学的基本概念,也是马克思在超越传统形而上学基础上进行哲学革命的核心概念,因此,对于实践概念本身的理解至关重要。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逻辑性把握是十分重要的,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理解是随着他研究的深入而逐步展开深化的。在研究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过程中我们发现了它的价值维度,通过对这一维度的逻辑梳理,进而对实践和价值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辨析,实践是价值的来源,而反之则价值是实践的动力,进而挖掘出隐藏在马克思实践哲学中的价值意蕴,即二者的辩证统一关系。

[关键词]马克思,;实践哲学;实践概念;价值维度

从哲学诞生以来,哲人们从未放弃过对实践概念的探索,从亚里士多德开始,实践被纳入了哲学领域,成为哲学家们无法规避的哲学范畴。任何哲学家在阐述自己理论的时候都要给实践以合理的位置,无论康德还是黑格尔都对实践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形成了相应的理论,马克思也是如此。从客观上讲,马克思实践概念的形成不可避免的受西方哲学传统的影响,但是马克思并没有沿着西方哲学传统的思维方式对实践概念进行考察,而是以现实的生活和现实生活中的人为立足点来考察实践从而实现哲学变革的。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在他的哲学中占有重要地位,通读马克思的著作,我们惊奇的发现,马克思并没有对实践概念进行准确的定义,然而细细品来,实践在马克思的理论形成中又无处不在,因此,我们要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致思逻辑进行梳理,从而使得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得以清晰的呈现。

一、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致思逻辑

马克思对实践概念的关注首先源于对异化劳动的研究,那么,我们自然要考察其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以下简称《手稿》)中的论述。众所周知,马克思对经济学的研究源于他在《莱茵报》时期“第一次遇到要对所谓物质利益发表意见的难事”[1]31。对“物质利益”的关注使得马克思将他的视线转移到了现实生活中活生生的人,力争从生活实际出发去理解人和社会历史的发展。然而,要理解现实的人决非易事,对私有制的研究必然要进入经济领域,因而,马克思对国民经济学进行了研究,正是在这种研究过程中,他发现了劳动在社会历史发展中的作用,国民经济学称,劳动是财富的源泉,而在现实生活中,马克思却发现劳动着的人民是极其贫困的,劳动没有给劳动者提供财富和社会地位,反而使劳动者处于社会的底层,马克思把这样的劳动称为异化劳动,这种现象的产生表明了现实生活中的人的异化状态。在《手稿》中,马克思并没有对实践概念下定义,也没有系统的探讨实践概念的内涵和外延,而是从实践的角度去研究异化劳动,“我们从两个方面考察了实践的人的活动即劳动的异化行为。第一,工人对劳动产品这个异己的、统治着他的对象的关系。……第二,在劳动过程中劳动对生产行为的关系”[2]55。对异化劳动的探索是马克思实践哲学形成的萌芽阶段,而对于实践概念的初步理解也主要集中在对异化劳动的阐述中。

马克思首先将实践理解为主体的对象化活动,把人理解为主体对象化的结果,“通过实践创造对象世界,改造无机界,人证明自己是有意识的类存在物”[2]57。将实践理解为劳动,并且在对劳动的考察中,马克思区分了对象化劳动和异化劳动。对象化劳动体现了劳动主体即人的对象化活动,体现着劳动的积极关系,是主体见之于客体的活动,彰显了人的独立性和自主能动性,是实践活动的实现和完成;异化劳动则是伴随着对象化劳动产生的,马克思指出,在国民经济学假定的情况下“对象化表现为对象的丧失和被对象奴役,占有表现为异化、外化”[2]52。劳动本应该是人改造世界过程中的享受活动,因为其正是人作为主体本质力量对象化的体现,作为主体的人应在劳动过程中充满自豪感和幸福感,然而在异化劳动的状态下,劳动者所生产的劳动产品同劳动者相对立,人在对象化的活动中丧失了主体性,人是被迫的进行生产和劳动。至此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对象化劳动是人本质力量的体现,是实践活动的积极方面,它蕴含着实践的价值性层面;异化劳动则表现为人主体性的消失,是实践活动的消极反面,它体现着实践的非价值性层面,但这种非价值性的实践也是实践活动中不可避免的过程。“在实践的、现实的世界中,自我异化只有通过对他人的实践的、现实的关系才能表现出来。异化借以实现的手段本身就是实践的。”[2]60因此,无论是积极的实践活动还是消极的异化劳动都是我们人作为主体进行对象化活动的过程,唯一的区别在于,异化劳动是一个需要被扬弃而且必然发生的过程。

