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016-02-16 11:49王文庶云南省昌宁县畜牧工作站
中国畜牧业 2016年19期
关键词:草食牧草畜牧业

文│王文庶(云南省昌宁县畜牧工作站)

昌宁草牧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文│王文庶(云南省昌宁县畜牧工作站)

为准确掌握云南省昌宁县草原资源与生态保护状况及草原畜牧业养殖现状,促进草原保护建设与合理利用,笔者结合昌宁县实际,提出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对策措施,希望能够为科学保护、合理利用草原资源,促进昌宁草食畜牧业发展提供技术支撑。

一、草原畜牧业养殖现状

2015年末,全县牛存栏19.57万头,年内出栏7.5万头,牛肉产量9198吨,产值2.8亿元;羊存栏18.62万只,年内出栏16.49万只,羊肉产量4125吨,产值1.05亿元;肉类总产11.08万吨,禽蛋总产2296吨;畜牧业产值20.7亿元,为“十一五”末的2.49倍,畜牧业产值占农业总产值的比例达39.3%,比“十一五”末提高了5.1个百分点。

二、主要措施

1.连续五年实施草原生态奖励机制政策。全县实现了“草有其主,主有其权,权有其责,责有其利”的目标,建立起“产权归属清晰,经营主体到位,责权划分明确,利益保障严格,流转顺畅规范,经营服务有效”的现代草原保护和建设制度;实现“禁牧不禁养、减畜不减肉、减畜不减收”的目标;全县草原生态环境得到改善,草原生产力明显提高。

2.草食畜养殖项目实施,加强基础设施建设。通过秸秆养畜联户示范项目、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后续产业养殖业项目、中央财政支持现代农业生产发展项目(肉牛产业项目)、牧草良种补贴项目、草原畜牧业发展方式转变项目等实施,新建和改造牛羊棚厩32840平方米,配套建设青贮窖23034立方米,推广秸秆铡揉机158台。

3.在多品种牧草组合试验基础上,推广多品种牧草组合种植。由云南省草山饲料站提供技术指导和试验草种,通过多品种牧草组合试验,进行物候期观察和产草量测定,把适应性强、产草量高的牧草品种进行组合,结合项目区的气候特点、土壤结构,卡斯项目区选择以鸭茅、多年生黑麦草、白三叶、苇状羊茅加一年生黑麦草作为先锋种混播组织;更戛项目区选择以鸭茅、狗牙根、白三叶、苇状羊茅加一年生黑麦草作为先锋种混播组织。

4.狠抓农作物秸秆青贮利用。农作物秸秆过腹还田,既为牛羊草食畜提供饲料,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又为农业提供优质有机肥,提高土壤中有机质含量,增加土壤肥力,加快畜牧业结构调整,降低畜牧业的养殖成本,促进农民增收,促进畜牧业可持续发展。

5.科技培训,倡导科学种草。开展草食畜养殖和疫病防治技术培训82期共4595人次,发放《牧草种植技术》《种草养畜技术培训资料》《山羊养殖技术》《牛冻精改良技术》等培训材料5000余份,使广大人民群众对草原生态保护、农田种草、农作物秸秆青贮利用技术有了较为全面的认识、了解和掌握。

6.推广杂交改良技术,转变生产方式。全县累计引进牛细管冻精102116支,其中黄牛细管冻精40116支、水牛细管冻精62000支,开展牛杂交改良55379头,受胎33927头,发展西本、短本、短西本二、三元杂交黄牛,摩本、尼摩本二、三元杂交水牛26644头;发展巩固牛冻精改良站点数21个,培养持证上岗从业配种员48人;引进努比亚种公羊201只、波尔山羊种公羊5只、努比亚种母羊115只,杂交改良89361只;本地羊采取不同放牧草场、不同血缘关系的群间交换种公羊提纯复壮的方式,避免近亲繁殖。转变传统放牧为主的饲养方式为半放牧、半舍饲养殖,逐步向全舍饲圈养过渡。

7.开展草原普法宣传。结合草原普法宣传活动月的开展,昌宁县每年4月份在集贸市场设立草原法律咨询台,发放《中华人民共和国草原法》《草原防火条例》《草原司法解释》,开展以“依法保护草原,建设生态文明”为主题的草原普法宣传活动,现场解答农民群众提出的关于草原生态奖补政策、牧草种植技术等业务咨询问题,增强社会各界依法保护草原的意识,努力营造全社会关心草原、依法保护草原的良好氛围。

