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爱芬
《图片两组》教学设计
王爱芬
教材分析:本篇课文和以往的语文课不同,它的学习材料是两组图片。虽然都表现了反战的主题,但与前两篇小说相比,表现手法很不相同。图片把思想诉诸视觉,有文字不可替代的作用。现在我们已经进入了一个读图的时代,教会学生解读图片,了解其思想内涵,也是一种语文能力。在这次语文课上不仅要教给学生图片鉴赏的方法,还要学会用语言表达出来。
学情分析:教材中安排“战争”与“和平”两组图片的对比阅读,学生对图片背后蕴涵的意义比较容易理解,教师不必花大精力。但把图片作为文本,如何去阅读图片,为图片配上解说词,这些却是学生从未接触过的,也是教学的难点所在,所以教学的重点应落在此处。
教学目标:
1.学习图片鉴赏方法,能准确解读图片内容,提高读图能力。
2.认识战争的残酷与苦难,珍惜和平与现在的幸福生活。
教学重难点:
重点:正确把握图片表达的主题思想和摄影者的创作意图。抓住图片内容最具震撼力的细节,逐层深入解读图片,并用语言文字表达出来。
预习:
结合图片背景,分别用几个词表述对每幅图片的初步感受。
教学过程设计:
一、导入新课
曾经,美国人不大注意日本人入侵中国,不注意日本军舰每天对上海的轰炸。但有一天,有这么一幅照片频频出现在美国的杂志和报纸上,突然之间,亚洲的战争有了意义。愤怒的美国要求日本停止轰炸。日本人声称照片是伪造的。可是,这张照片已经在美国人民的良知上发生了重大作用。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图片两组》中的“图一”。
二、仔细观察图片一:掌握解读图片的方法,学习陈述图片内容、概括图片主题意义、拟写图片标题、拟写图片解说词。
(一)在这幅图片中,你看到了什么?
画面内容:
环境背景:坍塌的建筑物,一片狼藉。
中心人物:一个坐在地上哭泣的孩子,脸上有大片污迹(血迹),身上的衣服破烂。
联想:
为什么一片狼藉?孩子的父母呢?
创作背景:
1937年8月28日下午4时,日本轰炸上海火车南站,等候撤离的1800人,只有300人死里逃生。
主题意义:
日本入侵给中国人民带来巨大的伤害。
在战争中,人的命运如此悲惨。
表现了战争的丑恶,控诉了战争的罪恶。
小结读图方法:
1.观察画面内容
2.把握中心内容(抓住细节部分)
3.展开联想想象
4.结合背景信息
5.思考主题意义
由表及里,以小见大。
(二)请为这幅图片拟一个标题。
示例1:妈妈,你在哪里?
示例2:希望在废墟中哭泣。
明确:
标题有揭示图片寓意或揭示讽刺对象的作用。
标题要概括、简洁、深刻。
标题可围绕讽刺的主体或主题拟加标题,也可直接以讽刺主体命名,注意把握细节。
(三)请为这幅图片写一段解说词。
明确一:
解说词,就是口头解释说明的词。它通过对事物的准确描述、词语的渲染,来感染读者或听众,使其了解事物的来龙去脉和意义,起到宣传的效果。
为图片写解说词,其语言风格要符合图片创设的情境和氛围。
明确二:如何拟写解说词
1.描绘图片表现的场景
2.抓住震撼人心的细节
3.想象图片背后的故事
4.揭示图片蕴含的主题
图一解说词示例一:呼啸着俯冲的轰炸机,此起彼伏的凄厉的爆炸声,如山崩塌的断壁残垣,惨不忍睹的横陈的尸体,汩汩流淌着的鲜血,在日寇轰炸后留下的一片废墟上,受伤的小男孩孤独无助地发出撕心裂肺的哀号:“妈妈,你在哪里……”
分析:主体不辨,详略不当。理由:人物摄影图片的主要形象(主体)应该是图片中的人,细节是指跟主体有关的物品、动作、表情、声音等,它最能揭示图片的内涵。人物摄影图片的主体是人,背景的作用就是渲染气氛、烘托主题的,二者之间是主次关系。这段解说词喧宾夺主,除了末句涉及图片的主体小男孩及其无助哭泣的细节外,其余的大部分文字都在对图片的背景进行描摹,导致主次失当。
图一解说词示例二:孩子,你哭了吗?你怎么哭了呢?天哪,你这么小的天使怎么会这么脏啊!一身的灰尘,破旧的衣服,满脸的血污。我可爱的小天使啊,你的爸爸妈妈呢?你的家呢?你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啊?你一个人在这个又破又乱又脏的废墟上,想哭是应该的,是因为父母不在身边,还是口渴难耐,或者是肚子饿极了吧!
