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锦翠
高职文秘专业文化建设实践探索
刘锦翠
摘要: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是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核心,结合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建设的实践,分析了文秘专业文化建设中存在的困难与不足,探讨了高职文秘专业文化建设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高职;文秘专业;专业文化建设;途径
《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着重强调,“要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坚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坚持工学结合、知行合一,着力提升学生的职业精神、职业技能和就业创业能力。”[1]我国高职教育培养的是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即培养社会需要、企业满意的准职业人,因此,在强调职业技能之外,学生职业素质和职业精神的培养不容忽视,加强专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目前,业内研究者参考学科文化的定义,将专业文化界定为:“在特定时期内专业本身所具有的价值观念、知识与能力体系,及从事专业教学与研究的全体成员特有的精神风貌和行为规范的总和”[2]毋庸置疑,专业文化作为专业建设的灵魂和核心,必然具有强烈的导向引领性、规范性、约束性和陶冶性,它能够营造良好的专业教育教学氛围,促进教师和学生为本专业的成长与发展提供原动力和支持力。本文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文化建设为例,探讨高职文秘专业的专业文化建设。
近年来,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根据本地区经济与社会发展对不同层次、不同规格、不同类型的秘书类人才的客观需求,在高职教育理念和国家高职教育政策方针的指导下,对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进行了恰当的定位,及时调整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与培养途径,特别注重专业文化建设,着力打造“能说能写能做、会协调会管理会策划”的“三能三会”的准秘书人才,使其更好地适应社会需要,并有效切合了时代发展与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趋势。同时,依托学校财经类专业优势和文秘专业所在二级学院法律类专业特色,将财经类课程和法律类课程植入文秘专业课程体系,形成文秘专业的人才培养特色——“通文精干、懂财晓法”。在此基础上,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深入挖掘专业文化建设内涵,将其浓缩为几个关键词:忠诚、勤勉、亲和、精干。
(一)忠诚是态度
忠诚是一种态度,更是责任心的表现,是秘书必不可缺少的一种品质。相对于其他职业来说,秘书角色意识比较强烈,忠诚之于秘书尤为重要。秘书是领导的助手,高级秘书更是起着参谋的作用,秘书在会议记录、信息收集、参与决策时,经常接触到企业的核心和机密,因此,其忠诚度至关重要。企业经营策略和秘书职业素质要求,秘书必须具备忠诚的态度、负责的精神,只有对企业负责、对领导负责、对同事负责、对自己负责,方能胜任工作,走得长远。
(二)勤勉是作风
勤勉是一种作风,更是用心做人、用心做事的表现,是所有企业的共同要求。作为一名秘书,能否尽快融入角色、独挡一面、敬业乐事,关键取决于其是否用心,是否具备勤勉的作风。秘书职业具有广泛性,并不隶属于某一个行业,但是,所有行业、所有企业对员工的要求在这一点上应该具有共性,因此,勤勉是秘书职业和企业的共同诉求。
(三)亲和是形象
亲和是一种形象,更是一种平静的心态,一种可贵的人生智慧,一种智者的清醒和坚定。秘书既是企业内部上下沟通协调的桥梁和纽带,也是企业对外交流与活动的门面与形象。对内要上传下达,对外要沟通交流;处理突发状况要灵活应变,对待同事要胸襟宽广。秘书的亲和形象更是低调内敛的表现,是企业文化的共性要求。
(四)精干是能力
精干是一种能力,更是秘书安身立命之根本,是企业用人之根本要求。秘书“精干”这一能力概括起来就是“三能三会”,即能说、能写、能做,会协调、会管理、会策划。这一能力的培养需要积累、需要观察、需要悟性。只有具备了这些能力,才能称得上是德才兼备的秘书人才。
综上所述,通过专业文化核心关键词的梳理和归纳,基本明确了文秘专业文化建设的方向和核心。高职院校只有要求文秘专业学生适应企业文化和职业素养,将先进的企业文化和价值观融入到文秘专业建设中,才能培养出企业需要的,靠得住、用得上、留得住的秘书人才。
