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周要闻

2016-02-16 07:25
中国农资 2016年43期
关键词:优质稻补贴玉米

一周要闻

国家发改委:近期煤炭价格上涨有非理性因素

本报讯 11月9日,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就鼓励签订中长期合同、促进煤炭和相关行业持续发展有关情况举行发布会。

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秘书长许昆林表示,近期煤炭价格上涨使得社会上有人对去产能开始有一些担心,也确实有部分的地区和企业决心有所动摇。可以说,近期的煤炭价格过快上涨,并不能说明去产能已经到位,煤炭去产能的决心不会动摇。对近期的价格上涨我们要有清醒的认识,这是阶段性需求变化带来的,而且个别投机炒作也起了推波助澜的作用,有非理性的成分,这不是长期的趋势,当前煤炭产能过剩的状况并没有改变。

从近期看,在2014年、2015年连续两年下降的基础上,今年前9个月煤炭消费再次下降2.4%,当前阶段性供求基本平衡,是因为通过严格执法和实施减量化生产,控制了部分产能。如果把这一部分产能完全释放出来,很快就会出现供大于求的局面。从长远看,今后一个时期我国能源消费强度将有所回落,煤炭的市场需求很难有增长空间。因此,煤炭去产能的决心不会动摇,力度也不能减弱。

当然,在推进去产能过程中要遵循市场规律,采取市场化、法治化的办法,科学把握去产能规模和节奏,保证煤炭市场的基本稳定。

声音

农业部副部长屈冬玉

“十三五”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时期,推进农业品牌化建设,要着力做好“三个打造”。一是以县为单位,打造一批区域公用品牌。要深入挖掘整合区域农业资源,加强区域品牌建设管理服务,集聚和延伸品牌核心竞争优势,提升品牌影响力。二是以农业龙头企业为基础,打造一批企业品牌。要注重发挥龙头企业的引领示范效应,加大政策支持力度,鼓励企业采取多种方式提高品牌的知名度、美誉度和顾客忠诚度,不断提升产业品牌价值。三是以农民合作组织为载体,打造一批特色农产品品牌。要巧妙运用地域差异、品种差异,打造具有文化底蕴、具有地域特征的“小而美”的特色农产品品牌。

数字

730万吨

截至11月5日,东北三省一区累计收购玉米730万吨,同比增加409万吨。其中:内蒙古收购78万吨,同比增加57万吨;辽宁254万吨,同比增加231万吨;吉林91万吨,同比增加2万吨;黑龙江307万吨,同比增加120万吨。

3000亿元

近日,在中国农业科学院举办的“农科讲坛”专题报告会上,长期从事马铃薯主食产品研发的中国农科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研究员张泓表示,我国马铃薯主食产品已达200多种,产业发展前景广阔,预测到2025年,主食战略有望拉动马铃薯产量达2.2亿吨,带动农产品加工业增值超3000亿元。

(本版文章均由本版编辑根据相关资料整理)

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在内蒙古顺利推进

本报讯“截至11月7日,内蒙古玉米收购90万吨,比去年同期增加1倍多。总体看来,当前玉米收储制度改革各项政策措施在内蒙古推进是顺利的。”内蒙古自治区粮食局综合处处长赵国忠在内蒙古玉米收储制度改革新闻通气会上介绍。

随着玉米在历经了8年临储政策,迈向完全市场化后,今年内蒙古玉米收购价格随行就市,价格涨跌成为市场常态。往年国家通过临时收储保护玉米生产者利益,今年中央财政直接对玉米种植者给予补贴。

此外,今年玉米收购由过去的中储粮代表国家以临时收储为主,变为多元化市场主体自主入市收购,国家不再进行临时收储。

内蒙古自治区财政厅经贸处副处长全江涛表示,对玉米生产者补贴政策按照“市场定价、价补分离,定额补贴、调整结构,公开透明、加强监督”的基本原则进行。自治区对盟市补贴额度根据当年国家对自治区的补贴总额、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因素测算确定,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所占分配比例分别为50%、50%,玉米播种面积和产量基期定为国家统计局认定的2014年数据,3年保持不变。补助标准随国家标准和资金下达情况一年一定。由盟市制定具体的补贴实施办法。盟市可以自主确定补贴旗县和区域,也可以确定不享受补贴的非优势区域;确定本地区的补贴标准、补贴依据,允许同自治区财政补助水平有差异,鼓励地方将补贴资金向优势产区集中,保障优势产区玉米种植收益基本稳定;鼓励地方积极调整种植结构。

据了解,为确保玉米生产在收储制度改革中保持产能相对稳定、区域进一步优化、避免玉米产业对市场形成冲击,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部门合理规划玉米种植区域布局,主动适应玉米市场变化,稳定主产区农民生产积极性。今年全区共调减籽粒玉米933万亩,其中压减612万亩,转青贮321万亩,玉米种植结构调整取得了显著成效,已经完成了到2020年调减目标的93%。

安徽:科技指导灾后夺高产

本报讯 在经历过今年夏季多年不遇的洪涝灾害后,经过专家及时技术指导,安徽省示范田的秋收水稻依然达到了丰产,最高产田测产达到865公斤。

11月4日,安徽省农业科学院组织省内外有关专家对国家公益性行业专项“主要农作物涝渍灾害防控关键技术研究与示范”及“沿江环湖地区水稻涝灾恢复补救技术研究”课题,在舒城县千人桥镇所实施的“水稻涝灾后补偿促生技术”示范现场进行测评。

专家随机选取三个块田全田机收,收获后称取鲜谷产量,并测定鲜谷的含水率,除杂后折算成标准水分(粳稻14.5%)的稻谷产量。其中,白湖农场麦-稻两熟制下超优千号钵苗机插平衡栽培百亩方平均亩产836.4公斤,最高产田达865公斤。中国水稻研究所研究员章秀福称,近些年来农业科技在自然灾害面前发挥的功效越来越大。在今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普通遭遇洪涝灾害之后,及时进行科学科技指导依然达到了高产,这也意味着我国水稻作物涝渍灾害防控水平得到了大幅提高。

湖北成立优质稻产业联盟

本报讯 近日,湖北省优质稻产业联盟成立大会在监利县召开,来自全省稻米行业有关领导、专家、学者、企业代表共商行业创新发展之道。大会选举了福娃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谢松柏为联盟首届理事长,湖北国宝桥米现代农业发展有限公司等7家企业为副理事长单位。

据了解,湖北省优质稻产业联盟是一个联合性、非营利的协作组织,由从事优质稻生产、加工、销售、推广领域的机构、企业和其他市场主体自愿组成,旨在构建全省优质稻产业发展公共服务平台,培育湖北特色优质稻米品牌,提升湖北省优质稻米产业核心竞争力。联盟首批成员共45家单位,包括41家企业、3家高等院校和1家科研院所。

湖北省农业厅厅长戴贵洲表示,联盟的成立将为湖北优质稻产业集群发展、协同发展营造良好的环境和氛围,将会推动湖北优质稻产业又上一个台阶。

猜你喜欢
优质稻补贴玉米
收玉米啦!
新增200亿元列入耕地地力保护补贴支出
我的玉米送给你
“三清一改”农民能得到哪些补贴?
粮食企业建立优质稻商品生产基地的研究与思考
推广优质稻 种出“好粮油”
“二孩补贴”难抵养娃成本
优质稻“丰优香占”高产保优施肥技术探讨
南川中山地区优质稻发展方略与对策
晏平要补贴有多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