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谭丽娟
(吉林省镇赉县庆余小学)
返璞归真,还课堂本色
◆谭丽娟
(吉林省镇赉县庆余小学)
新型的课堂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自主实践与创新,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人性化,数学课堂的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生中去,以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的好课,不是教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课堂改革的出发点和总目标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要让学生会学、学会,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我将建立“自主、合作、探究”的教学模式,把课堂还给学生。教师语言要诙谐幽默,具有艺术性,让课堂“活”起来。教师的角色要转变,做好学生的“服务生”。
课堂改革 课堂教学 教学模式 诙谐幽默
在全新的教育理念下,教师的教学方式、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但课堂教学在相当长的时期里都将是教育教学的主要阵地,课堂改革的出发点和最总目标在于改变学生的学习状态,实现学习效益最大化,要让学生会学、学会,在课堂上享受到生命成长的快乐。可是,面临一个个新的挑战,教师更多的是努力去适应而不是改变,为了使课堂从教师表演的舞台变为师生互动的平台,从知识传授的场所变为学生自主的探究空间,很多教师生搬硬套,照例模仿,课堂上存在赶时髦、走形式,急功近利的现象,使整个课堂“怪怪的”,可谓是土洋结合,甚至是笑料百出,从根本上没有切实的改变原有授课的方法与教学思路,更别说是创新了,只是“换汤不换药”,“穿新鞋子,走老路”。新型的课堂要以学生发展为根本,注重学生自主实践与创新,注重学生的心理感受与人性化,数学课堂的核心是让每一个学生参与到学生中去,以取得最大的学习效果并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真正的好课,不是教师出彩,而是学生出彩。
只有自由、民主、宽松、和谐的课堂氛围,学生的智力和非智力才能保持最活跃的状态,学生才能敢说、敢想、敢争辩,同时也给了学生一个自我展示的机会。作为教师要树立一种服务意识,把学生视为自主的人,发展的人,有潜能的人。著名的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我们加入儿童生活中,便会发现小孩有力量,不但有力量,而且有创造力。”教师首先是学生学习的伙伴,同时才是学生学习的指导者,所以教师要走下讲台,走到学生中间,拉近与学生的距离,真正地俯下身子和学生心贴心,听听他们心中的疑惑与见解,了解他们的喜、怒、好、恶,帮助解决他们想努力解决的问题。为学生创造宽松、愉悦的教学氛围,本来预见性很强的课堂,由于放开了学生的手脚,使他们敢于提出各种各样、千奇百怪的问题,这样才能充分挖掘出孩子们的闪光点,智慧点。
课堂上,学生听得专心,乐于探究发现,是课堂“活”的标志之一,但是学生是否专心,是否乐于动脑挖掘,取决于教师语言的诱惑力。英国教育家吉尔佰特-海特认为,如果一个人善于运用语言,即使他是二流学者,也可能成为一个优秀的教师,否则,即使是很有才华和灵气,也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教师。教师的语言,可能会成为诱导学生积极思考、学习的“兴奋剂”,也可能成为学生恹恹欲睡或呼呼大睡的“催眠曲”。
在学生的课堂教学中,教师不应是旁观者,更不是局外人。教师在学生合作学习中应该是组织者、引导者、参与者,要尽一切力量为学生服务,做好学生的“服务生”。教师在课堂上要认真倾听大家的发言,适时地与学生进行交流与点拨。具体地说,教师要起到如下作用:规范行为、发现火花、排除障碍、引导深化。把课堂还给学生,就是要让学生在课堂里有充分展示自己的时间与空间。把课堂还给学生,老师在驾驭课堂教学过程中,不能感情用事,不能按自己的爱好,对学生实行有偏向性的教学。比如课堂里总是提问那几个自己认为较好的学生。而应该面向全班学生。重点是要关注那些学习较差的深长。要让他们也有发言的机会。在这些发生在身边、摸得着、看得见的实例,觉察到意志力的重要性、实用性,而产生学习的极大兴趣。为了让学生成为课堂学习的主人,成为学生求获知识的最佳场所,一定要努力改革过去那种刻板式的,你教我听的教学模式,让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学生学习的过程就是试误的过程,儿童唯有参与学习的全过程,才能获得深刻的认识,技能与情感发展的体验。知识理论与实际操作相结合,课堂与室外相结合,这样才能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盘活课堂教学形式,最大限度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课堂成为学生探究知识的大舞台。
“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充满生命气息”是叶澜教授“新教育基础”改革的核心部分和精华内容,是现阶段素质教育下课堂改革的方向。把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成为学生自由展现的地方,成为学生个性释放、自主学习、主动探究的家园,一直是我们的理想,也是课程改革积极提倡的。本来属于谁的,归还与谁。课堂属于学生的,就要归还学生。这样的课堂才会令人向往,充满灵性,每天都有新的风景。不仅如此,要鼓励学生不断挑战,不断跳出课堂,跳出老师的“手掌心”。那样才会像“孙悟空”一样,腾得云,驾得雾,畅游在数学的知识海洋之中。
[1]钱守旺.教好小学数学并不难[M].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2]钱守旺.钱守旺的小学数学教学主张[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12.
[3]华应龙.做一个优秀的数学教师[M].教育科学出版社,2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