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2016-02-15 14:23马进花
中国校外教育 2016年30期
关键词:思维数学老师

◆马进花

(临夏市建国小学)

优化数学课堂教学,提高数学课堂效益

◆马进花

(临夏市建国小学)

自古以来,数学就被认为是理性最强的学科,需要聪明的大脑和天赋才能学好的。其实不然,对于天真烂漫的小学生来讲,他们接受各种文化知识的能力是等同的,那么如何才能学好数学,关键在于如何调动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通过分析,不论学生自身的因素还是学校、家庭环境,对学生自身兴趣的影响都与教师有直接关系。

数学教学 兴趣鼓励 评价

一、教师要学会放手

(一)教师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

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他们有自己的思维方式,有一定的知识积累。作为教师要相信学生,敢于放手,为全体学生创设一个主动探索的空间。在教学中,要求教师给学生舞“台”,让学生唱戏展示自己,这个“台”搭得要大,四周不能有“框框”,教师应该像听众那样仔细倾听,抓住关键进行点拨,为学生的表演“加油喝彩”!

(二)教师要立足学生,善于放手

学生对发生在自己身边的事情最容易产生兴趣,如果发生在身边的事情还能用所学的知识来解决,就不但能激趣,而且能增加学习数学的自信心。例如,在学习了数据这一知识后,设计一次“我帮妈妈管家”的教学实践活动,让学生回家了解家里一周的油、粮、煤气、水、电等基本生活的各项开支情况,再将搜集的数据在老师的指导下整理,并提出有关的问题:你家一周共开支多少钱?照这样计算,一月的基本开支是多少?家里每月的收入是多少?家里每月的结余是多少?如果家里要购置一台2000元左右的空调,根据家里每月的结余,几个月后可以买一台?学生能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发生在身边的数学问题,能极好地激发儿童探索的兴趣和求知的欲望,并在解决问题中获得学好数学的自信心。

(三)教师要创造机会,乐于放手

提供学生自由思考的机会,对于深化、理解、掌握所学知识尤为重要。每个公式、法则的推导,每一解题方法的确立,教师应在方法上引导,在关键处点拨。如在学习了“商中间有零的除法”后,出示三道巩固题:3105÷3、4008÷ 8、7217÷ 7。结果全对的同学不多,怎么办?我采用让学生在展现自我中求知——学生教学生。首先,我把普遍出现的错误归类、板书。随后,请自愿当老师的学生上台讲评计算情况。教师要求他们说清楚上面计算是对还是错?错在哪里?为什么?怎样改?为什么?并解答同学的质疑。“小老师”一上台,同学们可来神啦!他们讲的讲、问的问,全体同学都有了展现自我的机会。“小老师”精彩的讲解,同学的追根问底,加上同学们对“小老师”的评分,学生愉快地学到知识,突破了教学重、难点。作为教师要创造每一个机会,乐于放手,给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机会。

(四)教师要精心组织,巧于放手

教学质量的高低取决于教师的组织,一个完美的设计方案并不代表能取得高效的结果,平时教学中我们要精心组织教学活动,巧妙地安排教学环节,为学生提供探索创造的空间,促使他们去探究、去创新。因此,教师应多设计一些非常规的开放性问题,引导他们多思多问,教会他们善于打破常规去分析、去思考,从而培养思维的灵活性和创造性。比如,引入竞争机制,组织数学擂台赛、征题、征答及评奖等系列活动,利用学生的好胜心,放手让他们独立活动。

相信学生是放手的前提,立足学生是放手的保证,创造机会是放手的方法,精心组织则是解决放手的形式问题。只要我们每位教师在课堂上把学生的主体地位得以落实,学生的兴趣定会空前高涨,教学效果也必然会在减负的情况下大幅度得以提高。

