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慧
文学类文本阅读“语境”生成路径的探究
徐慧
“语境”最早是由波兰人类学家马林诺夫斯基在1923年提出的,他认为语境即言语环境,包含两种情况,一是“情景语境”,一是“文化语境”。上下文、时间、空间、情景、对象、话语前提等与语词使用有关的都是语境因素。语境一直是解读文章的重要凭借,但是也是阅读的主要障碍。而语境也是可以“把控”的,下面就来谈谈我对“语境”的认识。
高考是对高中三年学业水平的一次总结,是普通高等学校招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所以高考阅读的选材要体现语文学科的教育宗旨和高考选拔人才的宗旨。这正是高考命题的“最大语境”。关于语文教学的宗旨,张志公先生指出:“指导学生阅读丰富的、优秀的文学作品,获得必要的文学知识,培养和提高文学修养,同时寓思想教育于其中,培养远大的理想抱负,高尚的趣味情操,并寓智力开发的目标于其中,培养活跃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联想、想像等思维能力以及创造性思维的能力。”这就注定了选材的“大范围”。而以历年的江苏卷散文阅读为例,在选考的类型上每年都在变,如从2006年的写景散文到2007年的叙事散文,从2009年的状物散文到2013年的写人散文。但选文的主题紧扣语文的教学宗旨却大致不变,《一幅烟雨牛鹭图》和 《麦天》都是乡土题材,表现的是对中国农村、乡土文明的礼赞;《上善若水》借都江堰所表现的“上善若水”的传统文化理念,表达了对现代文明的忧思;《何容何许人也》则借何容这个具有传统文化美德的知识分子,表达了对传统人格在现代进程中境遇的深思。可见,具有浓厚传统文化内涵和浓郁乡土气息,表达对传统与现代的关注和思考,进而引导学生对传统、现代、社会、人性、文明的思考的文章,仍将是江苏卷散文选材关注的重点。
作家是作为社会人而存在的,是生活在人与人之间构成的社会网络中,社会一切必然影响和左右着作家的文学创作,也就是说社会在文学创作中必然烙下深深的印记,文学创作与社会之间存在着难以割舍的关系。正因此,作家在文学创作中必然要去直接或间接地反映社会的现实、思考社会的问题、表现社会的理想。因而文章创作的时间,表现的民俗,人物的遭遇等都可以成为了解文章社会背景的依据。例如2016年的江苏卷,选择了沈从文先生的小说《会明》,对于人物的身份界定,学生大多只关注于他的职业“伙夫”。而忽略了文章中他的遭遇对人物的限定:参加过讨袁战争的国民军三十三连唯一活着的伙夫。所以他对于蔡锷将军的嘱托,三十三连的旗帜,战争的调防以及在村民面前的吹嘘,在这个“伙夫”身上就有了特殊的意义,让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战士的担当和荣耀,而不会仅仅理解为“虚荣心的作祟”。
我们知道文学领域的各种关系中,最基本的关系就是作者与读者的关系。文学对话理论甚至认为“文学活动就是作者与读者共话、共赏、共欢的活动。”接受美学创始人姚斯指出“正是通过这种(创作和接受之间)相互作用实现了作者、作品和读者之间,艺术的现时经验和过去经验的不断交流。”这是文本阅读的基础。而实际阅读中还有一个不可回避的因素,就是命题人,他们的“用意”无形中总会左右着我们甚至作者对文本的解读。如2009年福建高考题《寂静钱钟书》的作者林天宏在微博上发表的博文《我的文章成了高考题,而我却不会做》。作者本人做题15分只得到1分。当然难住作者的肯定不是他们的文章和题目,而是命题者的用意,他之所以得分很低,最主要的原因就是“没有把自己当做高中生”。正如林天宏所说“这些题目,很多时候考的是高考语文技巧的掌握,却并不一定能考查学生是否读懂了文章。大家都在同一套框架里讨论问题,出题人根据高考框架出题,考生根据高考框架答题,阅卷老师根据高考框架批改……”所以高考阅读题本身就有了“高考模式”和“广大高三学子”这一最主要的语境。以江苏卷为例,散文阅读重点考查的是:分析文章结构,把握文章思路;归纳内容要点,概括中心意思;理解文中重要词语(概念)含义和更要句子含意;分析(赏析)表达技巧;欣赏散文形象和探究文本意蕴。这些知识点很大一部分都有固定的套路和术语,平时熟记一些概念含意和术语用法,审题时明确命题人的指向,把握住相关类题的步骤和规范术语,得分就不是问题。
综上所述,“语境”使阅读空间变得广阔,随之而来的就是增加了难度。但是空间的扩展又并非无章可循,以上主要从阅读材料的选取标准,作家的创作目的,命题人的题目设置三个方面谈了“语境”在语文阅读中的各种表现及针对性的解决方法。“语境”的确时刻制约着我们的阅读,但是也可以“境”由“心”生,当你时刻把“语境”意识放在心中,你就可以左右它,而不是只能被它左右。
★作者单位:江苏连云港市灌云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