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宋濂诗歌的创作成就

2016-02-16 09:17陈昌云
关键词:宋濂诗歌

陈昌云

(蚌埠学院 文学与教育系,安徽 蚌埠 233030)



论宋濂诗歌的创作成就

陈昌云

(蚌埠学院 文学与教育系,安徽 蚌埠 233030)

宋濂代表性诗集《萝山集》于嘉靖后期在国内失传,以致人们多认为宋濂是散文大家而非一流诗人。日藏《萝山集》的发现和新版《宋濂全集》的出版,为人们重评宋濂诗歌成就提供了便利。具体表现在:数量达500多首,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众体兼备,风格也以沉郁深婉和雄奇豪放为主,写人艺术高超,充分彰显了元明诗歌风尚,体现了时代诗歌的整体特色。宋濂在元末明初诗坛地位仅次于杨维桢、高启、刘基等人,其诗歌创作成就不容小觑。

宋濂;诗歌;创作成就;《萝山集》;《宋濂全集》

宋濂是明初文学大家,被誉为“开国文臣之首”。他一向以散文自命,自言“濂非能诗者”,[1]207入明前作诗也“二十年间,常随作随焚,常有歉然不足之色”;[1]2319加之其代表性诗集《萝山集》长期失传,后人难窥诗歌全貌,以致对宋濂诗歌成就总体评价不高,李东阳、王世贞、胡应麟等均不将其视作一流诗人,顾起纶也云:“宋文宪景濂,文既综纬,诗稍平易。”[2]其实宋濂 “五岁能诗,九岁能文”,[1]2742中年以前于诗用功颇深,先后学诗于吴莱、黄溍、柳贯门下,自谓:“虽自汉魏至于近代,凡数百家之诗,无不研穷其旨趣,揣摩其声律。”[1]467在转益多师、勤学苦思中,宋濂“论诗颇谓有一日之长”,左东岭、孙克强、罗宗强等人均著文谈及其诗学思想,认为其诗论成就远超刘基、高启等人。

按常理,宋濂师出名门,精通诗论,又与元明之际的杨维桢、高启、刘基等一流诗人切蹉诗艺,诗歌创作水平应该不低。[3]当时的“元诗四大家”之一揭傒斯评宋濂诗歌:“如宝鉴悬秋,随物应象,无毫末不类。及至其玄妙自得,即之非无,索之非有,莹彻玲珑,不可凑泊,足以映照古今矣。”[1]2319后世正德朝陆深也云:“近得《萝山吟稿》五卷,读之,锻炼之精工,体裁之辨治,气韵之伟丽,词兼百家,亦国朝诗人之所未有也。”[4]可见人们对宋濂诗歌的评定存在争议,这种状况可能与其代表性诗集《萝山集》的缺失关系密切,而这也导致了20世纪以来宋濂诗歌的研究停滞不前,仅胡浙平《略谈宋濂的诗论及其诗歌》一文谈及宋濂诗歌的语言艺术。[5]

2011年,上海大学博士生任永安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发现《萝山集》五卷, 黄灵庚在2014年新版《宋濂全集》中收录全文,并从地方文献中增收佚诗,共辑宋濂诗歌八卷,达516首。[1]1至此,宋濂诗集堪称最全,为我们全窥宋濂诗歌原貌、重评古人的宋濂诗歌批评以及科学评价宋濂诗歌成就提供了可能。

一、宋濂诗歌的存佚与整理

宋濂一生诗歌创作数量较多,但由于自身重视不够,后人对之整理、保存不善,以致遗佚较多。最早提及宋濂有诗集的是郑涣,其《潜溪集题识》云:“其文多系杂著,弗复分类。诗赋别见《萝山稿》,不在集中。”[1]2723该文落款时间为“至正十六年岁次丙申冬十月十三日”。此时宋濂入道龙门山中,确有闲情逸兴写诗,“凡百余首,皆乙未、丙申岁所作也。情寓于词,颇多缪盭纤弱”。[1]2368这些作品以古乐府为主,艺术价值较高,然因诗歌数量较少,《萝山集》没有刊刻。而郑济《文粹后识》云:“其已刻行世者《潜溪集》四十卷,《萝山集》五卷,《龙门子》三卷……洪武丁巳七日。”[1]2743洪武丁巳是洪武十年,此时五卷本《萝山集》早已刊刻,从集中所收诗歌创作时间断限为至正二十五年左右,说明《萝山集》五卷本成书在元末,为宋濂入明前的诗歌总汇。

由于受政务繁忙和文字狱的影响,宋濂入明后写诗较少,仅约70首,且多应制酬唱、题画纪游之作,质量远逊明末。宋濂入明后的诗歌没有专集,多散见于正德朝张缙《宋学士先生文集》。汇编宋濂入明前后诗歌的文集始自嘉靖三十年韩叔阳《宋学士全集》,但此集没有全收《萝山集》诗歌,以至嘉靖间的郎瑛发现“《学士集》中之诗,不满二百则”。[6]清嘉庆严荣《宋文宪公全集》、同治胡丹凤《宋学士全集》和宣统至民国孙锵《宋文宪公全集》虽都意在全收宋濂作品,但事实上也未全收《萝山集》诗歌。可见,最迟在嘉靖三十年前后,《萝山集》已不流行,其后的《宋濂文集》编刻者们无法收录此书。而正德朝陆深云:“近得《萝山吟稿》五卷。”[4]嘉靖朝郎瑛也云:“予尝见太史宋公濂诗四册,公亲书者也……惜为杭守张公取去。”[6]说明在嘉靖三十年韩叔阳刻《宋学士全集》之前,确有《萝山集》被民间私人收藏,世人难得一见,韩叔阳本人应当没看到五卷本《萝山集》,嘉靖后期的王世贞、胡应麟、顾起纶等人也没看到,他们所读宋濂诗歌只能是韩叔阳《宋学士全集》中收集的,不到200首,自然对之评价不高。清人黄虞稷《千顷堂书目》云:“又《萝山吟稿》三卷,又《宋学士诗集》五卷。”[7]王袆《宋太史传》也云:“别有《萝山吟稿》三卷,《潜溪内外集》三十卷,又有《浦阳人物记》五卷。”[8]《宋太史传》作于至正二十年左右,所涉《萝山吟稿》三卷本当是元末刻本,是五卷本《萝山集》的前身,但很难流传到清代;《宋学士诗集》五卷本此前无人提及,黄氏所云孤证难立。《明史·艺文志》也源自《千顷堂书目》,但不提“又《萝山吟稿》三卷,又《宋学士诗集》五卷”,可见这两本诗集在清代应该已经不存,黄氏或许只录书目,已无此藏书。

明清时期的诗文选本也收录有宋濂诗歌,但数量不多,主要有俞宪《盛明百家诗》34首、《石仓历代诗选》40首、《列朝诗集》114首、《明诗综》5首、《御选明诗》2首、《题画诗》7首、《明诗别裁集》1首以及《明诗纪事》3首。总体来看,宋濂诗歌入选数量偏低,虽然《列朝诗集》选录了114首,但此书收录刘基322首,高启383首,戴良161首,均高于宋濂诗歌入选数量。由此可见,后世选家对宋濂诗歌并不十分欣赏,或因这些选本多出现在嘉靖后期,选家们没有看到价值最高的《萝山集》,所以少选好诗。

建国以后,随着古代文学研究热潮的兴起,宋濂诗歌整理的进程也开始加速。1993年,章培恒主编《全明诗》时首次对宋濂诗歌进行了整理,辑诗320余首。1999年,罗月霞主编《宋濂全集》,又在此基础上增加了11首。 2011年,上海大学博士生任永安在日本国立公文书馆发现了国内久已失传的《萝山集》五卷,此集收录诗歌450多首,其中亡佚诗320多首。同年,他在《文学遗产》发表《日本藏宋濂〈萝山集〉抄本考述》一文,为我们重新认识宋濂的诗歌成就揭开了序幕。[9]2014年,黄灵庚教授汇集上述研究成果,在新版《宋濂全集》中辑录宋濂诗歌八卷,共计516首。[1]1尽管其中夹杂着《赠答禄与权山居》《鹅湖诗》等少数伪作,可能漏收了《送许时用还剡》一诗,①但该著仍堪称宋濂诗集中之最全本。至此,宋濂诗集整理工作基本完成。

