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面苦难的坚强,永不失信的坚守

2016-02-15 21:20夏熔亮
中学语文 2016年31期
关键词:小白菜白菜饺子

夏熔亮

直面苦难的坚强,永不失信的坚守

夏熔亮

《卖白菜》是莫言的一篇小说(一说是散文)。它聚焦20世纪60年代的一段非常岁月,描写了贫穷、饥饿的农村苦难生活,刻画了一位坚强、自尊、朴实、诚信的母亲的形象,着重表现“卖白菜”这一事件带给“我”的辛酸回忆和终生影响。我们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解读这篇课文:

一、一处环境描写

文章开篇就简明扼要地交代了故事发生的环境——“1967年冬天,我12岁那年,临近春节的一个早晨”。“1967年”属于社会环境描写,交代了时代背景。翻查一下历史就会知道,那是“糠菜半年粮”的饥荒年代。在这样一个大背景下,“我”的家庭自然也不能幸免。“冬天”“临近春节”交代了时令,相当于到了年关;“早晨”交代一天当中的时辰,这些属于自然环境描写。总之,开头的这句环境描写,为故事的发生、发展设置了特定的时空舞台,也为下文叙述“卖白菜”这一事件渲染了悲凉氛围。

二、两起矛盾冲突

文章重点记叙了两起矛盾冲突:一是“我”和母亲之间的冲突,二是“我”与老太太之间的冲突。临近年关,要置办年货,无奈手头拮据,母亲犹豫再三,决心带着仅剩的三棵白菜去赶大集。“我”年少懵懂,不识愁滋味,一心只记得母亲的诺言——留着白菜过年包饺子。对于母亲突如其来的决定,“我”泪如泉涌,哀求争辩,那种委屈、无奈以及对白菜的不舍之情可以想象出来。母亲强忍泪水,一面嗔怪“我”(“这么大的汉子了,动不动就抹眼泪,像什么样子?!”),一面为“我”擦去泪水,抚摸着“我”的头,不住地安慰“我”。尽管对母亲有一些腹诽,但“我”也只能接受“卖白菜”的现实。反复请求不成,一路饱受委屈,为下文“我”与老太太之间的冲突埋下了伏笔。老太太过于挑剔,一方面可能是天性使然,一方面可能是手头拮据的缘故。她说白菜卷得不紧,还拽断白菜根,撕扯菜帮子。“我”心中憋着的一股怨气正无处可撒,不禁对眼前的老太太充满了恶感,说话比较冲,“没大没小的”,甚至有意无意地多算了老太一毛钱。说是“有意”,可能是出于一种迁怒,一种报复;说是“无意”,是因为“我”刚刚学过乘法,演算未必熟练准确,确实也有算错的可能性。但不管怎样,多算了老太太一毛钱是铁一般的事实,在当时可算是不可原谅的不道德行为,这直接推动了后文故事情节的发展。

三、最后三棵白菜

“我们种了一百零四棵白菜,卖了一百零一棵,只剩下这三棵了……说好了留着过年的,说好了留着过年包饺子的……”“我”的这句诉说,间接地让读者了解到当时惨淡的家境。白菜的总数“我”记得一清二楚,最后的三棵白菜“我”念念不忘。预备留着过年包饺子的白菜,却不得已要卖掉,这叫“我”情何以堪?这三棵白菜自然也就成了矛盾冲突的触发点,引出了“我”和母亲之间的冲突,直至后来“我”与老太太之间的冲突,故事情节因此而跌宕起伏,引人入胜;人物形象因之而血肉丰满,跃然纸上。尤其是最小的白菜,从播种的那一刻起,就和“我”结下了不解之缘。“我”熟悉它,怜爱它,格外照顾它。收获时它“卷得十分饱满”,“我”和母亲都欣喜不已。现在它将被卖,“我”不舍,气愤,无奈。半路上它不慎跌伤,母亲心疼不已。干菜帮全被老太太撕光,“我”“心中感到阵阵忧伤”,以致产生报复念头。这棵小白菜,就这样左右着“我”的情感和行动,也牵引着母亲的思绪;同时,小白菜的曲折经历也暗示了“我”的人生经历同样曲折坎坷。

四、母子四处眼泪

白居易说过:“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情动于中,往往发之于外,眼泪便是动情的最直接、最形象的表现。

1.“‘可是,您答应过的,这是我们留着过年的……’话没说完,我的眼泪就涌了出来。”一个“涌”字,写出“我”得知母亲要赶大集卖白菜时难以抑制的痛苦和不舍,也有对母亲不守诺言的不满之情。

2.“母亲的眼睛湿漉漉的,但她没有哭”,此时母亲应该是噙着泪水,她因不能让孩子过年吃一顿白菜馅饺子而深深自责,痛苦不已;“没有哭”表现出她直面苦难生活的坚强,不想以弱者的形象出现在儿子面前。