如果说在《手稿》中马克思的思想还保留有费尔巴哈的痕迹,那么到了他提纲挈领的写出《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以下简称《提纲》)时,他便彻底的告别了费尔巴哈。这一时期,马克思不再谈论劳动,而是直接探讨实践。“从前的一切唯物主义——包括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的主要缺点是:对对象、现实、感性,只是从客体的或者直观的形式去理解,而不是把它们当作人的感性活动,当作实践去理解,不是从主体方面去理解。”[3]54由此,马克思批判旧唯物主义将人理解为单纯直观的、受动的存在,把人的认识活动理解为被动消极的活动,因此,它不了解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重要意义即认识本身就是一种实践,“人的思维是否具有客观的真理性,这不是一个理论的问题,而是一个实践的问题”[3]55。如果说,马克思在《手稿》中对实践概念的探索更加偏重于人的独立性和主体性的话,那么,在《提纲》中,马克思更加强调实践的现实性和社会性,人是社会的主体,实践是人类一切社会生活和社会历史形成和发展的基础,他把实践作为哲学的基本范畴和全部哲学的基础来强调人与自然、人与社会的关系,主张在实践的基础上,以人的活动为根基来理解世界,从实践活动所形成的社会关系出发,把人看成是历史的存在物,从而得出“人的本质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3]56的结论。从哲学的性质出发,马克思认为旧唯物主义的立脚点总是市民社会,因而其哲学的作用在于解释世界,维护资本主义的既定秩序;而新唯物主义的立脚点则是社会化的人类,因而其作用是批判和革命,是现实的改变世界,推翻资本主义。所以,马克思的哲学是与其对于人的意义联系在一起的,是服务于人类解放事业的。

《提纲》对于马克思实践哲学的意义是不言而喻的,然而,实践观点的进一步深化和展开是在马克思随后的著作《德意志意识形态》(以下简称《形态》)中完成的。通过对马克思文本的解读我们发现,在《提纲》中被马克思反复强调的实践在《形态》中几乎消失了,取而代之的是“生产力”“生产物质生活”“生产方式”等等,原因在于,随着马克思对经济学的深入研究,他深刻体会到了这些概念对于理解人类社会、考究人类历史发展的重要性。“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3]77因此,对历史的理解必须深入到现实的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为了能够‘创造历史’,必须能够生活。但是为了生活,首先就需要吃喝住穿以及其他一些东西。因此第一个历史活动就是生产满足这些需要的资料,即生产物质生活本身,而且正是这样的历史活动,一切历史的一种基本条件,人们单是为了能够生活就必须每日每时去完成它,现在和几千年前都是这样”[3]79。对于马克思的这段阐述,我们可以从两个层面对其进行解析:第一是人的生存层面,人作为与动物同样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生命有机体,生存是其首要的、也是最基本的需要,于是,生命的繁衍、物质资料的生产与再生产成为生存的必须;第二是人类生存的发展层面,人类在能够生存的前提下,开始处理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和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马克思发现,这些关系也要依靠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通过这两个层面的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实践的首要的和最基本的规定是物质资料的生产劳动。进一步来说,马克思这里充分强调了实践在历史过程中的决定作用,历史是在人们的实践活动中不断的发展前进的,但实践活动又不是凭空进行的,它是在和实践相关的一系列因素所构成的条件下实现的,这些因素既在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发生普遍的联系,又同时为世世代代的实践活动提供得以进行的现实条件,并最终以物质的形式、思想的形式或艺术的形式等等保存下来,它展示着历史的发展进程。

二、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

通过对以上三部重要著作中对马克思实践概念的致思逻辑进行梳理,我们发现了马克思的实践概念的一条主线——价值——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终极价值。应当讲,马克思的实践首先应当是一个价值概念。