三、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和草原畜牧业持续发展措施

1.实施草地改良工程,改善草地生态环境,达到协调发展。协调发展并不是简单地维持或恢复某种自然平衡,而是通过人的干预或利用自然界本身的力量,使自然平衡能为人类社会的长远发展提供经济利益和环境利益。草地是畜牧业发展的基础和关键,通过草地的改良治理,提高产草量,改善牧草品质,增强抗灾能力,增强畜牧业发展基础和后劲,实现草畜同步发展。草原生态恢复建设不仅要实现系统的良性循环,还要实现草原畜牧业经济系统的良性循环,以及两个系统耦合的良性循环。

2.通过制度创新、政策调整,合理利用和保护草地资源。一是以落实草地“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机制”为基础,明确草地利用、建设和保护的主体,使“责权利、建管用”相结合。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处理好草场草坡的保护、草场建设、超载过牧、乱开滥垦等问题,解决好草场草坡承包到户后出现的深层次矛盾。二是建立定性与定量结合的草地保护利用控制系统,调控草畜矛盾,从超载过牧走向以草定畜,草畜平衡。

3.依靠科技进步,推进草地畜牧业产业化进程,最大限度发挥畜牧业的优势和潜力。增加对草地的资本投入,实行适度规模经营。以商品生产为目的,经济效益为目标,科学技术为依托,发展家庭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实行规模化养殖,专业化生产,集约化经营,精细化管理;推广高产、优质草地培育技术,畜种改良技术,冬春季保畜保膘技术,夏秋季快速肥育技术,牛羊疫病规范化防治技术;从畜牧业生产要素的集中与组合入手,对成熟的科技成果进行组装配套,装备家庭牧场、养殖专业合作社、龙头企业,提高草食畜养殖的科技含量,使草食畜生产从粗放经营向科学养畜转变。

4.冲破传统的资源观和产业观,创立新的草地利用方式。在以牧为主的同时,对草地资源的利用要趋向多样性,因地制宜,充分利用和保护当地自然景观、人文景观等天赋资源的优势,发挥草地休闲、观赏、旅游畜牧业的特色,减少资源的消耗性利用,提高草地资源的整体开发和综合利用效率,转变完全依靠扩大畜牧业生产、增加畜产品或过分依赖单一的动物性产品产出的传统资源低耗型增长方式,使草地资源得到充分利用,生态环境得到有效的保护。

5.认真落实草原生态建设制度和草原生态补偿办法。草原生态保护制度建设和草原生态补偿的实施办法,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依法、自愿、有偿”为基础,合理流转和适度规模经营草原承包,严厉打击和整治破坏草原生态体系建设的不法行为。

6.与林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协调和优化。草原生态保护建设就是要从“以经济效益为主的草地畜牧业”转到“经济、社会、生态效益并重,生态优先”上来。实现草原生态保护建设与林业、种植业等相关产业的协调和优化,才能为恢复和提高天然草场生产能力提供科学的循环方略。

7.积极推进新一轮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实施。一是继续实施草原生态保护补助奖励政策,保障农民不减收。二是全面落实草原保护各项制度,实现农民的长远经济收益,规范草原承包合同管理,推进草原承包经营权的合理流转,通过各项保护制度的落实,促进草原生态修复,使广大农民获得稳定的饲草料来源,实现收益的长期增长。三是积极推进草原畜牧业发展,提高畜牧业生产效益,加强草原围栏、牲畜暖棚、良种繁育、人工草地等基础设施建设,发展特色养殖,加快牲畜出栏,推进草原畜牧业生产方式转变,提高生产效益。四是认真落实草原生态补偿机制,使国家财政政策惠及广大农民群众。

猜你喜欢
草食牧草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牧草病虫害及牧草保护工作探析
畜牧业也要打好“翻身仗”
养兔牧草品种咋选择
粮改饲与草食畜牧业发展初探
牧草的种植管理与利用
辽宁绒山羊春季放牧植物中毒防治
映像畜牧业
映像畜牧业
初探优质牧草周年均衡供给高产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