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云燕(丹东市江河流域管理处)
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
□马云燕(丹东市江河流域管理处)
河道作为水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治理除要满足最基本的泄洪排涝标准需求以外,还要最大限度保持河道的自然生态特征,为其中的水生生物提供健康良好的生存空间。目前各地区在河道治理方面明显存在重防洪防泄、轻生态保护的问题,文章就目前河道管理所存在的问题为切入点,围绕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构建来探讨正确的河道生态治理方法。
河道管理;生态治理;生态评价指标;建议
虽然中国许多城市在近些年来对河道的生态治理工程已初具规模,但实际治理效果却并不尽如人意,这主要是地方对明确河道治理中所存在的问题重点以及影响河道生态系统恢复的诸多因素还不够明确,考虑不够全面,缺乏科学且综合有效的生态河道治理模式。
1.1 基于人为性因素的问题
首先,河道的防洪能力相对偏薄弱。虽然国家一直在强调河道管理中的防洪能力,但由于部分地区河道两侧缺乏护岸保护,这就使得河堤非常单薄,在防洪能力方面无法达到标准。而对某些拥有通航功能的河道来说,行船与风浪的常年冲刷也使得河堤遭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或多或少出现了沉降甚至坍塌现象。从自然生态角度来讲,对河岸边坡与堤坝顶面植被区域的保护不当,也使水土遭遇大面积流失现象,而所流失的泥沙在河床内发生淤积,导致河床被持续抬高,河道淤积也越来越严重。其次,如上文所述,城市快速经济发展所带来的大量工业、农业及生活污水都可能在未经处理情况下就直接被排入河道,所以我国各个地区河道污染严重已经司空见惯。它破坏了河道中水质的营养环境,使河道内生物系统遭到破坏,无法正常繁衍。随着河道生态环境的持续恶劣化,河道生物系统也已经处于濒临消失的境地。最后,任意改变河道也是我国城市河道治理工程过程中所体现出的混乱一面。由于非常强调防洪功能,所以城市河道多采用了以大量钢筋混凝土、块石所堆砌的等直立式护岸。这些人工化河道在设计上并没有考虑河流中生态系统的平衡性,反而破坏了原有河道中所一直保持的自然形态,这也是对河道河流生态平衡的极大破坏。
1.2 基于自然性因素的问题
目前的河道生态系统已经在遭受人类与自然活动的双重影响,这些都大大延滞了河道生态的自我修复能力。河道坡降会影响水流速度河道坡降越小,水流速度也就越缓,河道淤积也就就此形成。再者就是降水径流问题,因为某些地区的年平均降水量分布极其不均匀,所以降水径流的不规律也会造成河道生态系统负面影响。例如枯水期的断流现象就非常不利于河道水生动植物的生长繁衍,更不利于河道植物群落的生态系统稳定发展。当进入汛期以后,大量的降雨又会冲刷河道,造成河道沿岸生态带的物理性破坏。
2.1 河道生态治理内容
2.1.1 污水截流
污水截流是河道生态治理的关键,是河道流域范围内的污水截流技术汇总。它的主要任务就是将城市工业、生活污水通过排污管网收集并采取各种技术处理措施,待检测达标以后再向河道排放。从自然环境保护层面看,污水截流对水体污染程度的降低非常有效,是河道生态治理保障的重中之重。
2.1.2 建设河道维护机制
城市要拥有设备齐全且训练有素的专业河道维护团队,目的就是为河道生态治理建立长效保洁机制。一般来说城市都会采用属地分级管理机制,定期组织维护团队对河道进行包括杂物清捞、清淤、护岸加固等一系列治理工作。一方面确保河道能充分发挥其防洪功效,一方面也是为了保护河道水流质量,维持生态系统平衡统一。
2.1.3 完善河岸生态系统
河岸生态系统也是河道治理工作的重点,因为它的环境优劣也代表了河道治理的质量高低。通常讲河岸生态系统多指对植被的保护。要保护河流两岸的微气候,确保它能够持续起到净化河流水质的关键作用,并且确保它能够为河岸物种提供优良的生存场合,包括为城市居民提供户外休闲场所。所以河岸生态系统的功能性还是相当之多的,也是河道生态治理体系中所最不可忽视的部分。