明确了建设方向并不意味着能够做得到位,在文秘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依然有许多问题亟需解决,主要表现在对专业文化认识、专业文化建设力度和专业文化建设的影响力三个方面。
(一)对专业文化认识不足
对专业文化认识的不足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满足于物质性的、基础性的设施建设,认为在校园里、实训室中设计一些标语和宣传画就是对学生进行专业文化的熏陶,容易忽视专业文化的精神和核心建设,将专业文化建设与专业教育教学剥离开来;二是在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在文化载体的选择上过多地强调为“校园课外活动”,将其作用理解为调剂和娱乐学生业余文化生活,从而易使专业文化建设流于形式。[3]对专业文化对高校核心竞争力的提升作用认识不够充分,其实,专业文化建设不是课外活动或校内讲座所能解决的,而要与学校校园文化建设、专业建设、教育教学改革等联系起来,专业文化的形成是各方合力共同作用的结果。
(二)专业文化建设力度不足
文秘专业因为其自身的特殊性,在专业文化建设上存在的问题更多,也更特殊。文秘不依托于某个行业,与企业的合作也存在很多难度。合作讲究双赢,当专业回馈企业与企业对专业的支持不能对等,甚至差之甚远时,校企合作难免流于聘请几个兼职教师,合编几本教材等较浅的层次上。
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文秘专业在学生校外两周的秘书工作能力训练中,就曾与一些较大型的企业在洽谈实训事宜时遇到难题。对方表示不太乐意接受实习学生,有些时候即使接收下学生也往往是出于“人情”,这显然不是专业建设的初衷。文秘专业与企业合作难以深入的原因有多方面,如企业场地的布局容纳不了实习的学生,很多企业的办公室是开放式布局,空间比较紧凑;学生实习过程中更多的是企业在付出,文秘专业的特点决定了它不同于生产型的专业,不能为企业带来现实的即时的利益;企业秘书的很多工作不能交给学生去做,秘书自己做一份材料,与学生做好后再另行修改相比,付出的时间和精力更多。因此,专业建设过程中校企合作难度较大的问题,带来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深度和广度都不够,专业文化建设容易产生偏离,专业文化建设的力度上也显然不足。
(三)专业文化建设影响力不足
专业文化建设是一项复杂而系统的工程,需要进行精心设计与长远规划,当前,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的品牌性、前瞻性和影响力还远远不够。因此,要实现高职院校师生对学校、对专业的认同感,进而形成良好的专业品牌效应,并带动本院校一批专业加强专业文化建设,任务十分艰巨。尤其是2015年开始,江苏省高职院校在志愿填报中采取了先专业后学校的方式,这就对专业建设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文秘专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尽管存在很多困难和不足,但是,希冀经过理论——实践——理论的过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讨成功与不足,寻求对策,从而为本专业的建设提升,为其他专业服务,为其他院校服务,共同打造高职教育的美好愿景。
(一)专业文化建设的基础是氛围营造
物质文化以其显性、静态的方式存在,比较直观,但具有视觉冲击力,因此,专业文化氛围的营造必须是触手可及、直观可视的。要将专业文化建设纳入到各种教育教学活动中,营造氛围。如开展文秘专业文化教育,建立专业文化建设专栏,打造专业文化长廊,设计制作景观标牌和专业宣传牌、合作企业标识等,使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受到专业文化的熏陶,在潜移默化中促进职业素质的养成。同时,注重加强实训基地建设,增强实践教学设备、设施的投入,布置仿真的职场环境,营造浓厚的职业氛围,使学生在真实或模拟的职业环境中学习技术本领、熟悉工作流程,进一步提高职业意识。
(二)专业文化建设的指向是精神构建
高职院校的专业文化具有职业本位的特征,高等职业教育具有明确的职业导向性,每一个专业都对应着一个或多个岗位(群),专业文化的行为准则和核心价值理念都来自于其相对应的职业。不同企业,其生产经营服务方式、工作环境及对从业人员职业素质、工作价值观及工作者的世界观与行为规范、产业体系的政策法规等,促使各企业在共性文化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特有文化。[4]如臻鼎科技控股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文化强调的核心价值观就是“以人为本诚信责任卓越”。该公司淮安地区的人力资源课课长在介绍公司的企业文化时强调:“企业重视诚信的价值,要求员工主动负起自己的责任,并追求卓越。”文秘专业的专业文化必须吸纳企业所具备的共性文化的优点,着力打造自己的职业精神,所以,价值取向的引导、职业精神的培养是文秘专业文化的核心。每个专业都有自己独具特色的理念,但通常都是隐性的。文秘专业理念应该是从事该专业的人员所信奉的价值观,如忠诚负责等,所以,职业精神的构建在专业文化建设的过程中十分重要。