分析:想象随意,情理不合。合理的联想想象,就是紧密结合图片的实际内容,融入图片情境,体会图片人物的感受,既不能囿于图片内容,又不能天马行空脱离图片实际。有关孩子哭泣原因的想象显然偏离了图片的主题。因为摄影者捕捉这个历史瞬间的意图很明显,是要反映战争中人的遭遇,而不是孩子生理上的饥渴,生活上的贫困。因此,想象时必须紧密围绕图片的主体,结合图片的主题,再现图片背后的故事。
图一解说词示例三:在流血漂橹的上海火车南站,废墟上传来了阵阵撕心裂肺的哭声。那是一个刚在日寇轰炸中失去了父母的小孩在无助的哭号。你看,他满脸的鲜血;你瞧,他稚嫩的小嘴已经干裂;再看他眼神所指的方向,是许多交错纵横的尸体。他的家人再也不能给他带来欢笑和幸福,战争使他们只能两地相隔,永不相见!
三、我来试试
选择第二幅图片,说说它的画面内容和主题意义,并为它拟写一个标题和一段解说词。
1.第二幅:中心内容:一名士兵拥抱他的爱人。
环境背景:空旷的场地。
细节观察:一只手,一条腿,头上的纱布,横着的一根拐杖。(不是凯旋,捡了条命回来)
信息搜索:美国越战结束,妻子在机场等候归来的丈夫。
情节想象:年轻人相亲相爱,新婚不久,美国对越南宣战。他出征,迈着军人雄健的步伐。今天他归来……(由学生想象情节)
标题:《战争的烙印》《残缺的重逢》《无言的瞬间》
解说词:战后亲人的拥抱如此坚定有力。战场上归来的战士,褪去强悍的外表,却增添了失腿的烦恼,而那一个热烈的拥抱,也许是最好的止痛剂,让战士忘却战争的痛苦;妻子的双臂也许是他最好的拐杖,让他度过余下的美好时光。甩掉拐杖,甩掉战争的残忍,甩掉一生的阴影。
2.第三幅:
图三要点:
中心内容:父亲拥抱儿子。
细节观察:父亲的痛苦与无奈的表情,孩子的哭泣;父亲的手,一手握小孩,一手端枪(一端是亲情,一端是国家,他会选择什么)。士兵手中的枪,枪表明了要上战场。父子离别时的那种表情,儿子十分地悲伤,父亲十分地无奈。战争导致了父子离别,妻离子散。
情节想象:孩子刚过完生日,还来不及好好地摆弄父亲买的生日礼物,父亲就要上前线了。以后他们也许天各一方,父亲不知道能不能活着归来。
图三标题:《沉默的泪水》《无奈的亲吻》《父与子》《离别》《无奈的哭泣》《抉择》《爸爸,别去》
解说词:孩子,你的哭泣,撕碎了我的心。孩子,我多想丢掉手中的枪,永远抓住你的手,陪伴在你的身旁。可是,我是军人,军人必须服从命令。孩子,请原谅我的残忍,请允许我和你作最后的吻别。
3.第四幅:中心内容:迈步的孩子,一边路旁成堆的尸体。
环境背景:宽阔的路面,葱郁的树林。(和死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细节观察:孩子神情坦然(麻木),步伐从容,扭头不看左侧。
信息搜索:宁静的中午,纳粹溃逃,德国贝尔森集中营。
情节想象:天气晴好,小男孩出来玩耍……
标题:《孤独的旅程》《哪里才是尽头》《失色的心灵》《黑色的童年》《我要回家》
解说词:宁静的中午,贝尔森集中营内,道路旁横陈着被纳粹折磨致死的尸体。小男孩若无其事走在路上,脸转向一旁。对散发阵阵恶臭的尸体早已麻木,死亡对他来讲已不再陌生,麻木的眼神让看到的人都感到心痛。
四、总结
本课用两组对比鲜明的图片表达了人们对和平的向往,对战争的厌恶。由图片到文字的延伸扩展,我们更真切地感受到了战争给人民带来的摧残和灾难,让我们祈祷和平,远离战争。
★作者单位:浙江松阳县第一中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