二、宋濂诗歌的题材内容

宋濂诗歌题材多样,内容丰富,主要有咏怀诗、题画诗、山水纪游诗、送别诗、闺怨诗、郊庙诗、歌行体叙事诗以及咏物诗等。

(一)倾吐孤寂、向往隐逸的咏怀诗

宋濂一生遭遇坎坷。青年时期科举落第,四十岁厌世入道仙华山,五十一岁才得朱元璋赏识,但晚年又深畏伴君如伴虎,加之体弱多病和多愁善感,因此他对人生失意、生命短暂有着更多的感慨。其抒发人生苦短、生命脆弱的诗篇很多。如《镊白发》:“白发如青草,剪已竟还生,草青能变白,发白不复青。人生须知会有尽,紫马驮钱沽酒倾。”“昨日花如绣,今朝花作尘。人身一如花,何为长苦辛。古今富贵皆黄土,唯有青山解笑人。”诗中以花草来比拟人生,感叹野草可以复生,生命却不能循环;人生就像鲜花一般,美丽不常在,生命终有凋谢之时,在有限的生命时光中,不必贪恋富贵功名。诗人一生身体不佳,早年即遭遇疾病折磨,晚境更差,因此,他对生命有着更为真切的关注和体验。在《病怀》中,他流露出了对自己年寿的担忧:“一从婴弱痾,筋力渐告疲,凌晨频揽镜,且复伤鬂丝。固知非金石,难可百年期,如何未五十,摧塌已不支。岂非蒲柳质,望秋辄先萎。”诗人对人生终有一死的结局有着清醒的认识,但想到自己不到五十就疾病缠身,面临着“四支似石下深潜,一气如尘寄寥迥。自怜性命此日捐,孰料平宁在俄顷”的煎熬,心中感到十分遗憾,只能以“玩之百忧忘,浊醪聊自持”来自我慰藉。亲友的过早离世更是刺激着宋濂敏感的神经,他曾为老友叶琛的早逝自伤不已:“牛鼎伤折足,羽旌恨无斿。此生几冠屦,两间寄蜉蝣。宣尼嗟逝水,漆园叹悬疣。天德在所务,人役将焉酬。”对人生无奈和生命脆弱发出沉重的感慨。再如《寄答戴九灵古诗十首》:“今日非昨日,明朝异今朝,事变来如云,斯须无根苗。纷糅不可遏,冰凝火复焦。人寿纵金石,刮剥当亦销。”对时不我待、人生易老的体会尤为深刻。

在战乱频繁、文网密布、文人横遭杀戮的时代风云下,宋濂无论身处山林还是庙堂都常怀恐惧之心,由此滋生的消极避祸心态使他对隐逸闲适的生活非常向往。他说:“平生绝俗尚,幽期在一壑。衔巵周曲汜,班坐荫兰薄。日嫣花欲笑,风迅燕飞弱。疏峰挺飞茎,平楚下饥鹤。厓倾石似行,涧折泉如约,何时脱尘鞅,赋皈蹑椶屩。”[1]2325诗中想象着归隐场所的优美宁静和隐居生活的悠闲自在,表达了急于回归山林的强烈愿望。《浩怀》也是一首描写田园隐居生活的诗歌:“漆园欲齐物,伯阳期守玄。修轨务绝绊,冲志在潜渊。夕阴冥蕙幌,晨阳暖石田。外膠一以遣,澹泊返自然。《五图》非谬记,《九籥》有真诠。青青林间雨,勃勃谷窦烟。松华行将熟,米之酿红泉。”诗中借用庄子、魏伯阳等古圣先贤无意仕进、乐守田园的典故,表明自己对简朴自然的田园生活的热爱。他对自己还乡后的短暂幽居生活非常留念:“自入潜溪住,超然绝世氛。懒寻书作伴,长与鹤为群。千虑净于水,一身闲似云。梅花领幽赏,疏雪隔窗分。”[1]2380可惜这样的时光对诗人来说十分难得,更显弥足珍贵。《和刘伯温秋怀韵》是他刚步入晚年时吐露心声的篇章:“代谢有恒理,顺时乃吾事。畴能辨贤愚?亦复混醒醉。身晦始全真,名高反为累。举头睇空青,魂逐云间翅。”抒发了对历史上位高名显者多不得善终的感慨,意欲在难得糊涂中苟且偷生,这与他四十岁前的积极进取形成了鲜明对比,可见朱元璋的礼遇并没有带给他多少欢乐。

宋濂曾有过入道仙华山十年的自由逍遥生活,这是他人生中最惬意的日子。他无限留念和向往道士生活,隐逸求仙成了他生命的寄托。《望钟山简周先辈》云:“道光泉之嫩碧宜嚥,朱湖洞之飞丹可寻。”表达了对春光明媚、悠闲自如的隐居生活的向往和热爱。《和刘先辈〈忆山中韵〉》则描述道士隐逸山林、炼丹采药、餐云习剑的潇洒生活。宋濂非常羡慕友人王允冈的山林闲适生活:“幽人宅一区,卜筑在阳羡。铜官矗苍翠,白云递隐见。溪水抱村流,触石成洄漩。鹤巢古松枝,鱼喧残花片。清景乐高闲,雅情任狂狷。山林足肥遁,轩车忘慕恋。心静养长年,世荣倏惊电。寄言谢逋客,重修逸民传。”[1]2478为此,他感叹自己劳碌一生、心为形役,却不能了却归隐山林的宿愿:“秋霜染得鬓成丝,只为烟霞劳梦思。谁料杜陵垂白发,得同郑老合襟期,荷衣荇带烦新制,涧草岩花逞故知,便欲随君同点检,归裁冰茧写成诗。”[1]2461在难以解脱现实生活的苦闷抑郁中,他常在游仙诗建构的神奇虚幻世界中寻求精神的畅游和愉悦。《和刘伯温秋怀韵》云:“仙人韩伯鸾,弄箫吹紫兰。一吹洞芝长,再吹翠云寒。”《步虚词五首同刘伯温程邦民赋》则描绘了一个个神奇的仙人世界。《东雒山房诗》是为道士周彦博所作的游仙诗,诗中想象他效仿丁令威得道成仙后遨游太虚、与仙人结伴交游、一起俯视人间的神奇经历,充满了神奇浪漫色彩,也寄托了他的向往。但雄猜好杀的洪武皇帝根本不允许隐士存在,在明初残酷的专制统治下,宋濂创作游仙诗、隐逸诗也变得有所顾忌,数量渐少。

宋濂还在少数诗篇中描述晚年生活状况,表达自己在政治高压下的闲适和压抑。《和郑奉常先生燕集诗韵》云:“归田一似旧游时,常随采药衣沾雾。几度寻花屡带泥,投老幸知同臭味,此生端不慕轻肥。”流露出对归田安养、采药寻花闲适生活的无限向往。《静室二首》又云:“静室似僧庐,绝与黄尘隔。引雀喜留黍,惜苔懒穿屐。有时倚幽轩,情境一何寂。只有岸花飞,随风亦无迹。”“明月出东山,照见西林明。龙蛇布满地,欲步还自惊。试问夜何其?鸟喧似知更。谁探千载意,寂默乃其情。”前者描述自己晚年的幽僻生活,后者刻画深夜无眠的情景,暗含对“龙蛇布满地,欲步还自惊”的恐怖时局的担忧。面对明初政坛血雨腥风,宋濂深知“位高知身危,退藏保其终”[1]2370的道理。他选择远离京城,企图避开政治风云;但他还是为自己的处境担忧,以至深夜还心惊难眠。他不断反思自己、安慰自己:“万顷琉璃中,著吾一身行。肝胆尽冰雪,毛发亦含清。超然鸿蒙初,顿觉百虑溟。安得王子乔,为言此时情?”[1]2371认为自己行事磊落、人品高洁,应该不会遭遇飞来横祸。

(二)讴歌自然、礼赞人物的题画诗

宋濂对书法绘画艺术有着浓厚兴趣,经常应邀为一些书画作品题诗。他入明后所作题画诗数量较多,或描绘山水田园风光,或歌颂传奇人物,都较有特色。诗中描写的自然风光往往场景优美、清丽动人。如《题常牧溪〈五燕图〉》:“谁描乳燕落晴空,笔底能回造化功,仿佛谢家池上见,柳丝烟暖水溶溶。”全诗描绘出一幅阳光明媚、乳燕翻飞、柳丝如烟、溪水荡漾的大好春光图,读来让人觉得春天的气息扑面而来。《画山水图歌》用拟人、比喻的手法描摹山光水色:“远山刷翠宫眉弯,一江横绕罗带环。沙矶互作犬牙入,水痕初落犹斑斑。渔舟三两自何处,后先撑出芦花湾。”《题〈隐居图〉》描写隐士所居环境的清幽静谧也非常精妙:“楼台倒影浸虚泓,嘉树擎寒不尽青。何日过桥分半景,傍云同筑草玄亭。”而《题方方壶〈钟山隐居图〉》云:“因多幻化术,笔下生白云。白云缥缈间,拔起青嶙峋。似是朱湖洞,笙鹤遥空闻。”则把隐居环境描绘得十分神奇美妙。

宋濂题画诗更多地采用夸张、想象等浪漫主义笔法,营造神奇诡谲之境,颇有险怪之风。如《〈蛟门春晓图〉歌》:“瀛海无垠,波涛吐吞。涵浴日月,参契鬼神。怪山如云自天坠,万丈壁立蛟为门。南有金鸡之俯啄,北有猛虎之雄蹲。”借助奇特的想象,引用大量的神话故事,浓笔重彩地描绘海上蛟门的种种神奇壮丽之景,营造神仙居所的雄奇之境,颇有李贺诗风。再如《题李西山〈古木图〉》:“蓟丘云昏朔风急,老蛟堕地作人立。震雷怒电破杳冥,山鬼野狐皆夜泣。李侯城南射虎归,手裂生绡吞墨汁。狂呼袒臂写此图,云雾晦冥元气湿。回看荒原万枯树,颜色惨淡神尽戢。”通过对“朔风”“老蛟”“山鬼”“荒原”“枯树”等意象的描绘,勾勒出一幅雄奇神秘之景,颇有险怪之风。

