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化学要注重探究式教学

2016-02-16 09:30包艳明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1期
关键词:科学探究实验

◆包艳明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初中化学要注重探究式教学

◆包艳明

(河北省唐山市丰润区丰润镇中学)

化学课程作为科学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正在积极进行课程改革。新的化学课程倡导从学生和社会的需要出发,发挥学科自身的优势,将科学探究作为课程改革的突破口。它有利于学生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领悟科学探究的思想、增进对科学本质的理解、体会科学探究的乐趣、形成正确的科学态度和价值观,从而使学生能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方法探索解决实际问题,提升学生的科学素养,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开发学生的智能。

初中化学 探究式教学 提升素养

新的化学课程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将科学探究置于《课程标准》的核心地位。而亲历科学探究是真正体现科学魅力的最好途径,是学生手脑并用的实践活动。

所谓探究式课堂教学是以探究为主的教学,即指在教师的引导下,以学生独立自主学习和合作讨论为前提,以教材为基本探究内容,为学生提供充分自由表达、质疑、探究、讨论问题的机会,学生通过个人、小组、集体等多种解难释疑尝试活动,将自己所学知识应用于解决实际问题的一种教学形式。

一、建立情境,自主探究

“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创设问题情境是探究性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创新的起点。激趣引题要求教师的课堂导入要引人入胜,要能抓住学生的心,调动学生的情绪。所以,教师引入话题时,创设的情境和从情境中产生的问题要有一定的挑战性,这样才能在学生的头脑中引发认知冲突,从而引导学生进行探究,为探究创设“激情”和“冲动”。

如何让学生在探究情境的乐趣中激发学习动机,成了我设计教学情境的关键。回想以前讲CO2的性质前,总是先讲CO2的制取或者将实验室制取CO2的装置带进教室,当场制取CO2后,再分别介绍它的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这次在新课程理念的指导下,我注意贴近了学生的生活实际,寻找他们熟悉的生活情景作为切入口。上课时,我打开一瓶学生喜欢喝的碳酸饮料,让学生通过实验来探究CO2的性质。一瓶饮料不仅解决了CO2的来源问题,同时还让学生体会到化学就在身边。在探究CO2能否溶于水时,我指导学生将水倒入集满CO2的矿泉水瓶中1/3处并用力振荡,不久矿泉水瓶被自动压扁。初中学生对于这种出乎意料的实验现象会感到新奇和兴奋,同时教师要引导点拨他们思考: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现象?原因是什么?从而使学生的兴趣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展。

二、因势利导,实验探究

新教材淡化演示实验与学生实验的界限,改革实验内容和方法,使实验简单化、微型化和生活化。教师应改变传统的实验教学模式,一切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初中阶段的各类化学实验对学生都极具诱惑力,实验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是极有价值的。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既要重视技能训练,同时还要重视创新能力的培养。因此,可将书本中的一些验证性实验改成探究性实验,从而激发学生求知、探究的欲望,培养他们自我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例如,课上我给了学生木炭、铁、硫三种物质,在他们自学的基础上,我引导他们作了类似于红磷燃烧的四个实验。学生自己看到了实验现象,得出结论:铁在空气中不燃烧;木炭、硫能燃烧,但无法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只有红磷燃烧才能验证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这些实验的提交时机选择了学生感兴趣的时候,符合学生的心理要求,使学生的认知结构得到最快CO2的改变。探究活动中,学生不免又会有新问题“为什么只有红磷能测定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而且测定的结果为什么会少于五分之一呢?”教师应该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给予学生自主活动和表现的机会。当学生的探究获得某种成功,并急于展示时,教师可以顺水推舟给予表扬,并推广学生的成果;当学生处于困惑,急需帮助时,或当学生的某种强烈的愿望未能实现时,给予鼓励和引导。这样,学生的探究热情才可以延续下去。在学生实验时,教师不能过分限制他们,留给他们足够的自由空间和时间,这一环节中,教师可以先用几分钟时间把解决不了的问题进行一下综合,然后让学生进行合作探究。形式可采取:生生讨论探究,小组讨论探究,整个班集体讨论探究(包括师生间互相探究)。通过对话、争论、答辩等方式,发挥学生的学探优势,使问题的结论更清楚、更准确。同时教师要做到眼观六路、耳听八方,随时引导、点拨学生共同解决问题。