2.1.4 建立监测评估系统
河道生态治理部门应该为河道体系建立定期监测评估机制,根据当地实际自然与人文状况来划分河道的平水期、枯水期与丰水期,做到对河道水质、水生生物等等状况的严格监测,再根据所监测获得的数据结果实施生态评价,客观评估河道生态的健康状况。目前我国许多地方在河道治理方面缺乏科学严谨的生态评价指标体系,这就使得河道治理不能从科学本质上实现完善,所以建立一套科学评价指标体系是很有必要的。
2.2 基于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的治理模式
河道生态治理应该从自然生态角度来实现系统修复和重建,奠定其应该发挥的基本功能,提高河道治理效果。基于河道生态评价指标体系来为其建立治理模式,如表1。
表1 河道生态评价指标参数表
以水生生物指标为例,监测值与标准值相比较可以分为3级,其评价值分别为一级1.00、二级0.50、三级0。上述指标评级代表了河道中水生生物的治理恢复状况,包括水利功能与生态功能,不过最后的生态治理界定标准取决于水生生物的恢复状况。该指标体系是根据专家组直观判断而得出的水生生物指标权重值,平均权重值应该为0.50,能够切实反映河道生态系统的部分特征,也可以根据其权重值作出等同处理。总体来说,这种处理权重方式存在一定的主观性,需要在随后的研究中加以完善。以下为权重指标值的计算公式:
B1=∑B2×W2(1)
B=∑B1×W2(2)
在上述两计算公式中,B就代表了综合评价指标数值,B1代表一级指标指数值、B2代表二级指标指数值、W1代表一级指标权重值,W2代表二级指标权重值。根据上述参数值与公式对综合评价指标数值实施三级分级,其中一级代表良好,它的综合指标值应该>0.70,针对它的评价结果应该是生态系统状态良好,水质污染程度较低,且河道功能性强;二级代表一般,综合指标值在0.30~0.70范围之内,生态系统状态一般,水质污染中度,且河道功能性一般;三级代表较差,综合指标值<0.30,生态系统状态较差,水质污染严重,河道基本丧失功能性。
基于河道生态治理的保护原则,文章再补充几点建议。首先,河道治理就要保证水流的多样性,在满足行洪需求的基础之上采用宽度、弯度与深浅度较为合理的河道水流标准,进而形成河道水流形态的多样性。因为灵活的水流变化更有助于河道中水生生物对不同阶段水流的生存需求,更容易活跃生态系统,同时也使河道拥有一定程度的景观价值。其次,要对河道采用可渗透型护底与护岸,且这些保护结构不能全部使用混凝土浆砌石结构,应该适当采用一些块石、卵石堆体等具有渗透性的材料。因为这些材料不能阻断河道内内外的物质与能量交换,另外在护岸位置也可以采用粘土夯实边坡,或利用根系发达的乔木、草木或灌木植物来实施护坡处理。最后,也要合理利用季节性优势,例如在丰水期可以进行适当的河水置换,而枯水期则通过清淤、曝气增氧措施来强化河道水生态系统的自我净化能力。
对城市地区建设而言,河道不仅仅能够为城市提供充足的水力资源,也能防泄抗洪,对人类及城市起到了保护作用。所以人们应该注意对河道生态环境系统实施全面的、科学的管理措施,权衡它在发展过程中的各项指标,并根据这些指标数据来建立发展方案,并将河道生态治理方案最优化。
[1]王兴英,舒立华,安红岩等.河道管理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建议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18):255.
[2]何坚.浅谈河道管理中存在的问题及生态治理方法[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5(28):1218-1218.
[3]韩黎.生态河道治理模式及其评价方法研究[D].大连理工大学,2010,37-40.
TV 85
A
1673-8853(2016)12-14-02
2016-10-12
(责任编辑:刘长垠)
马云燕,(1975—),女,辽宁丹东人,工程师,主要从事河道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