宋濂题画诗中还有一些歌颂历史人物的篇章,也写得豪迈奔放。如《题〈李白观瀑布图〉》:“长庚灿烽天之章,精英下化为酒狂。匡庐五老森开张,银河万文挂石梁。下马傲睨立欲僵,耸肩袖手神扬扬。”不仅描述画中李白的仙风道骨,还简述李白传奇式的人生经历,高赞李白狂放不羁的个性,人物形象鲜明,抒情色彩浓郁,展露了其非凡的表现力和抒情性。又如《题〈段将军征羌图〉》:“西域都护多男儿,护羌校尉仍出师。生羌八种来寇塞,白剑欲接双龙飞。凡亭山上血漂杵,奢延泽中鬼应语。至今有花皆成丹,疑是当年血未干。”诗中重点描述战争的激烈和残酷,在短兵相接、血流成河、九死一生的战场上,将士们为国捐躯的形象更显高大。《题〈花门将军游宴图〉》则描述边关守将游猎宴饮的场景,既有雄奇的边塞自然风光,又有英姿飒爽的人物形象。《题〈李广利伐宛图〉》主要叙述出征士兵遭遇的苦难,讽刺朝廷用人不当,诗风沉郁悲壮。《题子昂春郊挟弹图》则描绘了一位骑马打金弹的少年公子形象,诗风豪迈。

(三)描山绘水、情趣盎然的山水纪游诗

除在题画诗中描写精彩景物外,宋濂诗歌还描绘真实世界中的自然美景。宋濂的家乡金华地区自古山清水秀,风景宜人,他一生写下了不少赞美家乡风景的诗篇。如《题玄麓山八景》中的《桃花涧》《凤箫台》《钓雪矶》《翠霞屏》《饮鹤川》《五折泉》《飞雨洞》《蕊珠岩》,《濮川八景诗》中的《福善翠冷》《翔云高眺》《妆楼旭照》《梅泾花午》《荷陂晚风》《化坛枫映》《幽湖月满》《西院缠霞》,还有《飞泉操》等,都是描写家乡的灵山秀水,其中不乏自然灵动之作。如《翠霞屏》:“古石不改色,绛绿自成围,谁裁一片霞,为我制秋衣。”用形象的比喻句描绘了山石之美。《饮鹤川》:“渴鹤忽飞来,爱此一勺清,五湖非不多,恐染鳬鹜腥。”用拟人手法写潭水清澈、野鹤清高,折射出诗人高洁耿介的品格。同样,《五折泉》:“一级复一级,有若歩云梯。终然投东意,万折不肯西。”也运用拟人手法明写瀑布飞泉的优美景色,暗喻自己百折不回的坚韧个性。再如《春日绣湖与德元同行》:“十里华川上,年来足胜游。雨花林下寺,风柳驿边楼。漠漠芙蓉浦,依依杜若洲。平生身外事,未许付淝鸥。”也是描绘自己游赏义乌绣湖所见的美丽春景。

宋濂还有描绘家乡之外风景的诗篇。如《登泰》:“岧峣泰岳拄苍穹,万壑千岩一径通。象纬平临青帝观,云光长绕碧霞宫。凌晨云漫天涯白,子夜晴揺海日红。玉露金茎应咫尺,举头霄汉思偏雄。”描写登上泰山后所见的神奇异城风光。如描写滁州的自然风光:“琅琊山近浮龙气,六一泉清泻玉声。”[1]2479“尘收辇路三更雨,花拂旗斿百和香。”[1]2480而《韶光将暮,芳事未经,托物念时,濡毫成句》则写暮春时节自己出游所见之景:“缟李感明雪,頳桃凝崇霞。”“钩白出川曲,朱保向层阿。”细笔描绘美丽的春光。还有《晚步青溪上》《川上夜坐约王子充同作》《游览杂赋》等,都是纪游写景的诗篇。

(四)恋恋不舍、情深义重的送别诗

宋濂一生交友无数,写下了许多表达对亲朋深情厚意的送别诗。这些诗歌按送别对象不同,可分为以下几类:

1.送学生还乡省亲诗

如《送方生还海宁》《送方生孝孺还天台诗》,从创作时间和对学生的夸奖满意程度来看,这两首诗都是送别得意门生方孝孺的。前者有:“岂无赠别言,有意须当遵。真儒在用世,宁能滞弥文?文繁必丧质,适中逎彬彬。”劝勉他不要耽于文词之癖,要积极用世,保持质朴刚健的文风。后者回忆两人相识的过程,夸赞方孝孺聪明好学。前四句“北风何逶迤,雪花大于手。之子有远役,忍劝尊中酒”,用夸张手法描写北方雪花之大、天气之冷,情景交融,笔法高超;中间几句“须知九仞山,功或少一篑。学功随日新,慎毋中道废。群经耿明训,白日丽青天。苟徒溺文辞,萤爝欲争妍”,更是勉励他持之以恒,不可中途而废,并告诫他不能溺于文辞之癖,要把经书作为学习的重点,这样才不致误入歧途。《送黄伴读东还故里》是写给老师黄溍之孙黄昶的,诗中主要叙述黄昶文才出众和不断受到朝廷赏识的情况:“帝曰尔小臣,才思何蝉联。”形容两人的师生情谊是“悬灯青照夜,不翅父子情”,可见宋濂对黄昶也非常喜爱。

2.送官员赴任诗

这类诗歌结构像送别序一样,往往先叙述当今皇上圣明,国家百废待兴,正是人才实现政治理想的大好时光;然后再歌颂对方才华横溢,激励其勤政爱民、建功立业。如《送叶别乘之官通州诗序》先称赞“物微且瑞世,人当建奇勋”的政治环境,然后再歌颂对方才华横溢:“摛文追马卿,哦诗学李频。”《赠阎希曾参政山东诗》先赞美对方“我知阎子,有学有文。五色烨然,出类超群”,然后勉励他成就一番事业:“子之往矣,期建功勋。贮见政绩,迈于古人。”《送陈彦正教授之官富州》先夸赞他博览群书、学术渊博:“本根既硕茂,柯条遂芬郁。大肆文章手,直压百怪伏”,然后激励他前途无量:“子如宛马驹,未得饱刍粟。……子材有如此,不久当食肉。”《送叶明府之官郫县》云:“文章才子之官去,见说郫筒酒正浓。饮罢细观《循吏传》,莫缘山色忆芙蓉。”短短四句,也是夸赞对方乃“文章才子”,期望他做一位“循吏”。《送刘赞府之官都昌五十韵》先对比都昌昔日繁华和战后萧条的景象,然后夸奖对方:“赞府实奇才,不用髯如戟。玉立伟丈夫,见者改颜色。文字五千卷,肠胃觉充塞。摛辞夺春花,艳艳美堪摘。吟酣或挥翰,龙蛇出肘腋”,最后鼓励他:“应能不负丞,奇略肥民瘠”,要对都昌的重新繁荣做出贡献。

3.送官员回乡诗

作为台阁重臣,宋濂为人随和,与当朝官员多有交往,逢人致仕回乡之际,多写诗相赠。《送胡十判官西还诗序》是一篇情景交融的送别诗:“白雁响遥渚,丹药蚀山樊。繁霜一何胶,萧晨孕枯寒。激中方成纡,别远良独难。江筵有笙匏,纤簧扇微翰。欲奏阳阿曲,芳怀注幽散。情长江流促,人遐冈势漫。何以寄所思?袖有翠琅玕。刻作双松柏,持之缀君鞶。”作者寓情于景,描述了送别时的凄凉和归乡后宴饮的愉悦场景,抒发了离别的惆怅和还乡聚会时的喜悦。《送杨廉夫还吴浙》高度赞扬杨维桢“归心只忆鲈鱼鲙,野性宁随鸳鹭班?不受君王五色诏,白衣宣至白衣还”那种不慕浮华、归隐山林的高尚人品。《送章横塘》也是送人归隐的诗篇:“初来王霸甘终隐,到底狂奴不好荣。归去横塘茅屋在,日高花底困春酲。”描述对方归隐后的潇洒闲适生活。《走笔送金贤良》《送许时用还剡》都是送人年老致仕还乡的诗篇,满含凄凉沧桑之感:“飘零已觉二毛侵,且向西风问苦吟。”[1]2343替对方道尽多年飘零江湖、饱受凄风冷雨的满怀酸楚。