三、解疑点拨,合作探究

学生通过实验解决问题,同时又在实验中发现问题。以往问题的解答全由教师包办代替,学生被动地接受得出的结论后死记硬背,造成学生只知其然,而不知其所以然,只能继承前人积累下来的知识经验、原则和方法,复制书本上的“条条”“框框”,而无法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特别是创造性地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新课程教学中,教师应完全尽可能地创造机会引导学生在边学边探中解决问题,让学生亲自动手、动脑,互相合作,利用各种方式方法合作探究。

在“二氧化碳”一课中,当学生向装有高低不同的两支燃着蜡烛的烧杯倾倒CO2气体时,他们感到神奇,第一次体验到气体还能像液体一样倾倒。但有的组学生失败了(即两枝蜡烛同时熄灭或上面的先熄灭),而有的组成功了。这种情况引起了学生的思考:在蜡烛的哪一侧倾倒CO2?倾倒时速度快慢如何?玻璃片抽取多少最佳?我启发学生:“当要将广口瓶液体倒入细口瓶时,你常常借助何种仪器?”有的学生恍然大悟——用漏斗。当教师将自制的纸漏斗给学生做演示实验时,实验现象非常清晰:下面的蜡烛先熄灭。紧接着,教师又问,若将桌上燃着的两支高低不同的蜡烛罩上烧杯,会出现什么现象?让学生预测现象:“底下的蜡烛先熄灭,因为CO2的密度大于空气。”这时教师不是纠正学生的答案而是鼓励学生进行实验。结果,上面的蜡烛先熄灭。与预测不同的实验现象让学生既兴奋又有兴趣,引导学生将物理学科的知识迁移到化学课中来。教师稍加点拨:“热的气体与冷的气体的密度有什么不同?”学生终于找到了答案。这种把实验教学跟探究学习融合起来的学习方法,既充分发挥了实验的探究功能,又让学生获得了知识。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受到了科学方法、科学思维的训练,使学生对实验的观察兴趣发展成更为持久、对学生发展更为有利的探究兴趣和创造兴趣。

四、结合实际,引申探究

“从生活中来,到生活中去。”我们的生活时刻离不开化学,教师可以引导学生利用家中现有的用品,灵活运用学过的知识进行实验探究。现在所提倡的“厨房化学”其实就是其中的一种形式。比如,鸡蛋壳与醋酸的反应,用醋酸除去水垢、铁锈的反应,使用碘酒检验食品中的淀粉,用花朵自制酸碱指示剂检验酸碱性,等等。初中学生的社会实践经历比较少,适当采取社会实践探究对其成长过程有推动作用。通过这种方法不但可以使其构建知识,而且对其世界观、价值观的形成都起着积极的作用。比如对某厂生产垃圾的处理及废水的排放进行调查,对科研部门研制的废气处理系统的了解,等等。问题解决之后,教师还应该以问题解决活动为基础,有意识地指导学生对活动进行反思概括,进行反省性提炼整合。

正如教育家所说的:“凡是学生能够自己做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做;凡是学生能够自已想的,应该让他们自己去想。”让学生多看、多听、多问、多动手、多动脑。探究式课堂教学的重心和出发点在于学生方面,探究是学生的探究,教师只有在探究式课堂教学的各要素上花功夫,才能更好的担当组织者、服务者、引导者的角色,促进学生的有效探究。运用探究式教学可以让课堂充满生机,使师生双方处于平等、民主、自由、帮助的“伙伴”关系,双方互相接纳、互相敞开、互相理解,从而达到共享知识、共享智慧、共享人生的价值和意义,使课堂教学达到理想的效果。

猜你喜欢
科学探究实验
记一次有趣的实验
一道探究题的解法及应用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
做个怪怪长实验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探究式学习在国外
一道IMO预选题的探究及思考
NO与NO2相互转化实验的改进
实践十号上的19项实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