泉盈溪长好为文
——摭谈“生活化作文”的素材来源

2016-02-16 06:00咸有桃
中学语文 2016年4期
关键词:作文生活学生

咸有桃

泉盈溪长好为文
——摭谈“生活化作文”的素材来源

咸有桃

学生的生活范围很小,生活内容也比较单一,加之他们背负着沉重的升学压力,基本接触不到丰富、多彩、复杂的现实生活。由于关注不到身边的多样化的生活形态,致使他们的作文中普遍缺乏生活的鲜活与灵动、思想的纯真与清明,作文内容与主题“同质化”现象严重,失去了学生应有的个性与特色。由此看来,只有解决写作源泉的问题,才能让学生有东西写,喜欢写。

所以,“生活化作文”教学的第一目标就是让所有学生都能够“有话说”,这就需要解决写作素材的来源问题。那么,我们能让学生有什么话可说呢?

一、不一样的生活

不少学生认为对自己的生活太熟悉了,熟悉到已经非常单调、疲乏的地步了,根本不值得一写。我们要让学生树立这样的观点:真正关注生活,关注现实,关注身边人物的生存状态,就会发现,“熟悉的生活有风景”,即使再熟悉的生活中也会有与以往不一样的地方,“不一样”的地方就是“生活化”写作的触发点。

(一)平淡的生活有微澜。生活看起来每天都是一样的,但生活中的小小特例、某个意外、某个节日、一次探访等等,都会让我们这一天看起来与平常不同,这些就是很好的写作素材。

如一位女生在母亲节的时候给母亲买了一捧花,事前为买什么花有各种的纠结,花买后又想着各种煽情的话语,回家时母亲看到花,来了一句:“你男朋友送给你的?”女儿的反应是:小心肝啊,碎了一地,我哪来的男朋友?

母亲节给母亲送花,不是每个学生都会去做的,而母亲的“不解风情”,却又增添了生活的情趣。这样有情节、有起伏、有波澜、有主题的故事,如果放到作文中去,一定可以打动老师。

(二)他人的生活可闯入。你有你的生活,他有他的生活,平时像两条平行线,但也会有交叉。不少学生平时并不与父母、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等亲人住在一起,但他们有很多机会可以闯入到亲人们的生活之中。让学生细心去观察、体验,就会有不一样的感悟。例如:有一位学生在《长大》一文中写放暑假,“我从老家来到爸爸妈妈打工的南京,观察到了父亲工作的场景,了解到了他们的生存状态,人好像突然长大了。”其实每个学生都可以有这样的经历,哪怕是为了写作,也可以去体验一下他人的生活。

(三)单调的生活有哲思。我们要告诉学生,即使生活真的单调到无话可说,那也阻止不了人去思想。只要勤于阅读,善于思考,勇于发现,一些没有经历过的生活,也可以在自己的笔下呈现。例如:有一位学生在《特想做点疯狂的事》中写到:“有时特想做点疯狂的事。在宿舍楼下镜子上画一个大鬼脸,在食堂的饭里放点辣椒粉,在水龙头里塞个软木塞,在教室里吃个榴莲,把粉笔换成糖,给黑板擦涂点101胶水,给门换个锁……”

生活太单调,如何写“疯狂”?这位学生平常表现很好,她的生活也很单调,但她的笔下却冒出了这么多疯狂的念头,哪一个不影射了学生的生活?我们可以启示学生,虽然不能去改变生活本身,但至少可以在脑海中改变。只要还能去想,就不愁没东西写,关键是要关注“不一样”的生活。

二、不曾忘的地方

每个人都有一个生活的地方,或许因为距离太近,常常忘了去写它,如果放远一点看,那儿有童年生活,有儿时的玩伴,有守候的亲人,有流逝的岁月,有忘不掉的美食,有回不去的伤痛等等。这样的地方就是教师启发学生写出生活的最好背景。