4.送同门怀旧诗

宋濂还留下了许多描述别后相思、怀念友情的诗篇,其中不乏佳作。因多年执教于“东浙第一家”的郑门,宋濂与郑氏子弟交情深厚,他在诗中叙述了与郑氏别后刻骨铭心的思念情怀。《俚咏寄义门郑十山长叔侄追述严陵别意》一诗采用传统的“以美人喻君子”手法,通过描写女子对夫君的忠贞、思念,表达自己与郑山长之间的深厚情谊:“结发与子交,二十又五春。手足虽殊体,肝胆实同身。”叙说他们之间多年患难相交而结下的兄弟般情谊;接下来描述的分手场景则更加细腻传神:“子方执手泣,胡可便暌离。中情一如河,东流无止时。流水到海止,唯潮两度来。将心比潮水,一日几千回。欲别不成别,背颜强登舟。子骑白马去,十步九回头。出倚颿柱望,望望苦逾浓。马首出复没,渐入乌龙峰。峰高在天半,未晚涵日车。岩阿人已隐,恨不铲嵯峨。身虽逐棹发,魂则随子征。”诗人运用比喻、夸张手法,将恋人间难舍难分、相思不断的情景生动形象地表达出来,借此抒发其分手时的留念、惆怅之情。全诗委婉风致、趣味横生,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在《寄义门郑十山长叔侄述严陵别意》诗中,宋濂直接夸赞郑家:“浦阳白麟溪,十世传孝义。食指三千奇,英华一门萃。”他一生难忘郑门的深情厚义:“平生无别念,念念只麟溪,生则长相思,死当复来归。”[1]2474可见郑门在宋濂一生中的重要影响,诗人对它一往情深,永世难忘。

明初文史大家王袆是宋濂的同乡、同门加同事,两人志趣相投,感情深厚,宋濂在诗中也表达了对他的关切思念之情。《和王内翰见怀韵》先想象故友别后归来时的喜庆场面:“喜极欲持如意舞,醉来应使软舆扛。此情纵切何由遂?吟对西南月满床。”然后表达对出使边陲的故友的牵挂和思念:“惟有张骞犹未返,玉关秋早节旄寒。”全诗抒情直率、格律谨严,体现了宋濂律诗的成就。

送别诗中的《送钱允一还天台》和《送编修张仲藻还家毕姻》两首比较特别。前者是叙事长诗,主要叙述钱允一向朝廷进献祖传铁券之事,颂扬明初的开国气象和皇恩浩荡;后者则是送人回家完婚,全篇洋溢着浓烈喜庆的氛围,其中“红锦裁云朝奠雁,紫萧吹月夜乘鸾”两句被王世贞赞为佳句。另有《游仙篇赠邓尊师》《送黄尊师西还九宫山》《赠天随生还友虎山》等送道士还山的诗篇,热情赞扬道士的苦心修行、法术高超以及隐居山林的神奇美景,表达自己对寻仙学道生活的向往。《送刘秀才皈临川》更是塑造了一个来去自由、仰睇八极的隐士形象,充满神奇色彩。

当前的药物治疗有一些局限性,主要在于起效缓慢和对不少抑郁症患者无效。解决难治性抑郁症的一个策略是研发和使用非典型抗抑郁药物。另外,NMDA受体的阻断剂——氯胺酮的快速抗抑郁效果的发现及相关研究,不仅提供了崭新的抗抑郁疗法,也极大的促进了抑郁症发作机制的病理学研究,靶向谷氨酸能的药物有望成为第三代抗抑郁药,解决当前药物在起效时间、有效性等方面存在的问题。

(五)描摹女容、抒写哀怨的闺怨诗

宋濂早年师从吴莱学习古诗,后与杨维桢交游,难免受到元代纤秾缛丽诗风的影响。入道仙华山期间,他创作了大量民间乐府歌辞,后编为《萝山集》卷二,多以描写女性容貌和情感为主,而且部分篇章的描写细腻传神,达到了很高的艺术水准。宋濂诗中的女性形象主要有怨妇、少女两类,又以怨妇形象最为突出。怨妇诗多表达思妇对出征在外的丈夫的牵挂和因相思未见而引起的无限哀怨。如《寄远曲》:“泪尽愁难尽,燕皈人未归。遥知君念妾,似妾忆君时。忧心不可写,天际望皈舟。江长望不极,更上一层楼。妾有五字诗,寄君君勿忘。十朝成一字,字字九回肠。关河劳梦魂,欲见杳难凭。照君文绮帐,相近不如镫。”表达了无限深沉的哀怨情怀。《阳翟新声同朱定甫赋》是篇幅较长、对仗工稳的七言乐府诗,诗歌通过女子居住环境的描写,渲染女子的孤独相思之情,其中“正是双蛾巧唤愁,欲断应凭胡燕剪,滴泪和泥封锦书,书中一字一行啼。莫恨鲤鱼红尾短,随波好送到辽西”,传达出思妇对远在边关的丈夫的无尽思念,艺术水平较高。《春夜辞》叙述了留守妇女的凄苦和无奈:“芳魂行遍秦川道,百子堂空无一人。”“更深不耐山鸟哭,擫管调丝作新曲。”《画栖歌》则叙述女子孤寂落寞中的排忧行为:“手中鹦鹉酒晕潮,连环带解口痕消”,更让人感受到女子寂寞难耐的凄凉。

此外,《凉夜曲》描写贵族妇女的容貌和哀怨情怀:“红爵绿疏回晓光,翠眉雪肌凝白肪,蝉衫麟带结宝珰,吴丝蜀桐啼凤凰,盘龙兰鼎生暖香,桃生豹枕展曲房,夫君不来凉夜长。”情境显得忧伤而典雅,颇似“温李”的绮丽哀怨词风。《秦官谣》描写官中失宠女子的孤寂哀怨:“九枝灯死月色青,犹记君王梦中语。”《鸳鸯离》交代女子去世前的遗嘱,心情万分沉重:“结发成昏期发白,谁道鸳鸯中道拆。妾身虽作土中泥,妾魂长与君同棲。娶妻只为多似续,妾有三儿美如玉。愿君勿娶全儿恩,一娶亲耶是路人。”与一般悼亡诗相比,此诗显得更加真切感人。

宋濂描写少女相思苦闷情怀的诗篇大多风格明快。如:“思君不可见,忽见阶下花。此花君手植,如见君容华。嫣然索予笑,不语意自佳。花容方窈窕,因君愈妍好。见花情尚多,见君将奈何。”[1]2405同样是相思离别的题材,却更多地表现了少女的活泼多情。《越歌·约杨推官同赋》中的女子虽也有相思的苦闷,但她们并非痛不欲生,而是在埋怨之中透出几分俏皮:“劝郎莫食鉴湖鱼,劝郎莫弃别时衣。湖中鲤鱼好寄信,别时衣有万条丝。”“越王台下是侬家,一尺龙梭学纤纱。愿郎莫栽梨子树,遮却房前夜合花。”在品尝相思离别之苦的同时又回想昔日相聚的甜蜜,想象别后重逢的喜悦,诗风哀怨之中夹杂着轻快。《望仙引》也是如此:“鹤驭遥空不可攀,绣扆斜张香梦懒。暖箫不到茱萸帐,宝露空溥五云盌。”描述仙女凄美神秘的相思情怀。

诗人也有描写少女情怀却风格沉郁的诗篇。如《思春辞》描述男子想象中女友的独守情怀:“美人别我城南去,几见楼头凉月生。……因弹别鹤心如剪,为妒文鸳绣懒成。宫烛不啼偏有泪,湘桃无语自多情。……幸有梦中能聚首,唤醒恨杀短箫声。”细致描写相会分手后,女子孤寂哀怨的闺闱生活,全诗语言绮丽、结构精工。胡应麟对此诗评价甚高,认为诗中语句“特精工流丽”,[10]344堪称宋濂闺怨诗的代表之作。

宋濂诗歌对女性容貌的描绘不多,也不似杨维桢那般轻佻低俗,相反显得十分典雅,体现了诗人“摒俗尚雅”的诗风取向。如《古辞四首》:“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对江南采莲女面容的描写比较精彩。再如前举《凉夜曲》:“红爵绿疏回晓光,翠眉雪肌凝白肪,蝉衫麟带结宝珰。”《和刘伯温秋怀韵》:“美女颜如花,身有椒兰气。胡为素风生,白草同憔悴。金鸾委鬓云,愁容怯新媚。”也写得相当出色。

(六)颂神祭祖、曲调悠扬的郊庙诗

元末古乐府盛行,宋濂也染指古乐府创作,除创作上述乐府民间歌辞外,还有一些乐府郊庙歌辞。宋濂精通音律,能够谱曲弹琴。他在《録囗人申鲜生辞》中叙说自己擅长鼓琴:“龙门子传《周官》将成,鼓琴潜溪之上。初调清角,更转黄钟,音节熙醇,神气恬康。鼓已微步,其乐若洋洋者。”宋濂曾在礼部任职,对祭祀、宴饮之乐也颇感兴趣,作有《王国祀仁祖庙乐章》《宋铙歌鼓吹曲》《法寿乐十二首》《杨刺史庙迎享送神歌辞》等乐府歌辞。《王国祀仁祖庙乐章》是祭祀祖庙的歌辞,共八首;《杨刺史庙迎享送神歌辞》是祭祀杨扶神庙的歌辞,颂扬杨侯在天之灵庇护天下百姓、确保一方风调雨顺的爱民情怀。《宋铙歌鼓吹曲》则代表着宋濂乐府诗的最高成就。宋濂仿效柳宗元“作《鼓吹铙歌》,以纪高祖、太宗功德及征伐勤劳之事”的做法创作了这组诗歌,旨在:“臣虽不佞,自幼以文字为职,辄取汉唐,穷思毕精,作为歌辞,以侑戎乐。……使有宋之成烈,增光于后,无让于前。”组诗共十二章,每章均在十六句以上,是宋濂向吴莱拜师时的应试之作,吴莱由此赞他:“孺子诚可教,使稍收敛入于简严,则所向无前矣。”可见其质量自然不差。

