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刺闪罐联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2016-02-15 09:26王爱君
新中医 2016年3期
关键词:诱发电位神经炎波幅

王爱君

衢州市中医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0

浅刺闪罐联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临床观察

王爱君

衢州市中医医院,浙江 衢州 324000

目的:观察浅刺、闪罐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60例面神经炎患者按就诊次序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O例给予泼尼松片口服及甲钴胺注射液肌肉注射治疗,治疗组30例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行患侧面部浅刺及闪罐治疗。2组患者均以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结果: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2组面神经诱发电位波幅较治疗前升高,电位潜伏期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结论:浅刺、闪罐联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疗效显著。

面神经炎;中西医结合疗法;针刺疗法;浅刺;闪罐

面神经炎又称为特发性面神经麻痹或贝尔麻痹,是因茎乳突孔内急性非化脓性面神经炎导致的面部神经麻痹[1]。中医学认为,面神经炎属于口眼歪斜、面瘫、口噼等范畴。该病可发生于任何年龄段患者身上,且起病急骤。及时、有效的治疗对疾病预后有重要作用。为探究浅刺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效果,笔者应用浅刺、闪罐联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结果报道如下。

1 临床资料

观察病例均为2012年2月—2014年12月在本院针灸推拿科收治的急性期面神经炎患者,共60例。诊断标准参照按照《现代神经内科学》[2]中相关标准:起病急;患侧部位出现松弛、麻木、板滞等症状;无法进行闭目、耸鼻、皱眉;鼻唇沟部位变浅、额纹消失、口角歪斜甚至耳后乳突疼痛。纳入标准:患者知情;病程在7天之内。排除标准:双侧额纹对称,眼睑闭合正常;伴其他对称性周围神经损伤者;神经损伤类疾病。按患者就诊次序,将上述患者随机分为2组。对照组30例,男17例,女13例;年龄12~65岁,平均(39.2±2.0)岁;病12 h~2天,平均(1.0±0.5)天;病变部位:左侧11例,右侧19例。治疗组30例,男18例,女12例;年龄12~65岁,平均(41.0±3.2)岁;病程12 h~2天,平均(1.3±0.2)天;病变部位:左侧16例,右侧14例。2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病变部位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2 治疗方法

2.1 对照组 给予泼尼松片(天津药业集团新郑有限公司生产)口服,每次30 mg,每天1次;5天后减量为15 mg,每天1次;3天后减量为5 mg,每天1次,持续3天后停药。甲钴胺注射液(石药集团欧意药业有限公司生产)500 μg,肌肉注射,每天1次;10天为1疗程,共治疗3疗程。

2.2 治疗组 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给予针刺浅刺治疗。取穴:下关穴、颊车穴、地仓穴、太阳穴、颧骨穴、攒竹穴、四白穴、翳风穴、合谷穴、风池穴、外关穴。加减:人中沟歪斜患者加水沟穴;鼻唇沟变浅者加迎香穴;闭眼困难患者加丝竹空、鱼腰穴;味觉减退患者加廉泉穴。选择1~1.5寸32号毫针快速破皮,进针0.3~0.5寸,局部酸胀感为得气,每次留针30 min,每天1次。患者处于恢复期改用闪罐疗法。选择小号火罐,取患者地仓穴、下关穴、颊车穴、阳白穴,在上述穴位行闪罐治疗,每个穴位20次,以患者皮肤红润为度。

3 观察指标与统计学方法

3.1 观察指标 采用神经电生理检查仪,分别于发病后第7天首次行神经电生理检测(面神经电图检测),治疗30天后复查。面神经电图检测:在茎乳孔处刺激,刺激频率为1 Hz,刺激波宽为0.1 ms,通电(1~10)kHz,灵敏度为500 V,分析时间为20 ms。分别记录患侧、健侧的面神经运动神经诱发电位波幅及远端潜伏期。

3.2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5.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

4 疗效标准与治疗结果

4.1 疗效标准 参考文献[3]拟定。痊愈:治疗后患者面部功能正常;显效:治疗后患者面部张力正常、静止时对称,但存在面部功能轻微减退;有效:治疗后患者面部双侧无损害性对称,面部功能明显减弱;无效:治疗后患者主要临床体征无变化或恶化。

4.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见表1。治疗后总有效率治疗组为100%,对照组为83.3%,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2组临床疗效比较 例

4.3 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比较 见表2。治疗后2组面神经诱发电位波幅较治疗前升高,电位潜伏期缩短,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且治疗组上述指标改善较对照组更显著(P<0.05)。

表2 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比较()

表2 2组治疗前后面神经诱发电位波幅及潜伏期比较()