二、更新教育观念

创新教育是以教师的知识为更替点的,教师的创新素质和能力决定着教育的质量,要使学生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师首先就要有创新意识,教师的创新素质是实施创新新教育的关键。有创新新型的教师才能培养出创新型的人才。因此,我们不能再满足于现有知识的吃老本现象,依然因辅导旧,袭用老方法,老套路的陈腐的教育方法了,我们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更新教育思想,必须具有强烈的开拓创新精神,不断更新知识,开拓视野,及进吸收各种信息,吸取先进的教育思想,并善于将其运用于教学之中,善于去发现,或创新出行之有效的,科学的教学方法,使自己的知识层次和将学习适应时代和社会的需要,适应创新教育特点。这样才能培养出具有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的新一代,创造出高质量和高效益的教育效果。

三、激发兴趣,创新思维

(一)变换方式,激发兴趣,训练思维的敏捷性

思维的敏捷性是指思维速度快,即能对问题迅速作出反映。高速发展的现代社会需要的是反应迅速、思维敏捷的人才,而快的反应、敏捷的思维并不是天生的,需要经过长期的训练才能形成,可以通过不同的阅读方式,持久地加以训练。

(二)大胆质疑、合理探索、训练思维的独创性

思维的独创性指思考问题、解决问题不依赖、不盲从,能有主见地分析判断。在教学中,老师要鼓励学生在阅读中去疑——质疑——探索——释疑,要努力为学生提供独立思考、自己提出问题、探索问题的空间,进而锻炼思维的独创性。

四、表扬鼓励,及时评价

老师仍要重视对学生阅读成效作出激励性评价和肯定性评价,更要注重其参与过程及在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自信。老师可以结合每周的评价表,对孩子这一阶段“阅读”的表现,及时作出评价,对于表现好的孩子,应及时鼓励,对暂时比较落后的孩子,老师应及时捕捉他们的进步,促使他们很快地进步。

五、探索数学阅读的策略

(一)以身作则,引起关注

数学老师的示范阅读的应该是学生的表率。因为小学生具有很强的模仿力,老师的示范阅读直接影响着学生数学语言的表述能力。这就要求老师不断提高自身的阅读水平,通过老师阅读的示范作用,对学生的初步逻辑思维能力的形成施以良好的影响。而老师如今的课堂,多数老师习惯把题目一出示,然后指名读题或者自己直接泛读一遍,紧接着就开始让学生“开工”。身为老师给学生的示范只停留在读一遍题目,又怎么能期待老师的学生认真读题呢?老师不能因为自己已充分理解了就认为学生也熟悉了。如果老师在每次读题时能读两遍、三遍,指导学生来阅读,那么学生对阅读也会更加关注。

(二)课内课外,双剑合璧

老师要努力创造机会让学生阅读。在课堂上要让学生充分地读,在课外也要让学生尽情地读。课内阅读以读图、读符号为主,课外阅读应以游戏为主,不带任何任务,自由的阅读、自在的游戏。

1.课上读什么

提供各种形式的阅读材料,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在教学中,凡是学生通过阅读能够读得出的问题一定让学生自己读;在教学中,可以提供充分的观察材料,如板书、演示、图形、实物等,引导学生按一定的顺序,有目的、有计划地观察、比较、思考,在观察感知中积极思维,并让学生用清晰的数学语言有条理地叙述观察过程,不仅能反映学生思维的正确性,掌握知识的程度,而且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阅读表达能力,并能促进感知有效地转变为内部的智力活动,达到深化理解知识的目的。

2.课外读什么

心理学家皮亚杰指出:“儿童是在周围环境的影响下,通过主客体的交互作用,获得心理发展的。”适宜的物质和心理环境,能激发儿童学习的欲望,增强其主动探究的意识,并促进自身发展。因此,老师要留给学生自由阅读数学的时间和空间,提供一些有效的数学阅读材料,如《数学史》《趣味数学》《小学生数学报》《快乐数学》等课外数学读物及数学学习指导读物。

总之,在教学课上,轻轻松松的学习,培养出学生的创新能力,教学即生活,只有将学生引导到生活中去,切实感受数学的价值,才能使他们真正的理解数学,从而更加热爱生活,热爱数学。

猜你喜欢
思维数学老师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思维跳跳糖
我为什么怕数学
数学到底有什么用?
老师,节日快乐!
老师的见面礼
六·一放假么
错在哪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