(七)讲述奇人趣事的歌行体叙事诗

宋濂歌行体叙事诗共有7首,《赠虎髯生诗》《题花门将军游宴图》两首篇幅较短:前者叙述奇能狂士虎髯生的传奇人生,后者描述花门将军的神勇和豪爽;而《陶冠子折齿行同张卫先生赋》《义侠歌》《天麦毒行》《出门辞为苏鹏赋》《行路难》等五首篇幅较长。《陶冠子折齿行同张卫先生赋》是一篇诙谐幽默的诗歌,叙述陶冠子生性气狭狂狷,好针贬时事,结果避祸中磕掉两颗牙齿,以致说话不清,宋濂借此阐述了人世间“祸福相倚诚幽玄”“神奇臭腐相萦缘”的观点。《天麦毒行》叙述任生食饼误中天麦毒,遭遇狐女诱惑,后被道士治愈的神奇故事,全诗充满着浪漫气息。《义侠歌》讲述董元卿得侠女帮助却忘恩负义的故事,谴责董“卿为名进士,岂不读圣经”,颂扬伯氏兄妹的侠肝义胆。全诗情节曲折,叙事生动,是一篇成功效仿白居易歌行体的诗作。《出门辞为苏鹏赋》主要描述苏鹏离家远行时与亲人道别的凄凉场景。宋濂感叹:“至重在天伦,谁宁不念兹。无泪洒离别,此语非人为。”表达对苏鹏痛苦遭遇的深切同情,也期盼自己能够早日回乡团聚。《行路难》则叙述诗人在日暮时分到江边求食借宿,途中目睹村民的穷困艰辛和愚昧落后,内心引起强烈震撼,“抚怀欲成哭”,表达了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无限同情。

(八)借物抒怀、委婉含蓄的咏物诗

宋濂咏物诗数量不多。《滩哥石砚歌》叙述滩哥石砚的神奇来历:它原是唐朝梵僧来华翻译佛经时用过的砚台,为传播佛教文化立下汗马功劳,备受名士推赏;元代却被弃置内府;直到明初才重现于文华宫,光彩依旧。诗人感慨:“有才沉埋恨已久,石如能语夸奇逢。”借此歌颂明初的开国盛世景象。《拟古十五首》其十一歌咏宝剑被埋没的遭遇,抒发英雄失路之叹,告诫自己应该“位高知身危,退藏保其终”;其十三叙述秋蝉清苦哀怨、不为人知的遭遇,借以自况,感慨自己有着像秋蝉一样“陨身亦何辞,吾能改其度”的高尚情操。《杂体五十首》有二首咏叹荆山玉被深埋荆山、无法实现自身价值的遭遇,借此感叹人才横遭埋没的遗憾。其二十一叙说宝剑被闲置,以至“绣涩玄痂成”的遭遇,期望它能够被人使用,“为国斩佞臣,坐见泰阶平”,暗喻自己长期报国无门的处境,希望有朝一日能够被重用,为国为民效力。《兰花篇》是宋濂九岁时作品,诗人描绘兰花的芳姿幽香,赞美她的贞节,谴责桃李的风流轻薄,立志长大后要像兰花一样,成为品格高尚、令人尊敬的贤士。宋濂咏物诗具有强烈的抒情倾向,除《兰花篇》外,作者往往通过歌咏事物不利的生活环境,暗喻自己的落寞情怀,曲折地表达自己内心的痛苦和企盼。

从以上对宋濂诗歌内容的考察来看,题材多以咏怀、题画、送别、纪游为主,写实性不强,社会历史价值不高。这主要是由于其元末诗歌多作于入道仙华山的十年间,对社会现实关注不够;而入明后所作又属台阁体范畴,此时的文风已失去元末的泼辣豪放。在明初大兴文字狱的时代政治环境下,诗人不敢直书险恶的社会现实,相反,类似晚年的抒怀感伤之作却频频出现。宋濂诗歌在对社会历史生活的反映程度上远逊于刘基、高启,这是他诗歌成就不及二人的主要原因。

三、宋濂诗歌的艺术特色

从现存500多首宋濂诗歌来看,不仅题材内容丰富,而且体制多样,不拘一格。

宋濂的诗学思想以复古为主,但取法路径较宽,他对先秦、汉魏、唐宋的古体、近体诗都感兴趣:“予也不敏,以荒唐之资,操褊迫之行,虽自汉魏至于近代,凡数百家之诗,无不研穷其旨趣,揣摩其声律。”[1]467他曾经揣摩过不同时代众多诗家的作品。从体制上看,宋濂诗歌种类繁多,从四言古诗到汉乐府、五七言古诗、五七言歌行、五七言律诗、五七言绝句都有佳作,还有六言、杂言。《四库全书·文宪集》收宋濂诗歌130多首,其中琴操4首、四言古诗3首、乐府歌行近30首、五言律诗4首、七言古诗15首、七言律诗8首、七言绝句8首、四五言长短句2首、五七言长短句6首、演连珠50首,可见宋濂诗歌众体兼备、体制多样。在众多诗体中,宋濂最擅长的是古体诗,其四、五、七言古体诗数量最多,成就也最高。而其近体诗近50首,多为唱和、送别、题画之作,格律也算严谨,但在抒发真情实感上稍嫌逊色,不能代表宋濂诗歌的最高成就。宋濂尽管对以李杜为首的盛唐诗比较推赏,诗风也“追杜慕韩”,但他对近体诗兴趣不大,这与他“以古为尚,标举《风骚》”的诗学思想深符一致。好在宋濂的诗学复古思想并不狭隘,他主张诗歌创作应当摹拟诸家风格,有些诗作甚至就直接标明模仿作家的姓名,如《义侠歌》标明效仿白乐天体;《杂体五首》分注摹拟陆机、陶潜、谢灵运、颜延之、鲍照;《宋铙歌鼓吹曲》标明效仿柳宗元,由此形成了宋濂诗歌体式和风格的多样化特征。宋濂拟古诗中乐府诗成就最高,数量也最多,任永安博士认为宋濂乐府诗“共八十一题一百九十七首,与刘基、高启等人的乐府诗数量相当,大致可分为拟乐府古题、民歌体乐府诗和自创新题乐府三类”。[9]这是他诗学吴莱的成果体现。

与刘基、高启等人相比,宋濂诗歌主要抒写个人人生经历与情感体验,缺乏对当时广阔社会历史画卷的整体观照,一些应制酬答之作也呈现出虚泛之风,因此,其诗歌社会历史价值不高,但艺术特征上却颇具特色。宋濂诗风主要呈现出沉郁深婉和雄奇豪放两种特色。

(一)沉郁深婉

沉郁深婉诗风体现在以下两方面:

1.悲苦抑郁的诗歌内容

宋濂诗歌题材中的咏怀诗、闺怨诗、送别诗、友情诗、咏物诗所抒情感均带有浓厚的感伤色彩。咏怀诗多表达作者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晚年生活的抑郁情怀;闺怨诗多表现女子的相思哀怨和孤寂落寞;送别诗也流露出难舍难分的依依惜别之情;友情诗有不少表达对朋友的思念和牵挂;咏物诗常常托物抒怀,感叹自己壮志难酬、报国无门。这些抒写生死离别、相思苦恋、失意压抑的诗篇在宋濂诗歌中占据了很大比重,形成了宋濂诗歌感伤哀怨的风格。此外,宋濂诗歌中还有对元末社会动荡、人民生活疾苦的描述。如《行路难》描述了江边村民体形清瘦、住房简陋、食物缺乏的画面,是对乱世之中下层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真实写照。全诗笼罩在悲凉的氛围之中,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遗兴》运用对比手法,描述了贫富悬殊的两家景象:“西邻起高楼,妖冶衒春秾。玳筵陈圆方,朝暮杂歌钟”,一派奢侈豪华、歌舞升平的景象;而“东家席为门,著书述轩农。岂能望膏粱,糠核亦不充”,一幅门庭冷落、清贫寒酸之相。通过“一门轩盖集,一门蟊罔空”的鲜明对比,形象道出元末士人社会地位卑下和生活贫困艰难的现状,是元末社会“八娼、九儒、十丐”阶层分化现象的真实写照。作者身为儒士阶层,有感于当时的社会不公,心中自然含有凄苦悲怆之情。尽管宋濂直接揭露现实生活的诗歌不多,但有限的几篇都流露出作者的悲愤之情,诗风沉郁顿挫。