(一)诉说不尽的想念。现在随着城镇化的推进,人员流动更加频繁,学生离开曾经生活的地方已很普遍,无论是长别,还是暂离,那个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哪怕当初也许还有很多的不喜欢,但现在却都成了他们永远的牵挂,成了他们想要去写的地方,只因为那儿有他们最为熟悉的生活。一次,笔者在写作课上以汪曾祺先生写《咸菜慈姑汤》为例,重点给学生读了这一段话:“因为久违,我对慈姑有了感情。前几年,北京的菜市场在春节前后有卖慈姑的。我见到,必要买一点回来加肉炒了。家里人都不怎么爱吃。所有的慈姑,都由我一个人 ‘包圆儿’了。”

这“慈姑”水乡地区基本上都有,咸菜慈姑汤也曾吃过,但汪先生却煞有其事地把它写入了文章,学生却觉得这有什么好写的,这正应了“人人心中有,个个笔下无”那句话了。仔细地梳理一下,每个人的生活中其实有很多诸如此类的熟悉的风物、风土人情等值得去想念,去写作。比如我们可以启发学生去写腊月里家家户户院子里、屋檐下随处可见的悬挂着的腌鱼腌肉、灌香肠,那浓浓的年味儿,那满满的富裕与幸福感,一旦进入学生的文章中,就必然带着生活的芳香,充满生活的情趣。诸如此类,不一而足。

(二)磨灭不掉的痕迹。人无论走到哪儿,曾经生活过的地方就会在其身上留下印记,学生作文中也就不可避免地留有它的痕迹:或许是方言乡音,或许是衣着服饰,或许是观念乡风等等,引导学生细细去写,就会涌现出特有的东西,呈现出固有的本色。有一位学生在《大地的守望者》一文中这样写道:

爷爷站在田埂上,手搭凉篷,一片麦浪向他涌来,他把草绳水壶薄饼放在田边,然后开始割麦子。他对这块盘弄了几十年的土地再熟悉不过了,他能清楚地知道田边一角住着几窝蚂蚁。他握着那柄镰刀娴熟地割麦子,田里的麦子争着涌向他粗大厚实的掌中,接受生命中与大地分离的洗礼,然后又温柔地躺在大地的怀抱中——诗意的回归。

这样的文字以富有泥土气息的“割麦子”这一生活场景展现了“爷爷”的形象,“爷爷”的每一个动作都体现了这片充满诗意的土地的特征。在学生笔下,“爷爷”是一个传统的农民,对土地有深厚的感情,对劳动有执著的热爱,对生活有无尽的满足,他就是一个“大地的守望者”。学生对生命的感触,对生活的热爱,是通过把人物放到这片地域上去写的,方法体现出来的,写出了生活的特色,也写出了生活的亮色。通过引导学生回忆过去的生活,寻找自己生活的印记与成长的痕迹,挖掘生活中那些不经意的东西,他们就能妙笔生花,写出动人的篇章。

(三)无处安放的乡愁。有不少学生,属于“候鸟人群”,他们小的时候随父母外出生活,对那个地方很熟悉,很有感情;但因为户口在老家,所以上高中就又回来了,而“老家”对他们来说却非常陌生。虽然有自己的爷爷奶奶、外公外婆生活在这儿,但也不觉得亲切。而他们所熟悉的那个地方,却是实实在在的“外乡”,他们是永远的“外乡人”。哪里才是他们的家乡?哪里才能安放他们的乡愁?这些都是可以值得学生去写想去写的。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这样写《回到家乡》:

很长的一段时间里,我以一个过客的姿态笑看这里的一切,我不明白这是对离开这里还怀有希望,还是接受一个新环境所必经的过程。是什么时候开始改变的呢?

刚回来那会儿走到哪儿都会有人问:这是谁家的孩子?人群中总会有人认得,老人会说,这是谁谁的孙女,大叔大婶说,这是谁谁家的丫头。每次,我都尴尬一笑,不管接下来的问题是什么,就一个字:嗯。那时最头疼的就是遇到耳背的老大爷,非得将我老爸名字吼上几声才听得见。如今,却是没什么人问了,我想好的回答方式都无用武之地了呢。