在《手稿》中,马克思通过对劳动的深刻分析论证了人的价值的创造和实现途径,“工人生产得越多,他能够消费的越少;他创造的价值越多,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越低贱”[2]53,在这里,马克思对价值的使用是在经济学和哲学两个层面上展开的。首先,“他创造的价值越多”,这个“价值”属于经济学层面上的价值,是针对工人生产的商品而言,商品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其次,“他自己越没有价值”,这个“价值”显然是从哲学的意义上来阐释的,人的价值的终极旨归在于自由而全面的发展, 马克思分析异化劳动得出了私有制是异化劳动的产物这一结论,因而要扬弃异化劳动就必须扬弃私有制,“共产主义是私有财产即人的自我异化的积极扬弃,因而是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的占有”[2]81,它是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唯一有效途径。共产主义的提出显现了马克思实践思想的双重逻辑:对人的价值的关注和对社会阶段性发展的思考,这种双重逻辑的理论旨归都是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人作为推动社会进步的主要力量,本应享受社会进步的成果,然而在经济、政治、思想领域中比比皆是的异化现象使得人的价值受到严重贬损,“异化劳动”恰恰表现了人的价值贬损和社会进步同时存在的事实。虽然这两种现象并存,但马克思分析了这种并行情况只是一个阶段性的存在,最终都会在共产主义中得到解决。关于私有财产,马克思一直称其为异化劳动的产物,但马克思也从积极方面论述了私有财产存在的意义,肯定了它在历史的发展中的作用,并且他认为私有财产的产生和存在是必然的。在《提纲》中,马克思进一步突出了实践者即人的主体性。他把实践当作主客统一的活动,真正地高扬了人的主体性地位,体现了人作为主体的价值层面。马克思对于实践概念的价值性解读是在《形态》中具体展开的,主要是对实践概念的层次性表达。第一,是物质生活本身的生产,它是维系人类生存发展的最根本的条件;第二,是生活资料的再生产,它是推动人类社会发展的动力;第三,人口的生产,家庭的产生是维系人类社会基本运转的必要条件;第四,社会关系的再生产;第五,意识的产生。从马克思对实践这五个层面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到,前三个层面体现着马克思实践概念作为生命活动的本然价值,而后两个层面则体现出实践概念的应然价值即人、自然和社会相统一的价值层面。从以上的分析中,我们得出结论即在马克思思想的产生之初,就将实践概念置于价值的维度之中,对实践的主要阐释,也是在价值的层面上展开的。

(一)实践是价值的来源

实践的价值性体现源于亚里士多德,但在亚里士多德那里,实践并不体现人的最高价值,理论才具有最高的价值,实践概念在亚里士多德看来只存在于伦理学的领域,但是,亚里士多德的一个重要的实践思想被马克思继承了下来,那就是“实践是以自身为目的的活动”[4]120,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存在于人的生产性的生命活动,这种生命活动体现着人的终极价值——自由自觉的活动及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摒弃了人们对于神的那种终极价值的向往,告诉人们所追求的终极价值只能从人自身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以实现。实践活动体现着主客体之间的价值关系,对于人而言,“凡是有某种关系存在的地方,这种关系都是为我而存在的;动物不对什么东西发生‘关系’,而且根本就没有‘关系’;对于动物来说,它对他物的关系不是作为关系而存在的”[3]81。正是这种为我而存在的关系将世界二重化为事实的世界和价值的世界。世界对于人来说是对象性的存在,任何事物如果不能够纳入人的实践活动中是无法证明其是有价值的存在的,主体和客体的这种价值关系只能靠实践活动来维系,只能以实践为基础。离开了人的实践活动,主客体的关系都无法确立,更何况是价值关系呢?价值关系是人区别于动物所独有的,它体现着客体属性对主体需要的满足,人们在改造世界的活动中,生产出这样那样的产品,而这些产品的价值就在于满足人们各种各样的需求,所以说价值关系的确立在于人的创造,在于人对世界的改变,换句话说,只有在改变世界来满足自己的实践活动中,价值才得以存在。

(二)价值是实践的动力

实践固然是价值产生的源泉,但价值尺度不仅是实践的固有尺度,也提供了实践不断创造的动力。人们为了生活必须首先进行生产劳动,然而生产劳动仅仅是为了生产而生产吗?显然不是。生产的目的从根本上来说是为了满足人们生存和发展的需要,由此可见,需要才是蕴含在生产活动中的支配性概念。“动物的生产是片面的,而人的生产是全面的;动物只是在直接的肉体需要的支配下生产,而人甚至不受肉体需要的影响也进行生产,并且只有不受这种需要的影响才进行真正的生产;动物只生产自身,而人再生产整个自然界。”[2]58人类为了自身生产和发展的需要自然也要满足肉体的需要,但是,人是与动物相区别的类存在物,人的需求更主要的产生于改造世界的实践活动中,人要“按照美的规律来构造”[2]58世界,人的需要是实践的动力,正是需要本身才体现了价值的完满,而这种价值的完满恰恰来源于实践活动的过程或结果,而在这种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又会产生新的需要,这种新的需要推动着主体不断进行创造性的活动。

(三)实践和价值具有同一性

在我们论述了实践是价值产生的源泉和价值是实践活动的动力两方面之后,我们发现,其实实践和价值是统一的,是一个问题的两个方面。实践具有的价值性是实践本性的体现。首先,从二者的载体来看,它们是同一的,因为无论是实践还是价值都是对人而言才有意义的,自然界本无所谓价值,正是人类对自然界的积极改造才使其成为了人化自然,对人才有意义,有价值。实践活动并不是无目的的,它都是为了满足人的各种需求而进行的活动,既要满足人的物质需要,又要满足人的精神需求,在这一过程中,价值就凸现出来,它是内在于实践活动并且超出实践活动本身的。从文化角度来看,实践与价值的同一性最好的体现在语言上,人们利用语言来进行交往,将对事物的评价、情感和判断表达出来并传递给彼此,人们常说,语言是人的存在方式,正因为语言中的文化精神和价值取向的不同,才能切实体现出一个人的生存状态,因此,语言恰恰成为了实践和价值的共同载体。实践活动既是创造价值的过程又是人的本质力量对象化的过程,这种本质力量凝结在对象中就是价值。可见,实践和价值在本质上是同一的。