2.运用比兴、象征、典故等修辞手法曲折抒情

宋濂不像刘基那样在诗歌中直接揭露、批判元末乱世,尽情倾吐内心的凄苦悲凉,而是往往采用比兴、象征、典故等手法委婉抒情。宋濂抒发人生短暂、生命无常的感慨多用比兴手法。如《镊白发》:“人身一如花,何为长苦辛。古今富贵皆黄土,唯有青山解笑人。”“草青能变白,发白不复青。人生须知会有尽,紫马驮钱沽酒倾。”诗中以鲜花凋零起兴,感叹生命虽像鲜花一般美好,但转瞬即逝,既不能永恒也不能循环,流露出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思想。宋濂的闺怨诗也暗含《离骚》的象征手法,作者以女子的失恋被弃象征自己的怀才不遇,以女子的思夫坚守表达对政治理想和圣明君主的期待追寻。在友情诗中,他也运用比兴、象征手法。《俚咏寄义门郑十山长叔侄追述严陵别意》以一个思妇的口吻形象地表达了自己与郑山长之间兄弟般的深厚情谊。咏物诗多是比兴手法。《兰花篇》以兰花配君子、桃杏喻纨绔,通过两者品质的对比,颂扬兰花孤洁坚贞的品性,鞭挞桃杏买笑逐欢的媚态,并以兰花自比高洁,表达其超凡脱俗的人生志向。《杂体二首》以美玉埋山、宝剑生锈象征自己怀才不遇。另外,宋濂学识渊博,在诗中还常常通过典故来间接抒情。如《忆与刘伯温、章三益、叶景渊三君子同上江表,五六年间,人事离合不齐,而景渊已作土中人矣,慨然有赋》:“宣尼嗟逝水,漆园叹悬疣。”通过孔子、庄子的典故,把人生的无奈和生命的脆弱显露无疑。又如《和王内翰见怀韵》:“惟有张骞犹未返,玉关秋早节旄寒。”通过张骞出使西域的艰辛,表达自己对王袆奉旨西行的牵挂和关切。比兴、象征、典故等修辞手法的运用,把作者的悲苦之情间接舒缓地表达出来,形成了沉郁顿挫的诗风。

(二)雄奇豪放

这在题画诗和游仙诗中表现尤为突出,作者把豪迈情怀、奇幻想象与瑰丽奇崛的语言结合起来,形成了雄奇豪放的诗风,颇似韩愈。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1.想象奇特

宋濂题画诗和游仙诗多采用夸张、想象等虚构手法,将神话、传说融入诗中,营造神奇诡谲之境,充满浪漫主义色彩。如《蛟门春晓图歌》在运用绚丽色彩描绘海上蛟门的种种雄奇壮丽之景外,还融入了“海神”“扶桑村”“仙儒”“仙女”等神话传说,尤其描写仙人活动场景:“黄鹤山人列仙儒,九霞为冠青绡裾。手提五色珊瑚株,幻出一幅真形图。令人毛骨动飒爽,思乘灏气超清都。清都中有十二楼,往来尽入琼姬俦,金符玉节锦臂鞴。白台度曲弹箜篌,双成按拍歌莫愁。”更是充满神奇色彩。《题李白观瀑布图》称李白是太白星下凡:“长庚灿烽天之章,精英下化为酒狂”,开篇即营造神奇之境。《题李西山古木图》所写“老蛟堕地作人立”“山鬼野狐皆夜泣”的场景也显得神奇诡谲。《步虚词五首同刘伯温程邦民赋》则直接描绘一个个神奇的仙人世界。这些超现实、大胆想象的描写无疑增加了诗歌的神秘色彩。

2.气势磅礴

宋濂一些歌颂英雄人物的诗篇写得情感激荡、情绪飞扬。如《紫髯公子行》歌颂冲锋陷阵、所向披靡的战士:“十万雄兵若秋隼,千瓮行酒须臾尽。太白在天今岁高,千旄指处皆齑粉。”显得气势磅礴;《赠虎髯生诗》也写得豪迈奔放。为表现激越的情感,宋濂游仙诗甚至突破诗歌格律的束缚,采用杂言体叙事抒情。如《蛟门春晓图歌》句式灵活多变,从四言到十一言不等;另外,诗中还多用排比句、反复句、反问句来表达激动的心情和昂扬的情绪,结尾部分:“何须龙虎鼎中求丹砂?何须天河稳泛牛斗槎?但令坎离交媾翻三车,气母不动生黄芽。我赋《蛟门歌》,细看铜狄时摩娑,长绳孰为羁义娥?白石应泐金还磨,不学长生将奈何?不学长生将奈何!”连用4个反问话、2个排比句、1个反复句来表达自己对神仙生活的向往和学道之心的迫切和坚定。《步虚词五首同刘伯温程邦民赋》中也有“辽辽密密间,何从别圆方?”“飒尔神响合,玄黄孰知踪?”两个疑问句,显露出对道教描绘世界的浓厚兴趣。这些特殊句式的运用在诗歌体裁中非常少见,却增强了宋濂诗歌的豪迈气势。

3.语言瑰丽奇崛

宋濂题画诗、游仙诗和山水纪游诗喜用华丽词语和浓艳色彩来描绘绚丽多彩的场景,加之用语奇崛、选字生僻,往往形成绮丽险怪的诗风。《蛟门春晓图歌》的语言即带有浓艳色彩,诗中用“玉球”“轻露”“雪山冰崖”形容海水的洁白;用“海色白”“层霞”“黄金盆”描绘日出海面的绚丽景色;这些描述色彩的词语交织纵横,构成一幅色彩斑斓的图画。《题段将军征羌图》:“至今有花皆成丹,疑是当年血未干。”将鲜花颜色和战士鲜血对照来写,色彩浓艳,场面宏大。《韶光将暮,芳事未经,托物念时,濡毫成句》描写暮春景色,“缟李惑明雪,頳桃凝崇霞”“钩白出川曲,采绿向层阿”,用红、白、绿三色描绘春光的烂漫。《凉夜曲》:“红爵绿疏回晓光,翠眉雪肌凝白肪。”[1]2426更是色彩浓艳之笔。这些描述颜色的词语增添了宋濂诗歌的绮丽色彩。另外,宋濂还喜欢用生字僻词,使诗歌语言尽量陌生化,形成新奇意象。如《忆山中》的“椶屩”、《韶光将暮,芳事未经,托物念时,濡毫成句》的“幰车”“玉鼻騧”、《望仙引》的“绣扆”、《送胡十判官西还诗序》的“鞶”、《扈从至清流关》的“旗斿”等,都是诗歌中极为罕见的古汉语,这些怪词僻字在宋濂诗歌中频繁出现,使宋濂诗歌呈现出奇崛的风格。

除沉郁和雄奇诗风外,宋濂诗歌也有清新自然的一面,主要体现在写景纪游诗中。如《饮鹤川》:“渴鹤忽飞来,爱此一勺清,五湖非不多,恐染鳬鹜腥。”用拟人手法描写潭水的清澈和仙鹤的高洁,从中折射出诗人的耿介品性。《五折泉》:“一级复一级,有若歩云梯。终然投东意,万折不肯西。”颇有自然活泼之风。另外,宋濂一些描写相思情爱和女子容貌的诗篇也具有清丽婉约的风格。如《古辞四首》中的“谁家采莲女,面如白玉盘。相对悄无语,风吹荷叶翻”,描摹采莲女的俏丽面容,颇具情韵。

四、宋濂诗歌的时代价值

尽管受《萝山集》失传影响,明清学人多将宋濂排除在一流诗人之外,但从诗坛影响和创作成就来看,宋濂也算得上是元明之际的重要诗人。他一生交游广泛,与元明之际的著名诗人都有诗文唱和。他们互相切蹉诗艺,始终活跃在诗坛中心;他还扶植后进,引领明初开国诗风,不似高启、张羽、袁凯等人的孤守苦吟。宋濂诗歌虽然仅存500多首,数量远少于高启、刘基、杨基等人,但其诗无论内容、形式还是手法都最能体现那个时代诗歌的总体风貌,是元明诗歌的具体缩影,从而在元末明初诗歌史上占据着重要地位。

(一)体裁广泛

元诗中流行酬答、纪游、题画、咏物之类的交游类作品,尤以“元诗四大家”为多,柳贯、吴师道、胡助、杨维桢、刘基、高启等人的诗集中都有大量此类作品。宋濂也不例外,在总数516首诗中,所占比例最大的就是交游诗,内容包括赠答酬唱、送别纪游、题画跋书,约占诗歌总数的一半,反映出宋濂诗歌受元代中期“雅正”诗风的深刻影响,带有明显的台阁诗风倾向。交游诗将诗歌当作交际应酬的实用文体,有违诗歌吟咏性情的本质特征,因此在思想内容和艺术价值上成就不高。宋濂的交游诗也不例外,除感情真挚、形式优美之外,没有多大的社会价值。