3.也许是因为背着篓子走了很远的路力气不够,也许是因为心有怨气“挨”着走路漫不经心,“我”背上的篓子意外跌落下来,小白菜跳了出来,滚到路边结着白冰的水沟里。母亲十分生气,打了“我”一巴掌,“我”哭着说“我不是故意的,我真的不是故意的……”,连说两句“我不是故意的”,运用反复手法,加上一个“真的”,可见“我”哭得很真诚,哭得很无辜。

4.“我”放学回家,看到母亲“发呆”“眼睛红红”,可以推想母亲一个人暗自垂泪很久,表现出她因“我”不诚信的行为在别人面前失去诚信与尊严的惭愧、痛苦。母亲责怪“我”多算人家一毛钱,让她丢了脸,“两行眼泪挂在腮上”。饥饿、贫穷等物质上的困难母亲可以承受,但她不能忍受人格上低人一等带来的耻辱。母亲的眼泪,对“我”产生了心灵上的极大震撼,让“我”明白了即使处境再艰难也要永不失信于人的道理。

五、五处细节描写

细节描写是刻画人物性格、表现人物细微复杂感情、暗示人物身份、反映社会风貌等最重要的方法。本文细节的分量虽轻,容量却大,且富有表现力,能起到以小见大的作用。

1.文章第一段开篇交代环境之后,就集中笔墨对母亲进行细节描写。“苦着脸”“把目光抬高”“瞥一眼”“目光锁定”“端详着”属于神态描写,“时而揭开炕席的一角,掀动几下铺炕的麦草,时而拉开那张老桌子的抽屉,扒拉几下破布头烂线团”,翻来找去,依旧两手空空,使读者清楚地感受到母亲在春节前既想卖掉白菜置办年货又想留下来给孩子包饺子吃的矛盾心理。这与北朝民歌《木兰诗》开篇用“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的细节描写来表现木兰的心事重重有异曲同工之妙。“从感情和物质这两方面来看,我们通常都会对自己的地位产生焦虑,这并不奇怪。”①是的,临近春节物资匮乏使母亲焦虑,自己食言要卖白菜,连过春节都不能让儿子吃上白菜馅饺子,更让母亲揪心。此时的母亲是一个多么尴尬的角色啊!

2.“我”泪如泉涌地请求母亲不要卖掉白菜,遭到母亲嗔怪之后,母亲又“靠近我”“掀起衣襟”“擦去了我脸上的泪水”“用粗糙的大手抚摸着我的头”,这一连串的动作描写,犹如一组慢镜头,定格成温馨的画面,表现母亲对“我”严厉管教之余又不失慈爱,懂得及时安慰孩子,温暖孩子那颗受伤的心。

3.小白菜历经磨难终于长大,母亲“拍打着”的动作,“你看看它,你看看它……”的重复性语言,加之“脸上洋溢着珍贵的欣喜表情”,细致入微刻画了母亲的形象,为悲苦的生活增添了一丝亮色;表现了母亲对劳动成果的珍惜,喜悦之情溢于言表。在这一点上,母子二人找到了感情上的契合点。

4.老太太是另一个个性鲜明的人物形象。手指“弯曲”“枯柴一样”,“撇着嘴”,传神的外貌描写,活灵活现地刻画出一个风烛残年、瘦骨嶙峋的老妪形象。“翻动着”“逐棵地戳着”“拽断”“撕扯着”一系列苛刻、麻利的举动,表现了老太太精明而又爱挑剔的性格特征,一方面通过拽菜根、撕菜帮来达到减轻白菜重量的目的,另一方面又通过贬低白菜的质量(“说我们的白菜卷得不紧”)来达到讨价还价的目的。

5.经过一番争执,小白菜终于卖出去了,老太太付钱时,“从腰里摸出一个肮脏的手绢,层层地揭开,露出一沓纸票,然后将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一张张地数着”。“层层地揭开”极言老太太钱藏得很严实,很用心,侧面表现钱来之不易;“手指伸进嘴里,沾了唾沫”活画出当时众多农村人数钱之前用手指蘸唾液的习惯性动作;“一张张地数着”写出了极度贫困中老太太对每一分钱的重视和谨慎。

英国作家特罗洛普提出,小说艺术的伟大之处在于小说家通过塑造真实的人物形象感动读者,“引发泪水”,最终揭示“关于人的真理”②。莫言是个擅长讲故事的作家,《卖白菜》一文篇幅短小,故事性强,读来使人仿佛穿越时空,与文中主人公一起经历了那贫穷、饥饿的困苦生活。屋里简陋的陈设,“我”的苦苦哀求,母亲的声泪俱下,这些极富冲击力的画面,让人不禁掬一把同情的泪水,潜移默化中更增添了“穷且益坚”、诚信立身的勇气。

①[英]阿兰·德波顿:《身份的焦虑》,陈广兴,南治国译,上海译文出版社,2007年9月版。

②申丹,王丽亚:《西方叙事学:经典与后经典》,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版第54页。

[作者通联:江苏兴化市楚水初级中学]

猜你喜欢
小白菜白菜饺子
一棵白菜
白菜长黑点还能吃吗?
幸运饺子
开水白菜
神奇的“白菜换装”
饺子
【小白菜】
学做小白菜炒油面筋
小白菜
包饺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