与同组治疗前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②P<0.05

组别治疗组对照组n 电位波幅( F ) 电位潜伏期( L ) 3 0 3 0治疗前0 . 7 4 ± 1 . 0 2 0 . 8 6 ± 0 . 9 6治疗后4 . 9 2 ± 0 . 3 8①②4 . 0 6 ± 1 . 1 1①治疗前3 . 0 8 ± 1 . 4 8 2 . 3 2 ± 0 . 4 3治疗后1 . 0 4 ± 0 . 4 5①②1 . 6 6 ± 0 . 6 8①

5 讨论

目前为止,面神经炎发病机理尚不明确,病毒感染、神经功能不稳定等因素均会导致血管痉挛,进而引发神经缺血性水肿,严重者会出现轴突变性[4]。该病发病急,患侧部位出现松弛、麻木、板滞等症状,无法进行闭目、耸鼻、皱眉、鼓腮等工作,且患者鼻唇沟部位变浅、额纹消失、眼睛流泪、口角歪斜。部分患者在疾病发病初期会有耳后乳突疼痛情况。中医学认为,机体经脉空虚、正气不足,风寒之邪外袭是导致该病的主要因素,而祛风散寒、活血通络则是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笔者在西医治疗改善局部血液循环、消除面神经的炎症和水肿的基础上,后期以针灸促进神经机能恢复为主要治疗方法治疗本病,收到较好疗效。

在治疗面神经炎方面,针灸具有确切疗效。但部分学者主张,早期、过强的针灸,会进一步加剧患者面部水肿情况,进而增加面神经压力,阻碍疾病治愈[5]。笔者认为,面神经炎急性期,风邪中其经络,客留不去,仍以邪实为主,正虚为次,因此,适合浅刺法泻其实。治疗中所选穴位颊车穴、地仓穴有利于恢复咬肌功能、口轮匝肌功能;颧骨穴、迎香穴具有提上唇、加深鼻唇沟、牵拉口角作用;太阳穴、丝竹穴可有效促进患者眼轮匝肌功能恢复;鱼腰穴、太阳穴能恢复额纹、提拉眉肌。且浅刺方式对患者血管神经损伤最轻,患者痛苦最小,临床治疗效果显著[6]。闪罐具有通阳散寒的作用,可有效促进患者神经传导功能,促进局部血液循环,促进神经细胞功能恢复。反复吸拔的闪罐疗法,避免了面部拔罐的弊端,能直接促进机体恢复肌张力。浅刺联合闪罐治疗,共同起到祛风散寒、行气活血、温经通络的作用,从而提高神经细胞兴奋度,改善机体营养状况,促进疾病康复。临床观察显示,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其面神经肌电图诱发电位波幅及远端潜伏期改善亦优于对照组,提示浅刺、闪罐治疗面神经炎的临床疗效。

综上所述,浅刺、闪罐联合西药治疗面神经炎临床效果显著,患者痛苦小、疼痛轻,优于常规针刺方法,值得广泛推广。

[1]朱兴龙.浅刺多捻针法配合按摩治疗周围性面神经炎180例[J].按摩与康复医学,2014,5(8):19-20.

[2]李大年.现代神经内科学[M].济南:山东科学技术出版社,2002:45-46.

[3]黄顺钦.浅刺短留针法为主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瘫4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3):27.

[4]李小军.浅刺法治疗周围性面神经麻痹的临床分析[J].上海针灸杂志,2004,23(4):12-13.

[5]王谢,红亮,曹雪梅,等.浅刺配合穴位贴敷治疗周围性面瘫急性期疗效观察[J].中国针灸,2010,7(7):567-569.

[6]黄继升,谢小强.浅刺吊针法治疗急性期周围性面神经炎76例[J].中医外治杂志,2012,21(2):43.

(责任编辑:冯天保)

R745.1+2

A

0256-7415(2016)03-0092-02

10.13457/j.cnki.jncm.2016.03.036

2015-09-13

王爱君(1981-),女,主治中医师,主要从事中医临床工作。

猜你喜欢
诱发电位神经炎波幅
视神经炎的悖论
听觉诱发电位在法医学上的应用价值
基于CNN算法的稳态体感诱发电位的特征识别
开不同位置方形洞口波纹钢板剪力墙抗侧性能
躯体感觉诱发电位在慢性酒精中毒性脑病的诊断价值
损伤功能梯度材料的波传播特性研究
脑诱发电位的影响因素及临床应用
考虑传输函数特性的行波幅值比较式纵联保护原理
针灸对不同损伤程度面神经炎患者治疗效果的影响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对颅内感染患儿的诊断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