真正能够体现宋濂诗歌成就的是其咏怀诗、闺怨诗和歌行叙事诗,它们多属乐府诗之列,也是元明之际诗歌的主要题材,杨维桢、高启、刘基等人都擅长此体。宋濂非常看重诗歌的抒情本质,认为“盖诗缘性情优柔讽咏,而入人也最深”。[1]824其所创咏怀诗70多首,内容丰富,既有对生命的感叹,又有对晚年心态的描述,还有对游仙隐逸生活的向往。宋濂自小体弱多病,前半生经历坎坷,晚年又深陷政治高压,他对生命之脆弱和人生之苦短有着更为深切的体验,诗中流露出浓烈的个体生命意识,对个体命运的关注和真实、多层面地展现个体内心世界都比以往诗歌来得更加细腻丰富。他说:“人生大化中,飘萧风中花,百年终变灭,感慨欲如何。”[1]2324“固知非金石,难可百年期,如何未五十,摧塌已不支。”[1]2427“四支似石下深潜,一气如尘寄寥迥。自怜性命此日捐,孰料平宁在俄顷。”[1]2428这些对人生苦短的感慨,对自身人寿的焦虑,感人肺腑。诗中披露他晚年处于政治高压下的抑郁、惊惧之情虽没有高启诗歌那样明显,但也隐约闪烁,更多地流露出了对隐逸、游仙生活的向往,在幻想式的自我陶醉中寻求内心的宁静。宋濂诗中对个体生命的关切是元末人性复苏思潮的直接反映。元明革故鼎兴之际,身处乱世的人们对生死有着更为深切的体验。顾瑛举行“金粟冢燕集”,主客在自造的坟墓旁饮酒赋诗,表达自己超越生死的旷达豪迈情怀;杨维桢以颓放对抗人生苦短;高启以归隐安顿惊恐之心;而宋濂只能以幽居冥想来摆脱内心的痛苦。宋濂的咏怀诗在元末个性解放、人性复苏的浪潮中展现了独特的一面,体现出时代思潮,具有很高的思想文化价值。

宋濂的闺怨诗也别具特色。人们对思想正统的宋濂不写性理诗、反而创作香艳诗感到不可理解。事实上,元代文风尚俗,诗风也纤秾缛丽,香艳诗特别流行,士大夫阶层和文人墨客大多染指宫词和“香奁体”,陈樵、李裕、王袆、刘基、高启均有此类作品。王袆的《南城曲》《离别曲》《江上曲》《荆树曲》《忆别曲》都是描写缠绵悱恻的男女情爱题材,与宋濂的闺怨诗旗鼓相当;萨都剌和杨维桢更以艳情诗扬名大江南北。受时代风尚影响,宋濂也颇有元人习气,喜作香艳诗。在此点上,他与杨维桢志趣相投,杨视他为人生知己。宋濂作有闺怨诗40多首,主要描写女子的相思情怀,也涉及女子的容貌描述,但诗风清丽典雅,绝不似杨维桢所写“酥凝背甲玉搓肩,只讶红绡覆白莲。底是太阴藏火性,狂夫夜夜为君然”[11]那般“淫靡粗俗”。他与杨维桢相约而作的《越歌》共8首,虽是表现男女情爱的内容,但主要运用夸张、比拟的手法抒写女子对爱情的忠贞和相思之情,诗歌清新婉约、健康活泼,与杨维桢“眉山暗淡向残灯,一半云鬟撒枕棱。四体着人娇欲泣,自家揉碎砑缭绫”[11]的“绮艳露骨”诗风截然不同。两人虽然同好民歌体,但宋濂诗风一归于“雅正”,如同刘基、高启的宫词一般,其闺怨诗实是对元末纤秾缛丽诗风的反拨,有回归雅正诗风的倾向。客观地讲,宋濂的有些诗歌写得确实不错,后世文人也多有认可。胡应麟即说:“宋承旨不喜作六朝语,而《思春曲》十韵,如‘南浦沈书传素鲤,东风将恨与新莺’……等句,特精工流丽。”[10]344徐泰也云:“宋景濂、王子充诗亦纯雅以文名。”[12]

宋濂还作有歌行体叙事诗。宋濂的歌行体虽然不多,但得吴莱真传,质量较高。其歌行体叙事诗融现实与浪漫主义手法于一炉,内容丰富,风格多样,既有描述下层劳动人民艰难生活的《行路难》和《出门辞为苏鹏赋》,又有描述神仙鬼怪世界、充满魔幻色彩的《天麦毒行》,还有风趣诙谐的《陶冠子折齿行同张卫先生赋》,描述英雄形象的《赠虎髯生诗》和《题花门将军游宴图》。宋濂反映现实生活的诗歌不多,在用诗歌揭露批判社会现实方面远不及刘基和高启,而《行路难》和《出门辞为苏鹏赋》是宋濂诗歌中为数不多直接描述社会生活的诗篇,也是了解宋濂批判社会思想的宝贵资料,因而显得弥足珍贵。这些歌行体叙事诗主要效仿韩愈、白居易诗风,既有韩诗的雄浑恣肆、瑰伟奇丽,又有白诗的平实率真、通俗质朴,虽有冗沓之弊,但总体艺术价值较高。

(二)人物类型多样

更值得关注的是,宋濂诗歌突破了中国古典诗歌的传统内容,在写景抒情、叙事说理之外,还注重写人,用诗歌塑造了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实属难得。宋濂诗歌主要描述了四类人物形象:

1.将军

《题花门将军游宴图》和《答胡将军》都是描写边关将领的诗篇。前者刻画人物形象细腻传神,诗歌开头展开外貌描写:“花门将军七尺长,广颡穹鼻拳发苍。”短短14字就把一个少数民族将领的相貌勾勒得生动逼真:身材高大,广额高鼻,卷发苍鬓。随后叙述他武艺精湛、英勇盖世:“一箭正中双白狼,勇气百倍世莫当。”他性如烈火,退敌如驱牛羊:“将军怒甚烈火扬,宝马双环新出房,麾却何翅驱牛羊。”最后写将军游宴作乐的场景:“将军中坐据胡床,炽炭炙肉泣流浆,革囊挏酒葡萄香,驼蹄斜割劝客尝 。”把花门将军豪爽大度、热情好客的性格表现得淋漓尽致。后者描写将军出征前的飒爽英姿:“宝剑白玉璏,铁马青丝缰,旌甲带亮月,笳萧激清商。韩彭当后拒,褒鄂作前行。顾盼多姿态,出入生容光。”虽然没有直接的外貌描写,但通过他的装束、部队的军容和手下将领的不凡,侧面烘托出胡将军的英武形象和高超的带兵打仗能力,由此满怀信心地预祝他“想见凯旋时,横槊赋篇章”。

2.狂士侠客

宋濂虽为一介书生,但他对身怀绝技的狂士侠客却十分钦佩,诗中也塑造了几位超凡脱俗的侠客形象。《赠虎髯生诗》中的虎髯生完全是一个超人形象:“虎髯生,铁铸形,金铸声,双睛闪烁如怒鹰。”虽身怀绝技,但他不慕浮名、酷爱自由,“生出谢使者,人言慎勿听。逃入积翠巢崚嶒。身衣鹿皮明,首冠竹箨撑”,宁愿隐居荒山野林之中去过潇洒自在的隐士生活。《次黄侍讲赠陈性初诗韵》中的陈性初也是一位狂士,他满腹经纶、文才出众,却“甘从原思贫,耻学毛遂荐”,不愿为名缰利绳所困,过着终日赏花饮酒、四处漫游的狂放生活。《义侠歌》与唐传奇中的《虬髯客传》十分相似,作者用诗歌的形式塑造了一位相貌奇特、艺高胆大、行侠仗义的外族侠士形象。

3.文人高士

宋濂诗中不乏对文人高士的描述。《题李太白观瀑布图》中的李白形象尤为精彩:“长庚燦烽天之章,精英下化为酒狂。匡庐五老森开张,银河万丈挂石梁。下马傲睨立欲僵,耸肩袖手神扬扬。”先说李白是神仙下凡,然后细致描写李白面对万丈瀑布傲睨凝视的瞬间场景,把李白睥睨天下、蔑视权贵的傲岸性格传神地展现了出来。由此诗人联想到李白不同凡响的人生经历,叙述他遭谗流放的不幸遭遇和对神仙长生不老之术的执著追求,表现了李白戏君王若僚友、斥权阉如犬羊的英雄气概,使其狂放洒脱的形象更加鲜明。

4.平民弱者

宋濂也用诗歌描述下层人民的悲欢离合。《赠刘俊民先辈》写一个多年落魄江湖的失意文人。他出生官宦之家,早年过着裘马轻狂、听歌赏曲的奢侈豪华生活;不久家道中落,饱尝歧视贫贱之苦;于是发愤读书,满腹经纶,却四处碰壁,备受冷落;晚年感叹:“俯思十载间,行事贱如畜,徒然召悲辛,寸禄焉能收”,不得不归隐山林,过着“即将巢云枝,终老友猿穴”的隐居生活。由此勾勒出一个饱尝世态炎凉、飘泊零落之苦的失意文人形象。《出门辞为苏鹏赋》描写人世间常见的生死离别之情。诗人用饱含同情的笔触,描述苏鹏在上有严父母、下有妻儿孙的晚年,为生计所迫,不得不背井离乡出门远行的凄惨场景,为我们勾勒出一幅催人泪下的亲人离别图。诗中的苏鹏显然是一位生活的弱者,他的遭遇令人感慨万分。

五、结 语

宋濂用诗歌成功地塑造了一批形象鲜明、个性突出、有血有肉的人物,这在中国古典诗歌中不为多见。他的写人诗歌注意从人物的外貌特征、特定场景中的人物活动、人物内心心理活动等方面来刻画人物性格,故事情节曲折,描写具体细腻,语言质朴流畅,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这是宋濂精通史传文学,将人物传记写法融入诗歌创作的结果,也是宋濂诗歌的一大亮色。