三、理解马克思实践概念的价值维度的意义

(一)从价值维度来考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利于我们对马克思的实践哲学和西方实践哲学传统之间的关系进行考察。我们现在很多研究马克思思想的学者拘泥于马克思本身而跳不出来,容易只见马克思不见西方哲学传统。我们从价值维度来研究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恰恰让我们了解到马克思的实践是对西方实践哲学传统的继承。从西方实践哲学产生以来,无论它的内容如何多样繁杂,它都始终围绕着实践概念来进行阐释,并且始终把人的实践作为实践哲学的研究方向,马克思也正是从这个出发点来研究实践。所以,从价值的角度来研究实践有助于我们继续的探寻亚里士多德、康德及黑格尔的实践概念与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之间的区别和联系,把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放在整个西方的哲学传统中去研究,有利于我们全面的理解马克思的实践哲学。

(二)从价值维度来考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不禁使我们联想到从另外一个维度来研究马克思的实践哲学——主体间性的维度。我们说,价值就是体现在人及人的交往中的,既然这里涵盖了人际关系,那必然要涉及主体间性。主体间性理论认为主体的存在方式是主体间性,从这个角度来看,马克思在对共产主义进行论述时,对于每个人与他人、每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的论述也是存在主体间性这个维度的,“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3]294。这种对共产主义这种终极价值的阐述促使我们从主体间性的角度来研究马克思的实践哲学,这样,我们从认识论上产生了从原有的“主——客”关系向“主——主”关系转变,从而为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提供了新的视角。

(三)从价值维度来考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有利于我们走出近代以来对实践概念的错误判读。亚里士多德的实践哲学传统经过中世纪,在近代哲学中发生了变化,弗兰西斯·培根强调了被亚里士多德实践哲学摒弃的“制作”的重要性,因为自文艺复兴之后,资产阶级的兴起使得近代的自然科学与生产活动紧密相联,由此,培根创建了与亚里士多德截然不同的实践哲学传统即技术实践论。这种技术实践论对资本主义社会的影响极其深远,特别是自工业革命以来,科学技术的蓬勃发展,使得人们对于实践的理解更加趋近于日常生活的一种功利化活动。生产技术的提高极大地增加了人们的物质财富,人们更热衷于对财富和利益的追逐,这样,科学技术被人们看成是创造社会财富的主要工具。在这种观念的影响下,实践概念的伦理学维度被遮蔽,实践被降低到了技术和功利的层面,对科学技术的运用似乎成为实践概念的全部内容,而实践活动作为人区别于动物的那种价值性被完全抹杀了。所以,从价值维度来考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恢复实践概念的价值性至关重要,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是以人的解放为终极价值的,他把人们为了满足现实各种需要的那种功利性实践活动纳入到了追求人类解放的这一终极价值中,由此,我们说马克思的实践哲学既不是技术实践论也不是道德实践论,而是两者的有机结合。

综上所述,从价值维度来考察马克思的实践概念对于我们认识马克思实践哲学是有重要意义的。从这个角度出发,我们可以看到隐藏在马克思实践哲学背后的价值意蕴,人生活在世界中所产生的一切关系都凝聚在实践活动之中,由此为基点才展开马克思的历史唯物主义。实践活动意味着人为主体的能动性存在,而这种能动性恰恰来自于人的需要,所以,只有从价值维度来理解马克思的实践概念,才能理解人,理解马克思哲学的真实意蕴。

[参考文献]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2]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0.

[3]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4]亚里士多德.形而上学[M].苗力田,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

〔责任编辑:崔家善付堃骋〕

[中图分类号]A811.1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0-8284(2016)03-0010-05

[作者简介]王罕哲(1988—),女,黑龙江哈尔滨人,博士研究生,从事马克思主义实践哲学研究。

[收稿日期]2016-01-19

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

猜你喜欢
马克思
马克思像
马克思人的解放思想的萌芽——重读马克思的博士论文
马克思意识形态批判阐释的认识论困境及其终结
马克思的私有财产理论及其当代价值
论马克思哲学的“形式指引”
论马克思《黑格尔法哲学批判》的三大层次
一个半世纪后的卡尔·马克思
论马克思的存在论
在马克思故乡探讨环保立法
习近平:马克思是“千年第一思想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