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龙
地方名人资源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构建中的运用
——以南通张謇为例
黄晓龙
摘要:地方名人资源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建设中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它有助于营造良好的人文环境,增强校园文化的人文底蕴;有助于具有学校特色的大学精神,为高职院校大学生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利用名人资源构建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既能丰富教育资源,又能利用地方认同感,提高校园文化建设的效果。
关键词:高职院校;校园文化;地方名人;人文底蕴
地方名人,是历史进程中,某个地区在社会上有所作为、为社会作出了一定贡献并具有一定影响力的正面人物。地方名人身上所凝聚的思想理念、道德追求、崇高信仰、人格魅力等精神元素构成了地方名人资源。地方名人资源是一地所特有的特殊资源,是一地的无形价值财富,体现的是软实力。(1)地方名人资源是稀缺的。出现这些具有代表性、具有影响力的精英需要合适的文化环境和良好的经济基础等综合因素,需要经过几百年积累才会产生为数不多的名人。这也意味着,地方名人短期内是不可再生的,无法用其他资源来替代,是当地应充分挖掘利用的不可多得的无形资源;(2)地方名人资源是著名的。因其在思想、事业上的突出成就,在当地甚至在全国范围内,有相当的影响力和知名度,并且长时间是一种精神的象征,在人们大脑中留下的相当深刻的印记,是地方的代名词;(3)地方名人资源具有模范性。作为历史上对社会对国家做出过杰出贡献的精英,他们不仅是事业上的成功者,也是弘扬优秀文化的传承人,在他们身上体现出来的思想和行为是后世学习的楷模。
张謇生于1853年,清末状元,是著名的爱国实业家、教育家和思想家,主张“实业救国”。张謇名之于南通,莫过于其博大精深的实业、教育、公益思想及其荣辱观、价值观。张謇所体现出的爱国、爱民的情怀和自立、自强的精神,是南通文化史上不可多得的宝贵财产,更是南通各大高校教育工作宝贵的资源。这些资源能够在物质、精神等方面以不同形态展现在校园文化建设中,成为校园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对推动高职院校校园文化构建具有重要作用。
(一)有助于增强深厚的文化底蕴
近些年来,南通地区高职院校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崛起,学校发展速度加快,但发展重心仍集中在扩建校园土地面积、增添硬件设施、提高教师学历和文凭等方面,却忽视了对学校文化的培育、缺乏人文底蕴的积淀。虽在短期内显现不出其中的缺陷,但在学校相互竞争的长跑过程中,会逐渐显得后劲不足。目前,高职院校正处于内涵建设阶段,学校之间的竞争,除了有完善的硬件设施、师资结构、良好的办学理念与大学制度外,还有深厚的人文底蕴,即强大的文化软实力。鉴于此,高职院校在发展战略上应考虑如何利用好地方名人资源,增强文化软实力。南通有张謇这一得天独厚的名人资源,各大院校应当将其利用起来,张謇本人十分重视职业教育,他创办中国多所高校的前身,是近代教育的先驱;将张謇的教育思想、爱国精神、实业救国理念长期应用于校园文化建设中,必将逐渐形成具有具有深厚底蕴的校园文化。
(二)有助于培养特色的大学精神
大学精神是精神形式的文明成果,它是科学精神的时代标志和具体凝聚,是整个人类社会文明的高级形式。大学精神是大学文化的灵魂与核心,作为为社会培养人才的教育机构,大学文化培养出来的学生影响着社会的前进与发展。优秀的大学精神应当是创造精神、批判精神和社会关怀精神。张謇身上体现出的实业救国精神、慈善爱民精神、爱国救民精神、教育为民精神能对当代大学生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最终内化为大学生共同的价值理念、精神信仰,并形成一种凝聚力,培铸出富有特色的大学精神。
(三)有助于提供正确的价值导向