从诗歌题材和内容来看,宋濂诗歌没能超越时代局限,题材上没有创新,内容上由于对社会现实生活表现不够,在展示时代社会生活的深度和广度上也有所欠缺,这是他的诗歌比不上刘基、高启的重要原因。但宋濂诗歌的写人艺术值得称颂,他能用诗歌塑造众多鲜明的人物形象,这在此前的诗歌中并不多见。为中国传统诗歌开拓新的领地,从而丰富古典诗歌的表现内容,这是宋濂对中国诗歌的最大贡献。

从创作手法和艺术水平来看,宋濂诗歌也没有超越时代的水准。他的诗歌虽然体制多样,但主要成就仍体现在古体诗和乐府歌行上,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诗歌艺术的总体成就。但他对各种古体诗尤其偏爱,甚至对琴操、演连珠、古乐府、四言古诗都津津乐道,并付之模拟创作实践,在引领当时诗歌的复古思潮上起到了示范作用,为随后兴起的七子派复古运动开辟先声。另外,其律诗创作虽然数量不多,但在当时却具有引领示范之功。元末古体诗盛行,律诗多为作家不喜,杨维桢即说:“律诗不古,不作可也。”[13]宋濂的律诗却有佳作,胡应麟甚至认为其律诗在明初堪称一流。他说:“吾婺景濂文、仲珩书皆国初第一,而七言律亦盛有佳篇。如承旨《送张仲藻毕姻》:‘红锦裁云朝奠雁,紫箫吹月夜乘鸾。从此梅花消息好,青丝不似玉堂寒。’舍人《题水帘洞》:‘云屋润含珠网密,月钩凉沁玉绳低。鲛人夜织啼痕湿,湘女晨妆望眼迷。’皆精工华整,国初似此有几。”[10]361王世贞也有同论:“七言律至何、李始畅,然曩时亦有一二佳者,如高季迪《送沈左司》:‘函关月落听鸡度,华岳云开立马看。’……潜溪《送张翰林归娶》:‘红锦裁云朝奠雁,紫箫吹月夜乘鸾。’”[14]他认为宋濂的七律成就对引导前七子的律诗创作起到了推动作用。

从诗风来看,宋濂的诗风也像文风一样接近韩愈,以雄浑奇诡为主。这一方面是受其老师的影响。对宋濂诗风影响最大的是吴莱。吴莱师法韩愈,诗风刚健激越、雄浑跌宕、奇谲瑰丽,元人中罕有可比者。宋濂拜师时即以诗赋受到吴莱的赏识,入门后又得到吴莱的悉心教诲,尽得其真传,其诗文风格都有吴莱文章的影子。受老师吴莱师法韩愈诗风的影响,宋濂的诗风自然与韩愈接近;另一方面是受时代风尚的影响。元末诗坛上掀起了一股“贺体”旋风。胡应麟云:“元末诸人,竞学长吉”,尤以陈樵、吾丘衍、杨维桢、李孝光为代表。尚奇尚怪的李贺诗风成为当时诗坛上声势最大的一派。受时代诗风影响,宋濂诗歌自然带有“贺体”的奇谲特征,在风格上接近韩愈诗风。

宋濂诗歌虽体现了元末明初诗歌的时代内容和美学风格,但因自身文艺观念的影响,其诗歌成就终归有限,尤其在创作状态上,入明前后判若两人。其元末诗歌创作无论数量和质量上都远胜明初,主要归因于元末时身为“纯文人”的宋濂具有强烈的批判精神,思想自由开放;[15]而入明后,宋濂身兼宋明理学大家和台阁重臣的双重身份:身为理学家,他对文辞有排斥心理,对诗歌创作更是保持着警惕之心,一度曾“予十年不作诗”,②严重影响了诗歌创作数量;作为台阁重臣,又使他视诗歌为交际应酬工具,在诗歌反映现实生活和抒发真情实感上都做得不够到位,影响了诗歌的质量。[16]

由此看来,宋濂在元末明初的诗坛上虽然地位较高,但诗歌数量和质量却不能与刘基、高启、杨维桢等人相比。而杨基、徐贲、张羽、袁凯等人因是专业诗人,他们像高启一样苦心钻研诗艺,用诗吟唱生命,诗歌的个人抒情色彩浓烈,数量也较多;然受生活阅历所限,其诗歌反映的社会现实生活并不比宋濂诗歌更为广泛,艺术水准也与宋濂持平,所以宋濂诗歌成就可以与其相提并论。而孙蕡、林鸿、刘崧等人多在开国之后闻名,他们的诗歌虽然工整,开明诗风尚,但多失于元诗的浓艳;而宋濂诗歌兼具元明风尚:“集中小诗,犹是元习;长篇大作,往往规橅退之,时亦失之冗沓。”[17]宋濂诗风的多样化特征已非三人可及,况且三人多得宋濂引荐和指导,属诗坛后进,影响和成就自然无法与宋濂比肩。更为可喜的是,宋濂虽为理学家,却从来不用诗歌表达对人生哲理或道德境界的体认,而是恪守诗歌的抒情本性,其诗有着浓郁的诗情和优美的形式,与平常理学家的性理诗有着本质区别,属于典型的文人之诗。我们绝不能把宋濂诗歌归入道学诗、性理诗行列,他在元末明初的诗坛仅次于杨维桢、高启、刘基等人,其地位是不言而喻的。

注释:

①《赠答禄与权山居》作者系孙蒉,见《西庵集》卷七《送翰林宋先生致仕归金华》二十五首之一;《鹅湖诗》作者系刘基,见《诚意伯文集》卷三《孔子充相送至鹅湖》;《明诗别裁集》《列朝诗集》《明文在》《御选宋金元明四朝诗》都收有题为宋濂所作的《送许时用还剡》。

②宋濂《题方方壶画〈钟山隐藏居图〉》云:“予十年不作诗,见方壶子此图,不觉逸兴顿生。”《送黄伴读东还故里》云:“会其还家觐省,赋诗十四章为赠,然绝吟事者已十余年矣。”《题玄麓山八景》云:“予不作诗者十年,近寻兰至玄麓山。”

[1]黄灵庚.宋濂全集[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14.

[2]顾起纶.国雅品[M]//历代诗话续编.丁福保,辑.北京:中华书局,1983:1094.

[3]杜海军.浙学晚著《近思录集说》的学术贡献[J].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39(2):21-28.

[4]陆深.俨山集:卷86 题萝山集[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5]胡浙平.略谈宋濂的诗论及其诗歌[M]//江南文化研究:第5辑.北京:学苑出版社,2011:1-10.

[6]郎瑛.七修类稿:卷35 诗文类[M].上海: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377.

[7]黄虞稷,瞿凤起,潘景郑,等.千顷堂书目:卷17[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2001:447.

[8]王祎.宋太史传[M].文渊阁《四库全书》本.

[9]任永安.日本藏宋濂《萝山集》抄本考述[J].文学遗产,2011(1):90-96.

[10]胡应麟.诗薮:续编一[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

[11]杨维桢.铁崖古乐府铁崖先生复古诗集:卷16[M].《四部丛刊》初编本.

[12]徐泰.诗谈[M]//吴文治.明诗话全编.南京:江苏古籍出版社,1997:1390.

[13]杨维桢.东维子文集:卷7 铁雅先生拗律序[M].《四部丛刊》初编本.

[14]王世贞,罗仲鼎.艺苑卮言校注[M].济南:齐鲁书社,1992:242.

[15]廖可斌.宋濂前后期的思想变化及其他[J].中国文学研究,1995(3):45-46.

[16]徐永明.不同处境下的宋濂活动及创作[J].浙江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5(5):135-143.

[17]陈田.明诗纪事:甲签卷四[M].上海: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110.

(责任编辑吴波)

Song Lian’s Achievements in Poetry

CHEN Changyun

(DepartmentofLiteratureandEducation,BengbuCollege,Bengbu233030,China)

Song Lian’s representativeLuoShanCollectionofPoems was lost during the later stage of the Jiajing emperor in the homeland,and consequently people assumed that he was a famous essayist rather than a first-rate poet. The discovery of Song Shan’s five-volumeLuoShanCollectionofPoemsfrom a Japan collection and the new edition ofSongLian’sCompleteWorkscompiled by Huang Linggen makes it possible for us to judge Song Lian’s contribution in poetry again. He wrote more than 500 poems, with various subjects and rich content. The poetic style is of depth and grace, and is magnificent as well as heroic; His technique in depicting characters is splendid, which fully reveals the literary styles of the Ming Dynasty and embodies the artistic achievements of his times. Overall, Song Lian’s literary status is only lower than that of Yang Weizhen, Gao Qi and Liu Ji, and the value of his poems can not be underestimated.

Song Lian; poetry; literary achievement;LuoShanCollectionofPoems;SongLian’sCompleteWorks

2016-01-09

陈昌云(1972-),男,安徽全椒人,蚌埠学院文学与教育系副教授,文学博士。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规划基金项目“宋濂文学新论”(13YJA751002)

I207.22

A

1001-5035(2016)03-0009-15

猜你喜欢
宋濂诗歌
诗歌不除外
诚信的宋濂
读书故事
“新”“旧”互鉴,诗歌才能复苏并繁荣
诗歌是光
宋濂冒雪访师
宋濂诚信求学
诗歌岛·八面来风
忠诚
诗歌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