在她的笔下,还真分不清哪里才是依恋的故乡呢。她与故乡的疏离,所折射的是时代生活大潮,所表达的是自己的落寞,所怀念的是曾经的过往,所感触的是现实的无奈,这些就是可以值得叙写的故事,每一个文字都可以写得很动人,每一个文字的背后都可以讲述不同的故事。而有这种生活经历的学生很多,启发和指导他们把这样的生活写出来,可以排解正值青春期的他们内心的苦闷与困惑。这是一种开源浚泉的方式,即使没有这种生活经历的学生,也会因为长期离家在外求学,而萌生对故乡的种种情愫,勃发出倾诉的欲望,使一颗颗躁动而敏感的年轻灵魂得以安顿、归于平静。

三、并不陌生的人

学生的周围生活着很多人,但这些本应熟悉的人,他们有时却很陌生,哪怕是父母、师长、亲朋,他们也怕写,即使写了也写不好。其实我们不必苛求学生去全面了解那些人,引导他们从熟悉的人写起,寻找那些人身上的“可写”之处,“能写”之处,进而写好那些“熟悉的陌生人”。我们要让学生明白:生活中每个与我们相连的人物,都不该是陌生人,只要用心关注,他们就是作文中的一个个主角。

(一)温暖了小小的心房。现在有好多学生是“留守儿童”,父母外出了,他们和祖辈们一起生活,祖辈们必然会给他们很多关爱,这些爱温暖了他们小小的心房,值得叙写的事情、可供触发的情感,应该是很多的。我们要号召学生去做祖辈的发言人、代言人。有一位学生这样谈自己的写作体会:“或许我成长的环境跟大家不一样吧,作为留守儿童,我整年面对的就只有老师同学外公外婆,所以我的圈子小,事也琐碎,外婆把我从6岁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拉扯到16岁的高中生真的很不容易,所以,对外婆的感激之情是我写作文的一贯主旨。对于我与外婆之间的点点滴滴哪是几篇800字就能说得完的,因为外婆,我有了写作的源泉。”这位学生道出了写作的真谛:写自己熟悉的人物,写感动自己的人物,挖掘生活的“富矿”,集中已有的生活积累写好一个人物,这样的“经验”很有“推广”的价值。

(二)联系着学生的炽情。学生的身边,总有一些他们不完全熟悉,但却与他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联系的人,即使了解不多,但也同样具有写作的意义。在课上,笔者曾结合汪曾祺《金岳霖先生》一文,组织学生研讨这样的话题:汪曾祺是西南联大文学院的学生,而金岳霖是教逻辑的老师,两人平时并不太熟,但作为一个大家,作为学生的汪曾祺却又耳闻目睹了先生的许多事迹,他对先生充满了尊敬、崇拜之情,这就使得他有了写作的冲动与素材。他要写金先生,怎么写?只能写他所熟悉的,从他熟悉的角度去选材。无疑,汪曾祺成功了,他的成功给学生的启示是:哪怕是有点陌生的人,也可以写好的,关键是有没有触动自己的情感的东西。这样学生就会懂得“感人心者,莫先乎情”(白居易《与元九书》)之理,进而回归到“文者,所以接物也,情系于中而欲发外者也”(《淮南子·缪称训》)的常识中来。

(三)充盈了生活的天地。生活中许多的陌生人,构成了人们生活的背景,充盈了人们生活的天地,这些人一旦进入文章中,文章的厚度自不待言。丰子恺的《送考》,写了自己送一群小学生去投考中学,所见到的一边是河两岸老百姓热烈的抗旱场面,一边是船舱里孩子埋头备考;作者看了抗旱情景,“不胜感动”,但孩子们对此如同 “不闻不见”;“我”喊他们快看人与自然的奋斗,他们却出稀奇古怪的问题考 “我”:孩子们对书本外的生活毫不关注。这就触及了一个令人深思的问题。课上,笔者让学生思考:作者如果不写这群“陌生人”的抗旱情景,对全文基本上也没什么影响,因为文章主体部分都是在写这群孩子参加考试的事情。那么为什么还要写这一群人物呢?经过研讨,学生明确了,这样写可以为读者展示更加广阔的社会背景,启发读者去深入思考:这群孩子是在什么样的背景下参加考试的?学校想要培养什么样的孩子呢?我们还可以进一步让学生联系现实生活,通过对一些“陌生人”的叙写,努力表现出深刻的社会、时代意义。