(三)专业文化建设的抓手是校企合作
2014年5月2日,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发[2014]19号)指出:“要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工学结合,推动专业设置与产业需求对接、课程内容与职业标准对接、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对接、毕业证书与职业资格证书对接、职业教育与终身学习对接,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校企合作始终是高职院校的重要着力点和抓手。专业文化的建设离不开企业,文秘专业人才未来就业于各行各业,尽管文秘专业校企合作的难度很大,但还是需要社会的支持和自身的努力,更需要企业摒弃眼前利益,放长眼光,积极融入与学校的合作。专业文化融合产业文化、企业文化的关键是对其价值取向的认同和归属,摒弃更多的利益角度的考虑,只有对产业、企业文化的认同、接受与融合,并逐步渗透到专业建设及学生专业学习全过程,高职院校的校企合作才能真正走向深入,高等职业教育的内涵与质量才能切实提高。
鲁昕曾在全国职业院校德育创新暨校园文化建设工作座谈会上指出:“要积极推进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进校园。要把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融入人才培养全过程,在专业教学标准和课程教学标准的制订中,要注意体现职业道德、产业文化和优秀企业文化的有关内容要求。”高职院校校企合作、工学结合的人才培养模式,早已成为高职人才培养的共识,并被不断研究与实践,不断创新与发展。在校企合作过程中,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的融通已逐步成为校企合作的新取向,这充分表明校企合作已经逐步从物质化层面走向深层次的精神层面,从利益趋向转为文化价值观的融通,这也对高职教育创新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四)专业文化建设的关键是内化吸收
2014年,李克强总理会见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代表并发表讲话强调:“要把提高职业技能和培养职业精神高度融合,不仅要围绕技术进步、生产方式变革、社会公共服务要求和扶贫攻坚需要,培养大批怀有一技之长的劳动者,而且要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让千千万万拥有较强动手和服务能力的人才进入劳动大军。”而如何让“受教育者牢固树立敬业守信、精益求精等职业精神”是个重要命题,归根结底还是要落实到专业建设上来,其落脚点就在于专业文化的建设,要将优秀的企业文化与专业文化结合起来。文秘专业只有将专业文化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过程有机结合,充分融通,不断内化吸收,使教师明其身、立其行、言传身教,使学生在“教、学、做”中感知、熏陶和内化,知行合一,才能保障和促进专业、企业和准职业人三者之间的和谐发展。
总之,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培养是一项系统工程,它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技术的训练、技能的培养,更是一种文化的熏陶和浸染。专业文化建设是促进准职业人树立良好的职业价值观、职业道德和职业精神的重要抓手,也是职业人专业素质形成的催化剂。诚然,我们所探讨的仅仅是文秘专业文化建设过程中出现的一些问题,进而提出解决的构想,还有许多不足之处有待高职教育的有识之士共同探讨、解决。
参考文献:
[1]教育部.教育部关于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和全国职业教育工作会议精神的通知[Z].教育部文件,教职成[2014]6号.
[2]李建荣,姚婷.校企文化融合视角下高职院校专业文化建设研究[J].天津职业大学学报,2012(1):33-35.
[3]徐华.校企文化融合下的专业文化建设探微[J].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3(2):62-63.
[4]张麦秋.职业教育校企合作共建专业文化的途径研究[J].机械职业教育,2013(9):9-10.
[责任编辑盛艳]
中图分类号:G71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7747(2016)06-0026-04
作者简介:刘锦翠,女,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硕士,主要研究方向为高等职业教育。
基金项目:江苏省教育厅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课题“双向共推高职专业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研究”(项目编号:2014SJB705)