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2016-02-15 21:21刘颖
中国继续医学教育 2016年1期
关键词: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刘颖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应用

刘颖

【摘要】目的 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方法 随机将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平均分为两组,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观察组行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关键词】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心律失常

目前,心脑血管疾病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主要疾病之一,其中急性脑梗死是临床中较为多见的疾病,它具有发病迅速、致死率高等特点[1]。大约75%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伴有心律失常[2],因此在治疗的同时辅以护理干预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本研究选择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观察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中的临床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4年8月~2015年8月收治的120例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分为两组,每组60例。两组患者符合相关诊断标准,临床主要表现为头晕、气短及乏力等症状。其中观察组男34例,女26例;年龄45~80岁,平均年龄(57.5±5.4)岁;疾病类型:21例房性心律失常、23例室性心律失常、10例窦性心动过缓、6例房室传导阻滞。对照组男35例,女25例;年龄46~82岁,平均年龄(58.0±5.8)岁;疾病类型:20例房性心律失常、22例室性心律失常、11例窦性心动过缓、7例房室传导阻滞。入选标准:(1)发病后入院时间<48 h;(2)符合相关诊断标准并经头颅CT、MRI确诊。排除标准:(1)伴心肝肾等严重疾病者;(2)伴恶性肿瘤疾病、全身免疫性疾病、精神疾病者;(3)近期使用叶酸、维生素B1等药物者。两组性别、年龄、等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05)。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实施循证护理干预,具体过程包括:(1)增强病情监测力度。因心律失常往往出现于心肌梗死发病一周内,因此应该严格注意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并及时实施心电监护,同时增加巡视频次,检查并记录心率、心律、血压及体位等内容。当患者发生心悸、晕厥及乏力等疾病先兆时,应及时处理并迅速通知医生;(2)心理护理。治疗前,护理人员应仔细向患者介绍疾病相关知识,改善患者对治疗过程的陌生以及恐惧等负面情绪。医护人员可采用心理测验、因势利导等方式使患者处于良好的状态,消除其紧张、抑郁等情绪,增强对抗疾病的勇气,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3)预防诱发因素。护理人员应保证病房环境清洁安静,合理控制温湿度控制并及时询问患者感受,同时尽量降低病房人流量。另外还应采取预防措施以避免代谢紊乱、便秘等情况;(4)宣教护理。评估患者疾病及其对预防治疗方法的认知情况,从而根据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健康教育方案, 使其对疾病有正确认识, 避免产生恐惧心理。(5)康复训练。积极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按照个体化差异建立合理科学的运动训练方案,应注意以患者耐受为宜;(6)出院指导。出院前应对患者进行相关指导,指导其自我护理方法,改善其自我保健意识;嘱咐患者按时用药,不得替换药物、降低剂量等;建议改正不良生活方式;如果疾病再次发生相应症状,应及时进行就诊,以免延误治疗。

1.3 观察指标

记录两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 13.0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采用(±s)表示,并进行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观察组护理满意度分别为96.67%(58/60),对照组为73.33%(44/60),两组护理满意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2.2 两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分析

观察组住院时间、住院费用为(11.1±2.8)d、(5 145.3± 100.9)元;对照组分别为(17.8±3.2)d、(7 097.5±110.9)元。两组上述指标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2.3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经护理干预后,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92.3±6.4)分,高于对照组(79.2±8.4)分。观察组生活质量评分优于对照组(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4 两组其它情况分析

对照组出现33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55.0%;对照组出现8例心律失常,发生率为13.33%。两组心律失常发生率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0.01);观察组57例(95.0%)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良好,对照组43例(71.67%)疾病知识掌握情况良好,两组疾病知识掌握情况差异具有显著性意义(P<0.05)。

3 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因脑血管出现栓塞所致的脑缺血性疾病,导致急性脑梗死的因素多种多样,主要原因包括脉粥样硬化与血栓产生等[3]。急性心肌梗死是全世界患者致残致死的重要疾病。近几年,急性心肌梗死( AMI) 发病率呈升高趋势[4],它往往并发心律失常等症状,这不仅提高了致死致残率,还严重降低了患者生活质量[5]。循证护理(EBN)以循证医学为基础而出现的新型护理模式。它可使护理工作有计划地通过与患者感受、治疗经验等方面而得到信息作为护理依据,这对改善护理工作质量与效率具有重要的意义[6]。该护理模式坚持“以实际证据为基础的护理”,从而提出科学合理的护理建议,尽量满足患者需求[7]。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循证护理已逐渐应用于护理各领域中[8-9]。本研究发现,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住院时间等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 <0.05)。综上所述,循证护理应用于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患者有利于促进患者的快速康复。

参考文献

[1] 杜剑兰.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J]. 心血管病防治知识(学术版),2013(9):4-6.

[2] 鲁登桃. 循证护理应用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的效果研究[J]. 中外医疗,2012,35(24):163-164.

[3] 汪晓娟. 循证护理在机械通气患者吸痰护理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4,11(3):16-17.

[4] 吴美玲,许秋嫦. 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体会[J]. 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4,9(2):150-152.

[5] 张海波.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治疗中的应用分析[J].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3,15(7):283.

[6] 陈楠.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并发心力衰竭应用循证护理的体会[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5(14):107-108.

[7] 朱声荣. 循证护理在急性心肌梗死后心律失常中的应用体会[J].北京医学外科杂志出版社,2013,9(3):259-391.

[8] 方小娟. 循证护理在老年急性心肌梗死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 中国药物经济学,2013,8(2):160-161.

[9] 刘梅芳,吴凤家,杨满芳,等. 术前访视联合循证护理在心脏外科手术中的应用[J]. 护理实践与研究,2015,12(7):46-47.

Application of Evidence-based Care in Patients With Arrhythmia After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LIU Ying, Mudanjiang First People's Hospital, Mudanjiang 157011, China

[Abstract]Objective To investigate the effect of evidence-based nursing in patients with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s application. Methods 120 patients were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Control group used routinebook=8,ebook=260nursing, the observation group used nursing intervention. compared the nursing effect of two groups. Results The nursing satisfaction, length of hospital stay of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significantly better than control group (P<0.05). Conclusion Evidence-care is helpful to promote the rapid recovery of the patients.

[Key words]Evidence-based care, 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 Arrhythmias

doi:10.3969/j.issn.1674-9308.2016.01.178

【文章编号】1674-9308(2016)01-0248-03

【中图分类号】R473.5

【文献标识码】A

作者单位:157011 黑龙江省牡丹江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心律失常循证护理急性心肌梗死
艾滋病患者合并机会性感染护理中循证护理的应用效果
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中医辨证治疗分析
β受体阻滞剂治疗心律失常的效果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