四、悸动心灵的事

一次作文课上,笔者设计了这样的导语:“可曾有人走进我们的心里?可曾有人给了我们安慰?可曾有小小的举动悸动我们的心灵?有些人可以成为我们作文经常的主角,他的每件事都值得写一遍;有些事虽微小,却牵动着某个人的真情,令人感动,不写不快。生活中有我们在意的人,他身上的事情多,怎么写也写不完;也有些人只是我们生活中的过客,但也有些许小事留下痕迹,总要去写。”听了我的一番话,学生的脸上都露出了不一样的神色。接着,我又让学生围绕“悸动我们心灵的事”去进行了具体的展开,对可以写哪些“悸动我们心灵的事”进行了明确。

(一)不能忘的那个人。几乎每一个学生都有自己的死党、闺蜜等,“我”所做的每一件事都有他(她)的参与,此时或者彼此还整天腻在一起,或者已因为各种原因分处两地,但每次写作,首先涌入脑海的就是“那一个人”“那一件事”,这就是值得好好写一写的生活。有一位学生在作文中经常回忆他的一位初中同桌女孩,这样的回忆与风月无关,却与青春有关,与成长相连。他写了诸如“疯狂学习的男生背后是一个幸福的女生,疯狂学习的女生背后是一个伤了她的男生”的成长感悟,反思了很多幼稚又疯狂的举动,这样的写作发自内心,顺乎真情,若汩汩而出的清泉永不枯竭。

(二)不敢忘的那些事。我启发学生:“有时候我们与人只是一面之缘,或点滴之交,但受人的恩惠却不敢相忘。这些人和事,看起来陌生,好像没法写,其实也可以化陌生为熟悉。”围绕这一点,我举了杨绛写“老王”的例子,通过研讨,学生了解了,作者实际上并不非常熟悉所写的人物,但这并不妨碍她写好“老王”,因为她所选择的四个素材,核心都是一个“送”字。她与“老王”的交集,就是互“送”东西,在“送”中建立起了情谊,在“送”中感知到了人情世态。老王的善良,作者的善意,特别是时代大背景下不同阶层人物的生活状态、命运遭际,作者是念念不忘的。这样一来,一些看上去比较陌生的材料也可能变得熟悉起来,也可以成为写作的素材。

(三)最动人的小痕迹。无论是在阅读课还是写作课上,我经常要求学生去关注生活中那些让人感动的一些小的痕迹,细心关注,细细梳理,这些痕迹都和熟悉的或不熟悉的人相连,都有一段真挚的感情蕴含其中。在我的启发下,有一位学生在题为《穿过那道门》中回忆自己的奶奶,就抓住了一个生活细节——奶奶每年给孙辈们在门上划刀痕看谁长得高,这样的细节表现了成长的快乐、成长的希望,使奶奶的护犊之情、殷切期盼之情,孙辈们对奶奶的依恋之情以及一家人的天伦之乐得到了尽情宣示。学生的生活中不乏这样的痕迹留存,都有这样的人,这样的情永存心底,只要我们能够调动起来,激发出来,让他们回想起来,激动起来,他们就能写出美丽鲜活的篇章。

正如叶圣陶先生所说:“作文这件事离不开生活,生活充实到什么程度,才会作出什么样的文字,否则就会陷入不切实际的唯技巧论。”学生感觉没东西可写,是因为他们经历的事情少,生活的圈子窄,生活内容枯燥,生活节奏单调吗?有人说,远方的景色走近了,就是自己现在的生活。现在的生活放远了,就是别人眼中的风景。他们当下的生活,就是写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源头活水,我们为什么不让学生自己去思考与发现呢?还是叶圣陶先生说得好:“做了人就得担负起人的责任,就得留心自己的生活。有了充实的生活才有好文章。”他们有自己熟悉的生活,有并不陌生的人,有值得珍藏的事,有可以回味的情,只要他们懂得思考和发现,明白责任与担当,生活中就会有很多精彩的东西值得去写,作文时就会“有话说”。

(本文为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高中生作文的生活化生态化生命化研究”项目研究成果,课题编号:D/2013/02/193)

[作者通联:江苏兴化市楚水实验学校]

猜你喜欢
作文生活学生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生活感悟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聪明的学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