经过历史考验并且仍然为后人所推崇的地方名人,他们通常都是品学兼优的社会精英,他们的人生,既有不断完善的高道德水准,又有在实践中建功立业的大成就。所以,流传于后世的地方名人大多数都实现了内外兼修,给人以极大的精神鞭策和鼓励,可以给大学生品德修养提供正确的价值引导。张謇一生以国家兴亡为己任,办教育、办实业,通过实际行动来实现自身的价值理想。他的道德追求和人生理想可以帮助大学生克服重索取轻付出、重个人轻社会的倾向,引导他们树立全面发展、德才兼备的成才观。
(一)全面建设物化资源,构建校园人文环境
校园环境建设是校园文化的基本内容。利用地方名人资源,实现与校园景观的有机融合,由此作出合理的规划设计,对地方高校来说十分有必要。南通地区的高职院校,弘扬以张謇精神为实质内容的校园文化,可将体现张謇精神的物化资源渗透到校园环境布局的各个环节。(1)整体规划、精心设计,建造张謇人文景观。学校在建设标志性建筑或景观工程时,融入张謇元素,在建筑或景观中输入文化内涵。学校可以在校园总体规划中设计建造张謇雕像、张謇碑文、石刻雕塑等,也可以将建筑物或地点用与张謇有关的词语来命名,让学生透过承载着厚重文化的建筑,感受学校精神和校园文化的博大精深;(2)注重开发张謇特色标识。张謇在教育、实业上的许多相关言论都与高职校园的文化氛围非常契合,将其中一部分“名言警句”作为口号标语题镌刻或悬挂于校园的不同位置,在不同程度上起到营造氛围、教育激励的作用。
(二)利用张謇精神遗产,构建校园精神内涵
校园精神文化是校园文化的核心内容,是一个学校整体精神面貌的集中反映。从张謇诸多社会活动中研究发掘其精神理念,对营造高职院校的校园精神文化很有意义。张謇身上所体现的是传统文人品质的优化与提升,他有着关爱为民、经世济民的博爱精神,有忧国忧民、实业兴邦的爱国精神,有利义并举、俭以养德的自律精神,有除旧布新、开拓进取的创新精神。这些优秀的道德品质对于促进高校良好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的引领作用。学校可以在凝练出以张謇思想为核心内容的学院精神基础上,大力加强具有张謇元素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用先进的校园精神文化引领大学生思想与道德的健康养成。利用张謇精神凝练出学校特色的校风、学风、教风;凝练出学校的办学宗旨和办学目标;凝练出内化于师生心中的精神状态和精神追求。
(三)实施多种育人途径,构建校园文化底蕴
建设具有深厚文化底蕴的校园文化,需要依托多种育人途径来共同实现。通过课堂内外的多种形式,使广大师生在亲身实践中弘扬张謇思想,实践张謇精神。课堂内,梳理张謇的历史活动及精神,在现有的教学中进行渗透。以塑造学生独立、完整人格为目标,梳理张謇的人生历程及精神,打通历史和现实的脉络,挖掘可供教育的资源和素材,初步确定以职业与人生、理想和现实、个人和国家、修己与助人为主题模块,编制《走近张謇》的校本教材;课堂外,搭建平台,组织多样的实践活动,采取课堂渗透与校内实践、校外实践活动相结合的形式,激发学生参与人文素质培养的热情。开展关于张謇的历史活动及精神的主题演讲、辩论,表演历史剧等活动;学习和欣赏张謇的文录,感悟其崇高的思想和高尚的人格;校园内开展张謇人生历程及精神遗产专题报告等活动,邀请张謇研究会专家为学生进行专题报告;校外通过参观张謇纪念馆、南通博物院以及张謇生前创办的企事业的遗迹等,感悟先贤开拓事业的艰辛和坚忍不拔的意志,强烈的爱国精神和济世为民的情怀。总之,在各类综合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张謇的全面和完整的理解,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思想和健全的人格,不断推进校园文化的自身完善与提高。
[责任编辑李漪]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基金指导项目“地方名人资源在高职院校人文素质教育中的运用——以南通张謇为例”(项目编号:2014SJD653)
作者简介:黄晓龙,男,江苏商贸职业学院讲师,主要研究方向为思想政治教育、学生管理。
中图分类号:G7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11-0004-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